1. 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幼兒教師培訓
一、幼兒園安全防範措施
(一)建立切實可行的安全制度,並嚴格執行幼兒園安全制度應規范齊全,涵蓋幼兒在園生活、學習的全部安全內容。條文應具體、明確、操作性強。定製度容易,落實制度難,這是我們工作中常有的體會。為了不讓制度成為一紙空文,幼兒園除組織職工學習、將制度公示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專人負責對安全工作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在全園創造處處安全、時時安全的環境。
(二)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幼兒在園的安全與教師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安全教育應從教師與幼兒兩方面入手。
1.提高教師專業化程度。
①進行安全知識與技能培訓。內容包括教師一日工作常規、幼兒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方法、消防知識等。
通過培訓,使教師樹立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安全防範意識,掌握有關幼兒安全的基本常識和技能,加強工作規范性,促使幼兒教師的工作水平更趨專業化。
②在案例分析中學習。通過案例分析,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提高教師對安全事故後果的預見性,從而設法避免事故發生。這種用事實教育教師的方法比園長的說教更有說服力。
2.對幼兒進行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及相關能力培養。
對於幼兒的安全教育應從認知與行為兩方面入手,並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率的目的。
(1)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安全教育並非說教式教育,對於幼兒而言,很多安全事故是他(她)沒有見過更沒有經歷過的,沒有經驗可談,較為抽象。但是,又不能等幼兒經歷之後自然成為直接經驗。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別人的經歷中獲得間接經驗。我們可以將有關安全事故的圖片張貼於班上,引導幼兒討論圖上會出現什麼不安全的後果,怎樣才可以避免危險,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幼兒的安全防範意識,而且還可以提高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圖片形式的安全教育比簡單說教留給幼兒的印象更深。如果幼兒身邊有安全案例,要及時抓住進行討論,以事實說明問題,教育幼兒引以為戒。
(2)安全常識及自救方法的教育。教師可在幼兒園的公共區張貼一些適合幼兒掌握的標記,如「119」「安全通道」「禁止跳下」「嚴禁觸摸」「禁止玩火」「不喝生水」等,以引導幼兒的正確行為。
特別要注意的是要讓幼兒知道一些簡單的自救方法。近幾年來,全國各地幼兒園的火災事故屢屢發生,對於集體生活的幼兒園來說,預防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極其重要。
2. 幼兒園教師學生校車安全教育培訓
為保障幼兒的人身安全,進一步規范校車和構建校車管理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校車駕駛員的安全意識,駕駛技能,應變能力,確保校車安全運行特製定本制度。 一、按照《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加強規范校車管理。 二、按時參加年檢和交管部門規定的審查,駕駛員需帶齊所有證照,保證良好的身體狀況,不酒後...駕駛和疲勞駕駛。 三、按規定駕駛員必須參加交通管理培訓,以及學校安全教育工作學習活動。 四、加強專人隨車制度的管理和教育。 1、學校「接送幼兒情況記錄」的確認。 2、隨車教師在跟車過程中,要對照校車幼兒名冊,確認每個站點上、落車的幼兒,安全接送幼兒的上下車。 3、做好來園離園幼兒的迎護送工作。 (1)來園:要做好每個幼兒上車前的晨撿,簡潔向家長了解孩子身體狀況,並填寫 (2)隨車教師在接幼兒來園後確認沒有一個幼兒被遺留在車上後,組織幼兒洗手接受晨檢,並負責把幼兒送到所在班級老師手中。 (3)離園:去各班接幼兒集中。上車前的檢查:服裝的整理,書包物品的檢查、家園聯系冊有否遺忘等。做好出發前安全教育和注意事項。 4、隨車教工提醒校車司機在幼兒上車坐穩後,示意可以開車後,方可啟動車輛前行。 5、來園離園行車過程中,隨車教工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不把頭、手伸出車窗外,不在車內嬉戲玩耍,保證幼兒行車過程中的不出意外,把幼兒安全送到家長手中。 6、家長在各接送點提前候車,駕駛員和隨車教師須熟悉接送幼兒家長,如遇陌生家長接幼兒須要向家長打電話詢問清楚經家長同意後做好筆錄,再出示接送卡。 7、下車後仔細檢查車廂是否遺漏孩子和物品。 五、認真執行每日校車出車前的安撿制度: 1、安檢:駕駛員每日校車出發前需嚴格全面檢查車輛狀況,必檢內容有:剎車、輪胎、座位、窗門、兩水三油、雨刷、反光鏡、檢查正常後作好書面記錄。 2、衛生消毒:按時做好校車衛生清潔工作和每日消毒工作,(傳染病流行期間加強)並做好書面記錄。 六、駕車司機在行駛過程中必須綳緊安全之弦,抓住預防之鋼,安全駕車,文明行車,遵守交通法規,保持車輛勻速行駛,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馬達一響,集中思想」「車輪一動,幼兒的安全高於一切」。每天有教師隨車護接送幼兒,要求隨車教師本著對幼兒安全高度負責的責任感,在接送孩子的途中,全身心的注意幼兒安全。嚴格按規定維護行車過程中幼兒的秩序與安全。
3. 幼兒園日常工作中如何做好危機管理的培訓工作
幼兒園危機管理的重要性
(一)幼兒園危機管理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安全保障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安全和健康成長關繫到千家萬戶的歡樂幸福,關繫到國家、民族的興旺發達,因此,保障幼兒的安全至關重要。幼兒園是幼兒最主要的活動場所,幼兒的一日生活大部分時間都在幼兒園度過。所以,幼兒園必須實施安全管理才能保障幼兒的安全。人們常說「安全第一」。在幼兒園,只有保障了幼兒的安全,才能確保幼兒的健康成長。
幼兒的安全包括幼兒的健康不受侵害,心理獲得安全。幼兒情感上是安全的,家長才會放心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幼兒園。如果幼兒園的安全工作被忽視或做得不到位,幼兒在園經常發生安全事故,家長肯定不願意將幼兒送往幼兒園。如果幼兒在幼兒園經常嗑傷、碰傷,甚至導致殘疾,幼兒的健康成長更無從談起。幼兒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滿足,連最起碼的安全都無法保障,幼兒園的安全工作就是失敗的。所以,為了保障幼兒的安全,為了幼兒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幼兒園必須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二)幼兒園危機管理是幼兒園獲得長足發展的前提和保障
安全是幼兒園各項工作順利展開的前提,是保證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幼兒園和其他部門一樣,每天有許多的工作需要處理。只有安全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進行其他的工作。倘若出現了安全問題,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後勤管理工作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危機管理是幼兒園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幼兒園安全工作做得怎樣,最能體現幼兒園的管理水平。幼兒園的安全管理涉及園長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涉及各個部門的配合能力。只有幼兒園的各個環節、各個部門有效地組織起來,幼兒園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才能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贊譽,才能做好幼兒園的安全工作。
危機管理是幼兒園獲得生存的重要手段。幼兒園不屬於義務教育機構的范疇,幼兒園在生存和發展中,難免遇到挫折或意外事件,就必須要進行危機管理。
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了,有效地制止了安全事故的發生,自然受到幼兒家長的歡迎,自然得到社會的好評。有效地做好了安全管理,也就節約了大量因處理安全事故而支付的資金。只有做好了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工作,幼兒園才能獲得長遠的發展。
(三)幼兒園安全是社會秩序穩定的重要因素
幼兒園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幼兒園雖然不大,但它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縮影,幼兒園的日常工作里包含了很多方面,任一環節做得不夠,任一個細節上出了問題,都會使幼兒園的正常運行受到影響,都有可能引發安全問題。只有幼兒園的安全工作做好了,幼兒才能健康地成長、家長才能安心地工作,社會才能夠健康、有序地發展。
幼兒園危機管理的基本措施
(一)完善安全制度,落實安全責任,是幼兒園危機管理的有效前提
1.建立健全幼兒園安全管理制度
在對幼兒園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中發現:案發幼兒園普遍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現象。為此,必須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幼兒園必須有一套系統完善、責任明確的安全制度,才能為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提供製度保障。對於各個崗位,各個環節安全工作的內容,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制度都應該有明確的規定,具體的制度應細化安全事故責任人所應承擔的相關責任,將安全工作制度化,從制度上真正將責任落實到每位員工。幼兒園只有制訂了系統、科學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更好、更高效地實施幼兒園安全管理。
幼兒園應建立和健全以下制度:《幼兒園安全制度》《幼兒接送制度》《突發事件疏散預案》《建築設施檢查維護制度》《火源、電源易燃物品的管理制度》,為幼兒安全管理提供製度保障。
2.以園長為首組建安全小組,做好安全工作
幼兒園應建立安全管理工作小組,由園長牽頭,由責任心強的教職工專門負責安全管理。即「建立主管負總責,分管具體抓,成員為骨幹,全員一起乾的管理工作體系。成為一支由園長親自擔任組長,後勤副園長、法制副園長任副組長,由兼職保衛幹部、保教副園長、園長助理、保健醫生、炊事班長、各教學樓樓長為成員,創建『平安校園』領導小組。
園長作為園里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認真落實幼兒園安全目標管理責任制的實施,不斷提高教職工的安全工作意識,增強其責任感和使命感。副組長要根據幼兒園的總體部署抓好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成員則從各自的工作層面,以檢查發現,督促整改為重點開展工作」。
3.具體落實安全責任,真正將安全管理落到實處
「責任不明,管理不善是造成幼兒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幼兒園必須有一整套系統、完善、責任明確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制度要明確具體的安全工作內容,具體責任人及相應的責任和獎懲辦法,形成系統、科學的安全管理制度。將每位員工的責任落實,做到責任分明,獎懲嚴密,真正做到實實在在的安全管理。
將安全責任具體落實到每位員工,強化員工們的安全意識,並對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員工給予獎勵,對缺乏安全意識和責任心的員工給予批評,使得全體員工都能從意識上重視安全工作。幼兒園做到安全工作責任環環相扣,層層相連,由此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真正確保安全工作落實。
(二)創設安全的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預防危機發生的現實基礎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生活和活動的場所,包括幼兒園的設施設備,幼兒園的園舍、場地及大型玩具等,幼兒園領導應該根據本園實際情況(經濟情況和辦園特色),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設安全的幼兒園室內外環境。
環境對於生活在這一環境中的人的影響很大,只有在良好的環境中,才能保障幼兒健康成長。為此,幼兒園必須做到:
1.保障幼兒園設施設備的安全
幼兒園的意外傷害事故絕大多數是由於幼兒園的環境存在安全隱患造成的。其中幼兒園設施、設備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較多。設施方面主要表現為:幼兒園危房、危牆,大型玩具年久未修,螺絲脫落,欄桿過低、松動,欄桿下堆有雜物,活動場地太滑、太堅硬,大型玩具下沒有鋪設保護墊或橡膠板等等。設備方面表現在:桌椅的稜角太鋒利,有釘子等尖銳物偷偷顯露出來,電視等擺放不合理,幼兒從家裡帶來的玩具放置不合理等。
針對幼兒園內存在的這些安全隱患,我們必須做到:拆除幼兒園內的危房、危牆等危險的建築物;定期檢查、維修幼兒園內的大型玩具;清除幼兒園內的所有雜物和垃圾;按照國家的標准修建幼兒園設施。
2.及時處理不安全因素,防患於未然
以上提到的設施設備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我們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觀察,隨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好。
另外,人的因素也十分重要,如:食堂工作人員采購原料時應到信譽度高的固定點采購,以防所采購的原料不合格,潛伏安全隱患。保育員在招呼幼兒進餐時,也要防止開水、熱湯等燙傷幼兒,並提醒幼兒注意使用筷子,以免傷到別人或自己。總之,無論是老師還是其他工作人員,都要保持高度警惕,隨時做有心人,對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做及時處理。
4. 如何制定幼兒園員工的培訓制度
幼兒園教職工培訓制度
一、教職工要積極進行自我培訓、自我提高,形成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長。鼓勵教職工利用業余時間進修或學習。
二、提倡互幫、互學,有經驗的教職工要對青年教師進行傳、幫、帶。有計劃的對保教人員進行英語、音樂、舞蹈、美術等方面的培訓。
三、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針,每學期邀請專家或同行來園講學或交流。每學期組織一次外出參觀學習活動。並根據需要有計劃的派送教師外出學習。
四、堅持業務學習制度,有計劃的安排業務學習內容,使全體教職工不斷獲得新的信息,了解幼教發展動態。
五、每學期各部門進行一次崗位技能競賽,表揚先進,推廣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