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執業葯師繼續教育試題
肝硬化是一種肝組織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和再生結節形成為特徵的慢性肝病。臨床上有多系統受累,以肝功能損害和門靜脈高壓為主要表現,晚期常出現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等嚴重並發症。肝硬化是我國常見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肝硬化占內科總住院人數的4.3%~14.2%,發病高峰年齡在35~48歲,男女比例約為3.6~8.:1。
常見病因:
1、病毒性肝炎:我國的肝硬化病因主要是病毒性肝炎,可以由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後演變而來,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發展成肝硬化。
2、酒精中毒:國外的肝硬化病因主要是這個原因。長期大量攝入酒精(每日攝入乙醇80g達10年以上)時,乙醇及其中間代謝物對肝臟的直接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繼而發展為肝硬化。
3、膽汁郁積:持續肝內淤膽或肝外膽管阻塞時,可引發原發性或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4、 循環障礙: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肝靜脈或(和)下腔靜脈阻塞,可致肝細胞長期淤血缺氧、壞死和結締組織增生,最終變成淤血性肝硬化。
5、工業毒物或葯物:長期接觸某些工業毒物如四氯化碳、磷、砷或服用雙醋酚酊、甲基多巴、四環素等葯物,可引起中毒性肝炎,繼而演變成肝硬化。
6、代謝障礙:由於遺傳或先天性酶變異,致其代謝產物沉積於肝,最終演變為肝硬化,如肝豆狀核變形(銅沉積)、血色病(鐵質沉積),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和半乳糖血症。
7、營養障礙:慢性炎症性腸炎、長期食物中缺乏蛋白質、維生素、抗脂肪肝物質等,可引起吸收不良和營養失調、肝細胞脂肪變性和壞死、以及降低肝對其他致病因素的抵抗力等。
8、免疫紊亂:自身免疫性肝炎可進展為肝硬化。
9、原因不明:發病原因一時難以肯定,稱為隱匿性肝硬化。
10、寄生蟲感染:長期或反復感染血吸蟲病者,蟲卵主要沉積於匯管區,蟲卵及其毒性產物可引起大量結締組織增生,但再生結節不明顯,稱為血吸蟲病性肝纖維化。
『貳』 在日常生活中,應怎麼樣預防乙型肝炎(考試題,答案要簡潔些哦)
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1.母嬰傳播: 即由攜帶乙肝病毒的孕婦傳染給自己的孩子回。
2.性接觸答傳播:夫妻中一方帶病毒時,可通過性生活傳染給對方;性亂和賣淫嫖娼最易傳播。
3.經血液傳播:輸血、使用沒消毒或消毒不徹底的注射器和針頭、以及撥牙、穿耳、紋身、共用牙刷或剃須刀都可能造成乙肝傳播。
乙肝不會由一般社交接觸傳播:如共用辦公用品、一起游泳、擁抱握手、共用衛生間等。
日常生活中要加強預防:1. 遵守性道德、潔身自愛、不搞性亂; 2、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 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 4. 不接觸未經嚴格檢驗的血液或血製品 ;5. 注射時堅持「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嚴格的醫療器具進行診療; 6. 接種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