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暑期青少年急救知識培訓

暑期青少年急救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20 14:00:13

㈠ 安全知識資料

消防類

一、消防防火類基本要求:

1、小學生不得玩火:

(1)是不能帶火柴或打火機等火種;

(2)是不得隨意點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處用火;

(3)是不得在公共場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許將點燃的鞭炮亂扔。在火災現場,小學生等未成年人要有秩序的逃離。

2、火災的處理辦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張,應根據火情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如果炒菜時油鍋起火,迅速將鍋蓋緊緊蓋上,使鍋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滅,不可用水撲救。房間內起火時,不能輕易打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形成大面積火災。

紙張、木頭或布起火時,可用水來撲救,而電器、汽油、酒精、食用油著火時,則用土、沙泥、乾粉滅火器等滅火。若火勢已大,必須立即報火警。被火圍困時,應視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方法脫離險境,如俯下身體,用濕布捂鼻。

3、發生火災及時報警:

如果發現火災發生,最重要的是報警,這樣才能及時撲救,控制火勢,減輕火災造成損失。火警電話的號碼是119。這個號碼應當牢記,在全國任何地區,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火警的電話號碼都是一樣的。格根據這個號碼,每年的11月9日,被確定為消防安全日。

不能隨意撥打火警電話,假報火警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在沒有電話的情況下,應大聲呼喊或採取其他方法引起鄰居、行人注意,協助滅火或報警。

4、遭遇火災應採取正確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減少人身傷亡損失:

(1)一旦身受火災危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地確定自己所處位置,根據周圍的煙、火光、溫度等分析判斷火勢,不要盲目採取行動。

(2)身處平房的,如果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離開火場。反之,則必須另行選擇出口脫身(如從窗口跳出),或者採取保護措施(如用水淋濕衣服、用溫濕的棉被包住頭部和上身等)以後再離開火場。

(3)身處樓房的,發現火情不要盲目打開門窗,否則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處樓房的,不要盲目亂跑、更不要跳樓逃生,這樣會造成不應有的傷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陽台上。緊閉門窗,隔斷火路,等待救援。有條件的,可以不斷向門窗上澆水降溫,以延緩火勢蔓延。

(5)在失火的樓房內,逃生不可使用電梯,應通過防火通道走樓梯脫險。因為失火後電梯豎井往往成為煙火的通道。並且電梯隨時可能發生故障。

(6)因火勢太猛,必須從樓房內逃生的,可以從二層處跳下,但要選擇不堅硬的地面,同時應從樓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緩沖,然後再順窗滑下,要盡量縮小下落高度,做到雙腳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將繩索(也可用床單等撕開連接起來)一頭系在窗框上,然後順繩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時。盡量採取保護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衣物包裹身體。

(1)暑期青少年急救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消防法有關規定:

1、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公民人身、公共財產和公民財產的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制定本法。

2、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

3、任何單位、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任何單位、成年公民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

4、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佔消火栓,不得佔用防火間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5、任何人發現火災時,都應當立即報警。任何單位、個人都應當無償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嚴禁謊報火警。

6、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有組織引導群眾疏散的義務。

7、發生火災的單位必須立即組織力量撲救火災。

8、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義務,造成人身傷亡,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9、違反本法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㈡ 處在人生黃金時期的青少年,要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學會一些急救的常識,保

(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進入青春期之後,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發育,並出現了一些羞於啟齒的生理現象:男孩出現遺精,女孩出現月經.面對自己身體的變化,自我調整的方法是:認識到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太在意;多與他人溝 通排 除煩惱;參加各種有益活動轉移注意力.
(2)一旦發現有動脈出血的傷員,首先要撥打電話「120」,緊急呼救,同時應該用指壓止血法或加壓包紮止血法在傷口的近心端壓迫止血.春遊時除了攜帶必備的外用葯,還需自備的內服葯品有乘暈寧、感冒沖劑、霍香正氣水、黃連素等.
(3)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製成的用於預防傳染病的制劑;疫苗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體注射疫苗後,免疫系統便會產生相應的抗體,使人體獲得相應的免疫力.不過這種免疫力只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屬於特異性免疫.注射流感疫苗屬於保護易感人群.
(4)先天性聾啞患者的父母大都是正常人,說明先天性聾啞是由隱性控制的,如圖所示:

血緣關系越近的人,遺傳基因越相近,婚後子女得遺傳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預防遺傳病發生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近親結婚.
故答案為:
(1)認I識到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太在意;多與他人溝 通排 除煩惱;參加各種有益活動轉移注意力;
(2)首先撥打「120」;緊急呼救,同時用止血帶在傷口的近心端捆紮(或指壓法)止血;乘暈寧、感冒沖劑、霍香正氣水、黃連素等;
(3)保護易感人群;特異性;
(4)隱性;禁止近親結婚.

㈢ 教育部將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時還印發了哪些通知

教育部將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時還印發了哪些通知?

為了充分發揮我們國家的紅十字日工作事業,保護我們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引導青少年更多的參與紅十字的事會兒事業,中國紅十字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加強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所以教育部將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時還印發了加強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通知。

關於心肺復甦的具體步驟如下:心肺復舒可以通過掌握急救常識及時挽救生命,心肺復甦的簡稱是CPR

接著可以持續重復第二步和第三步。同時等待急救車的到來。

㈣ 教育部將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的初衷是什麼

教育部將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的初衷是什麼?

為了充分發揮我們國家的紅十字日工作事業,保護我們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引導青少年更多的參與紅十字的事會兒事業,中國紅十字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將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的初衷是什麼?加強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接著可以持續重復第二步和第三步。同時等待急救車的到來。



㈤ 防溺水安全知識

防溺水安全知識資料一、如何防溺水
1.不要私自在海邊、河邊、湖邊、江邊、水庫邊、水溝邊、池塘邊玩耍、追趕,以防滑入水中,有句俗語:有事無事江邊走,難免有打濕腳的時候。
2.嚴禁學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別是中小學生必須有大人的陪同並帶好救生圈。
3.嚴禁中小學生私自外出釣魚,因為釣魚蹲在水邊,水邊的泥土、沙石長期被水浸泡,而變很鬆散,有些水邊長年累月被水浸泡還長了一層苔蘚,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傷的危險。
4.到公園劃船,或乘坐船時必須要坐好,不要在船上亂跑,或在船舷邊洗手、洗腳,尤其是乘坐小船時不要搖晃,也不要超重,以免小船掀翻或下沉。
5.在坐船時,一旦遇到特殊情況,一定要保持鎮靜,聽從船上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能輕率跳水。如果出現有人溺水,更不要冒然下水營救。
6.遇到大風大雨、大浪或霧太大的天氣,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
7
.如果不慎滑落水中,應吸足氣,拍打著水,大聲地呼喊,岸上的人應馬上呼喊大人救援,並找附近的有長樹枝、竹子、草藤什麼的,便於拋向落水的人抓住,如果沒有大人來救援,岸上的人應一邊呼喊一邊馬上脫掉衣服、皮帶並把它們接起來拋向落水的人。
8.不要在水中長時間憋氣,容易憋氣死亡。
9.如果不幸溺水,當有人來救助的時候應該身體放鬆、讓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10.當自己特別心愛的東西,掉入水中時不要急著去撈,而應找大人來幫忙。
當然,游泳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備、缺少安全防範意識,遇到意外時慌張、不能沉著自救,極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
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遊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並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遊泳,下水前後都要清點人數、並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後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後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甦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後,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後翻堵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恢復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敗的關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採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閱讀全文

與暑期青少年急救知識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