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6歲小朋友在幼兒園學什麼課程好
幼兒園的主課程有三大體系:一適宜性課程;二五大領域課程;三主題回網路課程。這些課程都是答在教育局進行課題立項,並且有省定版出版的教材,在政策上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若是興趣課,那就五花八門了:鋼琴、舞蹈、主持人、繪本閱讀、創意美勞、積木、人工智慧…不勝枚舉。
B. 5、6歲的小孩學英語,用什麼學習材料
我姐姐小孩今年6歲多,一直是老媽(以前是英語老師)在帶她。從3歲時開始學英語,剛開始只給她接觸一些繪本,像《粉紅線》之類的,我和姐姐常常是看到好書就給她買,家裡都快堆不下了。 去年全家商量著說給她買一本劍橋先看著,但有朋友推薦一套姐姐之前買了很久沒買到的英文原版教材《典範英語》(原版好像叫...《牛津英語閱讀樹》),開始我媽只是嘗試著在她睡前念給她聽,後來感覺效果挺不錯的。有一天,她居然自己捧著小書坐了一上午沒動,老媽為此還特意做了一頓好吃的獎勵她。 現在配上英語CD,會跟著讀一些了。 下一步等她看完(估計再過兩年),老媽准備物色一些外國縮寫的名著給她先看看。
C. 0到6歲孩子英語學習分別適合看什麼書
既然0-6 歲孩子學英語,「耳朵聽」比「眼睛看」更重要,那麼,孩子就應該多聽聽韻律十足的音頻。故此,我推薦媽媽給孩子收集美國最著名的童書作家 Dr. Seuss 的作品。 Dr. Seuss(Theodor Seuss Geisel)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創作者,作品洋溢著俏皮的童心,情節淺顯易懂,故事詼諧,結局出人意料。中國 0-6 歲兒童,可以有選擇地閱讀幾部 Dr. Seuss 作品。 記得幾年前,在《新聞聯播》里,經常出現一句話,叫做「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有一次,我聽到一位熟人議論說:「有所為」需要堅持,「有所不為」怎麼堅持呢? 我當時靈機一動,對這位熟人說,你去買一本 Dr. Seuss 的 I』m Not Going To Get Up Today(《今天我不起床》),在這本書里,小男孩偏要依偎在被窩里,小男孩就是不起床!哪怕被人家議論,哪怕美國海軍來了,哪怕自己上了新聞,小男孩也不起床!Dr. Seuss 筆下的小男孩,堅持不起床,這不就是「堅持有所不為」嗎。 Dr. Seuss 作品甚為豐富,難度也不統一。媽媽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英語水平,循序漸進,先帶孩子聽「最淺顯」的 5 部作品,然後再帶孩子聽讀「入門級難度」的 14 部作品。 最淺顯的 5 部作品 1 Dr. Seuss』 ABC 2 The Foot Book 3 Hop on Pop 4 Mr. Brown Can Moo! Can You? 5 One Fish, Two Fish, Red Fish, Blue Fish 入門級難度的 14 部作品 6 And to Think That I Saw It on Mulberry Street 7 The Cat in the Hat 8 The Cat in the Hat Comes Back 9 Fox in Socks 10 Green Eggs and Ham 11 I Can Read With My Eyes Shut! 12 I Wish That I Had Duck Feet 13 Marvin K. Mooney Will You Please Go Now! 14 Oh, Say Can You Say? 15 Oh, the Thinks You Can Think! 16 Ten Apples Up on Top 17 Wacky Wednesday 18 Hunches in Bunches 19 Happy Birthday to YOU 初級難度的16 部作品 20 Daisy-Head Mayzie 21 Did I Ever Tell You How Lucky You Are? 22 Dr. Seuss』 Sleep Book 23 Horton Hatches the Egg 24 Horton Hears a Who! 25 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 26 If I Ran the Circus 27 If I Ran the Zoo 28 I Had Trouble in Getting to Solla Sollew 29 The Lorax 30 Oh, the Places You』ll Go! 31 On Beyond Zebra 32 Scrambled Eggs Super! 33 The Sneetches and other stories 34 Thidwick the Big-Hearted Moose 35 Yertle the Turtle and other stories 有時間的話,可以給孩子收集上面 35 部繪本和音頻。不過,孩子不一定非要本本都收齊。 在上述 35 部繪本作品中,我標紅色的 10 部作品,已由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引進,並以雙語形式出版。我翻看了一下雙語版的讀物,英語字體大於中文字體,印刷比較精緻。
D. 3到6歲幼兒學習指南跳繩比賽的教材
三歲幼兒還是不要學習跳繩比價好吧,以培養興趣輕松鍛煉為主 1、掌握雙腳跳繩的方法,發展彈跳、協調能力。 2、通過跳繩活動培養勇於創新,團結協作的意識。 3、學習各種跳繩的動作方法,使學生掌握各種跳繩的要領。 4、利用多種跳繩練習發展學生的彈跳能力,協調、靈敏、耐力等身體素質。 5、培養學生時間與空間的感覺,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體育的興趣,增強群體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發揮潛能,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E. 6歲大班,7歲學前班適合學習的英語教材
如果他還沒有上小學,那就讓他學《學步英語》,效果很不錯的。學《劍內橋英語》也容不錯,從第一冊開始學起。不過,我在5歲時讀的是《學步》,讀了三冊後,就去讀《3L》了,在接下來就是《SBS》,然後是《新概念英語》。現在我正在讀《新概念英語》第二冊。這樣一個過程下來,我的英語基礎挺扎實的,現在的英語水平在年級前五。我的意見是如此,但不知道你這個孩子能不能接受。
F. 3-6歲兒童英語學習什麼教材比較好
孩子學英語一般情況下還是掌握循序漸進,盡量通過培養孩子興趣的方式比較合適,不能強迫孩子學習某個知識,需要注重配合孩子的個人性格和愛好。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創造能力才是教育的最根本追求。
G. 六七歲的孩子,家庭教育課本知識超前於課堂學習,好不好是不是在家裡不該教了
6歲之前,比起課本知識的學習,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信心、規律的作息專、良好的學屬習閱讀習慣的培養更為重要。而且,不是很建議孩子過早學習學科知識,以防在小學課堂中,老師講的孩子都懂,不太願意聽老師講課,上課時心思不集中、走神,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如果不知道怎麼樣更為科學專業的養育孩子,可以上網學習「親子情商培訓師」相關的課程,提升自己。
H. 育兒知識3至6歲
這個年齡段是孩子學習的最佳年齡段。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模仿能力強,接受能力快,好奇心大,可以說,你教什麼他學什麼,你希望他成為什麼樣子就會成為什麼樣子。 早期教育並不意味著要教給孩子某方面的知識(如英語、數學、特長等等,當然如果孩子真的興趣濃厚要給他們提供相應的環境),重要的是讓孩子有充分發揮自己的空間和條件,給他們表現自己和打理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可以很好的發展自己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孩子到3歲時會突然發生很大變化,有些孩子變得非常不聽話,固執,任性,有的孩子情緒突然變得很不穩定 。3歲小孩的本事變得比過去大得多,他們會不斷地向爸爸媽媽提出各種要求,如果這些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大哭大鬧 。3歲小孩的身上,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每天都在進步,他們的知識經驗,認識事物的能力、社會交往技能、語言、思維,一切都在向前進步。 那我們現在看看3歲-6歲的小孩應該學點什麼? 學習漢字,開發智力效果明顯:如果從五歲開始學起,到入學前一年,智商便能達到110;要是從四歲開始學起,學習兩年,智商將能達到120;若從三歲開始學習,學習三年,智商就能達到130左右。提前、集中、快速識字的意義在於利用識字過程訓練兒童的記憶力、開發兒童的潛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育和提高,開發兒童的智力。及時對兒童實施提前、集中、快速識字教育,具有相當的必要性。 6歲以前屬「黃金教育期」,這一階段的孩子記憶效果最佳,錯過這一階段再學需付出六七倍力量。3-6歲的孩子大腦就像是一個空白磁碟,對於他們來說,記憶不是負擔,而是一種生理需要,這一時期若是錯過了將終生無法彌補。 最後我們在小孩進行早期教育要注意事項 1、關心和愛撫孩子。多給他們一些微笑,多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感興趣 。當他們犯錯了不能用成年人的標准來衡量他們的錯誤,主要是鼓勵。 2、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尊重他們的各種需要,尊重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們商量,多聽他們的意見,允許他們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容忍孩子有與父母不同的見解。 3、讓孩子感到快樂。 給他們提供游戲的時間、場所和玩具,對他們的愛好給予鼓勵和支持。雖然孩子入學後,其主導活動是學習,但游戲仍然是他們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4、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5、給孩子留面子,不要當著其他小朋友面前訓斥小孩。 6、做孩子的朋友,積極參與孩子的業余愛好活動,讓孩子的生活有意義豐富多彩。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編輯 為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中國教育部網站2012年10月15日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防止和克服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提供了具體方法和建議。 《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時,針對當前學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誤區,為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建議。[2] 《指南》的制定始於2006年,專家組分析比較13個國家早期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相關內容,用兩年時間廣泛徵求幼兒園園長、教師和家長的意見,在全國東中西部抽取3600名幼兒及其家長作為測查對象。正式文本出台前,指南先後兩次面向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師范院校徵求意見,又在教育部門戶網站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人介紹,《指南》著重強調了要充分認識生活和游戲對幼兒成長的教育價值,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成人不應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等先進教育理念。 原則 1.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珍視幼兒生活和游戲的獨特價值,充分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2.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要注重學習與發展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 3.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既要准確把握幼兒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又要充分尊重幼兒發展連續性進程上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1] 目標 健康 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是一種在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完滿狀態及良好的適應能力。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 為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成人應為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煉,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創設溫馨的人際環境,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形成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使其終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兒身心發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護和照顧,但不宜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養成過於依賴的不良習慣,影響其主動性、獨立性的發展。[1] 語言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發展貫穿於身心發展的各個領域,對其他領域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著人際交往能力、對交往情境的判斷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等,並通過語言獲取信息,逐步使學習超越個體的直接感知。 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有利於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 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持,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培養幼兒對文字的興趣,通過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過早識字不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1] 社會 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過程是幼兒社會性不斷完善並奠定健全人格基礎的過程,主要包括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幼兒階段是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能力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以及知識、能力和智慧作用的發揮具有重要影響。幼兒在與成人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發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家庭、幼兒園和社會應共同努力,為幼兒創設溫暖關愛的家庭和集體生活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讓幼兒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發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學會遵守規則,建立基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幼兒社會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學習發展起來的,成人應注重自己的言行對幼兒的潛移默化影響。[1] 科學 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幼兒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和理解事物本質和事物間關系的過程,主要包括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幼兒在對自然事物的科學
I. 有關於6歲兒童學習的資料嗎
五到六抄歲幾乎就是有襲記憶的年齡了!
大人的行為舉止印象深刻都回家在腦子里,
所以大人們在孩子這個年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還有談吐,
其次,在這個時候孩子容易模仿,但是要注意孩子模仿的是好的還是壞的,好的呢,我們要去鼓勵,壞的呢,我們不要表現出明顯的斥責,而是要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告訴他那不是對的,比如,自己的孩子看見別的孩子玩比較危險的游戲,可是他只是覺得好玩,便也學著玩危險的游戲,這個游戲讓大人看見了,我們不是把孩子拎到屋裡面大揍一頓,也不是,告訴他那個游戲有多危險,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在腦海里有一個對這個游戲的印象,這個印象告訴他說危險的,這樣比你訓他讓他產生叛逆的好哇!
再就是,孩子在五六歲期間,大人們不要逼他們學什麼現代的「四書五經」不要讓他們小小的年紀就對學習產生一種恐懼,要記住,興趣才會讓他們主動的學習,我們重要的是先培養興趣,而不是強加於他們壓力!
明白了上述的問題..其他的應該依次吧!
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