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培訓資金管理辦法
AK/ZD1802A—2007 安瑞科能源裝備控股有限公司培訓經費管理辦法 1 總則 1.1為加強培訓經費管理,合理使用培訓經費,特製訂本辦法。 1.2本辦法適用於安瑞科能源裝備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瑞科控股)
本部及各成員企業培訓經費的管理。 1.3管理職責 1.3.1 控股人力資源部負責控股公司培訓經費歸口管理,負責確定培訓
經費的計提標准、使用范圍和使用標准;負責指導和監督檢查各成員企業培
訓經費使用情況;負責控股本部培訓經費使用台賬維護(見附表1《安瑞科
控股****年度培訓經費管理台賬》)。 1.3.2成員企業人力資源部(或綜合辦)負責本單位培訓經費的具體管
理。 1.3.3財務部負責培訓經費的計提和報銷審核工作。 2 培訓經費的計提、結存管理: 2.1培訓經費分為日常培訓經費和專項培訓經費。 2.2日常培訓經費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嚴格按照員工工資總額的1.5%計
提,不得超支使用。其中,各成員企業培訓經費的三分之一,即各成員企業
工資總額的0.5%歸控股本部支配。 2.3專項培訓經費根據特定用途設立,專款專用,由控股人力資源部提
出,主管領導審核,控股總經理特批。下列項目可作為專項培訓項目:教材
開發、印刷、出版;出國學習深造;重大投資配套培訓項目;非基建培訓設
備購置等。 1 AK/ZD1802A—2007 2.4培訓經費結存:年度培訓經費未使用完,不得累積轉入下年度。 3 培訓經費使用范圍 3.1公派外出培訓(進修)的學費、資料費。 3.2公派學歷教育費用。 3.3專業對口或相關專業非公派學歷教育費用。 3.4教材開發、購置及印刷費用。 3.5教學用品、用具、儀器、設備購置或租賃費。 3.6講師授課費、食宿費、交通費。 3.7教學場地租賃費。 3.8考試費。 3.9其他與培訓密切相關的費用。 4 培訓經費使用辦法 4.1日常培訓經費支取必須嚴格控制在總提取數額
B. 企業培訓經費使用中存在哪些問題
財政扶持企業培訓資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培訓財政扶持不夠。調查發現,財政安排用於企業員工培訓的資金比重不高,2015年,市級財政安排用於企業員工培訓的資金僅占各類培訓資金總額的百分之十左右。企業員工培訓特別是生產一線技工培訓基本上依靠企業自行解決,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業人力資源成本。如某裝備製造公司全年共組織部門經理、班(組)長等培訓67期600人次,共投入培訓經費70萬元,全部由企業自身承擔。
(二)企業培訓主管部門職責不明。從審計調查情況看,當地企業培訓組織工作主要由市經信委和市人社局負責,市經信委負責全市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市人社局負責制定並組織實施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專業人才培養。「三定」方案中,市經信委和市人社局均沒有確定企業員工培訓工作職能,企業生產一線技能人才培訓的職責缺失。由於主管部門職責不明,企業員工培訓難以統籌,培訓資源難以整合。
(三)企業培訓針對性不強。據企業反映,目前各主管部門組織的企業員工培訓的范圍、內容、模式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從培訓對象看,重中高層管理人員輕一線技能工人。2015年,市經信委、市人社局組織涉企培訓23期,針對一線工人技能培訓僅3期307人次,培訓服務明顯不足;從培訓內容看,重管理知識輕實用技能,調查了解工會、黨校等所辦培訓,主要是以政策法規和管理知識為主;從培訓形式看,重集中辦班輕定向培訓,企業普遍反映員工培訓模式單一、供需失衡。如湖北航特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湖北動能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和湖北福力德鞋業有限公司等希望將鑄造、縫紉車位、製鞋等技能培訓班辦在企業,缺什麼、補什麼,接地氣、傳技能,使培訓針對性更強、效果更好。
(四)企業培訓師資力量不足。經調查,本地現有培訓機構、職業技能學校以及高等院校等機構專業課程設置、專業教師配備,與企業對需求相比力不從心。本地裝備製造類企業尋求與學校合作開辦鑄造專業培訓班的設想難以如願,只能花重金從外地高校聘請專業師資授課。當前,傳統產業技能培訓存在師資力量不足的短板,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將面臨更加突出的矛盾。
(五)培訓人員在本地就業率不高。人社部門統計數據表明,去年,本市就業培訓中心和市康復技能培訓中心,針對應屆畢業生等組織創業就業類培訓5期2507人,由於適需不對路、後續跟蹤服務不到位和待遇偏低等多種因素,在本地就業的僅943人,占培訓總人數的37.61%。如市就業培訓中心對某高校897名應屆大學畢業生進行了創業培訓,返回生源地就業697人,留在本地就業159人,僅占培訓總人數的17.73%。
C. 培訓費和培訓經費的區別
培訓費是指實質發生的准確費用,能對應到任何單筆。而所謂經費是指計劃性項目或者科目撥款,是一個額度。
D. 企業培訓的費用要如何管理
企業培訓的費用的管理技巧:
1.企業培訓費用要進行界定
①師資費是指聘請師資授課發生的費用,包括授課老師講課費、住宿費、伙食費、城市間交通費等。
②住宿費是指參訓人員及工作人員培訓期間發生的租住房間的費用。
③伙食費是指參訓人員及工作人員培訓期間發生的用餐費用。
④培訓場地費是指用於培訓的會議室或教室租金。
⑤培訓資料費是指培訓期間必要的資料及辦公用品費。
⑥交通費是指用於培訓所需的人員接送以及與培訓有關的考察、調研等發生的交通支出。
⑦其他費用是指現場教學費、設備租賃費、文體活動費、醫葯費等與培訓有關的其他支出。參訓人員參加培訓往返及異地教學發生的城市間交通費。
3.企業培訓費用要進行分析
每年進行教育經費投入使用情況分析,對培訓效果達成情況進行評估,保證預算投入的有效性;做好培訓效果四級評估,運用先進評估方法衡量培訓投入對公司業績提升度。嚴格控制培訓經費列支范圍,費用使用方向集中到培訓活動的實施,對培訓活動附帶的一些培訓服務項目,如培訓場所提供的場地服務以外的項目要嚴格控制,培訓過程中產生的通訊費、獎品費、差旅費等不得不列支培訓項目,嚴格控制列支項目,以保證培訓經費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E. 對公共實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實訓補助經費的管理有什麼要求
答:公共實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實訓補助經費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綜合管理;根據全市高技能人才培養規劃,制定和下達公共實訓任務,並據此編制專項補助預算;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市財政局負責實訓補助經費的測算、資金撥付及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
公共實訓基地應嚴格執行本市實訓補助經費的管理辦法和收費管理規定,專款專用;建立實訓補助經費和實訓收費申請、使用管理台賬;建立申領實訓補助經費人員相關信息台賬,對參加公共實訓以及申請公共實訓補助經費所需材料要存檔備查。
公共實訓補助經費標准由市勞動保障部門和市財政部門,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對各類技能人才需求狀況,以及開展實訓成本發生的變化,適時作出相應調整。
由於實訓專業變化所產生的新增實訓職業或工種,其職業類別,由市勞動保障部門商市財政部門確定。
市勞動保障部門和財政部門應加強對實訓基地補助經費的監督和管理,對實訓基地的培訓及實訓補助經費申請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定期質量評估,將實訓補助經費納入年度績效考評。對社會效益好並作出突出貢獻的,給予表揚。對未開展實訓工作、無故不接受檢查和評估不合格的,責令其改正。對逾期不改正、出現超范圍培訓、異地培訓、違反規定騙取或冒領實訓補貼經費的實訓基地,由勞動保障部門負責追回;對發生上述行為的實訓基地,追究法人及負責人責任,並取消其公共實訓基地資格。
對存在違規行為的工作人員,按照相關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和主管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F. 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專項資金農村衛生人員培訓項目管理辦法的第三章 項目管理
第十條 農村衛生人員培訓項目實行分級管理。
衛生部負責制訂培訓規劃,組版織項目申報,制訂項權目管理辦法,組織人員編寫年度培訓大綱,部署年度項目工作;對項目進行督導檢查等。
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省(區、市,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同)項目組織實施,制訂項目實施方案,組織人員編寫培訓教材或講義,培訓師資,開展項目督導檢查,總結項目工作等。
市(地)級和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地區項目的組織實施,制訂項目實施方案,培訓師資,開展項目督導檢查,總結項目工作等。
第十一條 項目省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明確相應的職責分工,確定職能部門負責實施農村衛生人員培訓項目。
第十二條 項目省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將項目實施方案報送衛生部備案。
第十三條 每年度項目結束後,項目省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及時、逐級報送本年度培訓執行情況,主要內容包括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和資金使用等有關方面。按照衛生部業務主管部門有關規定,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將項目情況匯總並分類別填寫培訓情況登記表後,會同本省項目工作總結,一並報送衛生部。
G. 如何寫職業培訓計劃和職工教育經費使用情況
培訓對象,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周期
以上都可以寫入經費使用計劃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