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育部將心肺復甦納教育內容,還有哪些急救知識需要學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發布通知,將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培訓培養急救教育教師,,讓學生可以在危機的時刻救人或者互救。那麼,還有哪些急救知識需要學?
這些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況,大家覺得還有哪些急救知識需要學生掌握?
『貳』 急救技能培訓內容
急救技能培訓內容包括心肺復甦術啊,吸氧術,各種包紮術,吸痰,電擊等等
『叄』 關於紅十字會的心肺復甦知識
在發現有人倒地後,首先確認環境安全,之後立即輕拍患者雙肩並大版聲呼喊「你還好嗎權」判斷其意識情況,如果已經喪失意識,且沒有呼吸(判斷方法為「一聽二看三感覺」,要求至多10秒內判斷完畢,若無法判斷,認為無呼吸,專業人員請觸摸頸動脈脈搏,並同時觀察胸廓起伏),叫周圍人去撥打急救電話並獲取AED(沒有AED可以去掉這一步)。之後開始心肺復甦,第一步為C:胸外按壓,按壓30次,按壓點為胸骨下段,按壓深度5~6厘米,頻率100~120次/分。後開放氣道(A):一般為壓額抬頜法。最後行口對口人工呼吸(B)2次,每次吹氣超過1秒,吹氣前只需普通吸氣即可。如此以30次按壓後吹氣兩次反復操作,直到AED送達進行心律分析和除顫,如首次除顫不成功則繼續按壓通氣5個循環之後再除顫。直到患者心律恢復或專業急救人員到達接手。
你要是有空可以去紅會報班參加初級急救員培訓,在那裡可以直接體驗訓練一下心肺復甦操作。
『肆』 開展急救知識講座的好處
舉辦急救知識講座,旨在使廣大幹部職工更多地了解急救與護理的基本知識,遇有特殊情況能夠及時實施應急救治,有效縮短急救反應時間,降低急病症死亡危害。
加強社區居民安全突發事故自救知識教育,提高居民緊急情況自救能力,以互動的方式邀請居民現場進行了練習操作,使居民們輕松掌握心肺復甦法的操作技能。通過講座,讓居民們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方法和技能,使他們在遇到如心臟驟停、溺水等情況下能進行及時的自我施救。
(4)心肺復甦急救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扭傷
1、院前急救措施
(1)在緊急情況下,利用自身軀乾和健康肢體,對扭傷部位進行固定,最為方便可靠。在受傷現場尋找扁擔、木棍、木塊、硬紙板等也可以作為臨時固定材料,讓受傷部位制動,等待急救人員到來;
(2)受傷初期可以用冰塊或冷水冷敷。
2、注意事項
(1)扭傷不要自行或讓非醫務人員揉、捏、掰、拉,應該等急救醫生趕到或到醫院後讓醫務人員處理;
(2)如果受傷現場沒有其他人,一定要呼叫急救人員前來救治,切不可自己堅持到醫院,這樣很可能出現繼發性損傷。
『伍』 救技能知識:哪裡有學急救知識與技能的培訓
您可以去當地的紅十字會報名參加「初級急救員」的培訓,這項培訓中包括了心肺復甦和創傷急救這些最基本的急救技術,在完成培訓並通過考核後可獲得相應的證書。如果是在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地方,您也可以找當地急救中心的附屬培訓機構,一樣可以參加培訓。不過目前這些培訓都是要付出一定費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