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員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記錄表
員工消防安全培訓包含火災基本知識、滅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火警電話及報回警方法、火場逃生與自救答、消防設施與設備、初起火災的特點及撲救方法和消防安全標志等方面。
需要針對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消防安全問題進行分析講解,針對操作不當的地方,適時給予講解、糾正。以增強參訓人員處理和控制初起火災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
還應對政府職能部門的消防職責進行詳細說明,強調法律賦予公務人員的消防工作職責和任務,結合行業部門落實行業主管機構消防安全職責,落實各級政府領導責任,行業監管責任,社會單位主體責任的基本要求。
⑵ 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記錄怎麼寫
隨便弄了點,希望可以給你參考:
下發_____多份精心准備的參防火手冊。參加培訓的人員觀看了消防教育影片《______》,聽取了居安防火教育訓練中心教官有關消防知識講座和消防水帶、滅火器、防毒面具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並明確了消防遇火緊急措施:
1發現火災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時要講清詳細地址、起火部位,著火物質,火勢大小,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並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車。
2、家中一旦起火,不要驚慌失措,如果火勢不大,應迅速利用空中備有的簡易滅火器材,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撲救火災。
3、油鍋著火,不能潑水滅火,應關閉爐灶燃氣閥門,直接蓋上鍋蓋或用濕抹布覆蓋,令火窒息,還可向鍋內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卻滅火。
4、燃氣罐著火,要用浸濕的被褥、衣物捂蓋滅火,並迅速關閉閥門。
5、家用電器或線路著火,要先切斷電源,再用乾粉或氣體滅火器滅火,不可直接潑水滅火,以防觸電或電器爆炸傷人。
6、救火時不要貿然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加速火勢蔓延。
滅火常識
1、固體火災應先用水型、泡沫、磷酸胺鹽乾粉、鹵代烷型滅火器進行撲救。
2、液體火災應先用乾粉、泡沫、鹵代烷、二氧化碳滅火器進行撲救。
3、氣體火災應先用乾粉、鹵代烷、二氧化碳滅火器進行撲救。
4、帶電物體火災應先用鹵代烷、二氧化碳、乾粉型滅火器進行撲救。
5、撲救金屬火災的滅火器材應由設計部門和當地公安消防監督部門協商解決,目前我國還沒有定期型的滅火器產品。
6、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及火災的撲救方法可參照"滅火器使用方法"。
通過消防培訓,大家一致認為,消防培訓很受教育,既增強了消防意識,又學會了逃生自救的方法,還懂得了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為今後學習、生活、工作創造一個安全良好的環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後,教職員工都紛紛訂購滅火器和防毒面具等消防器材。 此次消防培訓達到了預期目的!
⑶ 消防安全培訓記錄範本
活動制度 一、單位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消防安全工作。二版、單位應當通過多種權形式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並應當組織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進行上崗前的消防安全培訓。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對每名員工應當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宣傳教育和培訓內容應當包括:1、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2、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3、有關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的使用方法;4、報火警、撲救初期火災以及自就逃生的知識和技能。公眾聚集場所對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應當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培訓的內容還應當包括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知識和技能。三、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其他單位應當結合本單位實際,參照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至少每年組織一次演練。 消防安全活動記錄 活動內容 日期 地點 承辦部門 召集人 記錄人 參加部門及人員: 活動主要情況:註:活動內容包括會議、教育、培訓及滅火疏散演練等
⑷ 消防安全培訓記錄範本
活 動 制 度 一、單位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消防安全工作。二、單專位應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經屬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並應當組織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進行上崗前的消防安全培訓。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對每名員工應當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宣傳教育和培訓內容應當包括:1、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2、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3、有關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的使用方法;4、報火警、撲救初期火災以及自就逃生的知識和技能。公眾聚集場所對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應當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培訓的內容還應當包括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知識和技能。三、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其他單位應當結合本單位實際,參照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至少每年組織一次演練。
消防安全活動記錄 活動內容 日 期 地 點 承辦部門 召 集 人 記 錄 人 參加部門及人員: 活動主要情況:註:活動內容包括會議、教育、培訓及滅火疏散演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