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學前教育安全知識
為認真貫徹和落實幼兒園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實保障學前教育兒童的生命安全,現結合本園教育的發展實際,特製訂幼兒園安全工作計劃並要求嚴格按照執行。1、加強安全制度建設,提高依法管理意識學齡前兒童的安全和健康是關繫到千家萬戶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穩定的大事,確保兒童安全健康發展是幼兒園應盡責任。因此,我們一定要從保護兒童生命安全的高度,切實重視幼兒園的安全工作。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依法加強管理。(1)加強安全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的管理機制,進一步明確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進一步完善安全工作管理網路,有目的的制訂和修改安全工作制度,層層落實安全工作。(2)在實行園長安全工作責任制的同時,進一步落實專人具體負責兒童的安全工作。(3)加強相關業務的學習,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進一步明確職責。(4)加強安全工作的監督與檢查,經常性對園內場地、設施等方面的安全進行檢查與了解,及時把握安全工作態勢,發現不安全隱患,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2、創設一個安全、健康的發展環境(1)嚴格執行衛生安全消毒制度,每周對幼兒的玩教具按要求進行清洗、消毒,每周為幼兒曬被褥等。幼兒園安全計劃(2)嚴禁使用有毒有害的玩教具,嚴禁使用有毒有害材料製作玩教具,注意各類環境創設的安全性。(3)建立班級安全責任制,切實做好班級日常活動、衛生安全工作。3、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1)積極利用幼兒園宣傳欄等途徑進行衛生安全宣傳與教育,努力提高師生、家長的安全意識。(2)創設有關安全教育的活動環境,結合一日活動各環節,對幼兒進行衛生安全教育並開展相關的活動,使幼兒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技能,提高幼兒的保護能力。(3)在活動中滲透有關的安全知識,讓幼兒知道110、120、119緊急呼叫電話的號碼和用途,遇到緊急情況,能呼叫求救,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4)積累有關安全教育的資料,提高安全教育的科學性。
❷ 一幼兒教師要具備哪些安全知識
幼兒園安全教育的范圍很廣,包括交通安全,飲食安全,設備安全、游戲安全、逃身安全等,我們一般都是安排在一日活動的多個環節中滲透以上安全意識,也可以結合主題活動開展相關演習或游戲 1、不要隨身攜帶玩具及銳利的器具來園,更不應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傷害。 2、幼兒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鬧,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上下樓梯靠右邊走,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樓梯、玩門、從高處往下跳等危險的動作。 4、到公共場所參加游覽,外出散步或戶外活動時,教育幼兒要遠離變壓器、建築工地等危險的地方,聽老師(或者大人)的話,不得隨便離開集體,有事應告訴老師。 5、在運動或游戲時應聽老師的安排,遵守紀律,有序活動,避免互相追打、亂跑碰撞。 6、向幼兒講解和宣傳安全常識,讓幼兒懂得玩火、玩電、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 7、引導幼兒了解消防栓、滅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兒園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養成到公共場所注意觀察消防標志和疏散方向的習慣;知道各種報警電話,懂得如何報警。 8、晚上離園後,幼兒要拉著大人走,不能自己到處跑,不能停留在幼兒園玩耍,以防意外。 9、幼兒知道自己的姓名、園名、家長姓名、單位、家庭住址、電話,會表達清楚,緊急情況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10、幼兒不隨意輕信生人的話,未經允許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讓陌生人碰自己的身體,告訴孩子,只有家長、醫生、護士才能觸摸他(她)的身體,如果陌生人要這么做,一定要盡快逃開。 1 1、幼兒在家不自己動手反鎖門,不玩煤氣、爐火、火機、開水壺、飲水機、葯品等危險物品。 1 2、幼兒沒成人帶領下不能自己過馬路,過馬路時,應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道,不在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邊走。 1 3、孩子單獨在家時,不隨意開門,聽到敲門聲不要開門,可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後再來」,以防竊賊趁大人不在時闖入盜竊。 1 4、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時不得隨便採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該放入口內,以防意外。 幼兒園應該給幼兒進行火災、地震等方面的演習,事先制定演習逃跑路線,並注意防範在演習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另外要變消極的保護為積極地自我鍛煉,可以讓孩子尋找周圍有危險地事情,並想辦法告訴同伴,大家一起討論怎麼做最安全,如玻璃門、門縫、熱水、電源、有井蓋的路等,都是要注意的。小班幼兒最先要進行的是「不跟陌生人走」的教育活動。
❸ 幼兒園安全知識培訓教師應具備那些職業安全敏感性
幼兒園安全知識培訓教師應該具備的職業安全敏感性,一名幼兒就是本身比較孩子不太懂事,只要求教師隨時要注意執業的敏感性,靈活關注孩子。
❹ 幼兒園安全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和食品衛生及幼生活安全教育、防觸電,防溺水教育、幼兒園玩具安全教育等
❺ 為什麼要加強幼兒安全教育的意義
自我保護是人類生存的需要,是與生俱來的一種生理本能。例如新生兒用哭來增大肺活量,以適應新的環境;用眨眼防止強光對眼睛的刺激等等。但是我們應當看到一方面幼兒的自我意識在不斷的增強,對自身的存在和價值有了一定的認識,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迅猛的發展給人們帶來現代化生活的同時,環境污染、交通擁擠,犯罪活動增多等社會問題也隨之出現,這使得幼兒那些與生俱來的初級的自我保護能力難以應付意外,為了保障幼兒的安全,我們需加強社會治安,優化幼兒的安全環境,還要重視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
通過對家長和幼兒的訪談,和對幼兒在園日常生活游戲中的觀察,我們謹簡述以下幾個問題與大家共同商討。
一、 家長忽視對幼兒進行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
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依賴其自身的生存意識,而生活自理能力又是幼兒生存意識體現的一個方面。在訪談和觀察中發現,幼兒
>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比較差。主要體現在:小班很多幼兒不會區分正反鞋;中班幼兒應該知道扣子鬆了,請人幫助加固、修理,但發現還有不少的幼兒面對這些事情而不知所措;大班幼兒應該會自己整理衣服,根據天氣冷熱主動的增減衣服,而做到這一點的只有一部分。 我們認為影響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一個主要因素在於家庭中成人對幼兒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態度和意識。據訪問,發現家長在對孩子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時,表現出很多的顧慮。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其中一方面是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小,不放心讓孩子自己去做那些生活事務,而且認為這種生活方面的事務現在不培養,長大了自然也就會做的;另一方面家長認為孩子動作太慢,如果那些生活事務讓孩子自己做,成人怕因此而耽誤自己的時間。例如早晨起床後,這原本是對幼兒進行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好機會,但家長擔心孩子著涼,;怕時間來不及等原因從孩子穿衣、穿鞋到洗刷一切都由家長代替做了。當今的孩子猶如溫室的花朵倍受父母的寵愛,作父母的生怕孩子吃苦受累,百般呵護。真可謂是:「含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忽視對幼兒進行這方面能力的培養,淡薄了孩子的生存意識從而也就抑制了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的發展。
二、 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掌握的自我保護常識與實際活動中的表現不一
致。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自我保護能力包括:遵守游戲規則,不亂仍游戲材料,不玩破損的玩具,不擅自離開集體或老師。幼兒對游戲
活動中的一些自護常識掌握教好。例如,知道經常進行的游戲的規則,懂得在游戲中不能擅自離開集體的原因等等。但是在實際的游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與他掌握的自護常識的情況不完全相同。如幼兒在玩戶外和大型玩具時推、擠同伴的現象時有發生;在游戲場地上追逐、奔跑、亂仍游戲材料的幼兒為數不少。
那麼,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這種知、行脫節,不一致的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所引起的呢?我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幼兒沒有將教師所教的自護常識內化,沒有從根本上樹立起自我保護意識,因此出現了這種脫節現象。
其次,游戲活動沒有像上課時那麼拘束,比較自由。另外游戲又是幼兒喜愛的活動,所以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比較容易興奮。而幼兒期的神經類型是興奮強於抑制,從而導致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自我控制能力教差。雖然幼兒知道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但是幼兒在興奮占優勢的情況下不乏會出現危險性的行為。
三、幼兒對那些防患於未來的自我保護能力較差。
所謂防患於未來的自我保護能力是指對那些與當前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的或偶發性、實發性的意外事故能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主要表現自愛以下兩個方面。
(一)與幼兒自身的未來健康相關的自護能力較弱。
所謂與未來健康相關是指在短時間內對人的健康影響不明顯,但時間長了以後對人的健康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與自身未來健康相關的保護主要包括:保護嗓子、保護牙齒、保護視力三個方面。我們發現,幼兒在活動中大聲叫喊的現象比較多,幼兒缺乏大喊大叫對嗓子的危害性的認識。這樣不僅會造成嗓音的環境,而且對於聲調帶正處在生長發育的幼兒而言也是極為不利的。在保護牙齒方面幼兒不僅缺少牙齒的常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缺少一些保護的措施。例如幼兒午餐後沒有漱口。保護視力在其中稍微好些,但也不容樂觀,一些不良習慣仍然存在。
(二)對未曾親身經歷的,偶發的意外,實發的應急狀態下的自我保護
能力較差。
我們發現幼兒在該方面自護能力較差主要表現為:一方面幼兒對未曾經
歷的、偶發的、突發的意外缺乏相應的知識。如「防雷擊」,在調查中發現只有30%左右的幼兒能正確回答雷雨時不能在大樹下躲雨的原因,而將近有20%的幼兒則認為雷雨時,躲在大樹下避雨正好。當幼兒掌握了偶發性、突發性意外事故的知識,對其危害性有一定的認識才能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自我保護。另一方面
幼兒還缺乏一定的自護手段。在當今電話較為普遍的社會中,打電話是幼兒求助進行自我保護的一種重要手段。據調查幼兒知道自己家裡電話號碼的有93.3%,但在遇到具體意外時,還有25%左右的幼兒沒有想到往自己家裡打電話求助。而幼兒對119、120、110這些呼救電話的的掌握情況是令人擔憂。雖然有40%的幼兒知道該類電話的大致用途,但讓幼兒進行模仿使用時,其中有91%左右的幼兒出現不會使用或使用不當的情況。調查時,幼兒具有思考的時間結果尚卻如此,那麼在現實中當幼兒面臨著險情時,他們的那些自我保護的措施和手段就所剩無幾了。
分析造成幼兒這方面自護能力較弱的原因,可能是:這些是屬於防患於未然的自我保護,與現實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成人很容易忽視對幼兒進行一定的自護教育和訓練,就如對一些急救電話的使用教育有不少成人認為這類電話離幼兒較遠,不必過早的告訴幼兒。其次,成人忽略了這方面的教育。幼兒缺乏相應的經驗積累。正是因為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使幼兒在該方面的自護能力較差。
四、成人忽視對幼兒進行心理自護的教育。
幼兒心理自護能力是自我保護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高該方面的自護能力直接影響到幼兒的安全。通過了解家長、教師與幼兒心理溝通情況,從一個側面來了解成人是否在對
幼兒進行心理自護的教育。從所獲得的資料來看,只有25%的家長和15%的教師在幼兒情緒異常時能與幼兒談話、溝通。可見還有不少的成人忽視了對幼兒進行心理自護的教育。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影響成人在這方面的教育呢?筆者認為一個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成人沒有充分認識心理自護能力地提高對增強幼兒的生存意識,保證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人的這些意識影響到他們與幼兒進行談話、溝通的機會減少,從而使幼兒把很多的心裡話沉積下來,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不平衡的情緒不能通過正常途徑`得以宣洩,導致幼兒對自身和他人造成一定的傷害。如果成人經常與幼兒進行心理溝通,在不知不覺中能讓幼兒了解自己心裡有想法或者不高興的時候可以找人說說話,通過對別人的傾訴,來宣洩自己的情緒。從而減少一些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幼兒自身經驗的積累,成人的教育意識和態度會影響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提高。
自我保護是幼兒生存、安全的重要保障,針對現在幼兒自我保護能力不盡人意的現狀,提高幼兒該方面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對如何培養和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提以下幾點建議:
一、增強成人對幼兒自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根據自護教育的特點,採用適當的手段對幼兒進行教育。
自護教育有較強的知識性和科學性,自護教育的內容又具有廣泛性和彌散性,要讓
幼兒學會真正的自我保護,做到知、行一致,這就要求教師進行自護教育的手段應有靈活性、滲透性和隨機性。
❻ 幼兒園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學校食堂管理人員與從業人員上崗衛生知識培訓基本要求》、食品衛生法律法規、食品衛生知識、業務知識、各項衛生管理制度及崗位職責(具體內容見以下課件)。
幼兒園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的目的: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校食堂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做到文明、守紀、愛校、愛生、安全、衛生、有序、規范,尤其是:對食品安全衛生知識、業務知識要加大培訓力度,真正做好衛生工作、安全工作,應預防在先,防患於未然。
為創造高質量、高水平一流服務的目標而共同努力。通過培訓,要提高我校食堂從業人員的素質,加強他們的安全意識,使他們高質量地為教育、教學服務。在日常操作中更加嚴謹、規范,工作水平更上一層樓,讓每一位師生吃得放心、舒心、開心,為我校的後勤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6)幼兒教師安全知識培訓目的擴展閱讀
1、注意看經營者是否有營業執照,其主體資格是否合法。
2、注意看食品包裝標識是否齊全,注意食品外包裝是否標明商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廠址、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准號等內容。
3、注意看食品的生產日期及保質期限,注意食品是否超過保質期。
4、看產品標簽,注意區分認證標志。
5、看食品的色澤,不要被外觀過於鮮艷、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6、看散裝食品經營者的衛生狀況,注意有無健康證,衛生合格證等相關證照,有無防蠅防塵設施。
7、看食品價格,注意同類同種食品的市場比價,理性購買「打折」、「低價」、「促銷」食品。
8、購買肉製品、腌臘製品最好到規范的市場、「放心店」購買,慎購游商(無固定營業場所、推車銷售)銷售的食品。
9、妥善保管好購物憑據及相關依據,以便發生消費爭議時能夠提供維權依據。
10、不購買和食用三無產品。
❼ 對幼兒園開展安全知識教育講座目的與義意2
消防安全知識講座讓老師們在思想上明確了防火重要性,以積極、認真、嚴謹的態度去對待安全防禦問題。同時,在了解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後,又讓新教師輪流進行了實操。
❽ 幼兒園安全知識有哪些
一、幼兒園工作人員應經常學習法律知識、衛生常識,提高認識,加強責任心,杜絕不安全事故發生。
二、幼兒園所有的設備和組織兒童一切活動都要從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出發,對全園環境、設備、場地、大型玩具、房舍以及水電暖設備要及時檢查維修,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早採取預防措施。
三、防止摔傷事故。組織集體活動要有領導,有計劃(尤其戶外活動)保證全體兒童不離開自己的視線,(不讓個別兒童離開集體,替大人做事,不把個別兒童單獨留在室內,以防意外)組織活動前要進行安全檢查。
如體育活動要檢查場地,外出散步、參觀要觀察周圍環境,組織室內活動要注意傢具的放置等,禁止在室內組織跑、跳等較為激烈的體育活動,教育兒童不在活動室內亂跑和大聲喧嘩。
四、防止異物入口,在兒童入園或日常活動中,午睡前要檢查身上有無危險品,如:火柴、小刀、別針、扣子、小珠和玻璃片等。兒童葯物要按時服。服葯前要仔細查對姓名、劑量、用法,並親自督促服下。服葯情況要有記錄,內服葯與外用葯嚴格分放,有毒葯品要指定專人發放、使用。
五、防止燙傷。嚴禁讓幼兒到不安全的地方,並嚴禁兒童拿開水壺、燙飯等,熱水瓶要放在適當位置,夏天,廚房要提前把飯菜做好,兒童不吃燙飯。有組織地給兒童喝溫度適宜的開水。
六、防止兒童丟失,交接班組織兒童活動,均要隨時清點人數,兒童來園、離園時,要與家長交代情況。
七、防止食物中毒,嚴格遵守采買、驗收制度,不吃不潔和腐爛的食品,外出時,嚴禁兒童摘吃野果。
八、防止觸電,室內、外電流開關要設量在幼兒接觸不到的地方,禁止兒童自行開關電燈、電視機、收錄機、消毒櫃等電器。
九、晚班人員在下班前須仔細檢查門、窗、水、電是否關好,以防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