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對相關方進行安全管理
按照工貿企業有關安全標准化的規定,企業對相關方的安全管理是雙方協商一致簽訂安全管理協定,企業方可以對相關方進行安全管理,如開展新人的安全培訓、現場的安全檢查等等。
Ⅱ 如何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保證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做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並保證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特製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於公司全體員工。
3.引用標准
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3.2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3.3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
3.4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
3.5 《公司安全生產標准化基本規范》
3.6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3.7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
4.管理職責
4.1公司總經理必須保證應培訓人員所需的時間、資金和設施的投入。
4.2安全部依據公司從業人員的實際情況,負責組織制定安全教育培訓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教育培訓及相關培訓教材的選用和教師的選聘、培訓考核(考試)、發證、登記、歸檔等工作。
4.3各部門、車隊依據安全部的培訓計劃,組織好本部門人員參加安全培訓活動,協助做好教育培訓工作。
5.內容及要求
5.1 從業人員培訓教育管理
5.1.1各部門、車隊每年年底根據國家、地方及行業的規定,以及本部門的培訓需求情況,向安全部提出培訓需求。
5.1.2安全部應編制培訓計劃、組織培訓師資、建立培訓檔案。
(1)每年年底根據各部門提出的培訓需求,制定公司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計劃中要有培訓目標和對培訓效果的要求。
(2)需根據「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中的培訓內容選用或編制相應的培訓教材。
(3)按計劃組織培訓,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
(4)對教育培訓效果進行評價,檢驗培訓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5)按培訓類別建立培訓檔案。
5.2 管理人員的培訓
5.2.1主要負責人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培訓,必須由具有行業主管部門或有資質的培訓機構的培訓合格證書。
5.2.2其他管理人員(包括部門主管等)的安全培訓,由公司安全部組織實施,並經考核合格取得公司內部安全管理資格證書後方可任職。
5.2.3公司各級管理人員每年應接受規定的繼續教育。
5.3從業人員的培訓
5.3.1對從業人員每年要進行再培訓,不斷提高素質及能力,保證從業人員具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處置技能,並經安全教育和生產技能培訓和考核,考核不合格人員,不得上崗;進行上崗前的職業健康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位健康培訓。
5.3.2新員工要接受公司、部門、車隊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崗前培訓不少於24學時,並持證上崗。
5.3.3特種作業人員教育培訓
5.3.3.1特種作業人員范圍
國務院令第549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確定的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0號《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確定的崗位作業人員。
5.3.3.2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按國家《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執行,培訓率要達到100%。
(1)特種作業人員在獨立上崗作業前必須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
(2)安全培訓時間不少於8個學時,主要培訓法律、法規、標准、事故案例;
(3)特種作業人員須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復審,持有效證件上崗。
5.3.4危險化學品運輸駕駛員、押運員培訓教育
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的駕駛員、押運人員,必須經市交通部門培訓,並經考核合格取得從業資格證,方可上崗作業,培訓內容、課時及有關要求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5.3.5轉崗培訓
對於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的從人員應重新接受車隊的培訓。教育培訓應包括以下內容:
(1)新崗位的作業特點,要害部位、危險狀況;
(2)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及控制對策;
(3)新工種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
(4)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及防護設施的要求;
(5)事故案例等。
5.3.6新技術、新設備的教育培訓
公司應在新技術、新設備應用前,對有關崗位操作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培訓教育應包括以下內容:
(1)新技術、新設備的特點及操作方法
;
(2)應用過程中的危險、危害因素,危險部位,有毒有害物的特性及預防方法,新的安全防護裝置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3)新制訂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的內容和要求
;
(4)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及防護設施的要求。
5.3.7其他人員教育培訓
5.3.7.1對相關方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合格後方可進入公司進行作業。
5.3.7.2對外來參觀、學習等人員進行有關安全規定,可能接觸到的危害及應急知識等內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並由專人帶領。
5.4培訓主要內容
除專業、專項培訓外,安全生產各類培訓的主要內容有:
(1)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法律規章及標准;
(2)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3)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4)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5)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6)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訓內容。
5.5培訓的組織
公司級安全培訓教育由安全部組織實施、部門級安全培訓教育由部長或安全管理人員組織實施、車隊級安全培訓教育由隊長組織實施,安全員選用或編制培訓教材。培訓有關要求按《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執行,並填寫相關培訓記錄。
6.附錄
6.1 BZH8-ZD01-001 年度安全生產培訓計劃一覽表
6.2 BZH8-ZD01-002 單項培訓計劃表
6.3 BZH8-ZD01-003培訓簽到簿
6.4 BZH8-ZD01-004培訓效果評價分析表
6.5 BZH8-ZD01-005 公司及其部門、基層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管理台帳
6.6 BZH8-ZD01-006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台帳
6.7 BZH8-ZD01-007轉崗安全教育培訓台賬
6.8 BZH8-ZD01-008重新上崗安全教育培訓台帳
6.9 BZH8-ZD01-009「新技術新設備」安全教育台帳
6.10 BZH8-ZD01-010 特殊作業人員資格證管理台帳
6.11 BZH8-ZD01-011 入職員工三級教育台帳
Ⅲ 如何填相關方及外來人員安全教育培訓記錄
最好的記錄表就是按照實際的培訓來記錄,否則其他的都是不正確的。
安全生產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安全教育,技能培訓,嚴格操作規程來保證員工的人身安全;
二是通過設備保障,事故預警系統來確保生產的安全。
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公司員工在生產作業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安全生產是公司里的一件大事,作為公司的一員,應該明白2.落實責任,緊密配合。
班組長作為公司最基層的管理幹部,應對本班組的安全生產承擔管理責任,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排出,若有員工違反操作規程一定要嚴加懲處,絕不給不安全因素留一絲漏洞。
3.發現問題,持續改進。
對於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安全的因素一定要分析原因,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可方案,選擇最佳方案。
什麼是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是指企事業單位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設備和產品安全,以及交通運輸安全等。
也就是說,為了使勞動過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防止傷亡事故、設備事故及各種災害的發生,保障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和生產、勞動過程的正常進行而採取的各種措施和從事的一切活動。
它既包括對勞動者的保護,也包括對生產、財物、環境的保護,使生產活動正常進行。
什麼是勞動保護。
勞動保護也稱職業安全衛生。
它是指保護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也就是依靠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採取組織的、技術的措施,消除勞動過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條件和行動,防止傷亡事故和職業病,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問題。
安全教育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安全教育的內容一般包括:安全生產思想教育、安全生產知識教育和安全管理理論及方法教育。
企業應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側重於不同的教育內容,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
1、全生產思想教育主要包括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典型經驗及事故案例教育。
通過學習方針、政策,提高企業各級領導和全體職工對安全生產重要意義的認識,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堅定地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的關系,確保企業安全生產。
2、安全生產知識教育主要包括一般生產技術知識教育、一般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和專業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就是說,通過教育,提高生產技能,防止誤操作;
掌握一般職工必須具備的、最起碼的安全技術知識,以適應對工廠通常危險因素的識別、預防和處理;
而對於特殊工種的工人,則是進一步掌握專門的安全技術知識,防止受特殊危險因素的危害。
3、安全管理理論和方法的教育通過教育提高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水平。
總結以往安全管理的經驗,推廣現代安全管理方法的應用。
怎樣進行三級安全教育。
1、廠級安全教育廠級安全教育由廠安全技術部門會同教育部門組織進行。
主要教育內容是: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及主要法規標准;
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勞動紀律;
企業危險作業場所安全要求及有關防災救護知識;
典型事故案例介紹,吸取教訓;
傷亡事故報考處理要求;
個體防護用品的作用和使用要求及其它有關應知應會的內容。
時間應不少於8學時。
2、車間安全教育車間安全教育應由車間主任會同安技人員進行。
主要教育內容是:本車間生產性質、特點及基本安全要求;
生產工藝流程、危險部位及有關防災救護知識;
車間安全管理制度和勞動紀律;
同類車間工傷事故介紹,吸取教訓。
時間應不少於4學時。
3、班組安全教育班組安全教育應由班組長會問安全員及帶班師傅進行。
主要教育內容是:班組工作任務、性質及基本安全要求;
有關設備、設施的性能、安全特點及防護裝置的作用與完好要求;
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事故苗頭或發生事故時的緊急處置措施;
同類崗位工傷事故介紹,吸取教訓;
有關個體防護用品使用要求及保管知識;
工場場所清潔衛生要求;
其它應知應會的安全內容。
教育時間應不少於4學時。
Ⅳ 如何進行安全操作規程教育和培訓
5.5.1 教育培訓管理
企業應確定安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按規定及崗位需要,定期識別安全教育培訓需求,制定、實施安全教育培訓計劃,提供相應的資源保證。
應做好安全教育培訓記錄,建立安全教育培訓檔案,實施分級管理,並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和改進。
5.5.2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規要求必須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進行考核的,須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任職。
5.5.3 操作崗位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生產技能培訓,使其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並確認其能力符合崗位要求。未經安全教育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新入廠(礦)人員在上崗前必須經過廠(礦)、車間(工段、區、隊)、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培訓。
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設施投入使用前,應對有關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操作崗位人員轉崗、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者,應進行車間(工段)、班組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工作。
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應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5.5.4 其他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相關方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作業人員進入作業現場前,應由作業現場所在單位對其進行進入現場前的安全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外來參觀、學習等人員進行有關安全規定、可能接觸到的危害及應急知識的教育和告知。
5.5.5 安全文化建設
企業應通過安全文化建設,促進安全生產工作。
企業應採取多種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動,引導全體從業人員的安全態度和安全行為,逐步形成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共同遵守、帶有本單位特點的安全價值觀,實現法律和政府監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約束,保障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持續提高。。。。。。。。。。
Ⅳ 《安全生產法》對外來相關方安全管理有哪些規定和要求
要求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等。
依據《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和義務。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生產經營單位使用被派遣勞動者的,應當將被派遣勞動者納入本單位從業人員統一管理,對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對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必要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5)相關方安全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安全生產的相關要求規定:
1、生產經營單位使用的危險物品的容器、運輸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險性較大的海洋石油開采特種設備和礦山井下特種設備,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專業生產單位生產,並經具有專業資質的檢測、檢驗機構檢測、檢驗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證或者安全標志,方可投入使用。
2、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物品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審批並實施監督管理。
3、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爆破、吊裝以及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的其他危險作業,應當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確保操作規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