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食品葯品網格員培訓方案

食品葯品網格員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0-12-17 03:50:04

Ⅰ 哪些食品安全事件被納入城市網格化管理

今後,社區網格員和農村網格信息員將通過宣恩縣網格化管理綜合信內息平台,利用電腦容或手機上報各轄區內的食品葯品安全基礎信息、食品葯品違法犯罪線索、農村集體聚餐信息,並協助食葯監部門做好法律政策宣傳、投訴舉報處理、食品葯品安全隱患排查和突發應急事件處置等工作。

下一步,宣恩縣食葯監局還將對其他6個鄉鎮的社區網格員和農村網格信息員進行培訓,實現培訓的全覆蓋。

Ⅱ 開展預防接種網格化管理存在哪些問題

為了規范食品葯品市場,加快食品葯品監管科學化、法制化、專業化的前進步伐,金鵬信息網格化小組推行五級網格化監管新機制-食品葯品安全智能監管信息平台,應用食葯監局全系統。食品葯品安全智能監管信息平台採取劃「片」分「塊」定「點」的辦法,建立覆蓋村、鄉(鎮)、社區、縣、市的五級責任網格,明確監管人員責任和任務,切實做到履職盡責。

為了創新「五級網格化」新機制,金鵬信息專家小組與食品葯品局將帶領基層單位對監管對象的基本信息等進行摸底,切實做到底清數明。在此基礎上,將精準劃分風險等級。對所有食品葯品生產經營企業和單位,劃分為高風險、中風險、較低風險和低風險四個等級,切實做到重點明確。如何確定檢查頻次,食品葯品安全智能監管信息平台將按照格式化檢查、痕跡化管理的工作方式,明確檢查的重點環節和重點內容,確定檢查頻次,每一次檢查發現的問題都將讓監管對象認賬背書,並且監管人員簽字確認,提出整改建議,跟蹤監督,切實做到檢查鏈條和責任鏈條完整可查。

金鵬信息網格化專家建議食葯監局還將建立兩個平台。一是企業產品從生產到流通的品種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採集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信息,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開放共享,強化企業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和風險控制,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二是食品葯品生產經營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平台,以許可信息、日常監管、涉案處罰、抽檢信息為依據,劃分為良好、一般、較差、差四個動態等級,並向有關部門和公眾開放信用信息,充分挖掘企業誠信等級評價在企業貸款、享受優惠政策中的應用價值,切實做到產品可追溯、信譽可查詢。在動態監管中,執法人員將以許可審查、事中事後監管、日常檢查、專項檢查、案件查處、抽樣檢驗等方式對監管對象進行監管,切實做到風險等級和信譽等級及時評定。

Ⅲ 如何制定食品葯品監管所網格化實施方案

為緩解食品葯品監管人員少,監管對象多的矛盾,鄭州食葯監局充分利用社區網格化管理方法,解決監管人員不足的問題,把食品葯品監管納入社區網格化監管,把社區的食品葯品監管業務落實到每一個網格員,搭建四級食品葯品安全監管網格,貫徹落實市局要求的「四級網路體系」,促進食品安全監管全覆蓋。做到定格、定人、定責,做到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借用網格化監管全面推進食品葯品社會共治。

一、劃定網路

區委區政府領導下的區食安辦及區食安委成員單位設為一級監管網路,主要負責做好綜合協調、監督指導工作;街道辦的食安辦及街道辦食安委成員單位設為二級監管網路,主要負責轄區內食品安全工作的組織協調;將街道辦在各社區(村居)的食品安全工作站和食品安全信息員設為三級監管網路,主要負責對本社區(村居)食品安全的宣傳、巡視、監控和信息反饋等工作;將社區(村居)在小區(網格)的食品安全網格員設為四級監管網路,主要負責普法宣傳、日常巡查、信息收集、隱患排查、協助執法等五大任務。

二、強化監管

通過推行食品葯品安全網格化監督管理,把日常食品葯品監管工作、專項整治工作和網格化工作有機結合,切實落實網格監管責任,推動各項監管工作順利、高效運行。

三、加強協作

在區食安辦的協調下,加強與相關部門、各鄉街道食安辦的橫向聯系,建立食品安全協作聯動機制,確保食品葯品監管職責不交叉重疊,食品葯品監管工作不留死角和盲區。

四、巡查留痕

第四級監管網路的社區食品安全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將轄區內食品餐飲經營業戶的基礎信息收集整理為《食品葯品安全工作網格化巡查表》,其內容包括經營業戶有無相應許可證件、工作人員有無健康證、許可證件是否在顯著位置懸掛等等。此舉將巡查過程書面化,讓監管工作變得更加有重點,補充整合了執法力量,延伸了監管觸角,切實做到了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治,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實現了食品安全監管全覆蓋、無縫隙。
金鵬信息食葯網格化管理解決方案

Ⅳ 在食葯監管網格化方面,哪個地方做得好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本。鄭州市把推行食品葯品網格化監管工作,作為建立完善地方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工作體系,營造嚴密高效、社會共治和高效運轉的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機制氛圍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目前,全縣(區)已設立一級網格1個、二級網格11個、三級網格391個,聘用食品葯品安全協管員506名,健全完善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切實做到了網成型、人到位、責任明、全覆蓋、起作用,打造出了「政府負總責、政府食安辦統一協調、相關部門進格履職、基層監管網路完善、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守住了食品葯品安全底線,推動了食品葯品安全形勢持續向好。

一、工作措施

局在推行「網格化」監管工作中堅持做到了「五個到位」:

1、組織領導到位成立了以縣(區)委常委、副縣(區)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強化對該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縣(區)政府常務會議多次聽取專題匯報,研究部署推進工作。縣(區)政府印發了《創建工作實施方案》,與相關單位及各鎮(街道)簽定責任狀,將進度細化到月、任務分解到人、責任落實到崗。

2、工作保障到位

一是加大人力支持。縣(區)政府要求各鄉鎮、各相關單位必須明確專人負責創建工作,並在縣(區)政府食安辦備案,接受原單位和縣(區)政府食安辦的雙重領導,服從創建辦的統一調度。二是加大財力投入。2016年將食品葯品安全縣(區)創建經費534萬元列入當年財政預算,其中為鄉鎮食安辦安排40萬元的工作經費。同時,為選聘的協管員每人每月發放80元的工作補貼。

3、基礎支撐到位

縣(區)政府為各鄉鎮統一配備了計算機、列印機等終端設備,研發了「食品『三小』業態動態監管」和「食品葯品生產經營主體動態監管」兩個軟體系統,構建起統一高效的信息化監管平台。

4、督導考核到位

積極運用好考核督導機制,專門成立食品葯品安全網格化工作督導組,每兩個月為一輪次,深入到基層,通過明察暗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鄉、村兩級網格的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及時發現並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好舉措。將考核結果與經費補貼掛鉤,由縣(區)政府食安辦定期對鄉鎮食葯安全工作情況進行動態考核,依據考核等次視情撥付工作經費;由鄉鎮(街道)食安辦每月對協管員進行業務考評,考評合格發放工作補貼。

5、宣教培訓到位

在縣(區)政務網站開設了消費警示專欄,目前已推出16期,在縣(區)電視台開設了每周一期的食葯安全專題節目,充分運用城區大型LED顯示屏、村廣播站、微信群、「葯安食美」APP等載體,不間斷地傳播食葯安全知識。針對協管員素質參差不齊這一實際問題,先後舉辦了30期協管員培訓班,為協管員統一配發了工作證,共印發《工作日誌》、《指導手冊》2000餘本。為進一步增強企業及食葯經營者的自律意識,各級食安辦先後組織了60餘次培訓講座,共培訓食品葯品從業人員2980餘人次,並逐一和經營者簽訂了責任狀、承諾書。

二、工作成效顯著

1、監管方式從打補丁、粗放式向全覆蓋、精細化轉變

在全面掌握全縣(區)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業態底數的基礎上,與金鵬信息合作,研發了「食葯監管平台」,已經全面投入運行。協管員定期巡查相關對象,監管人員按照風險等級監督檢查要求,認真履職盡責,提高了食品葯品各個環節動態監管效果,真正將網路經營、農村(小區)聚餐等特殊業態納入監管范疇,有效解決了過來監管死角、盲區難以消除的這一「老大難」問題,實現了重點食品葯品可追溯。

2、監管能力從低級化向高水平邁進

突出問題導向,做好監督抽檢工作。投資129萬元支持基層市場監管分局建立了7個食品快檢室,已全部投入使用。縣(區)食品葯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設項目也已通過審批,目前正在加速推進。安排監管人員根據時令變化,有針對性的抽樣近一千批次。依託食品快檢室和檢驗機構,一改監管工作過來「眼看手摸鼻子聞」的落後狀態,使得問題食品能快速被鎖定。依託信息化平台,實現了對監管工作的動態監控和實時記錄,促使監管人員認真履職盡責。

3、食品葯品工作齊抓共管確保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做到了規范市場准入,規范過程嚴管。組織開展了多次聯合執法行動,開展了節日市場、清死角打窩點掃雷行動、校園及其周邊、肉及肉製品、工業明膠、「三品一械」護網等專項整治,下大力解決了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今年以來,全縣(區)共查處食品葯品行政處罰案件83起,公安機關共偵辦食品葯品涉刑案件6起。通過重拳出擊,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規范了生產經營秩序,凈化食品葯品消費環境。

三、經驗總結

1、領導重視是前提

縣(區)委縣(區)政府定期聽取食品葯品工作專題匯報,對於鄉鎮(街道)食安辦人員專一、協管員補貼落實、檢驗檢測中心投建等瓶頸問題,均給予一路綠燈式的支持。

2、財力保障是支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經費保障,用人幹事的狀態不一樣,質量也不一樣。在全市率先將協管員補貼納入年度縣(區)級財政預算,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同步增長補貼標准,牽住了網格化工作的「牛鼻子」。

3、人員專一是保證

鄉鎮(街道)工作千頭萬緒,如果安排一些人兼職從事食品安全工作,往往走入「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怪圈。該縣(區)真正做到了縣(區)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與鄉鎮食品安全辦公室上下對應,再跟上培訓、督導、考核等手段,工作的實效性顯著提高。

4、溝通協調是法寶

縣(區)級食品安全工作重心在基層,網格化的大頭在基層,鄉鎮這一層不給力工作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該縣(區)堅持縣(區)鄉聯席會議制度,面對面溝通工作;勤於調查研究,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由於工作方法得當,凝聚起了縣(區)、鄉、村團結一致攻堅克難的工作合力。
金鵬信息食葯監管平台

Ⅳ 食葯監管局怎樣幫扶食品生產企業

一、總體思路和目標
以全面落實食品葯品安全監管職責、提高食品葯品安全執法效能為核心,以構建社會共治體系為目標,全省建立「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食品葯品安全網格化監管體系,形成「各級政府負總責、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統一協調、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基層監管網路完善、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實現食品葯品安全保障水平整體提升。

二、具體內容和任務
(一)劃分網格
1、一級網格
一級網格責任主體為縣(市、區)政府,管理范圍為縣(市、區)政府所轄區域。縣級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統籌協調轄區內食品葯品安全網格化監管工作,具體負責三級網格建設及日常監管的組織工作。

2、二級網格
縣(市、區)政府負責在轄區內以鄉鎮(街道)為單元建立二級網格,責任主體為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在鄉鎮(街道)設立派出機構或由鄉鎮(街道)設立食品葯品監管機構,由縣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和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共同領導。

3、三級網格
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在各自轄區內以村(居)委會為單元建立三級網格,設立村(社區)食品葯品安全工作站,責任主體為村(居)委會,接受縣、鄉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業務指導。

(二)配備人員
一級網格中,縣(市、區)政府要明確1名領導班子成員負責本轄區食品葯品監管網格化建設工作,縣級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要成立由主要負責同志牽頭的網格化創建管理辦公室,配備專人具體組織實施本轄區各級監管網格的建立和運行。

二級網格中,鄉鎮(街道)明確1名領導班子成員兼任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配備3名以上專職人員擔任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員。縣(市、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配置進入每個二級網格的食品葯品安全行政執法人員,原則上不少於2名(機構改革未到位地區,縣級質監、工商部門要指派相應人員進入二級網格)。農業、畜牧、林業、商務、城管、公安等部門根據二級網格監管工作需要,將行政執法人員配置進入二級網格。各部門配置在各鄉鎮(街道)的行政執法人員開展工作時,接受各鄉鎮(街道)政府統一指揮調度。

三級網格中,鄉鎮(街道)明確1名包村(社區)幹部,村(社區)確定1-2名村(社區)幹部擔任食品葯品安全協管員。

各級網格要注重發動社會力量共同維護食品葯品安全,動員轄區內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食品葯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志願者)進入相應網格,實現包村(社區)幹部、食品葯品監管人員、公安幹警、食品葯品安全協管人員、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和食品葯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志願者) 「六員聯防」。

(三)明確責任
各級網格單元責任主體要嚴格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對網格內所有食品葯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使用單位(含市級管理、部門管理的單位),依法認真履行食品葯品安全監管職責。

1、縣(市、區)政府為一級網格單元的責任主體,負責組織實施本轄區二級、三級網格的建立和運行,監督責任人履職情況;縣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有關部門負責組織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採取有效措施,消除轄區內食品葯品安全隱患,組織查處重大食品葯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

2、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為二級網格單元的責任主體,負有屬地管理責任,負責履行轄區食品葯品安全日常監督管理職責,負責指導三級網格的建立和運行;鄉鎮(街道)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機構在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縣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領導下,承擔監督檢查、協助執法、隱患排查、信息報告、應急處置、處理投訴舉報、政策法規宣傳等工作任務,開展日常監督檢查,建立健全轄區食品葯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使用單位監管檔案,發現違規行為及時糾正並上報;根據上級抽驗計劃開展采樣送檢;利用快速檢測技術對有關食品葯品進行現場篩查;發現葯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及時按規定上報;及時處置食品葯品突發事件並報告;受理處置投訴舉報;組織相關從業人員開展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培訓;進行食品葯品安全宣傳教育。

3、村(居)委會為三級網格責任主體,負責對轄區食品葯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使用單位開展定期巡查、協助執法、隱患排查、政策法規宣傳等工作。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及時制止並報告上級網格,協助調查處理;及時向上級政府和食品葯品安全監管部門反映群眾對食品葯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建立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台賬,填報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數據等相關信息。

(四)完善機制
1、健全食品葯品安全網格化監管的組織協調、督導考核、信息互通、宣教培訓等工作制度,重點落實食品葯品生產經營單位普查建檔、日常巡查、隱患排查整改和信息報告、聯合執法、宣傳培訓等制度。

2、建立食品葯品安全管理台賬。市級牽頭,逐級配合,建立網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實現信息共享。

3、完善社會共治機制。各級網格要加強食品葯品安全志願者隊伍的管理和發動,落實「六員聯防」等群防群控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金鵬信息食葯監管軟體

Ⅵ 如何完善落實統一權威的食葯監管體制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本。鄭州市把推行食品葯品網格化監管工作,作為建立完善地方食品葯品安全監管工作體系,營造嚴密高效、社會共治和高效運轉的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機制氛圍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目前,全縣(區)已設立一級網格1個、二級網格11個、三級網格391個,聘用食品葯品安全協管員506名,健全完善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切實做到了網成型、人到位、責任明、全覆蓋、起作用,打造出了「政府負總責、政府食安辦統一協調、相關部門進格履職、基層監管網路完善、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守住了食品葯品安全底線,推動了食品葯品安全形勢持續向好。

一、工作措施

局在推行「網格化」監管工作中堅持做到了「五個到位」:

1、組織領導到位成立了以縣(區)委常委、副縣(區)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強化對該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縣(區)政府常務會議多次聽取專題匯報,研究部署推進工作。縣(區)政府印發了《創建工作實施方案》,與相關單位及各鎮(街道)簽定責任狀,將進度細化到月、任務分解到人、責任落實到崗。

2、工作保障到位

一是加大人力支持。縣(區)政府要求各鄉鎮、各相關單位必須明確專人負責創建工作,並在縣(區)政府食安辦備案,接受原單位和縣(區)政府食安辦的雙重領導,服從創建辦的統一調度。二是加大財力投入。2016年將食品葯品安全縣(區)創建經費534萬元列入當年財政預算,其中為鄉鎮食安辦安排40萬元的工作經費。同時,為選聘的協管員每人每月發放80元的工作補貼。

3、基礎支撐到位

縣(區)政府為各鄉鎮統一配備了計算機、列印機等終端設備,研發了「食品『三小』業態動態監管」和「食品葯品生產經營主體動態監管」兩個軟體系統,構建起統一高效的信息化監管平台。

4、督導考核到位

積極運用好考核督導機制,專門成立食品葯品安全網格化工作督導組,每兩個月為一輪次,深入到基層,通過明察暗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鄉、村兩級網格的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及時發現並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好舉措。將考核結果與經費補貼掛鉤,由縣(區)政府食安辦定期對鄉鎮食葯安全工作情況進行動態考核,依據考核等次視情撥付工作經費;由鄉鎮(街道)食安辦每月對協管員進行業務考評,考評合格發放工作補貼。

5、宣教培訓到位

在縣(區)政務網站開設了消費警示專欄,目前已推出16期,在縣(區)電視台開設了每周一期的食葯安全專題節目,充分運用城區大型LED顯示屏、村廣播站、微信群、「葯安食美」APP等載體,不間斷地傳播食葯安全知識。針對協管員素質參差不齊這一實際問題,先後舉辦了30期協管員培訓班,為協管員統一配發了工作證,共印發《工作日誌》、《指導手冊》2000餘本。為進一步增強企業及食葯經營者的自律意識,各級食安辦先後組織了60餘次培訓講座,共培訓食品葯品從業人員2980餘人次,並逐一和經營者簽訂了責任狀、承諾書。

二、工作成效顯著

1、監管方式從打補丁、粗放式向全覆蓋、精細化轉變

在全面掌握全縣(區)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業態底數的基礎上,與金鵬信息合作,研發了「食葯監管平台」,已經全面投入運行。協管員定期巡查相關對象,監管人員按照風險等級監督檢查要求,認真履職盡責,提高了食品葯品各個環節動態監管效果,真正將網路經營、農村(小區)聚餐等特殊業態納入監管范疇,有效解決了過來監管死角、盲區難以消除的這一「老大難」問題,實現了重點食品葯品可追溯。

2、監管能力從低級化向高水平邁進

突出問題導向,做好監督抽檢工作。投資129萬元支持基層市場監管分局建立了7個食品快檢室,已全部投入使用。縣(區)食品葯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設項目也已通過審批,目前正在加速推進。安排監管人員根據時令變化,有針對性的抽樣近一千批次。依託食品快檢室和檢驗機構,一改監管工作過來「眼看手摸鼻子聞」的落後狀態,使得問題食品能快速被鎖定。依託信息化平台,實現了對監管工作的動態監控和實時記錄,促使監管人員認真履職盡責。

3、食品葯品工作齊抓共管確保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做到了規范市場准入,規范過程嚴管。組織開展了多次聯合執法行動,開展了節日市場、清死角打窩點掃雷行動、校園及其周邊、肉及肉製品、工業明膠、「三品一械」護網等專項整治,下大力解決了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今年以來,全縣(區)共查處食品葯品行政處罰案件83起,公安機關共偵辦食品葯品涉刑案件6起。通過重拳出擊,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規范了生產經營秩序,凈化食品葯品消費環境。

三、經驗總結

1、領導重視是前提

縣(區)委縣(區)政府定期聽取食品葯品工作專題匯報,對於鄉鎮(街道)食安辦人員專一、協管員補貼落實、檢驗檢測中心投建等瓶頸問題,均給予一路綠燈式的支持。

2、財力保障是支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經費保障,用人幹事的狀態不一樣,質量也不一樣。在全市率先將協管員補貼納入年度縣(區)級財政預算,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同步增長補貼標准,牽住了網格化工作的「牛鼻子」。

3、人員專一是保證

鄉鎮(街道)工作千頭萬緒,如果安排一些人兼職從事食品安全工作,往往走入「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怪圈。該縣(區)真正做到了縣(區)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與鄉鎮食品安全辦公室上下對應,再跟上培訓、督導、考核等手段,工作的實效性顯著提高。

4、溝通協調是法寶

縣(區)級食品安全工作重心在基層,網格化的大頭在基層,鄉鎮這一層不給力工作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該縣(區)堅持縣(區)鄉聯席會議制度,面對面溝通工作;勤於調查研究,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由於工作方法得當,凝聚起了縣(區)、鄉、村團結一致攻堅克難的工作合力。

金鵬信息食葯監管網格化工作管理機制解決方案

閱讀全文

與食品葯品網格員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