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飯店開展食品安全培訓新聞

飯店開展食品安全培訓新聞

發布時間:2020-12-17 01:20:54

Ⅰ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我是新手 想請教下 如果有人舉報說在飯店吃飯看見菜裡面有蟲子 接到舉報後應該做什麼

接到投訴舉報,首先應該熱情、耐心聽取舉報者的訴求。發現菜里有蟲子,可以先建議他把證據保留下來,然後向飯店老闆協商作出相應的解釋和賠償,如果協商沒成,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就應出動到現場處理。

根據《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

地方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職責:

1、根據本辦法制定本行政區域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制度和政策並監督實施;

2、調查處理本行政區域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並發布相關信息;

3、通報並向上級報告本行政區域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工作情況;

4、協調指導同級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的具體工作。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可能是由食品相關產品造成的,應及時通報質量監督部門,質量監督部門應當立即在食品相關產品生產加工環節採取措施加以處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立即在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環節採取措施加以處理。

(1)飯店開展食品安全培訓新聞擴展閱讀: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職責

1、負責起草食品(含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下同)安全、葯品(含中葯、民族葯,下同)、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擬訂政策規劃,制定部門規章;

推動建立落實食品安全企業主體責任、地方人民政府負總責的機制,建立食品葯品重大信息直報制度,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著力防範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葯品安全風險。

2、負責制定食品行政許可的實施辦法並監督實施。建立食品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制定全國食品安全檢查年度計劃、重大整頓治理方案並組織落實。

負責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統一公布制度,公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參與制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食品安全標准,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

3、負責組織制定、公布國家葯典等葯品和醫療器械標准、分類管理制度並監督實施。負責制定葯品和醫療器械研製、生產、經營、使用質量管理規范並監督實施。負責葯品、醫療器械注冊並監督檢查。

建立葯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體系,並開展監測和處置工作。擬訂並完善執業葯師資格准入制度,指導監督執業葯師注冊工作。參與制定國家基本葯物目錄,配合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制定化妝品監督管理辦法並監督實施。

4、負責制定食品、葯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督管理的稽查制度並組織實施,組織查處重大違法行為。建立問題產品召回和處置制度並監督實施。

5、負責食品葯品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建設,組織和指導食品葯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監督事故查處落實情況。

6、負責制定食品葯品安全科技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推動食品葯品檢驗檢測體系、電子監管追溯體系和信息化建設。

7、負責開展食品葯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誠信體系建設。

8、指導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工作,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

9、承擔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日常工作。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協調,推動健全協調聯動機制。督促檢查省級人民政府履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並負責考核評價。

10、承辦國務院以及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

Ⅱ 工商局能對飯店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檢查甚至處罰嗎

依據《食品安全法復》,制應該沒收過期食品,並處罰款。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的有關精神和國務院的有關分工,飯館的食品安全應該是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行政處罰只能由一個行政機關做出,不可能聯名做出。只可能存在聯合檢查。如果飯館不服,可以在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做出處罰決定的上級食監局或者同級人民政府的法制辦申請復議,還可以在三個月內向縣區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Ⅲ 餐飲店食品安全知識請指點一下

食品安全不可小事關糸到人的無論你我他開飲店必須知道食品安全知識反澤開飲店了要一l

Ⅳ 食品安全問題頻出,你還敢去外面的餐館吃飯嗎

食品安全問題似乎一直就沒有停止過,這就像一直在提醒大家盡量不要在外面吃東西。不過,即便如此,各大商場裡面的餐廳生意似乎都還是很不錯的。或許是因為會做飯的人越來越少,以至於沒有了餐廳這些人就只能餓肚子或者在家煮泡麵度日。有人問,食品安全問題頻出,你還敢去外面的餐館吃飯嗎?自己是不太敢去外面吃飯了。首先,一些餐廳的食用油似乎有問題。其次,餐廳的菜大多數都加了很多調味品,吃了很不健康。最後,一些餐廳為了節約成本,會選擇一些劣質食材作為原料。下面讓我們具體看一下。

三、一些餐廳為了節約成本,會選擇一些劣質食材作為原料

還有一些餐廳,由於餐廳老闆比較黑心,會選擇一些劣質食材作為原料。例如,我們可能會吃到一些發臭的肉。所以,這些菜吃了之後就有可能會引起腸道疾病。

因此,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理解為什麼自己不敢去外面的餐館吃飯了。雖然在家做飯比較麻煩,但是為了健康,花點時間還是值得的。大家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嗎?

Ⅳ 飯店裡面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公示是干什麼的

這是國家食葯總抄局推出的食品安全量化監督管理公示制度牌,執法人員根據該店的實際情況,逐條逐項予以打分,根據分數評定等級。共分ABCD四個等級,A級最好,應減少監督頻次,B級一般,應正常監督,C級為較差,並且相對條件簡陋,應增加監督頻次,D級為不合格,應停業整頓。因此,顧客可以根據比公示牌來判斷該店的衛生情況。但由於食品安全是個動態管理,因此這個公示牌也是每年評定一次的,不是終身有效。

Ⅵ 飯店裡面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公示是干什麼的

飯店裡面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公式是干什麼的?飯店裡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是飯店等級達標用的

Ⅶ 開飯店申請材料目錄上有一條是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名單說明是指的什麼,有沒有範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令

第 71號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已於2010年2月8日經衛生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發布,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長陳竺
二○一○年三月四日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餐飲服務監督管理,保障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餐飲服務的單位和個人(以下簡稱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主管全國餐飲服務監督管理工作,地方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餐飲服務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食品安全標准及有關要求從事餐飲服務活動,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保證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責任。

第五條鼓勵社會團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的普及工作,增強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意識,提高消費者自我保護能力;鼓勵開展技術服務工作,促進餐飲服務提供者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餐飲服務相關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引導餐飲服務提供者依法經營,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宣傳、普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知識。

第六條鼓勵和支持餐飲服務提供者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而採用先進技術和先進的管理規范,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配備先進的食品安全檢測設備,對食品進行自行檢查或者向具有法定資質的機構送檢。

第七條任何組織和個人均有權對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進行社會監督,舉報餐飲服務提供者違反本辦法的行為,了解有關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信息,對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二章餐飲服務基本要求

第八條餐飲服務提供者必須依法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按照許可范圍依法經營,並在就餐場所醒目位置懸掛或者擺放《餐飲服務許可證》。

第九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被吊銷《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單位,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5年內不得從事餐飲服務管理工作。
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聘用本條前款規定的禁止從業人員從事管理工作。

第十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建立並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檔案。餐飲服務從業人員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後方可參加工作。
從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員患有《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應當將其調整到其他不影響食品安全的工作崗位。

第十一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組織從業人員參加食品安全培訓,學習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准和食品安全知識,明確食品安全責任,並建立培訓檔案;應當加強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食品安全管理知識的培訓。

第十二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采購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
餐飲服務提供者從食品生產單位、批發市場等采購的,應當查驗、索取並留存供貨者的相關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等文件;從固定供貨商或者供貨基地采購的,應當查驗、索取並留存供貨商或者供貨基地的資質證明、每筆供貨清單等;從超市、農貿市場、個體經營商戶等采購的,應當索取並留存采購清單。
餐飲服務企業應當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采購記錄制度。采購記錄應當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或者保留載有上述信息的進貨票據。
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產品品種、進貨時間先後次序有序整理采購記錄及相關資料,妥善保存備查。記錄、票據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第十三條實行統一配送經營方式的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的證明文件等,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
實行統一配送經營方式的,企業各門店應當建立總部統一配送單據台賬。門店自行采購的產品,應當遵照本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

第十四條餐飲服務提供者禁止采購、使用和經營下列食品:
(一)《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二)違反《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的食品;
(三)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條規定的食品;
(四)違反《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的進口預包裝食品。

第十五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食品安全標准采購、保存和使用食品添加劑。應當將食品添加劑存放於專用櫥櫃等設施中,標示「食品添加劑」字樣,妥善保管,並建立使用台賬。

第十六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遵守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餐飲服務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製作加工過程中應當檢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發現有腐敗變質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
(二)貯存食品原料的場所、設備應當保持清潔,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個人生活物品,應當分類、分架、隔牆、離地存放食品原料,並定期檢查、處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
(三)應當保持食品加工經營場所的內外環境整潔,消除老鼠、蟑螂、蒼蠅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
(四)應當定期維護食品加工、貯存、陳列、消毒、保潔、保溫、冷藏、冷凍等設備與設施,校驗計量器具,及時清理清洗,確保正常運轉和使用;
(五)操作人員應當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六)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應當燒熟煮透;需要冷藏的熟製品,應當在冷卻後及時冷藏;應當將直接入口食品與食品原料或者半成品分開存放,半成品應當與食品原料分開存放;
(七)製作冷盤應當達到專人負責、專室製作、工具專用、消毒專用和冷藏專用的要求;
(八)用於餐飲加工操作的工具、設備必須無毒無害,標志或者區分明顯,並做到分開使用,定位存放,用後洗凈,保持清潔;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設備應當在使用前進行消毒;
(九)應當按照要求對餐具、飲具進行清洗、消毒,並在專用保潔設施內備用,不得使用未經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飲具;購置、使用集中消毒企業供應的餐具、飲具,應當查驗其經營資質,索取消毒合格憑證;
(十)應當保持運輸食品原料的工具與設備設施的清潔,必要時應當消毒。運輸保溫、冷藏(凍)食品應當有必要的且與提供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保溫、冷藏(凍)設備設施。

第十七條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開展抽樣檢驗時,被抽樣檢驗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配合抽樣檢驗工作,如實提供被抽檢樣品的貨源、數量、存貨地點、存貨量、銷售量、相關票證等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令

第 71號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已於2010年2月8日經衛生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發布,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長陳竺
二○一○年三月四日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餐飲服務監督管理,保障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餐飲服務的單位和個人(以下簡稱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主管全國餐飲服務監督管理工作,地方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餐飲服務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食品安全標准及有關要求從事餐飲服務活動,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保證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責任。

第五條鼓勵社會團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的普及工作,增強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意識,提高消費者自我保護能力;鼓勵開展技術服務工作,促進餐飲服務提供者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餐飲服務相關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引導餐飲服務提供者依法經營,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宣傳、普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知識。

第六條鼓勵和支持餐飲服務提供者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而採用先進技術和先進的管理規范,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配備先進的食品安全檢測設備,對食品進行自行檢查或者向具有法定資質的機構送檢。

第七條任何組織和個人均有權對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進行社會監督,舉報餐飲服務提供者違反本辦法的行為,了解有關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信息,對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二章餐飲服務基本要求

第八條餐飲服務提供者必須依法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按照許可范圍依法經營,並在就餐場所醒目位置懸掛或者擺放《餐飲服務許可證》。

第九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被吊銷《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單位,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5年內不得從事餐飲服務管理工作。
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聘用本條前款規定的禁止從業人員從事管理工作。

第十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建立並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檔案。餐飲服務從業人員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後方可參加工作。
從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員患有《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應當將其調整到其他不影響食品安全的工作崗位。

第十一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組織從業人員參加食品安全培訓,學習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准和食品安全知識,明確食品安全責任,並建立培訓檔案;應當加強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食品安全管理知識的培訓。

第十二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采購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
餐飲服務提供者從食品生產單位、批發市場等采購的,應當查驗、索取並留存供貨者的相關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等文件;從固定供貨商或者供貨基地采購的,應當查驗、索取並留存供貨商或者供貨基地的資質證明、每筆供貨清單等;從超市、農貿市場、個體經營商戶等采購的,應當索取並留存采購清單。
餐飲服務企業應當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采購記錄制度。采購記錄應當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或者保留載有上述信息的進貨票據。
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產品品種、進貨時間先後次序有序整理采購記錄及相關資料,妥善保存備查。記錄、票據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第十三條實行統一配送經營方式的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的證明文件等,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
實行統一配送經營方式的,企業各門店應當建立總部統一配送單據台賬。門店自行采購的產品,應當遵照本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

第十四條餐飲服務提供者禁止采購、使用和經營下列食品:
(一)《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二)違反《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的食品;
(三)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條規定的食品;
(四)違反《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的進口預包裝食品。

第十五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食品安全標准采購、保存和使用食品添加劑。應當將食品添加劑存放於專用櫥櫃等設施中,標示「食品添加劑」字樣,妥善保管,並建立使用台賬。

第十六條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遵守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餐飲服務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製作加工過程中應當檢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發現有腐敗變質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
(二)貯存食品原料的場所、設備應當保持清潔,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個人生活物品,應當分類、分架、隔牆、離地存放食品原料,並定期檢查、處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
(三)應當保持食品加工經營場所的內外環境整潔,消除老鼠、蟑螂、蒼蠅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
(四)應當定期維護食品加工、貯存、陳列、消毒、保潔、保溫、冷藏、冷凍等設備與設施,校驗計量器具,及時清理清洗,確保正常運轉和使用;
(五)操作人員應當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六)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應當燒熟煮透;需要冷藏的熟製品,應當在冷卻後及時冷藏;應當將直接入口食品與食品原料或者半成品分開存放,半成品應當與食品原料分開存放;
(七)製作冷盤應當達到專人負責、專室製作、工具專用、消毒專用和冷藏專用的要求;
(八)用於餐飲加工操作的工具、設備必須無毒無害,標志或者區分明顯,並做到分開使用,定位存放,用後洗凈,保持清潔;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設備應當在使用前進行消毒;
(九)應當按照要求對餐具、飲具進行清洗、消毒,並在專用保潔設施內備用,不得使用未經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飲具;購置、使用集中消毒企業供應的餐具、飲具,應當查驗其經營資質,索取消毒合格憑證;
(十)應當保持運輸食品原料的工具與設備設施的清潔,必要時應當消毒。運輸保溫、冷藏(凍)食品應當有必要的且與提供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保溫、冷藏(凍)設備設施。

第十七條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開展抽樣檢驗時,被抽樣檢驗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配合抽樣檢驗工作,如實提供被抽檢樣品的貨源、數量、存貨地點、存貨量、銷售量、相關票證等信息。

Ⅷ 我開了一個小飯店,前段時間食品安全檢查說黃瓜不合格,要罰款20000元,請問我怎麼辦

怎麼會黃瓜不合格呢?開小飯店的黃瓜還有規格要求嗎?這不是空人嗎?這又這又不是衛生有問題。又不是別的地方,不合格。只是黃瓜不合格說的實在是不明白。

Ⅸ 餐飲業要做哪些事來保障市民的餐桌食品安全呢

餐飲業要做以下八件事保障市民的餐桌食品安全。以2020年月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印發的通知為例:

1、充分做好復工准備

實施「廚房革命」,實行食品安全「6S」規范化管理,優化操作場所布局,規范物品存放,實行色標管理;嚴格復工前培訓,組織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學習疫情防控、食品安全有關規定要求,並嚴格對照落實。

2、加強健康衛生管理

所有工作人員在工作前、操作後、進食前、如廁後等要按照要求和規范洗手,並遵守佩戴口罩、手套等有關要求。

3、嚴格落實禁令制度

嚴格執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不採購、經營、加工、使用來源不明、過期、腐敗變質、摻雜摻假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及原料。嚴格遵守禁止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交易的相關規定,嚴禁采購、經營、加工、使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4、強化日常消殺管理

加工場所、就餐場所、保潔設施、人員通道、電梯間、洗手間等每日要進行清潔消毒,洗手間要配備洗手水龍頭及洗手液、消毒液,保持加工場所、就餐場所的空氣流通,定期對空氣過濾裝置進行清潔消毒。

5、規范加工製作過程

嚴格遵守操作規范,加工製作食品要燒熟煮透、生熟分開、葷素分開,熟制食品中心溫度要達到70℃以上。按要求進行食品留樣並做好記錄,留樣食品按照品種、時間分別盛放於清洗消毒後的專用密閉容器內,防止樣品之間交叉污染,並由專櫃冷藏存放48小時以上,每個品種留樣量不少於125克。

6、做好供餐環節防控

要嚴格落實各級疫情防控有關規定和要求,在遵守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各項規定、規范開展經營活動的前提下,採取嚴防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人員進入就餐場所,合理控制排隊及就餐人員距離,提醒並保障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就餐等措施,防範交叉感染。

(9)飯店開展食品安全培訓新聞擴展閱讀

關於群體性聚餐規定

要強化重點領域風險防控,組織開展「家宴城」等群體性聚餐場所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建立群體性聚餐場所重點防控名錄,健全管理檔案。建立完善農村廚師的管理檔案和資料庫,強化農村廚師健康及衛生管理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考核力度。及時掌握相關信息,加強對農村集體聚餐的管理和指導。

要會同民政、住房建設、交通運輸、商務、文化旅遊、衛生健康等部門,加強養老和救助機構、建築工地、高速公路服務區、勞動密集型企業、旅遊景區、醫療機構等重點領域食堂、餐飲單位及節假日、旅遊高峰期等重點時段的餐飲食品安全監管。

閱讀全文

與飯店開展食品安全培訓新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