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業園區規劃的發展趨勢
1、園區生產方式由設施農業向大田農業轉化:農業園區在開始建設時候,基本以設施農業為主,它具有科技含量高和產出高的優點,但是由於投入較高,加之我國農業科技研發水平的限制,這種生產方式難以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推廣。近年來,農業園區的生產方式正在由設施農業開始逐步向大田農業轉化,涵蓋了種植業、畜牧業、加工業等各個產業,空間不斷擴大,輻射范圍越來越廣,生產方式越來越多樣化。
2、園區產業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開始建設的農業園區基本以單一產業為主,下一步將逐步實現產業多元化、產業一體化、產業鏈條化。實現從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營銷業、旅遊業等多鏈條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3、園區功能從單一示範向帶動區域經濟龍頭轉變:園區傳統的功能主要是生產功能和示範功能,今後將以此為基礎,逐步向第二和第三產業延伸,實現第一、二、三產業聯合,使園區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
4、園區投資從單一主體向多元投資主體轉變:農業園區在建設初期,基本由各級政府投資,但這種投資方式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給財政帶來很大壓力。 近年來,各農業科技園區在投資機制上,通過利用各方面的力量籌集資金,基本形成政府投資、外商投資、園區自籌、銀行貸款的投資體制。融資渠道越來越寬,融資數量越來越大,從而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園區的良性發展。
5、園區建設主體從政府為主體向企業為主體轉變:農業園區在本質上看是一種經濟組織。在我國農業園區建設的初級階段,政府積極介入並大力支持十分必要和重要。但從長遠看,政府必須逐步從中退出,一方面可以讓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進入農業科技園區,在該領域發展壯大,活力增強; 另一方面可以減輕政府財政負擔,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2. 農民種植 創業計劃書 我剛上了一個種植培訓班,老師讓寫創業計劃書,可我不知道怎麼寫。
這個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也不難,有想法就很簡單,沒想法,就很難,首先你要想著種什麼?怎麼種?種的東西,是不是市場需要的,好不好銷售,並且利潤有多高,賺不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