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對村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培訓

對村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15 17:37:41

❶ 鄉村醫生如何做好公共衛生

我也是基層公共衛生服務人員,我覺得要鄉村醫生做好公共衛生工作,首先要明確鄉村醫生的責任是什麼,該怎麼做,然後是督導,加大督導力度工作質量會很快上來的,當然,鄉村醫補助費也很重要的。

❷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培訓內容應增加哪些內容

淺談如何做好基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質量
1 專業人員的業務培訓規范化
專業人員培訓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應用質量。各級公衛人員通過競爭上崗擇優錄取。為保證培訓質量,建立一整套培訓機制,確保培訓質量。通過業務培訓,不斷加強提升業務水平。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將臨時性、應急性培訓逐步轉變為長期性、制度化培訓。通過專題講座、脫產進修、對口支援等形式,對基層公共衛生人員進行普及型技能培訓,培養適用型人才。集中對全區公衛辦人員和公共衛生協理員分期分批實施全員培訓、考核。參加或承辦公共衛生領域「名醫講壇」,組織醫療衛生單位業務指導人員、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項目工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提升項目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多次組織管理人員到其他區、市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和做法,並組織召開全區現場會,加強工作交流,促進工作開展。
2 分級管理工作規范化
建立健全分級負責責任體系。區政府成立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區衛生局專門成立公共衛生管理辦公室,明確專職人員。各鄉鎮、街道確定1名正式在編人員為公共衛生聯絡員。各鄉鎮(街道)成立了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按轄區服務人口3/1000 0的標准配備業務技術好、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在行政村(居),由標准化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正式工作人員擔任本村(居)的公共衛生協理員,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實施。
2.1 明確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
按照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建設的統一標准,全區設立公衛辦12個,設置了專門辦公場所,管理辦公室按「五室分開」模式,設置疾病預防控制室、衛生監督室、婦幼保健室、慢病管理室、健康教育和檔案管理等工作室。配備必要設施,進一步加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將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裝訂成冊並上牆,率先在全市制訂區、鄉鎮(街道)、村(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台賬並認真貫徹執行。
2.2 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實施辦法
根據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統一使用所有的紙質表格和電子表格,並對軟體使用情況進行全員培訓。通過培訓使其充分掌握項目工作目標任務和工作方法,操作規范、表卡填寫等內容,力爭使每個人都能聽懂、看懂,達到培訓效果。為完善公共衛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設,下發實施方案,設專人成立辦公室,建設獨立機房,配備全 新伺服器、交換機、防火牆等硬體設施。各單位明確具體專人負責信息化建設。建成覆蓋區、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電子信息服務網路,並按時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2.3 完善各級公衛管理機制
以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為切入點,積極構建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路,促進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各級各單位均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建立督導包保責任制,定期督查工作進展情況,推動各項工作有序平穩發展。率先在全市組建2個疾控責任指導團隊,劃片分區,責任到人,採取定期輪駐、巡迴指導、對口幫扶等形式「下沉」到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強化對基層的公共衛生業務指導、管理。更好地發揮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在基層衛生服務中的業務指導、技術支撐、監督管理作用。局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干,利用周末等時間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市、區人大、政府、政協領導多次深入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現場,視察工作開展情況,省衛生廳、市衛生局有關領導多次進行現場指導,按照各級領導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逐項進行整改完善和提高。及時召開現場會、編發典型材料予以總結推廣;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現場提出整改意見,並通過通報等形式向區政府、市衛生局匯報,促使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緊抓不懈。
3 各級監督考核規范化
加強督導、嚴格執行各級考評機制,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落實情況作為體系建設和績效考核重要內容,核定服務數量,明確質量標准,激勵、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變服務模式,變坐等式被動服務為上門式主動服務,變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為更加重視社會效益,變衛生部門內部評價為多部門及群眾共同參與評價,變按人員編制補償為績效考核補償。制定了考評指標和體系,由各級公衛辦牽頭,組織專家組成考核組,將服務人口數量、完成質量等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引入群眾評價機制,對群眾知曉率、滿意度、服務利用率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❸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指導的內容簡介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指導》以《規范》為綱要,以村衛生室、社區版衛生服務站和鄉鎮公權共衛生工作人員為對象,以普及和提高公共衛生基本知識和社區適宜技術為重點,以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為核心,以明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應該「做什麼、怎麼做」為主線。以任務驅動、案例引領、貼近崗位為特色。為便於各地培訓的組織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指導》以相對獨立的單元設置教學模塊,每個單元包括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學習指導、適宜技術和典型案例。涵蓋了城鄉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崗位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力求達到理論、技能、能力三位一體;真實、有用、適用;教、學、做無縫銜接的效果。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指導》還針對新醫改促進公共衛生服務模式轉變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有關政策進行了解讀,對有關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內容及工作目標相應做了介紹。

❹ 鄉村醫生的公共衛生具體做哪些事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指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城鄉基本醫療衛生機構向全體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主要起疾病預防控製作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三方面含義:一是城鄉居民,無論年齡、性別、職業、地域、收入等,都享有同等權利,二是服務內容將根據國力改善、財政支出增加而不斷擴大,三是以預防為主的服務原則與核心理念。
從公共衛生服務的定義上,我們可以看出,公共衛生服務是以預防為主的服務項目,通過公共衛生服務,加強社區居民和鄉村醫生以及社區醫生對慢性病的重視,共同參與,減少慢性病致殘的發生,從而減輕因病致殘甚至致死造成的損失,使居民能夠健康,長壽。
可是由於初始工作量的繁雜以及補助的不到位,大部分鄉村醫生都不願意從事公共衛生工作,鄉村醫生是最了解轄區居民的,公共衛生離了鄉村醫生是無法實施的,但是由於衛生院的剋扣以及為完成工作量的要挾,導致鄉村醫生的積極性降低,甚至參與造假健康檔案資料,健康檔案造假在全國應該算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但是我覺得,現在醫療風險這么大,將來肯定會限制和規范村衛生室的診療范圍,鄉村醫生轉編制後將以公共衛生工作為主,公共衛生工作沒有醫療風險,易得民心,規范後工作量會下降,工作也會越來越輕松,公共衛生雖然增加了鄉村醫生的工作量,但對老百姓是好事,雖然現在補助經常被剋扣,也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做起。
公共衛生工作對慢性病的防治作用是最大的,可以督促村民重視起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合理按時服葯,避免或者減少了並發症的發生,大家應當向前看,做公共衛生雖然累,認真做起會得到老百姓的認同。

❺ 鄉鎮衛生院對村醫進行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識培訓每年多少學時

不得低於12學時

❻ 如何加強對村居衛生室基礎公共衛生工作的管理

根據《***省人民政府關於基層醫葯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完成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改革。鄉鎮衛生院通過院辦院管方式,對村衛生室的設置、人員、業務、葯械、財務進行統一管理,村衛生室的法律責任獨立、財務核算獨立,即「五統一兩獨立」為基本內容的一體化管理。
一體化管理成效顯著。
一是葯價降低了,群眾得實惠。安慶市從10月1日起,所有實行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全部實施基本葯品零差率銷售。以我市包圩村衛生室為例,實行零差率銷售後,葯品銷售收入2010年10月份比9月份減少5797元,下降69.6%,年底三個月的的平均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49.5%。
二是群眾看病次數增加,能就近報銷新農合葯費,老百姓基本醫療服務需求得到基本滿足。包圩村衛生室2010年年底三個月平均就診人數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1%,門診醫療綜合費用由改革前的次人均35元下降至18元,平均降低48.5%。
三是鄉村公共衛生服務基本框架已經形成,尤其是把村衛生室建設納入各級民生工程,公共財政的投入得到了保障,工作推進的手段不斷得到提升和加強。
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如同許多新生事物一樣,試點和推行過程中難免會碰到各種問題和矛盾,對此我們不能坐地等花開,要據理分析、抽絲剝繭,善於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問題一、村衛生室布點過多,財政投入規模偏低。按照「一村一室」的構想,讓廣大農村居民在這次基層醫葯衛生體制改革中充分享受經濟社會發展與改革的成果,實現「小病不出村」和人人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目標,這是我們政策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市除座落在鎮區內的行政村外,基本上是按照「一村一室」布局設點的。
在是否設置衛生室的問題上,如果我們就湯下面,不但是在浪費國家財力,建成後更難以運作和管理。我們要立足鎮情
、充分論證、優化布局,合理設置,按照「就近、就便和適當集中」的原則,建議對3000人以下的相鄰小村按2個村設一衛生室、3000人以上的村按一村一室布局調整;同時考慮距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在地周邊半徑2公里以內的村不設村衛生室的原則,構建鄉村衛生服務體系。
村衛生室礎設施根據《安徽省農村村衛生室建設指導標准》:業務用房面積根據服務人口原則上控制在80-120平方米,2000人以下的按80平方米建設;2000-4000人按100平方米建設;4000人以上按120平方米建設,新建業務用房工程造價每平方米控制在500元以內。調查我鎮已投入使用的11個村衛生室,最小的建築面積為140平方米,最大的建築面積為300餘平方米。根據目前的建築成本,最低工程造價也需要每平方米700元以上,而我市財政投入每室不足7萬元。要完成上述建設標准,資金投入還有很大缺口,村衛生室建設負債也在所難免。
問題二、體制機制不順,衛生室建設面臨諸多的掣肘。現行制度規定,村衛生室實行院建院管,資產產權歸鄉鎮衛生院。作為衛生室項目責任主體——鎮衛生院,從項目規劃、合同簽訂、基建落實、資金兌付、質量驗收都由其一手操辦,衛生部門看似能「獨當一面」,而在實際工作推進中,涉及群眾利益問題以及征地、用電、用水等諸多事項都要當地政府和行政村具體來統籌安排。這種「權、責」的不統一,形成了衛生室工程落實存在「兩張皮」現象,工程進展緩慢,質量得不到保證。不少地方另闢蹊徑,在財政投入規模小、建設項目難以實施的情況下,由村集體自籌一部分資金或由村醫帶資以及貸款籌資,變相擴大了衛生室建設規模。如包圩村衛生室,建築面積近200平方米,竣工造價為14.7萬元,市財政下撥專項資金6.6萬元,缺口的8.1萬元由三名執業村醫個人借款墊付。衛生室工程負債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課題:一是資產的歸屬問題,二是債務如何消化,三是利益如何分配等。
建議村衛生室建設的主體確定為行政村,竣工形成的資產歸村集體所有,形成以「財政投入為主、鎮村投入為輔」有效機制。衛生室承擔的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及日常管理由衛生院全權負責,打破資金、部門、管理等體制的樊籬,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問題三、實行基本葯品零差率銷售後,村醫個人收入保障舉步維艱。我省通過購買村醫服務的方式,對實行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按行政村戶籍人口人均5元標准補助,我市按每1200名農業戶籍人口每年補助8000元標准補助。

閱讀全文

與對村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