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滴滴司機沒有參加安全培訓,停止服務了,怎麼辦啊
會重新安排你培訓的,他們搞培訓你一定要去,不然就會給你停掉系統,你做不了單的。
㈡ 滴滴打車安全嗎 是法律允許的嗎
這個問題基本上算蓋棺定論了,專車不算違法,但前提是來自正規租賃公司或者是正規勞務派遣司機的正規操作,否則依然是違法。不過和專車違法相比,其實還有6個現實問題,擺在滴滴、快的們面前。
專車那些逃不掉的紅線
1.沒有發票。滴滴專車是不能直接提供發票的,如果乘客想要發票,滴滴打車所在的公司只能通過郵寄來快遞給客戶,而不能像計程車那樣下車打票,這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乘坐專車將面臨更大的風險,比如外出公幹,不能提供報銷憑證,如果是在專車上丟失東西,也增加了找回的可能性。
2.用戶信息有泄露風險。滴滴專車的每一單生意,從預約開始,司機的信息和打車人的信息就在滴滴公司的系統上做了備份——專車是哪位司機接送客人在滴滴公司內部的系統上一目瞭然。這樣的好處是將用戶和司機的信息直接提供給對方,但作為提供信息的平台滴滴等公司,一旦遭遇黑客攻擊,或者安全漏洞,將會令所有的信息暴露,此前滴滴等公司並未對這些保護用戶信息的服務單獨做出表態。
3.專車司機無法被約束。雖然滴滴專車、一號專車等官方表示,與「專車」司機簽署了合作協議,但「專車」司機自己就承認,「專車」其實就是自己的私家車。一位「專車」司機甚至承認,他退休後比較清閑,就跟滴滴公司合作,簽一份合作協議後,就把自家奧迪車變成了「專車」。滴滴公司會從專車司機的訂單中抽取20%的提成。如果「專車」司機和乘客真遇到矛盾,乘客的利益並不能得到保障,此外專車司機因為大部分使用的是私家車,出現爽單等行為,滴滴專車們的約束力並不強。
4.「專車」安全性誰負責?如果專車如果遇到事故或者安全性問題,誰來負責?滴滴打車工作人員稱,由於專車一般都是租賃公司的車輛,出現事故應該首先聯系汽車租賃公司處理。但是另一方不這么看,多名專車司機稱只是與滴滴公司簽訂合同,對於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專車司機表示,只能以「車」為單位來負責,專車一般也都有保險,負責賠償;而滴滴一般不會承擔安全責任。雙方的表示,又將問題推向了對方。
此外,私家車主開著自己的車兼職「專車」,也很普遍。滴滴等的專車培訓非常簡單,私家車主又不像計程車司機那麼專業,因此出現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肯定會提高很多。
5.政策風險一直存在。滴滴打車、快的打車類應用軟體的最大的生存危機,是各地監管部門對電招平台的重重保護。曾經一度傳出,某個城市計劃要將滴滴打車等APP都接到當地監管部門的平台上去,現金流等也要都從該平台上走。而那樣的流程將徹底從技術上扼殺以雲計算為核心的滴滴打車模式,當然,也就此破壞了滴滴打車的商業模式。但這種政策性風險,一直伴隨著專車,國內也並未有相關法律和規定,能夠為專車服務的司機和用戶提供保障。
6.怎麼應對壟斷的計程車公司。專車服務的車輛需要是在正規計程車公司的汽車,但對於傳統計程車公司來說,帶來的沖擊相當大。以北京計程車司機為例,每位計程車司機每月的車份錢超過5000元,而「專車」司機顯然沒有這部分支出。因此對於提供汽車的正規計程車公司,必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那部分收入被取消,而一般私家車因為沒有運營資質問題,不能成為「專車」。這種供需雙方的矛盾,成為專車在應對壟斷和創新上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此前,交通運輸部頒布了《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4年第16號),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在管理規定里首次提出了鼓勵和發展預約出租汽車。該規定雖然明確了預約出租汽車屬於出租汽車范疇的定位,但還缺乏一些可操作的管理規定,因此這個過程任重道遠。
㈢ 為什麼要參加滴滴打車線下培訓
垃圾,正經學的駕駛證,客運資格證,網約車證都學了這還要自己搞個線下培訓,線上考試,什麼玩意,都給封了得了
㈣ 2019滴滴司機上崗安全培訓答案
滴滴出行公布了最新安全自查措施。從9月13日起,大陸地區的所有滴滴網約車司機,每天出車前均需進行安全知識考核,司機每天需答對兩道安全知識考題才能出車。
9月13日,滴滴全平台司機安全培訓計劃全面升級。9月13日起,大陸地區的所有滴滴網約車司機(快車、優步、優享、拼車、專車、豪華車),每天出車前均需進行安全知識考核,通過考核後方可正常接單。同時,巡遊計程車司機也需通過相應的安全知識教育後方能使用滴滴接單。
滴滴出行相關負責人介紹,9月13日起持續十天,滴滴司機們每天打開車主端App,除了要進行人臉識別外,還需要參與安全知識問答。每次考試包括兩道選擇題,兩題均回答正確才算通過,如果兩題中有一題回答錯誤則為考試失敗,司機需要重新考試直到通過,才能正常出車。
選擇題內容涵蓋了出行過程中的多項安全相關問題,比如滴滴安全保障制度、違反安全服務規則的處罰措施、「一鍵報警」等App內安全功能的使用方式、安全駕駛規范以及如何與乘客文明友好溝通等。
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其中有一題內容就提到在訂單過程中若出現意外情況,滴滴「關懷寶」可以在保障范圍內為司機和乘客提供五大場景下九種服務。據介紹,回答這一題,就是為了提醒司機師傅遇到意外不用慌張,第一時間聯系滴滴就能得到相應的保障。如果遇到人員傷亡的情況,滴滴「關懷寶」還可以先行對醫葯費進行墊付。
據了解,全平台司機安全培訓會作為一個長期項目來運營。在這十天安全整治期間未出車的司機,未來上線後也將經過相應的培訓和考試流程方可接單。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該計劃是滴滴此前公布的安全整治措施之一。此前,滴滴出行公布了系列自查整改措施。9月4日起,乘客端原「緊急求助」功能升級為「一鍵報警」;9月13日起,司機端也將上線「一鍵報警」功能;9月8日起,在加密保存數據、保障司乘隱私的前提下,在網約車業務中(快車、優享、專車等)試運營全程錄音功能等。
此外,相關負責人表示,滴滴將持續投入最優資源到客服體系,年底前自建客服團隊將增加至8000人,持續建設安全高級客服團隊。
㈤ 滴滴賬號被人盜用了,發不良信息給滴滴公司,賬號被停止服務了現在要去學習安全知識我沒辦法去怎麼辦
那你就按他那個滴滴那個一步一步操作就行了,那沒有別的辦法,如果客戶賬號盜回來,專你把賬屬號倒回,把賬號找回來之後,只有那個一步一步去操作的了,如果你經常不整經常注冊,經常不去開車的話,你忘記密碼或者是怎麼著,不登錄的情況下他也會讓你去學習呀,怎麼怎麼去學習啊?想試試這個都得去,都得去學習那沒辦法。
㈥ 滴滴上崗安全培訓考試30題
怎麼才能能過,總是錯2道 題,也不知道什麼題錯了,大家有正確答案嗎
㈦ 滴滴上崗安全考試
昨天,滴滴出行公布了最新安全自查措施。從9月13日起,大陸地區的所有滴滴網約車司機,每天出車前均需進行安全知識考核,司機每天需答對兩道安全知識考題才能出車。
9月13日,滴滴全平台司機安全培訓計劃全面升級。9月13日起,大陸地區的所有滴滴網約車司機(快車、優步、優享、拼車、專車、豪華車),每天出車前均需進行安全知識考核,通過考核後方可正常接單。同時,巡遊計程車司機也需通過相應的安全知識教育後方能使用滴滴接單。
滴滴出行相關負責人介紹,9月13日起持續十天,滴滴司機們每天打開車主端App,除了要進行人臉識別外,還需要參與安全知識問答。每次考試包括兩道選擇題,兩題均回答正確才算通過,如果兩題中有一題回答錯誤則為考試失敗,司機需要重新考試直到通過,才能正常出車。
選擇題內容涵蓋了出行過程中的多項安全相關問題,比如滴滴安全保障制度、違反安全服務規則的處罰措施、「一鍵報警」等App內安全功能的使用方式、安全駕駛規范以及如何與乘客文明友好溝通等。
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其中有一題內容就提到在訂單過程中若出現意外情況,滴滴「關懷寶」可以在保障范圍內為司機和乘客提供五大場景下九種服務。據介紹,回答這一題,就是為了提醒司機師傅遇到意外不用慌張,第一時間聯系滴滴就能得到相應的保障。如果遇到人員傷亡的情況,滴滴「關懷寶」還可以先行對醫葯費進行墊付。
據了解,全平台司機安全培訓會作為一個長期項目來運營。在這十天安全整治期間未出車的司機,未來上線後也將經過相應的培訓和考試流程方可接單。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該計劃是滴滴此前公布的安全整治措施之一。此前,滴滴出行公布了系列自查整改措施。9月4日起,乘客端原「緊急求助」功能升級為「一鍵報警」;9月13日起,司機端也將上線「一鍵報警」功能;9月8日起,在加密保存數據、保障司乘隱私的前提下,在網約車業務中(快車、優享、專車等)試運營全程錄音功能等。
此外,相關負責人表示,滴滴將持續投入最優資源到客服體系,年底前自建客服團隊將增加至8000人,持續建設安全高級客服團隊。
㈧ 滴滴車主上哪學習崗前培訓
車主上面哪些崗前培訓你可以到滴滴專門培訓機構去
㈨ 沒去滴滴平台安全培訓,現在要怎麼報名,怎麼補場
你好,如果你沒有去滴滴平台安全培訓的話,現在你可以去問一下他們的人工客服,看看能不能報名?
㈩ 沒有參加安全培訓,停止服務了,怎麼辦
可以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給你造成經濟損失的,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申請賠償。內
主要負責人、安全生容產管理人員未按規定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書
依 據 《安全培訓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並處20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和礦山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規定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書的。
種 類 罰款、責令停產停業
處罰幅度 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並處20000元以下的罰款
自由裁量細化標准
1、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2、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受他人脅迫實施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配合安全監管部門查處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處五千元以下罰款;3、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一般,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款;4、拒絕、阻礙或者以暴力威脅行政執法人員或一年內因同一違法行為受到兩次以上行政處罰的或造成危害後果嚴重的處一萬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