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食品安全事故回故培訓

食品安全事故回故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14 05:35:44

① 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置

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對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置如下:
第七十一條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應當立即予以處置,防止事故擴大。事故發生單位和接收病人進行治療的單位應當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在日常監督管理中發現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關食品安全事故的舉報,應當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通報。
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接到報告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縣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規定上報。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對食品安全事故隱瞞、謊報、緩報,不得毀滅有關證據。
第七十二條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告後,應當立即會同有關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調查處理,並採取下列措施,防止或者減輕社會危害:
第七十三條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立即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責任調查,督促有關部門履行職責,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事故責任調查處理報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涉及兩個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依照前款規定組織事故責任調查。
第七十四條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縣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衛生處理,並對與食品安全事故有關的因素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第七十五條調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單位的責任,還應當查明負有監督管理和認證職責的監督管理部門、認證機構的工作人員失職、瀆職情況。

② 如何應對食品安全事故

最近一個時期,毒大米、毒粉絲、敵敵畏火煺、石蠟火鍋調料、阜陽劣質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屢屢發生,震驚全國,使人們憂心忡忡,讓消費者惴惴不安。
食品安全問題關繫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不
僅形成新的社會安全問題,而且嚴重影響經濟健康發展。這也暴露出我國現行食品監督法律體系和執法體系存在不足,為立法和執法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課題。
我國目前食品安全面臨的現實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假冒偽劣現象屢禁不止。不法製造商受利益驅動,制假手法花樣翻新,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劣充優,摻雜有毒有害物質加工食品。
二是農村市場食品安全問題令人擔憂。在農村市場充斥著大量的「三無」食品、劣質食品,食品生產加工衛生條件差,銷售環節污染嚴重。
三是濫用食品添加劑。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現象比較嚴重,一些食品不標明防腐劑、香精、發泡劑、甜味劑的具體名稱,錯誤標注執行標准。
四是一些食品營養指標達不到要求。特別是乳制食品營養指標和成分脂肪、蛋白質含量低,強化營養元素達不到標准要求。
五是農葯殘留嚴重超標。對農葯殘留問題認識不足,措施不力。對外出口的農產品時有出現農葯殘留不達標準的問題,在國內銷售的農產品農葯殘留超標嚴重。

六是食品安全監督、監測力度不強。
為了自身健康,遠離不潔食品,提高自我防範能力,提醒大家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食物多樣化。食物多樣化可以降低食品不安全危害。因為不安全食品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都是合格的。多樣化的食品種類必然會降低單樣食品的攝入量。
2、凈化餐桌,慎重選購食品。到正規市場(超市)購買食品,不買腐爛、變質或快到保質期限的食品;不買比正常價格便宜過多的食品;不買與正常食品的色彩有所差異的食品;不買街頭無證照商販出售的盒飯及食品;不買未經檢疫的豬肉和未經檢測的蔬菜;不買「三無」食品;不買來源可疑的反季節果蔬等;
3、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識。了解食品安全知識和國家通報的各種食品安全信息,保證在魚龍混雜的食品中做出正確的選擇,既能吃到健康美味的食品又能保證身體健康。
4、防止病從口入,預防食物中毒。在外吃飯一定要注意衛生,不要去設施簡陋、衛生條件差、環境不潔的經營場所用餐,要到持有食品衛生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的正規飲食店就餐。
5、不吃腐敗變質食物。食品一旦被污染最易引起腐敗變質,腐敗變質的食物首先是具有使人們難以接受的感官性狀,食品腐敗變質時,食品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會大量被破壞和流失,食品失去營養價值。食品腐敗變質還增加
了致病菌和產毒黴菌等存在的機會。食入腐敗變質的食物可使人體產生不良反應,甚至中毒。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食品安全和多樣性要求越來越嚴格,建議大家盡量去選擇天然、健康、綠色、美味的食品。

③ 誰有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制度)

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
1.目的
對已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規定出響應措施,認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工作,使各級領導及時了解掌握相關情況,取得指導和處置的主動權,最大限度地減少可能對食品安全造成的影響,特製定本制度。
2.定義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於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指涉及人數較多的群體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現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職責
3.1質檢科負責組織對緊急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記錄、分析和組織處理。
3.2本企業質量安全負責人負責識別潛在緊急情況和事故,配合制定必要的應急預案。在緊急事故中對食品安全等問題統籌和協調。
3.3供銷科負責認定為食品安全事故後,產品召回的具體實施工作。
3.4各車間負責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如出現食品安全事故後,配合質檢科進行原因調查和分析,妥善處置涉及不安全產品和原料。
4.事故處理程序
4.1 報告原則
本企業任何員工有義務在第一時間報告或越級報告涉及本企業產品的食品安全事故。
4.2 報告程序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本企業各車間、部門應立即向主管領導匯報,對於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要立即向本企業領導報告,各車間、部門主管領導不在時,可直接向本企業領導報告,並由本企業統一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任何部門或者個人不得對食品安全事故隱瞞、謊報、緩報,不得毀滅有關證據。
4.2.1初次報告
00應盡可能報告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數、事故報告單位及報告時間、報告單位聯系人員及聯系方式、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後採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等,如有可能應當報告事故的簡要經過。
4.2.2階段報告
00既要報告新發生的情況,也要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故原因等。
4.2.3總結報告
00包括食品安全事故鑒定結論,對事故的處理工作進行總結,分析事故原因和影響因素,提出今後對類似事故的防範和處置建議。
4.3處置方式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要封存暫扣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產品及其原料,並立即進行檢驗、分析、調查;對確認屬於被污染的產品及其原料,應立即停止生產、銷售並照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立即予以召回並銷毀。
5.責任追究
5.1各車間、部門負責人及本企業領導必須保持每天24小時聯絡暢通,對無法聯絡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5.2各車間、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本部門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的第一責任人,如事故發生後,要及時上報,不得遲報、漏報和瞞報,不得避重就輕、遮遮掩掩,要實事求是。如報告不實,影響領導決策,影響事件處理的,要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對因遲報、漏報、瞞報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嚴肅查處。
6.糾正與完善
6.1如有事故發生,由質檢科組織進行原因分析,編制食品安全事故調查報告,針對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如異常作業、操作人員缺乏培訓等,由責任部門採取糾正措施,交質量安全負責人確認後予以實施。
6.2質量安全負責人將食品安全事故調查報告交事故發生部門備案一份,以對其實施效果進行監督驗證。
6.3事故發生後,質量安全負責人組織相關部門對本方案和有關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與修訂,使其不斷完善。
7、應急處理小組成員: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 XXX XXX XXX XXX

④ 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哪些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歷史上出現過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有:

1、大頭娃娃事件:

2003年5月起,安徽阜陽地區相繼出現嬰幼兒因飲用劣質奶粉而腹瀉,重度營養不良的情況。2003年5月以來,因食用劣質奶粉出現營養不良綜合征的共171例,死亡13例。

2、染色饅頭:

2011年4月初,《消費主張》節目指出,在上海市浦東區的一些華聯超市和聯華超市的主食專櫃都在銷售同一個公司生產的三種饅頭。

高庄饅頭、玉米饅頭和黑米饅頭。這些染色饅頭的生產日期隨便更改,食用過多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3、地溝油:

2011年3月,重慶市九龍坡區走馬鎮燈塔村1組,一個叫馬廠的廢棄的養豬場里,幾個陌生男子頻繁出入,搬來鍋爐、砌起灶台,每天燒煮從村外拉回的潲水。

4月20日,走馬鎮派出所民警獲悉後,在養豬場內將老曹等6人抓獲。由此查獲西南地區最大規模地溝油案件。

4、瘦肉精:

2009年廣州發生首例瘦肉精中毒事件,70餘人住院治療,檢測出63頭問題生豬,所有病人中無危重和死亡病例。2009年4月,廣州接連查獲來自湖南、河南等地的瘦肉精豬40多批次。

5、三鹿奶粉:

2008年9月8日甘肅岷縣14名嬰兒同時患有腎結石病症,引起外界關注。至2008年9月11日甘肅全省共發現59例腎結石患兒,部分患兒已發展為腎功能不全,同時已死亡1人,這些嬰兒均食用了三鹿18元左右價位的奶粉。

⑤ 超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食品應急預案
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為了保證食品安全,有效預防、及時緩解、控制和消除生產領域突發食品質量安全事件的危害,全面履行食品加工環節質量安全監管職責,特製定此預案。
一、預案適用范圍
生產領域突發食品質量安全事件是指遼中縣內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生產、加工、分裝的食品因嚴重質量和衛生問題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或可能發生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的事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即啟動本預案。
(一)食品質量安全事件處理涉及縣級多個職能部門,需我局協助調查的;
(二)食品質量安全事件原因有可能隱含重大食品安全風險,需我局配合協助調查的;
(三)我縣周邊地區已經發生的食品質量問題,有可能波及或已波及本縣的;或外埠食品生產企業產品流入我縣造成質量安全事件,需要報外埠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或需我局協助處理;
(四)日常監管中發現的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存在的重大食品質量安全問題;
(五)媒體披露、消費者舉報、社會反響強烈的;
(六)國家質檢總局、省委、省政府、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領導對食品安全事故做出批示或交辦的;
(七)食品質量安全事件性質特別嚴重,超過市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急處理能力的;
(八)我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生產的產品產生危害范圍跨越縣級行政轄區,並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
(九)由生產原因造成的食品質量安全事件造成人員死亡或者中毒人數超過20人以上的。
二、預案分級
食品質量安全事件分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和特大事件。屬於應急預案啟動中1—3條的屬於一般事件,4—6條的屬於重大事件,6—8條屬於特大事件。
三、指揮系統及指揮協調職責
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即發,即自動生成遼中縣重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指揮小組,指揮小組視突發事件危機情況啟動對應的應急預案。

(一)縣重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指揮小組構成及其職責

組 長: 張吉龍 局長

副組長: 蘇士海 副局長

成 員: 王長貴 科長

王積豐 科長

楊全良 科長

邢 波 副隊長

陳 宏 所長

指揮小組職責:負責全縣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總體部署和全面指揮工作;掌握全局形勢,做出重大決定,制定臨時對策,適時發布通告;對所需的人、財、物進行總體調撥。

(二)縣重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指揮小組辦公室及其職責

指揮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局監督科,辦公室主任由王長貴擔任。

指揮小組辦公室職責:在指揮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具體安排組織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的組織和實施;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進行事故鑒定和調查;向上級部門報告情況協調有關部門聯合處理突發事件;在本行政區域內緊急調用縣系統內各類物資、設備、人員和佔用場地;在應急處置過程中,及時向指揮小組領導匯報事故現場的態勢。

(三)專業處置組及其職責

1、檢驗組:由縣局監督科,縣質檢所負責。原則上由事件發生地監督科、質檢所負責實施管轄,因特殊情況需上級部門處理的,由縣局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指揮小組臨時決定。負責組織食品質量安全事件問題食品的監督抽樣檢驗,快速、准確出具檢驗報告,為事故判定、處理提供科學依據。

2、辦案組:由縣監督科、稽查隊負責。組織對突發事件中相關企業行政執法及問題食品後處理,組織對相關食品的生產企業進行拉網式大清查、大排查。

四、預案的實施原則

對特大突發事件的處理,由縣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指揮小組統一指揮協調,立即部署調查和執法檢查。責令有關食品生產企業立即停產;對涉嫌有毒食品,責令生產者全部追回銷毀;對縣內相關食品的生產企業進行拉網式大清查、排查,發現涉嫌有嚴重質量問題的食品應立即封存,抽樣檢驗,依法查處;立即向社會公告有毒食品的相關情況,將事件發生和處理情況及時向當地政府和上級局報告,保證對突發事件的有效控制和快速處置。

五、事件處理基本程序

接受突發事件處理指令

通知監督科稽查隊第一時間到現場

部署各組接受任務

形成調查結論報政府及上級部門

查封現場產品

抽取樣品檢驗

報告縣政府及上級部門,相關部門聯合處理

組織專家鑒定

向社會公告

後處理

六、落實措施

(一)報告制度。發生重大突發事件,系統內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責任在第一時間直接向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指揮小組報告。接到突發事件通報後,迅速啟動本預案,同時應於5分鍾內電話上報市局,並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送市局相關部門,發生事件的單位、時間、詳細地點、事件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及危害程度、初步原因、發展趨勢和涉及范圍、處理情況和已採取的措施、還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等,並於事件結案後5日內上報書面總結。同時視事件程度向縣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

在食品質量安全事件中瞞報、謊報、緩報者,視情節給予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二)快速反應機制。系統內各有關單位及人員接到突發事件指令後必須在第一時間30分鍾內,地域偏遠的可適當延時,趕赴現場,調查處理。

(三)通訊暢通。有關人員要保證手機聯絡通暢,突發事件發生後能夠及時聯絡,應急預案啟動後,相關人員要保證24小時開機。

(四)依法處置。對涉嫌有嚴重質量問題的食品應立即封存,抽樣檢驗,依法查處;對涉嫌有毒食品,必須責令企業立即停產,立即全部追回其產品並銷毀。同時要對可能波及的其他地區依法組織對同類企業實施執法檢查。突發事件處置要依法快速、准確、高效,檢驗鑒定要科學嚴謹。

(五)新聞發布。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指揮小組對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新聞報道要遵守紀律,統一、准確,要適時向社會發布有關事件的處理進展情況,加強輿論引導,消除社會恐慌心理,維護社會穩定。

(六)突發事件的監測。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行監督抽查的同時,要加強對轄區內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不定期巡查,檢查企業是否存在違規使用非食用原料、超量或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把突發事件發生的可能降至最低。

只能給你個參考 具體的沒有

⑥ 食品安全事故的名詞解釋

食品安來全事故,指食源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於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詳細請見 http://ke..com/view/2519732.htm

⑦ 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應該採取什麼措施

1、自查、抄控制傳播途徑,避免損失襲進一步擴大;
2、視事態嚴重性,決定是否向政府機關報告;
3、危機公關,向受害群體致歉並妥善治療,承諾改善並付諸實施且示之於眾;
4、實施糾正預防措施,避免復發;

5、配合食品葯品監督局做好整改措施;

6、積極解決受害人因事故產生的醫療費、補償等費用。

⑧ 食品安全事故的事件

瑞安瑞祥高中有學生在學校食堂提供的早餐糯米飯中吃出老鼠頭。瑞安市葯監局到現場取證,確認該糯米團內有老鼠頭。因鼠頭是乾燥的,疑似經過香菇加工的烘乾處理,之後工作人員在剩餘香菇原料中發現老鼠的其餘部位。
食堂糯米飯吃出老鼠頭
小阮和小王都是瑞安瑞祥高級中學高二(4)班的學生。昨天上午他們去學校食堂吃飯,小王盛了碗糯米飯在食堂內吃,小阮則將糯米飯打包帶到教室。到教室後不久,小阮吃起了糯米飯,吃了一口後發現,飯內有小半個老鼠頭。小阮頓時感到一陣惡心,丟下糯米飯跑到外面去嘔吐。小阮說,當時感覺整個胃都要翻過來了,他干嘔了一陣子,也沒將食物吐出來。
周圍的同學聞訊都圍了過來。小王說:「膽大點的紛紛拿出手機拍照,有些膽小的女生嚇得趕緊跑掉。還有部分吃過糯米飯的同學當場就嘔吐起來,後來隔壁班級的同學聽到這個消息,也紛紛跑到廁所去嘔吐。
瑞安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已經立案調查
瑞安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濱海所所長劉鋼告訴記者,對這一事件,他們已經立案調查。
「現在已經基本確定了老鼠頭出自這批干香菇,這批干香菇和發現的老鼠殘肢我們會帶回去,並且對此事件進行立案調查。由於老鼠殘肢出現於買來的干香菇里,我們將把情況移交給工商部門做下一步的處理。」
工商部已開始調查老鼠來源
安市工商局直屬工商所吳所長說,接到葯監局協助調查的要求後,他們立即趕往瑞安水產城檢查該校食堂購買干香菇的商鋪,發現營業執照及經營范圍均合法,在同樣的干香菇中發現小石子等雜質,但沒發現與老鼠有關的物質,因此無法確定老鼠的來源是該商鋪的干香菇。他們已封存該批次的香菇,下一步將聯系相關單位檢測這批香菇是否有違規物質。吳所長稱,學校把關不嚴,在該事件上存在一定的責任。目前相關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糯米飯中的老鼠頭到底來自哪裡,還不能下定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對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置
第七十一條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應當立即予以處置,防止事故擴大。事故發生單位和接收病人進行治療的單位應當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在日常監督管理中發現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關食品安全事故的舉報,應當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通報。
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接到報告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縣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規定上報。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對食品安全事故隱瞞、謊報、緩報,不得毀滅有關證據。
第七十二條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告後,應當立即會同有關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調查處理,並採取下列措施,防止或者減輕社會危害:
第七十三條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立即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責任調查,督促有關部門履行職責,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事故責任調查處理報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涉及兩個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依照前款規定組織事故責任調查。
第七十四條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縣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衛生處理,並對與食品安全事故有關的因素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第七十五條調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單位的責任,還應當查明負有監督管理和認證職責的監督管理部門、認證機構的工作人員失職、瀆職情況。

⑨ 出現食品安全事故原因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沒有行業准入門檻,生產經營者良莠難分,特別是原來食品免檢制度的存在,放任企業胡作非為,留下了諸多監管空白。加上目前我國的法律對於違規企業的處罰力度較輕,不痛不癢的起不到「殺雞儆猴」的效果,現在我們是「拔雞毛給猴子看」,企業的違法成本太低,這使得許多企業存在僥幸心理。
2、多頭監管,執行不力。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是一種「分段管理為主,品種管理為輔」的模式,導致食品安全管理出現條塊分割、溝通不暢。由於這些部門管理體制不同,人、財、物的主管部門各有其主,因此,「機構雲集」增加了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難度。多個部門監管一個方面的事務往往需要政府協調,提高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與衛生部分分合合的歷史表明,國家建立獨立食品安全監督部門的思路似乎並不十分清楚,這不僅影響了食品安全監管的效力,更造成了問責不明確的弊病。
3、食品安全標准體系不健全。主要表現在與國際標准不能接軌,食品安全標准體系結構設計不夠合理,對標準的深人研究不夠,部分標準的實施較差,甚至強制性標准也未得到很好的實施等。如7月修改出台的《乳業行業標准》就被專家評價為「倒退了25年,堪稱全球最差」,並稱中國被「個別大企業綁架,是全球最差標准」。
4、政府監管食品安全需要運用法律法規及相應的政策工具,目前政策法規不健全,無法做到法規化,制度化,缺乏長效機制。面對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往往採取「救火」式的治理,哪裡發生問題治哪裡,事情過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從而導致制假售假屢治不絕,屢禁不止,甚全有愈演愈烈之勢。
5、財政投入不足,檢測機構資源配置不合理。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國家財力不足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國家財政投入的不足,引發了以下三個問題:一是國家急需的部分檢測項目能力不足。如食品中不明有毒有害物質的鑒定技術、違禁物品、 激素、農葯殘留、獸葯殘留、二惡英、瘋牛病的檢測、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價等,監督檢驗能力與國際水平差距逐漸加大,制約了食品衛生監督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利益驅動導致執法部門的執法行為產生偏差。如有的執法機構偏重於有經濟利益的執法行為,以罰代刑、以罰代管,一罰了之,監督執法工作時緊時松,違法行為屢禁不止,有的甚至為不法經營者充當保護傘。三是基層食品衛生監督機構的設置和技術人員配備不能適應監督工作開展的需要。
6、食品生產和經營者誠信缺失,道德觀扭曲。食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眼睛盯著的只有錢,喪失道德底線,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不顧法律禁令,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屢禁不止。目前,不管政府部門還是消費者掌握企業食品衛生質量的信用狀況難度很大,很難起到消除信息不對稱、鼓勵守信者、打擊遏制失信者、追溯責任、形成誠信經營氛圍的作用。
白岩松在微博上發表的一段話很值得我們深思:我們現在都是原告,也都是被告。賣豬肉的人用夾雜瘦肉精豬肉掙來的錢,興高采烈地出來買饅頭,沒想到饅頭被別人染了色;然後賣染色饅頭的人出來給孩子買奶粉,裡面有三聚氰胺。每個人都在害別人,每個人都是受害者,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閱讀全文

與食品安全事故回故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