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衛生院安全注射知識培訓簡報

衛生院安全注射知識培訓簡報

發布時間:2020-12-14 02:32:59

㈠ 何謂安全注射

安全注射是指,保證不會通過注射方式使被注射者感染任何病原體,包括艾滋病病毒、乙內型肝炎病毒容、丙型肝炎病毒等。

安全注射要求在注射過程中嚴格執行注射操作規范,不共用注射器,使用經過嚴格消毒的注射器或自毀式一次性注射器等。

㈡ 基層醫療手衛生和安全注射自評表

西醫治療 如果抄沒有合並症,手足口病患兒多數一周即可痊癒。
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症處理,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B、C及抗病毒葯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並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病症,應及時復查。 西醫治療手足口病的方法如下: 1 ) 接觸者應注意消。

㈢ 關於安全注射與職業防護學習後的總結

標准預防是將普遍預防和體內物質隔離的許多特點進行綜合,認定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須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採取防護措施,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強調雙向防護,是成功的、有效的、經濟的醫院感染控制的主要策略,也是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的最有力措施。具體措施如下:①洗手。洗手的目的是為了清除手上的病原微生物,切斷通過手傳播感染性疾病的途徑,正確洗手方法可使細菌減少103 CFU/cm2[29]。倫麗芳報道[30],90名臨床護士洗手技術考核中,有52.2%漏洗手尖,43.8%的人漏洗手背,洗手時間不足,搓洗力度不夠,洗手後立即采樣監測超標率達24.44%。手衛生,關繫到醫療安全和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問題,為此,衛生部於2006年發布了《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徵求稿),我們應明確洗手指征,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定期手衛生監測。②戴手套。有報道[31],有戴手套習慣的醫務人員其皮膚粘膜被醫療器械損傷和直接接觸患者血液的機會均明顯小於不戴手套者,表明戴手套能減少皮膚接觸血液次數,並且不增加皮膚損傷。針刺入手套,通過有彈性的2層橡膠手套,再刺入皮膚,其感染率僅為0.20%~0.25%[31]。故戴2付手套能有效防止感染和降低感染率。還有研究表明[15],如果一個被血液污染的鋼針刺破一層乳膠手套或聚乙烯手套,醫務人員接觸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觸到的血量少50%以上。③戴口罩和防護鏡、面罩,穿隔離衣,採取隔離措施等。非典期間,某省幾家醫務工作者救治一名非典型肺炎患者,因未採取正確防護措施,數十名醫務人員被感染。病人轉到第八人民醫院後, 醫護人員按照傳染科醫療常規進行穿上隔離衣,戴上特製12層棉布口罩、手套、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具進行治療和護理,這家醫院無一人被傳染。由此可見,為醫護人員提供足夠的安全防護用具和工作環境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醫護人員應掌握防護用具的正確使用方法,特別要注意,口罩的正確使用和保存,戴摘口罩前徹底洗手。④環境控制。保證醫院有適當的日常清潔標准和衛生處理程序,在徹底清潔的基礎上,適當消毒床單位,設備和環境的表面(床欄桿、床側設備、輪椅、洗臉池、門把手)等經常清潔,並保證該程序的落實。

㈣ 預防接種安全注射的含義有哪幾方面

預防接種安全注射的含義:(1)預防接種要使用合格的注射器(包括注射 器要無菌包裝;接版種前才能打權開包裝;使用後放入指定的安全盒或防刺容器中,不允許再次使用;在有效期內使用); l(2)實施預防接種的人員要持合格的資格證書上崗; l(3)預防接種的操作要規范化; l(4)預防接種的環境要符合工作要求; l(5)接種後的接種器材及其廢棄物品要安全的回收、銷毀。

㈤ 怎樣保證安全注射

(1)徹底清潔器械、注射器,嚴格按照消毒規程進行消毒。

(2)一次性器械或注射器只能使用一次,用後要先消毒處理再銷毀。

(3)有條件時使用自毀式注射器(即只要使用一次後就不能再使用的注射器)。

(4)堅決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普遍性防護原則,包括以下內容。

(1)安全處置銳利器具。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不要把用過的器具傳遞給別人;在進行侵襲性操作時,一定要保證足夠的光線,盡可能減少創口出血;千萬不要向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針頭上蓋針頭套,不要用手毀壞用過的注射器;在創口縫合時,要特別注意減少意外刺傷;把用過的注射器直接放到專門的桶(盒)中,統一處理;勿將銳利廢棄物同其他廢棄物混在一起;勿將銳利廢棄物放在兒童可以接觸到的地方。

(2)對所有器具嚴格消毒。為保證消毒效果,器具必須用熱水和清潔劑洗干凈後再消毒。所有符合消毒規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殺滅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常用的滅菌方法足以使艾滋病病毒滅活。常用的兩種滅菌方法是煮沸和化學滅菌。煮沸是有效的滅菌方法。已清洗過的器具應煮沸20 分鍾。化學滅菌法主要用於不能採用加熱法滅菌的器具。以下三種常用的化學滅菌劑足以滅活艾滋病病毒:含氯滅菌劑,如漂白粉; 2% 過氧化氫;70% 酒精。

(3)認真洗手。醫務人員的手常常帶有病原微生物,這也是造成病原體在患者中傳播的主要原因之一。醫務人員手上沾著的體液,可以很容易地用肥皂和水清除干凈。

(4)使用防護設施避免直接接觸體液。根據可能接觸血液或體液量的多少,決定採用適當防護設施。常用防護設施包括乳膠手套、口罩、防護眼鏡、隔離衣等。

(5)安全處置廢棄物。運輸廢棄物的人必須戴厚質乳膠手套;處理液體廢棄物必須戴防護眼鏡;沒有被血液或體液污染的廢棄物,可按一般性廢棄物處理。

㈥ 實現安全注射的措施有哪些

安全注射指對接受注射者無害,對實施注射的醫護人員不帶來任何可避免的暴露風險,注射的廢棄物不對社會造成危害。安全注射的具體要求和措施包括:(1) 醫務人員掌握手衛生知識,有手衛生指征時正確洗手或進行手消毒。(2) 在醫療活動中正確使用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3) 進行各種注射前,規范地進行注射部位皮膚消毒,確保效果。(4) 使用注射針、套管針和靜脈輸液系統時,為了保障患者安全應遵循下列要求:①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②「一人一針一管一用」,包括配葯、皮試、胰島素注射、免疫接種等。③盡可能使用單劑量注射用葯品。④單劑量注射用葯品不得分數次使用。 ⑤多劑量包裝葯品每次使用時注射針(套管)和注射針筒必須無菌。⑥保存時應按照廠家建議保存,疑有污染時應立即丟棄。⑦不得多位患者共用袋裝或瓶裝的靜脈輸液。⑧避免濫用注射。(5) 預防醫務人員銳器傷發生:在醫療活動中減少不必要的注射操作;推薦使用安全醫療器械進行各種注射操作;應使用大小合適的一次性銳器盒收集各種診療、護理操作中產生的損傷性廢物,銳器盒不可盛裝過滿,達到3/4滿時應及時關閉;不能彎曲折斷或手工拔出針頭;不可徒手去除針頭。(6) 正確進行銳器傷的應急處理:一旦醫護人員在工作中發生銳器傷,應立即遵循「一擠二洗三消毒四報告」的原則進行受傷局部的應急處理,降低銳器傷後感染的風險。應急處理後應及時報告銳器傷管理部門進行暴露評估和暴露後干預。(7) 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要求,正確處理醫療活動中產生的醫療廢物。

㈦ 不安全注射有何危害

(1)傳播艾滋病。許多靜脈吸毒者都是通過使用沒有嚴格消毒的針具,回或與別人共答用針具而感染艾滋病。有資料顯示,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達20% 的地方,一次不安全注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機會是0.1% 左右。

(2)傳染乙型肝炎。有人報告,不安全注射少於5 次者,乙肝病毒攜帶率為9.4%;6 ~ 10 次者,乙肝病毒攜帶率為20.0%;多於10 次者,乙肝病毒攜帶率為41.7%。這說明不安全注射次數越多,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險越大。

(3)引起其他感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或由於消毒不嚴引起注射部位化膿感染等。

閱讀全文

與衛生院安全注射知識培訓簡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