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興趣小組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興趣小組活動是學校課堂教學的延伸性活動,是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體現。興趣小組活動的正常開展,既可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也可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發展的時間與空間。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體育活動,符合廣大學生、家長的意願,學生通過活動,能獲得許多在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技能,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興趣小組
一、定義顧名思義,以興趣為主導召集大家開展相關一系列活動,帶來歡快體驗的同時以促進興趣特長的發展和成員的團結和諧。
二、目的意義 課外興趣小組是學校課堂教學的延伸性活動,是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體現。興趣小組活動的正常開展,既可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也可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發展的時間與空間。通過引導學生自己去組織、去實踐、去探究,培養他們的多種能力和創新精神。 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豐富課餘生活,調節學生的學習,生活心態,使課內所學到的知識得到鞏固和加深,為他們掌握課內基礎知識提供廣闊的智力背景;通過組織學生參加有益的音樂、體育、藝術、等活動,使學生獲得許多在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技能,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活動原則:1.自主選擇和鼓勵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學生是課外活動的主體, 原則上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需要,自願地選擇活動項目,但限於場地設施和教師的因素,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意願和實際做好引導分流。 2.與素質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利用音樂、體育、藝術興趣小組活動,努力確保每個學生能夠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具有一項藝術特長和一項科技技能,並逐步形成2-3項能體現本校音樂、體育、藝術科技特色的項目,成為學校的品牌活動。3.校級興趣小組與班級興趣小組相結合的原則。由於各校學生人數及條件差異,將班級興趣小組作為校級活動小組的補充。
2. 學校開展興趣小組活動
極集的參與.這是個鍛煉自己的好機會.對你很有用的.
3. 我們學校準備打造興趣小組特色學校,可以成立哪些興趣小組該怎樣操作呢
小學的話就是 美術 音樂 象棋 表演 乒乓球 舞蹈 手工剪紙 操作就是利用課余時間讓同學選擇的參加。還可以進行比賽,對獲勝的人辦法獎品,給以鼓勵。
4. 如何有效開展音樂興趣小組活動方案
1 以幼兒為活動主體。將課堂還給孩子,每個活動都是教師引導孩子一起探索的過程。真正內的做到—容—孩子在前,教育在後。先拋出問題,引導幼兒去思考去探索去創造,再解讀讀懂幼兒,適時提供支持,給與提升。
2採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領略到音樂的奇妙。這套教材旨在讓幼兒通過各種各樣的音樂游戲,發展良好的個性、性格、習慣和能力。
3在活動中,盡可能為幼兒創造與音樂、與生活經驗、與周圍環境中的人與物互動的機會,在互動中建立聯系,嘗試溝通,和諧共好,習得溝通的能力,體驗感動的瞬間。
4盡可能詳細介紹每節活動課的流程,並且通過詳細的游戲描述,讓教案直接連通上課現場。
5. 興趣小組的課和校本課程有什麼區別
活動課與興趣小組——校本課程開發的基礎
從理論的層面上來說,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以學校為發展基地的,學校享有課程開發、實施、管理與評價的絕對權利。這也就是說對於校本課程的開發,學校和教師有了充分自主權,而這一權利的「下放」在以前是我們難以設想的。在傳統的課程體系中,國家課程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甚至是全部地位。課程的設置一向是由國家說了算、定了干,而我們的學校和教師是在絕對的指令下進行課程的實施、管理與評價。從表面看來,我們的學校和教師是非常主動的,我們可以決定一節課怎麼上、上完了後怎樣考核(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從而有了對「課程」的擁有感。然而這些我們可以「掌握」的內容只是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課程是一個系統,不僅僅表現為一節課、一次測試,在傳統的課程體系面前,學校和教師只有服從。在以前,我們沒有哪個學校和教師可以決定開哪一門課,並將其納入與其它課程並駕齊驅的運行軌道中;我們也不能改變哪一門課應該怎麼上,哪一個知識點是多上還是少上,學校的辦學特色與育人導向在國家課程中,始終只是「滲透」。因為有太多的諸如教參之類的「規章制度」給我們劃定了不可逾越的界線。於是,一些帶有學校辦學特色與育人導向的教育,就在活動課與興趣小組中表現了出來,並逐漸成為了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些興趣小組活動中,學校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來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小記者班,鍛煉學生思維的思維訓練班,拓寬視野的科技活動小組,培養現代化高科技人才的電腦活動小組,還有美術小組、書法小組------這些興趣活動充分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特色與育人導向。
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在這些興趣小組活動課中,有著較大的「校本開發」的成份。首先,興趣小組活動課是學校充分利用自身與周邊資源開設的課程。是學校主動參與課程開發與實施的行為(當然在此之前,我們或許並不以為這是一種參與課程的行為),在這里學校的辦學特色與育人導向不再是「滲透」,而是淋漓盡致的「體現」,正因為需要這種體現,學校才有這種主動的行為。其次,在興趣小組活動課中,學校是基地,是享有絕對主動權的,學校可以決定哪一個活動小組可以開設,哪一個不具備開設條件而不開設,哪些活動小組開設多長的時間(也就是課時),這些安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課程的管理。最後,在這些興趣小組活動課中,教師也是同樣享有充分的主動權的。他們可以決定哪一次活動上什麼內容,哪一些內容上或是不上,一個階段的學生學習採用怎樣的方式來考核。這時候的教師,才是真正的擁有「課程」,他們義不容辭的擔當起這一興趣活動小組的管理職責。
從這一方面來看,原有的活動課開設與現在所探討的校本課程開發是有著相同意義的,他們都以學校為基地,倡導學校與教師的主動參與,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體現學校意志與教育取向。應該說,興趣小組活動課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基礎。
6. 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每周活動次數,活動場地,參與活動人員名單,負責人或組長,這些都寫清楚交給老師就行了。
大概寫寫就行了,半年的活動計劃沒人能寫多詳細的
7. 我們學校(高中)一個興趣小組要舉行一個歡迎活動,要怎麼寫策劃,
表明主題很重要
興趣小組組員有多少
需要用到什麼設備等
活動地點
四大點差不多了(如果在外面舉行還要知道逃生路線 預防突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