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供管水人員衛生知識培訓內容

供管水人員衛生知識培訓內容

發布時間:2020-12-13 06:06:13

A. 洪水過後有哪些衛生防疫知識

洪水過後的衛生防疫知識包括注意飲食衛生、注意個人衛生、注意環境衛生和注意臨時居所防護。

一、注意飲食衛生

1、不食用被水淹過、腐爛的蔬菜、水果。

2、罐頭類食品應當密封完好,並用潔凈水清洗外包裝後方可打開食用。

3、不吃隔夜或變質的食品,不吃有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味道異常的食品。

4、不食用已死亡的畜禽、水產品。冰箱內食品須煮熟後再食用。

5、不喝生水,只喝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

6、對取自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的臨時飲用水,一定要進行消毒。

7、被洪水淹過的食品容器、工具若要再使用,必須先清洗消毒。

二、注意個人衛生

1、注意手部清潔,不用手、尤其是臟手揉眼睛。

2、各人的毛巾、臉盆、手帕應當單用,如果不得不與傳染病人共用臉盆,則應讓健康人先用,病人後用,用完後用肥皂將臉盆洗凈。

三、注意環境衛生

1、洪水過後,須及時清掃被洪水浸泡過的房屋,清洗被浸泡過的傢具。

2、在天氣允許的條件下,可選擇將清洗過的傢具物品在太陽下曬一曬。

3、積極配合相關防疫人員做好消、殺、滅的工作。

四、注意臨時居所防護

1、新建臨時居所應設在地勢較高、乾燥、向陽地帶,定期噴灑消毒殺蟲葯水。

2、床鋪應距離地面兩尺以上,不要睡地鋪。

(1)供管水人員衛生知識培訓內容擴展閱讀

洪水過後要做好防蠅防鼠滅蚊工作:

做好防蠅防鼠滅蚊工作,預防腸道和蟲媒傳染病。居民可在居所內安裝紗門、紗窗、蚊帳等防蚊、蠅設施;推薦使用蚊香、氣霧罐、蒼蠅拍等家庭滅蚊蠅措施;抗洪值守人員應配備防蚊帽、穿長袖衣褲,裸露部位可噴塗驅避劑。

應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殺鼠劑滅鼠;滅鼠後及時搜尋死鼠,集中深埋或焚燒;水災鼠類死亡或遷徙時,體表寄生蟲會脫離或逃逸,滅鼠時,應在居民安置點噴灑殺蟲劑,消滅離開鼠體的游離蚤等寄生蟲,做好鼠蟲並滅。蚊蠅鼠等病媒生物異常增多時需及時報告當地政府部門。

B. 人體的飲用水衛生知識有哪些

一般飲用水

C. 急求!!小學生保護環境衛生知識講座稿

經濟增長,用水量未必持續增長
隨著我國城市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城市用水總量出現了負增長
應對城市用水未來增長趨勢作出科學預測,避免作出不符合實際的判斷
全國城市年用水總量在1994年達到峰值489.46億立方米,此後出現了連續5年持續下降的趨勢。1999年城市年用水總量下降至467.51億立方米。城市綜合人均日用水量(包括城市生產和生活用水)自1990年至1999年從671.0升降至536.37升,下降了20.1%。從1994年至1999年,雖然納入統計的設市城市增加了46個,但城市年用水總量卻仍呈下降趨勢。年生產用水量由1994年的313.61億立方米降至1998年的236.48億立方米,下降了25%。但包括城市商業等公共用水的城市生活用水由1990年的100.10億立方米,增加到1999年的189.62億立方米,增長了89.4%,年均遞增7.69%。
與此同時,我國城市用水「供需比」(城市日供水能力/城市高峰日需水量)在80年代末期降到了最低的0.83,到90年代中期回復到了1.0左右,1998年達到了1.20,它表明城市日供水能力和城市高峰日需水量的比值持續回升,城市供水設施短缺矛盾已經逐步緩解。
我們可以拿我國城市人均綜合用水水平同國外作一個比較。有關資料顯示,歐洲15國1980年和1991年綜合人均日用水量始終在260升左右,雖然我國城市綜合人均日用水量在90年代有了明顯下降,到1999年為536.37升,但仍為歐洲15國1991年平均值的2.06倍。我國1996—1998年人均家庭日生活用水分別為135.36升、138.22升和141.45升,年遞增2.22%。歐洲15國1980年和1991年人均家庭生活和住區小商業用水平均分別為154升和161升,年遞增0.41%。我國目前家庭生活用水器具和設施,包括熱水系統有關設施正在逐步普及,因此,我國人均家庭生活日用水年遞增率高於歐洲平均值。
從以上數字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用水還將繼續有所增長,但目前的用水水平已逐漸在向歐洲國家靠攏;歐洲國家城市人均日綜合用水量近10餘年來始終保持在260升左右,僅為我國目前該值的1/2。發達國家單位取用水量產生的GDP產值為我國的6—25倍。盡管各國城市用水結構不盡相同,我國進一步節約用水還有很大潛力,特別是節約工業生產用水和其他公共用水。
《人民日報》 (2000年07月03日第九版)
城市垃圾的現狀

D. 酒店需要辦理二次供水衛生許可證,但又個材料上要求水質檢驗報告制度、管水人員健康體檢制度及衛生知識培

是啊,你酒店有沒有水箱,請專業人員清洗,如何出具水質檢驗報告,然後從網上下個二次供水衛生制度,找兩個有健康證的員工就可以了

E. 食品.公共場所.生活飲用水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試題

呵呵 還不錯

F. 飲用水的衛生有哪些知識

一般飲用水,不論是地下水還是地面水,都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燒開後硝酸鹽內可還原成亞硝酸鹽。亞容硝酸鹽和人體胃內的胺類物質能化合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是一種致癌物質。據測定,人類日常飲用的開水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最高的是以塘水燒開的水,其次是河水,再次是淺井水,深井水含量最低。

農村居民用水,往往一次集中將水缸挑滿,儲存著慢慢用,這種做法,會因水中細菌的還原作用,使亞硝酸鹽含不斷提高。所以農村居民飲水應該當天用當天挑,吃新鮮水。也可在飲用水中加漂白粉,以消毒殺菌。

城市有些人習慣第1天晚上封好煤爐後把水壺放上,用余熱使水溫上升,次晨再燒開,這種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極高,對人體很不利。把冷開水再回鍋燒開的做法也不可取,這種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也很高。

G. 安全在我心中 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用水安全衛生常識

食品安全
1、糧食安全

大米:消費者在買米時,要選擇大型超市、糧油專賣店等正規銷售點購買大米。購買時先看米粒的外形是否飽滿,顏色為珍珠白色,無異味,用手使勁搓還會有油。我國曾經在十多個省市的糧油批發市場,出現一種稱作「民工糧」的大米,實際上是一種陳化糧(陳化米、黃粒米),這種米色澤黃、價格低廉的大米,這種米在貯存過程中時間過長、高溫、高濕、發霉變質能夠產生黃麴黴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化學致癌物質,尤其是導致肝癌。

麵粉:當前我國的麵粉質量不容樂觀,市場上濫用麵粉增白劑的現象很嚴重,我國近幾年的麵粉抽檢結果表明,一半以上的產品存在增白劑嚴重超標的問題。麵粉增白劑是人工合成的非營養性的化學物質,對人體有許多害處。以下兩種增白劑對人體危害最大。

過氧化苯甲醯:目前在麵粉中最常見使用的增白劑-它是一種強氧化劑,能夠破壞麵粉中的維生素A和E等營養成分,長期食用會對肝臟造成損害,世界上許多國家是嚴禁使用的。

「吊白塊」:近年來,許多的不法生產者把「吊白塊」違法添加到麵粉等食品中進行增白,從而嚴重危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什麼是增白?化學名稱是:甲醛次硫酸氫鈉,它在高溫下有極強的還原性,使具有漂白作用,其水溶液在60℃以上開始分解為有毒有害物質,在120℃以下分解為甲醛、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有毒氣體。「吊白塊」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印染工業中作為拔染劑使用。這些有害氣體可使人頭痛、乏力、食慾差,嚴重時甚至可致鼻咽癌等癌症。有研究表明:口服甲醛10-20ml,吸入硫化氫氣體幾口,可導致人體死亡。國際癌症研究組織指出,長期接觸甲醛者,鼻腔或鼻咽部發生腫瘤的機會明顯增加。2002年10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實施了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吊白塊」的規定。

2、蔬菜的安全性問題 蔬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輔助食物之一,近年來蔬菜的安全問題直接關繫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正是由於蔬菜的安全性問題具有隱蔽性、突發性的特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引起注意,一旦發生往往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特別是農葯的殘留和污染問題近些年來日漸突出起來,每年都有許多起食用農葯的殘留超標的蔬菜而引起中毒的事件,甚至導致人員的死亡。

農葯污染問題: 一般說,葉菜類蔬菜容易出現農葯的殘留超標的現象,例如小青菜、白菜、韭菜、油菜、空心菜等。而瓜果類、辣椒、番茄、豆角蒜、蔥、土豆、冬瓜和洋蔥等受農葯的污染相對較小。蔬菜上粘染的農葯主要為有機磷類殺蟲劑,在平時清洗蔬菜時,可用清水浸泡30分鍾,然後用清水沖洗,這樣反復3-5遍為止。基本上可清除絕大部分殘留的農葯。可用果蔬洗滌劑、鹽水、熱水清洗,用軟毛刷刷、削皮等方法去處。

3、食用油 消費者在選購食用油時最好選購色拉油和高級烹調油,即新標准中的一級和二級油,這種油煙點高,能夠減少廚房的油煙污染。選購時注意食用油的顏色是越淺越好、透明度是越高越好,並且沒有沉澱。食用油的保質期一般為一年。目前市場上定型包裝的油脂產品,特別是知名品牌,產品的衛生質量都比較可靠,而散裝油的衛生安全隱患較多。

4、肉的安全 消費者在購買肉時應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注意肉的標簽、印章,還要看肉皮表明無紅點,有紅點的可能是變質和腐敗肉。瘦肉光澤紅色均勻、肥肉色澤潔白。用手指壓肉的表面壓後凹處迅速恢復原狀為好肉,用手摸如微干或略濕潤是好肉。

5、水產品的安全 在我國目前水產品導致的一系列問題主要是,例如出口產品的抗生素超標,不法分子給水產品增重、漂白或著顏色、防腐,擅自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防腐劑、漂白劑、著色劑等,甚至用甲醛浸泡等有毒有害的葯物處理水產品,因此對消費者的健康安全造成很大的危害。

魚類:選購時注意魚的眼睛光亮透明,眼球突起,魚鰓緊閉,鰓片呈粉紅色或紅色,無粘液和污物,魚鱗光亮、整潔,魚身體挺直,魚肚充實、不膨脹、魚肉堅實有彈性。如何識別農葯毒死的魚,這種魚有煤油味、氨水味、大蒜味道,魚的顏色是紫紅色和黑褐色,蒼蠅很少去叮咬。

蝦類:選購時要注意蝦的質量,質量好的蝦頭、體緊密相連,外殼與蝦肉緊貼一體,且蝦肉有彈性,有光澤。

蟹類:質量好的的蟹有光澤,蟹體挺而硬,提起來有重實感。

6、豆漿、四季豆的安全 豆漿、四季豆含有皂素類的天然毒素,需要經高溫加熱才能夠被破壞,若加熱不徹底會引起食物中毒。食用豆漿時,豆漿要煮沸10分鍾以上。加工烹調四季豆要充分加熱、煮熟。

7、警惕非食品原料 用工業酒精和香精勾兌假酒,造成甲醇中毒;誤用工業用鹽和亞硝酸鹽當食鹽引起中毒;誤用桐油當食用油引起中毒;
交通安全
一、行走須知

1、行人須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要靠路邊行走;

2、行人不準在車行道 上追逐、猛跑,不準在車輛臨近時突然猛拐橫穿;

3、不準在道 路上扒車、追車,不準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

4、不準在公路上玩耍、嬉鬧;

5、學齡前兒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須有成年人帶領;

二、乘車須知

1、不準在道路中間招呼車輛;

2、機動車在行駛中不準將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

3、乘車時,不準站立,不準在車內吃東西;

4、不強行上下車,做到先下後上,候車要排隊,按秩序上車;下車後要等車輛開走後再行走,如要穿越馬路,一定要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穿行;

5、不乘坐超載車輛,不乘坐無載客許可證、運動證的車輛;

三、騎車須知

1、未滿十二周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三輪車;

2、拐彎前須減速慢行,向後瞭望,伸手示意,不準突然拐彎;

3、不準雙手離把,不準攀扶其他車輛或手中持物;

4、不準車輛並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競駛;

5、要經常檢查車子性能,響鈴、剎車或其他部件有問題時不能騎車,應及時修理;

6、不準撐傘騎車,不準騎車帶人;

7、不準在道路上學騎車;

8、不準在車行道上停車或與機動車爭道搶行
1、安全橫過道路
上學、放學和外出活動,我們幾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走路要保證安全,這裡面的學問可多著呢!有不少行人,因為沒有掌握好安全橫過道路的要領,結果喪身與汽車輪子底下。
橫過道路時,要選擇有人行橫道的地方。這是行人享有「先行權」的安全地帶。在這個地帶,機動車的行駛速度一般都要減慢,駕駛員也比較注意行人的動態。在沒劃有人行橫道的地方橫過道路,要特別注意避讓來往的車輛。避讓車輛最簡單的方法是:先看左邊是否有來車,沒有來車才走入車行道;再看右邊是否有來車,沒有來車時就可以安全橫過道路了。
橫過道路不走人行橫道,隨便亂穿,或者在汽車已經臨近時急匆匆過道路,都是十分危險的舉動。

2、乘車
乘坐公共車輛,應該遵守公共秩序,講究社會公德,注意交通安全。
候車時,應依次排隊,站在道路邊或站台上等候,不應擁擠在車行道上,更不準站在道路中間攔車。上車時,應等汽車靠站停穩,先讓車上的乘客下完車,再按次序上車,不能爭先恐後。上車後,應主動買票,主動讓座給老人、病人、殘疾人、孕婦或懷抱嬰兒的乘客。車輛行駛時,要拉住扶手,頭、手不能伸出車窗外,以免被來往車輛碰擦。下車時,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擠。下車後,應隨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橫過車行道的,應從人行道內通過;千萬不能在車前車尾急穿,這樣很不安全。

3、道路不是游戲場
道路是為了交通的便利而建造的。道路上車輛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我們隨意地在道路上玩耍、游戲、追逐,把它當作「游戲場」,放學以後在道路拉開「場子」踢足球、打羽毛球,既妨礙車輛的通行又會被車輛撞傷,是不允許的。在人行道上跳「橡皮筋」、跳繩、踢毽子,會給行人的通行帶來困難,是妨礙交通的。在道路上追追打打,車前車後亂穿,甚至相互扔石子,這就更容易出事故了,另外一些同學,因為不懂得在道路上玩耍的危害性,甚至在道路中間攔車、追車、扒車和向汽車投擲石塊,以此為樂,這是最最危險的舉動,一旦被車撞倒,後果不堪設想。
道路不是游戲場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我們要互相提醒,大膽勸阻,當一名維護交通安全的「宣傳員」。

4、避讓轉彎車輛
當汽車的方向燈一閃一閃時,告戒人們,汽車要轉彎了。我們應該注意避讓轉彎車輛。
現代汽車的轉向,都是依靠前輪來轉向的。隨著前輪的轉動,汽車車身也逐漸改變方向。汽車轉彎時所佔用的空間往往大於車輛固有的寬度。前輪行駛的軌跡不與後輪的軌跡重合,也就是說,前後兩只輪子不會走在同一條弧線上,而是有一定距離差別的。這就是汽車轉彎的「內輪差」。由於這種「內輪差」,使汽車轉彎時,前輪可以通過道路的某一物體,而後輪卻不能通過。
懂得了汽車轉彎的基本原理後,我們在道路上碰見轉彎的車輛時,不能靠車輛太近,不要以為汽車的車頭可以過去,就沒有事情了。其實如果你離轉彎汽車太靠近,就很可能被車尾撞倒。

5、騎自行車常識
我國十世界上擁有自行車最多的國家,十世界公認的「自行車王國」。
自行車輕巧靈活,車速自便,維修簡單,並且不使用燃料,無廢氣污染,無雜訊,因此特別受人青睞。但是,自行車靠騎車人用雙腳踩動踏板,由鏈條來帶動後輪向前滾動,在行進時要用雙手握住車把來掌握重心,控制方向。所以穩定性差,安全性差。一碰即倒,一倒人就傷。
從保證交通安全出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明文規定,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而當你已經達到法定的騎車年齡,准備騎車時,則必須認真地學一學有關騎自行車的規定,要掌握騎自行車的基本要領。
自行車首先應該保持機件完好,安全設施齊全,牌、證齊全。出發之前,應該先檢查一下鈴、鎖、剎車、車輪、踏腳、鏈條、撐腳、坐墊等是否完好有效。
學騎自行車時,應選擇人車稀少的道路或廣場、操場。禁止在交通繁忙地段學騎自行車。
當你已經掌握騎車技術,可以單獨騎車時,你還應該掌握一下幾條騎車規范:
一是,在非機動車車道內順序行駛,嚴禁駛入機動車道。在沒有劃分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的道路上行駛,應盡量靠右邊行駛,不能騎車在道路中間,不要數車並行,逆向行駛。
二是,騎車至路口,應主動地讓機動車先行。遇紅燈停止信號時,應停在停止線或人行橫道線以內。嚴禁用推行或繞行的方法闖越紅燈。
三是,騎車轉變時,要伸手示意。左轉彎時伸出左手示意;同時要選擇前後暫無來往車輛時轉彎,切不可在機動車駛近時急轉猛拐,爭道搶行;也不要彎小轉。
四是,自行車在道路上停放,應按交通標志指定的地點和范圍有秩序地停放;在不設置交通標志的支路上停放也不要影響車輛、行人的正常通行。
五是,騎自行車載物,長度不能超過車身,寬度不能超出車把寬度,高度不能超過騎車人的雙肩。騎自行車在市區道路上不準帶人。
六是,騎自行車不準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曲折競駛、扶身並行。
七是,不準一手扶把,一手撐傘騎車。撐傘時,要下車推行。
騎自行車的安全問題是個大問題,在各類交通事故種,自行車事故要佔總事故的一半以上。自行車給人們的交通帶來了便利,自行車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不幸。為此,我們應該嚴格遵守騎車規范,避免成為自行車的「犧牲品」。
用水安全
水源可受到人類活動的污染,最常見的是家畜排泄物和工農業廢物(如污水、化學品、肥料和農葯)進入水中。化學品污染除非非常嚴重,否則它對旅遊者的影響通常不及生物污染明顯。化學品在人體中往往有積蓄作用,所引起的損傷與接觸時間長短有關。另一方面,致病微生物的生物污染,對旅遊者的影響比化學品對當地居民的影響明顯,因為當地居民對地方性流行的感染已有部分或充分的免疫力。大多數與水有關的感染,都是通過人們進食腸道細菌或病毒污染的飲水或食物、直接接觸污染的水(如血吸蟲)而傳播。水傳播疾病的最重要的傳染來源無疑是人類糞便。

自來水是安全的,但是,自來水在輸送過程中可能受到污染,特別在不是用連續的水管輸送自來水時更容易受污染。還有從沒有防護的井、湖泊和溪流中舀取的水也不能保證安全。

旅遊時,如來到一個水源情況不明的地方,應採取一定的預防措施。短暫逗留時,最好飲用煮沸的水或避免飲水,以及剛開啟的瓶裝或罐裝飲料。在飲用冷卻飲料時,冰塊應放在容器外,而不能放入飲料中。

旅遊者如果在一個地方長時間逗留,應考慮水的凈化。要從最安全的水源取水,自來水、井水和雨水優於江河湖泊中的水。水的凈化過程包括澄清、過濾和消毒。

對混濁的水需要先過濾再處理,這樣可以改善水的外觀和味道,並可清除某些粘附在懸浮物質上的病原體,還能提高進一步處理(如化學消毒)的效率。水過濾後看上去很潔凈,但並不安全,還需要煮沸或化學消毒。

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是煮沸,應盡量應用這種方法。水經煮沸10分鍾後即可安全地飲用。沸水由於清除了溶於水中的氣體而索然無味,把水盛放在有蓋的容器(最好就用煮水的容器)內冷卻幾小時,有助於改善水的味道。

H. 飲用水有什麼衛生知識

一般飲用水,不論是地下水還是地面水,都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燒開後硝酸鹽可還原成亞硝專酸鹽。亞硝酸鹽和屬人體胃內的胺類物質能化合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是一種致癌物質。據測定,人類日常飲用的開水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最高的是以塘水燒開的水,其次是河水,再次是淺井水,深井水含量最低。

農村居民用水,往往一次集中將水缸挑滿,儲存著慢慢用,這種做法,會因水中細菌的還原作用,使亞硝酸鹽含不斷提高。所以農村居民飲水應該當天用當天挑,吃新鮮水。也可在飲用水中加漂白粉,以消毒殺菌。

城市有些人習慣第1天晚上封好煤爐後把水壺放上,用余熱使水溫上升,次晨再燒開,這種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極高,對人體很不利。把冷開水再回鍋燒開的做法也不可取,這種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也很高。

I. 小學生 衛生知識手抄報

"四勤」: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打掃衛生。

手經常拿這摸那,很容易被弄臟。如果用臟手扣鼻子、揉眼睛、摸嘴巴,就會把病菌帶進體內,引起疾病。所以一定要勤洗手。皮膚是維護身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勤洗澡,能及時清除毛發中、皮膚表面、毛孔中的灰塵、細菌,防止生瘡、長癬、長疥子。指甲里容易藏有灰塵、病菌、病毒、寄生蟲,應當勤剪指甲。此外,環境衛生不好,容易傳播疾病。要勤打掃衛生,保持室內外清潔。
「兩不」:不要共用衛生潔具(如:毛巾、杯子等),不亂扔垃圾。
「五好」:是心態調整好、生活安排好、飲食調節好、衣服穿得好、健康關注好。
心態調整好:就是要保持心情愉快。這樣,不僅人感到舒服,還會增強抵抗疾病的免疫力。要注意講科學,不迷信,用科學指導生活。
生活安排好:每天都應當為學習、體育鍛煉、家務勞動等活動安排一定的時間。並且注意生活的規律性。
飲食調節好:就是要注意飲食衛生和營養,盡可能每天都吃一點蔬菜、瓜果和豆製品。
衣服穿得好:就是要注意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服,積極預防感冒。
健康關注好:就是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如果發熱、拉肚子要及時請醫生診治。千萬不要亂吃葯。

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益健腦

青少年處於身體發育和學習文化知識的最佳階段。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身體好、學習好,將來能夠在社會上有所成就,這就需要強健的體魄和聰明的頭腦。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益健腦。
一、吃好早餐。一直就有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的說法,但由於早上時間最為緊張,有的孩子又懶床,就來不及吃早餐。這樣,對大腦的損害非常大,因為不吃早餐造成人體血糖低下,對大腦的營養供應不足,而上午又是功課最多的時候,大腦需要的能量得不到供應,長期下去,會影響功課和大腦的發育。早餐中鮮牛奶最為適宜,它不僅含有優質的蛋白質,而且還含有大腦發育所必需的卵磷脂。

二、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是大腦休息和調整的階段,睡眠不僅能保持大腦皮層細胞免於衰竭,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補充,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達到了新的平衡。良好的睡眠有增進記憶力的作用。青少年每天應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同時要注意睡覺時不要蒙頭,因為蒙頭睡覺時,隨著棉被內二氧化碳濃度的不斷升高,氧氣濃度不斷下降,大腦供氧不足,長時間吸進污濁的空氣,對大腦損傷極大。

三、飲水充足。水是人體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研究發現,飲水不足是大腦衰老加快的一個重要原因。青少年每天至少要飲用8杯水,以保證身體的需要。參加體育鍛煉。通過鍛煉不僅可以使骨骼、肌肉強壯發達,依能促進大腦和各內臟器官的發育。

四、不要帶病用腦。在身體欠佳或患各種急性病的時候,就應該休息。這時如仍堅持學慣用腦,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腦的損傷。
學校衛生宣傳材料
一、中小學生每日學習時間、戶外活動時間、睡眠時間:
1、學習時間(包括自習):小學生每日不超過6小時;中學生不超過8小時。
2、戶外活動時間:小學生每日不少於3—3.5小時,中學生不少於2—2.5小時。
3、睡眠時間:小學生每日睡眠應保證10小時,中學生應保證9小時。
二、刷牙方法、讀寫姿勢、個人衛生「四勤」「五不」等:
刷牙方法:早起晚睡要刷牙,正確方法請記下,順著牙縫往外刷,除盡牙縫飯菜渣。
刷上牙,往下刷,刷下牙,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刷,牙齒刷得白又白。
讀書的姿勢:手拿書本用心看,書距眼睛一尺遠。姿勢端正腰挺直,保護視力要牢記。
筆的姿勢:小小鉛筆手中拿,手離鉛筆一寸遠。食指在前拇指後,斜拿鉛筆字寫大。
寫字的姿勢:寫字做到三個一,一寸一拳和一尺。左手壓紙右手寫,身正肩直頭不斜。
生水喝不得:夏天汗多口以渴,生水不能隨便喝,
水中病菌多又多,引起疾病多又多,
飲水衛生要講究,確保健康真快樂。
個人衛生「四勤」:勤洗手指甲,勤洗頭理發,勤洗澡洗衣,勤漱口刷牙。
個人衛生「五不」: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和不清潔的食物,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不亂丟果皮紙屑。
早睡早起身體好:晚上莫貪玩,按時上床睡,天亮早起來,睡中十小時,白天精神爽,學習能力強。
吃飯定時定食:一日三餐不可少,定時定食要記牢。早吃好,午吃飽,晚餐適量身體好。
眼保健操的操作方法及四個穴位:四個穴位:天應穴、晴朗穴、四白穴、太陽穴 站、坐、走、卧的姿勢 站如松、走如風 座如鍾、卧如弓
立正穩重像棵松 座姿端正像個鍾
頭正肩平挺起胸 不駝背來不窩胸
手臂下垂腳靠攏 頭正肩平身自然
眼視前言多威風 雙腳平放好輕松
走起路來似春風 睡覺側身腿稍弓
頭正肩平腳步動 像個大弓真舒坦
腳鐵內勾和外扒 側卧仰卧不俯卧
挺胸擺臂向前行 睡姿科學疲勞改

三、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我們吃完食物後,會有不少殘渣粘在牙齒上,留在牙縫里。晚上睡覺時口腔閉合,唾液分泌減少,加上口腔溫度合適,牙縫里的殘渣就會在口腔細菌作用下變酸,使牙齒缺損、疼痛:破壞牙齒功能,影響消化吸收,並能引起牙髓炎、根尖病及心臟病、腎病、風濕病、敗血病等,嚴重影響身體健康,所以我們要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和睡前不吃東西的習慣,並要求每人都有自己的保健牙膏和保健牙刷(毛束2—3排,每排6—8束毛,刷頭軟小,在口腔中轉動靈活,容易清洗到牙齒的各個面)。按照正確的刷牙方法刷牙,各部位重復刷8—10次,刷完後要徹底用清水刷掉牙刷的殘留物並甩干,然後放入漱口杯內,刷頭要朝上,要放在乾燥、通風處,還應定期更換牙刷,當刷毛已倒伏、捲曲,失去清潔作用時應當廢棄更換。

健康從寢室做起
人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而我們同學起碼有二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寢室里度過,因此,講究寢室衛生,對促進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注意空氣衛生:改善寢室空氣衛生質量,要注意通風換氣,早上起床後立即打開門、窗通風,晚上睡覺時窗戶也要留個通風口。
2、做好每天的室內衛生:應做到床上平整、衣櫃整潔、盆內無臟褲襪,鞋子及時換洗;地面無垃圾、洗漱台清潔、便池無異味等。
3、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床上用品應該定期清洗和晾曬。
4、不要隨便在床上坐卧:從外面回到寢室,不要隨便在床上坐,更不要就這樣睡在床上,以免身上和衣物上的灰塵污染床上用品,影響身體健康。

J. 安全知識培訓的目的是什麼

安全培訓的目的是:

1、為加強和規范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防範傷亡事故,減輕職業危害。

2、安全教育是使廣大職工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強預防事故、控制職業危害和應急處理的能力。

3、安全教育是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內容,堅持安全教育制度,搞好對全體職工的安全教育,對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4、提高企業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法律意識和管理水平。

5、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

6、減少「三違」作業行為,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

(10)供管水人員衛生知識培訓內容擴展閱讀

安全培訓的意義在於:

1、通過安全技術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2、通過安全培訓提高工人的技術知識水平;

3、通過安全培訓提高幹部的安全管理業務水平;

4、促進技術知識的更新。

安全管理的對象是風險,管理的結果要麼是安全,要麼是事故。我們說「安全的規律」,確切地說,就是事故發生的規律,就是事故是怎麼發生的。世間的事都有個前因後果,事故這個結果也有原因,原因就在於事故相關的各個環節,就是說,事故是一系列事件發生的後果。

這些事件是一系列的,一件接一件發生的,就是「一連串的事件」。所以,安全管理上就有了「事故鏈」原理。事故讓人們看到了一個鎖鏈:初始原因→間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傷害。

閱讀全文

與供管水人員衛生知識培訓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