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寫高溫防護,中暑急救等衛生知識的通知
通知:
中暑是有高溫環境造成的人體細胞內部發生反應,導致細胞發生病態,這內就是中暑容。目前能夠恢復高溫病態細胞的唯一方法是吃中暑寶。
平時吃中暑寶可以提高耐熱能力。中暑吃中暑寶,輕者2小時痊癒,重者2小時見效。
急性中暑搶救時間不足20分鍾,
為此,請大家盡快來領取中暑寶。以免中暑。
2. 防高溫,防中暑,防疲勞,防自燃,防爆胎,防洪水等"六防"怎麼培訓
一個問答里防不了這么多。首先是防中暑,
中暑是高溫環境下人體細胞內部發生反應,導致細胞發生病態,這就是中暑。目前能夠使病態細胞恢復正常的唯一方法是吃中暑寶,在人高溫難耐即將中暑時吃下中暑寶,立刻舒服,不會中暑。
如果已經中暑,吃中暑寶,輕者2小時痊癒,重者2小時見效。其他任何方法都不能使病態細胞恢復正常。事實證明,其他方法治療中暑,幾乎都有後遺症。
急發中暑搶救的時間不足20分鍾,時間真是生命!要提前准備好中暑寶!!
3. 職業病防治規章制度
下面是一些參考資料:
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1 范圍
1.1 本制度規定了我廠職業病防治管理的部門和職責、管理內容與要求、監督與考核等內容。
1.2 本制度適用於我廠的職業病防治管理。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3 管理機構和職責
3.1 管理機構
人事勞動部為廠職業病防治管理的歸口管理部門,安全生產部負責職業病防治的監督管理,醫務所負責員工職業衛生服務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建立與保管。
3.2 職責
制定職業病防治方案: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員工健康監護檔案;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完成我廠職業病防治管理的各項工作。
4 工作內容、要求與程序
4.1 管理內容
4.1.1 人事勞動部組織全廠員工學習《職業病防治法》,對接觸有毒有害物工種員工進行專業教育和培訓。
4.1.2 採取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按時發放有效的勞動保護用品及器具。
4.1.3 根據國家及中電投集團公司對職業病防治工作;勞動保護的有關規定,由安全生產部和人事勞動部門確定有毒、有害工種及從事該工種的員工。
4.1.4 安全生產部應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監測,確定有毒有害工作的場所及預防、應急措施,並向員工公開。
4.1.5 醫務部門應配備兼職職業衛生醫師和護士,加強對勞動過程中職業衛生的防護與管理。按要求,組織接觸有毒有害工種人員體檢,並建立、保管職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4.1.6 負責職業病診斷的有關工作和確診職業病人的上報工作。
4.2 管理要求
4.2.1 接觸有毒有害物工種人員上崗前應進行專業培訓。
4.2.2 接觸有毒有害物工種人員上崗前、離崗前應體檢,在崗人員每年體檢一次。
4.2.3 有毒有害工作場所每年至少監測一次。
4.2.4 安全生產部設立工作場所危害因素監測檔案。
5 監督檢查與考核
5.1 由廠長工作部負責監督與考核。
5.2 本制度按廠《經濟責任制考核管理標准》的有關部分進行考核。
6 附則
6.1 本制度由人事勞動部負責解釋。
6.2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職業病預防管理制度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的危害,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根據國家2002年5月1日起實施的《職業病防治法》。特製定本管理制度:
一、職業病的種類:
1、目前我國公布的職業病共9類:職業中毒、塵肺、物理因素職業病、職業性傳染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疾病、職業性腫瘤、其他職業病。
二、與建築業有關的主要職業病:
1、職業中毒:由於施工現場通風不良等原因,如地下室施工,沒有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可造成局部環境大量的有毒物質積聚,造成急性中毒。如油漆工長期接觸有毒有害物品,如果不注意防護,或者防護不當。可造成慢性苯中毒,如白血球減少,進一步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
2、塵肺:粉塵作業人員,如石工、電焊工、木工、化灰工等,如不注意個人防護,輕者可導致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或支氣管哮喘,長期在粉塵的作業環境下工作,嚴重時可導致塵肺。
3、職業性耳病:建築施工現場的打樁機、混凝土攪拌機、振動機等高分貝的雜訊,長期在這種環境因素下作業,可使人聽力減退,嚴重時可造成耳聾。
4、職業性眼病:如電焊工在操作施工時,不帶眼罩,不注意眼部的保護,可導致電光眼,使眼睛紅腫疼痛,不能視物。
5、心血管疾病:由於建築施工人員大多為高空作業、長期高度注意力集中,容易造成精神緊張,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生。長期在不良環境因素的刺激下,如長期接觸雜訊、振動等,也會導致高血壓及冠心病的發病率提高。
6、骨髓及軟組織損傷:因建築施工人員大多為重體力勞動,主要由外傷、提重或負重、不良體位等因素造成。如急性腰扭傷、慢性腰痛、腰肌勞損、韌帶損傷和腰椎間盤突出症。
7、高溫中暑:由於夏天高溫露天作業,太陽直射,沒有防護措施,或者防護不當,不科學安排工作時間。很容易造成施工人員中暑。再如夏天在地下室施工,由於局部環境高溫高濕,或者通風設備不良,沒有採取有效的降溫措施,也可導致施工人員中暑。
三、預防措施
1、項目部應把職業病防護費用列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職業病防護設施應與工程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發揮防護作用。
(l)工程管理部為職業衛生管理的主管部門,配備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由項目部經理負責,開展職業病預防工作。
(2)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及實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職業病衛生管理制度。
(4)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檔案。
(5)建立、健全職業危害事故及應急救援預案。
2、按規定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職業衛生教育,特別是油漆工、電焊工、粉塵作業人員、高空作業人員等特殊工種,定期組織職業健康檢查,建立職業健康檔案。檢查發現不適宜原工作的,應調離原工作崗位,必要時進行醫學觀察。
3、施工現場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4、施工現場應當優先採用有利於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逐步替代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
5、項目部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當告知勞動者職業病危害的真實情況。
6、項目部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症的勞動者從事所禁忌的工作。
7、不得安排未經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工作。
8、施工現場必須採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措施,並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職業病防護用品必須符合防治職業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9、施工現場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濃度不得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病損傷的有毒、有害施工現場,勞動者必須配置一定的防護用品,並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葯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10、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應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於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11、不得違章指揮和強令勞動者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對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提高職業衛生的知識。督促、指導施工人員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
12、發現施工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時,應立即採取相應的治理措施。仍然達不到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時,必須停止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經治理後,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時,方可重新施工作業。
13、對遭受或可能遭受職業病危害的施工人員,應當及時進行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
引用文件:
《勞動衛生預防職業病學》
《職業病防治法》
《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
這里還有一些參考資料:
http://gzzwgs.com/ShowPost.asp?ThreadID=228
4. 急求中暑預防知識宣講材料!!
中暑的預防和注意事項:
1.大量飲水。在高溫天氣,不論運動量大小都要增加液體攝入。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時再飲水。對於某些需要限制液體攝入量的病人,高溫時的飲水量應遵醫囑。
2.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酒精性飲料和高糖分飲料會使人體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溫時不宜飲用。同時,要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
3.少食高油高脂食物,減少人體熱量攝入。
4.穿著質地輕薄、寬松和淺色的衣物。
5.盡量在室內活動。如條件允許,應開啟空調。如家中未安裝空調,則可以藉助商場或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避暑。使用電扇雖能暫時緩解熱感,然而一旦氣溫升高到32.2攝氏度(90華氏度)以上,電扇則無助於減少中暑等高溫相關疾病的發生。洗冷水澡或者打開空調對人體降溫更加有效。
6.外出時,應塗擦防曬值SPF 15及以上的UVA/UVB防曬劑,戴上寬檐帽和墨鏡,或使用遮陽傘。
7.出行應盡量避開正午前後時段,戶外活動應盡量選擇在陰涼處進行。
8.高溫時應減少戶外鍛煉。如必須進行戶外鍛煉,則應每小時飲用2-4杯非酒精性冷飲料。運動型飲料可以幫助補充因汗流失的鹽分和礦物質。
9.如高溫時駕車出行,離開停車場時切勿將兒童和寵物留在車內。
10.雖然各種人群均可受到高溫中暑影響,但嬰幼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發生危險,應格外予以關注。對於這些高危人群,在高溫天氣應特別注意,及時觀察是否出現中暑徵兆。
5. 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職業病的診斷要些什麼資料和走什麼程序
您具體可以了解下國家有關職業病的法律規定。但是您提到的高溫中暑情況,應該用人內單位對特別崗位容在高溫時工作的勞動者有提供高溫補貼,如果出現中暑情況應屬於醫療保險范圍內的醫院治療,報銷。
程序上是要與勞動局的醫療保險單位和職業病鑒定單位等聯絡。
6. 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時間規定多少
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加強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培訓工作的通知》第四條的規定:
參加職業衛生培訓的時間不少於總學時的30%,繼續教育時職業衛生培訓不少於20%。初次培訓不得少於16學時,繼續教育不得少於8學時。
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主要培訓內容:國家職業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職業病危害防治基礎知識,結合行業特點的職業衛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
經考核合格後,在合格證中註明職業衛生培訓內容和培訓學時,不再單獨進行職業衛生培訓。其他行業領域應當按照本通知要求的內容和學時開展職業衛生培訓。
職業衛生管理人員主要培訓內容:
國家職業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標准,職業病危害防治知識,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職業病防護設施的維護與管理,職業衛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初次培訓不得少於16學時,繼續教育不得少於8學時。職業病危害監測人員的培訓,可以參照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要求執行。
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主要培訓內容:
國家職業病防治法規基本知識,本單位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所從事崗位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和防範措施,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勞動者的職業衛生保護權利與義務等。煤礦接觸職業病危害勞動者的職業衛生培訓,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7. 如何預防夏季高溫中暑的知識學習點
中暑是高溫環境下復,細胞內部發生反應制,導致細胞發生病態,這就是中暑。所以預防中暑首先應該盡量躲避高溫,沒有高溫就沒有中暑。但是夏天完全不接觸高溫也是不可能的,接觸高溫細胞內部就會發生反應,所以夏天中暑幾乎人人都有,只是輕重不同。
目前能夠使高溫病態細胞迅速恢復正常的方法只有一個:吃 中暑寶。其他任何方法都不能使高溫病態細胞恢復正常。在你高溫難耐即將中暑時吃下,立刻舒服,不會中暑。如果已經中暑,吃中暑寶,輕者2小時痊癒,重者2小時見效。所以,夏天應該提前准備好中暑寶。
8. 如何預防高溫帶來的職業病
高溫作業的種類
①高溫強熱輻射作業:其特點是氣溫高,熱輻射強度大,相對濕度低,形成乾熱環境,這類作業場所都有強烈的輻射熱源,室內外氣溫差可達10℃以上,以對流熱和輻射熱作用於人體。②高溫高濕作業:這類作業環境的氣象特點是氣溫、氣濕高,而熱輻射較弱。主要是由於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水蒸氣或生產上要求車間內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所致。③夏季露天作業:建築、搬運等露天作業,除受太陽的輻射作用外,還接受被加熱的地面和周圍物體放出的輻射熱。
人為什麼會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作業,機體從高濕環境接受對流與輻射熱量,加上勞動和高溫環境增加的代謝產熱量,遠遠超過機體的散熱量。若這個惡性過程不斷發展,人體通過一系列的體溫調節還是不能維持機體的熱平衡時,就造成機體過度蓄熱。同時,由於大量出汗導致脫水、失鹽,從而發生中暑。
中暑病人的處理
發現中暑病人後,首先應使患者脫離高溫作業環境,到通風良好的蔭涼地方休息,解開衣服,給予含鹽的清涼飲料。必要時,可進行刮煩療法或針刺合谷、曲池、委中、百會、人中等穴。如有頭昏、惡心、嘔吐或腹瀉,可用中葯霍香正氣九;如呼吸、循環衰竭時,給予葡萄糖生理鹽水靜脈滴注,並可注射呼吸和循環中樞興奮劑。
怎樣預防中暑?
①合理布置熱源,把熱源放在車間外面或遠離工人操作的地點,採用熱壓為主的自然通風,應布置在天窗下面;採用穿堂風通風的廠房,應布置在主導風向的下風側。
②隔熱,是減少熱輻射的一種簡便有效方法。
③加強通風換氣,加速空氣對流,降低環境溫度,以利於機體熱量的散發。
④加強個人防護,合理組織生產,如穿白色、透氣性好、導熱系數小的帆布工作服;同時調整工作時間,盡可能避開中午酷熱,延長午休時間。加強個人保健,供給足夠的含鹽清涼飲料。
飲料中要加鹽
高溫環境下勞動,人體為了散熱,常常大量出汗。出汗使人體喪失了大量水份和鹽份,主要是鈉鹽和部分鉀鹽,一般汗液中含氯化鈉0.1-0.35%。普通高溫作業工人勞動8小時出汗4-8升,損失鹽份約15-20克。所以,對高溫作業工人既要及時補充水份,也要及時補充鹽份,才能維持機體正常功能,這也就是在清涼飲料中加鹽的原因。通常可按含食鹽量0.1-0.2%來配製清涼飲料,供工人飲用。
9. 高溫職業病有哪幾種啊
1、熱射病:由於體內產熱和受熱超過散熱,引起體內蓄熱,導致體溫調節功能發生障礙。是中暑最嚴重的一種,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典型症狀為:急驟高熱,肛溫常在41℃以上,皮膚乾燥,熱而無汗,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重症患者可有肝腎功能異常等。
2、熱痙攣:是由於水和電解質的平衡失調所致。
臨床表現特徵為:明顯的肌痙攣使有收縮痛,痙攣呈對稱性,輕者不影響工作,重者痙攣甚劇,患者神志清醒,體溫正常。
3、熱衰竭:是熱引起外周血管擴張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環血量減少,顱內供血不足而導致發病。
主要臨床表現為:先有頭昏、頭痛、心悸、惡心、嘔吐、出汗,繼而昏厥,血壓短暫下降,一般不引起循環衰竭,體溫多不高。
(9)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高溫中暑擴展閱讀:
高溫作業保護措施:
1、改善工作條件,配備防護設施、設備。
水隔熱:常用的方法有水箱或循環水爐門,瀑布水幕等。
使用隔熱材料:常用的材料有石棉、爐渣、草灰、泡沫磚等。在缺乏水源的工廠及中小型企業,以採取此方法為最佳。
採用自然通風:如天窗、開敞式廠房,還可以在屋頂上裝風帽。
機械式通風:如風扇、崗位送風,安裝空調設備。
2、加強個人防護
高溫作業個人防護用品:應採用結實、耐熱,透氣性好的織物製作工作服,並根據不同作業的需求,供給工作帽、防護眼鏡、面罩等。如高爐作業工種,須佩帶隔熱面罩和穿著隔熱,通風性能良好的防熱服。
3、加強衛生保健和健康監護
從預防的角度,要做好高溫作業人員的就業前和入暑前體檢,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高溫禁忌症者,一般不宜從事高溫作業,應給予適當的防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