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餐飲消防知識培訓資料及相關試題答案
一、人員密集場所的業主和經營使用單位必須遵守消防法律法規和技術標准規定,嚴禁違法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裝修,嚴禁擅自改變建築結構和用途。
二、人員密集場所所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是本場所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三、人員密集場所應當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實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加強消防設施和器材日常管理維護,定期對員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組織開展防火檢查,消除火災隱患。
四、人員密集場所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必須保持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和火災應急廣播系統必須符合規定,嚴禁佔用和堵塞疏散通道,嚴禁鎖閉和遮擋安全出口。除住宿類經營場所外,其餘經營場所內不得違法設置員工宿舍,不得違法留宿從業或消費人員。
五、人員密集場所應當按照有關標准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消火栓等建築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並加強維護保養,確保完好有效,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停用、挪用、遮擋、損壞、拆除或埋壓圈佔。
六、人員密集場所的電氣設備安裝、電氣線路敷設應當符合法律法規和技術標准,嚴禁擅自拉接臨時電線、嚴禁違規使用明火照明和進行電焊、氣焊操作。
七、人員密集場所嚴禁違規使用、存放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嚴禁非法攜帶易燃易爆危險物品進入,嚴禁在建築內燃放煙花。
八、人員密集場所嚴禁超員使用。
九、人員密集場所應當制定滅火疏散應急預案並組織演練。發生火災時,必須立即報警並組織人員疏散和撲救初起火災。
十、公民應當自覺遵守消防法律法規和公共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發現人員密集場所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行為,積極向公安機關舉報。
所謂人員密集場所是指賓館、飯店等餐飲場所,商場、市場、超市、金融和證券交易廳等商業場所,歌舞廳、影劇院、夜總會、游藝廳、網吧、洗浴等公共娛樂休閑場所,醫院,學校、托兒所、幼兒園,養老院、福利院等公共服務場所,體育場館、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會堂等人員集中場所,汽車、火車站候車室,港口碼頭候船室,機場候機廳,人員密集的生產加工車間及員工集體宿舍等
② 怎麼樣預防食堂失火後要做到的安全事項
餐廳火災的預防措施:
1、餐廳嚴禁存放易燃易爆品,禁止在廚房內存放易燃溶劑的按壓式噴霧罐,例如: 香水、花露水、酒精、發膠等。
2、嚴禁在廚房內吸煙、玩明火。
3、嚴禁用打火機、紙巾引燃煤氣。
3、嚴禁電源開關和機器超負荷,開啟總開關時需要先將分電源關閉,等總電源開啟 後逐一開啟分電源。
4、嚴禁操作油鍋時工作人員離崗。
5、油鍋內油位不得超過油鍋容量的2/3,油溫不得超過7-8成熱(約190-220攝氏度)。 5、一次性投入到油鍋內原料不能過多,以防油溢出引發火災,也不可過少,以免干 燒損壞設備。
6、確保電源開關完好;電路和設備電線表皮完好;無裸露金屬頭電線;安裝線路有 條理;開關、插座、接頭完好且牢固;膠布緊裹。
7、每天由專人必須對火源和煤氣進行至少3次以上的檢查,並做好相關記錄。
8、餐廳必須由專職人員進入煤氣房,進入時禁帶火種(打火機、手機),日常需關 閉煤氣房門(建議上鎖),但必須保持煤氣房處於通風狀態。
9、煤氣鋼瓶送到後,由專職人員對鋼瓶進行檢查(密封性、有效期、外觀、有無凹痕), 檢查完畢後存放在煤氣房。
10、所有煤氣鋼瓶必須直立擺放,切勿倒放、卧放。
11、餐廳內必須配備相應數量的消防設施和用品(滅火器、防火毯),且處於能正常有 效的使用狀態。
12、所有員工必須知道離險情發生處最近的消防設施用具的位置,並能正確使用。
13、餐廳必須配備緊急逃生圖並張貼以便讓所有員工知道。
14、逃生通道必須保持暢通。
15、下班離店前必須檢查所有電器處於安全狀態。
16、不得將打火機、手機等物品放置在高溫環境下,更嚴禁灶頭崗位將此類物品隨身攜 帶,以防出現高溫爆炸起火或傷人事故。
③ 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培訓學習
這個最好選專業的職業培訓,現在魚龍混雜的機構多如牛毛,要想在紛雜的社會生活中脫引而出還要下的一番苦功夫。xin東fang或許就是你要找的地方。
④ 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安全培訓內容
食堂從業人員安全培訓知識
主要是幾個大的方面:一、學校食堂衛生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
二、食堂從業人員和分餐人員的衛生要求
三、食物中毒的有關知識
⑤ 如何做好中小餐飲場所的消防安全工作
為進一步做好餐飲場所和單位食堂消防安全工作,北京市多措並舉全面開展餐飲場所的消防安全檢查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保證消防設施完好有效。督促餐飲場所、單位食堂在烹飪操作間灶台附近配置滅火器、滅火毯,定期進行維護保養,保持完好有效。對於建築面積大於1000平米的餐館或食堂,要在烹飪操作間的排油煙罩及烹飪部位設置自動滅火裝置,在燃氣或燃油管道上設置與自動滅火裝置聯動的自動切斷裝置。強化施工期間管理。
餐飲場所、單位食堂在營業期間禁止動火施工,非營業期間施工需要使用明火時,要督促施工單位和使用單位清除動火區域的易燃、可燃物,配置消防器材,安排專人監護。經施工現場防火負責人審查批准,領用用火證後,方可在指定的地點、時間內作業,保證施工及使用范圍的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