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春朝陽義和社區啥時開始垃圾分類
綠園區抄,榆樹市,二道區,南襲關區,雙陽區,德惠市,寬城區,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農安縣,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九台區,長春朝陽義和社區113時開始垃圾分類。
② 從民主管理角度,社區如何激發自製活力進行垃圾分類
1.居委會創新組織形式,加強宣傳教育,科普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居民進行正確專的垃圾分類,提屬高居民垃圾分類積極性
2.提高居民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為垃圾分類建言獻策
3.居委會公示垃圾分類要求做法,響應垃圾分類政策,獎懲分明,促進居民對垃圾分類政策的理解,推進垃圾分類的落實實施
③ 社區垃圾分類有什麼智能解決方案嗎
智能垃圾分類系統的產生解決了管理難題,並讓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無人值守、精確計量、雲端管理、媒體宣傳等特點更好地解決垃圾分類。
智能垃圾分類系統
④ 關於垃圾分類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您知道這些垃圾它們到哪裡去了嗎?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後再送去填埋。
垃圾填埋的費用是高昂的,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200元至300元人民幣。而僅北京市日產垃圾就有12000噸,目前面積在36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環路以內有700多處,佔地500多萬平方米,每年在3-5%的速度增加。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產生著廢棄物。
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項消費增加了。據統計,1979年全國城市垃圾的清運量是2500多萬噸,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運量是1.16一噸,是1979年的4倍。
這么大量的垃圾需要把多少土地變成填埋場?佔地60公頃,日處理量為2000噸的阿蘇衛填埋場僅能處理北京六分 之一 的垃圾,且在第11個年頭就會被填滿。被廢棄的垃圾填埋場不復為耕地,也無法建成生活小區。
目前,被西方國家廣泛應用的另一種垃圾處理方法就是焚燒。經過高溫焚化後的垃圾雖然不會佔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僅投資驚人,並且會增加二次污染的風險。二惡英這令人談"惡"色變的劇毒致癌物質,就是垃圾焚燒後產生的主要氣體成分之一。
此外,無論填埋還是焚燒,都是對資源無謂的浪費,我們不斷地把有限的地球資源變成垃圾,又把他們埋掉或燒掉,我們將來的子孫在哪裡生存?
難道我們對待垃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辦法是有的,這就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垃圾分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垃圾分類後被送到工廠而不是填埋場,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污染,還可以變廢為寶。
垃圾分類對於一向勤儉持家的中國人並不陌生。也許你還記得五六十年代回收廢品的情景:牙膏皮攢起來回收,橘子皮用來制葯,生物垃圾用來做堆肥,廢布頭,墨水瓶等等都能得到再利 分類後的垃圾,既避免了垃圾公害,又為工農業提供了原料。
被稱為垃圾生產大國的美國,垃圾分類也逐漸深入公民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分類垃圾桶隨處可見。
政府為垃圾分類提供了各種便利的條件,除了在街道兩旁設立分類垃圾桶以外,每個社區都定期派專人負責清運各戶分類出的垃圾。
居民對政府的垃圾分類工作也表示了極大的支持。這不僅表現在他們每個人對垃圾分類的知識耳熟能詳;而且,在這里為垃圾分類處理出錢,就像為能飲用到潔凈的自來水付費一樣天經地義。
垃圾回收作為一種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在許多發達國家,回收產業正在全國產業結構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以美國3個城市巴爾的摩、華盛頓和里奇蒙為例,過去回收垃圾每處理1噸需要花40美圓,分類處理以後,這些回收的垃圾在1995年就創造了5100個就業機會。在美國這3個城市只是很小的一個地區,其垃圾回收不僅節約了處理垃圾的費用,而且創造了5億美圓的財富。
垃圾分類不僅是美國那樣的發達國家的時尚,也是不少發展中國家的趨勢。在巴西,許多社區都實行的垃圾分類,這位市長把市政大廳正門口的分類垃圾箱作為該市的榮耀。而附近的二十多個海灘,分類垃圾箱更像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在菲律賓的一些地方,村民自發組織起來為清潔自己的生活環境而努力,垃圾分類是這個運動中的主要內容。
不管窮國還是富國,垃圾分類都在成為世界性的潮流,而在著方面曾經世界領先的中國,這好的傳統卻幾乎丟失了。
別人向我們學會了撿,我們卻從人家那裡學會了扔。 我們的生活好了起來,我們便不再吝嗇賣破爛換回的那幾毛錢,寧可把它們當垃圾扔掉。勤儉節約,廢物利用,這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似乎已經被頤塹頌謾R災劣誚種械淖試幢涑閃艘蛔健?
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這一座座的垃圾山不都是我們一家一戶親手堆起來的嗎?
我們又是垃圾的受害者,這些垃圾山吞噬資源和污染環境的後果是要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子孫來承受嗎?
我們更應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垃圾分類來戰勝垃圾公害。
1996年12月15日,北京西城區大乘巷的居民在民間組織地球村的幫助下,從這天起開始垃圾分類。最初的分類桶是家委會成員用省下的年終獎購置的。分類後的垃圾由家委會聯系的小販和企業來清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居民們從未中斷。
作為民間垃圾分類的小小的火種,大乘巷居民的行動燃發了許多公民的熱情,97年以來,北京的一些大學、中小學以及一些退休老人相繼進行垃圾分類嘗試。在中國少年報知心姐姐和一位從德國留學歸來的女博士的幫助下,這些"手拉手地球村"的孩子們還用回收換來的錢建立了一所學校。
市民和孩子們的行為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注。宣武區環衛局率先行動,於97年秋開始宣武區垃圾分類回收系統的試點工作。宣武區文明辦和街道以及民間組織地球村給予積極配合。
99年4月23日,宣武區白紙坊的建功南里小區社區像過節一樣熱鬧,中國首家垃圾分類回收系統正式啟動。從這天起,居民將改變垃圾混扔的方式而按照有機類,無機類和棄土類分類投放,政府環衛部門改變混運的方式而分類清運,分揀和回收。它意味著在這里丟失多年的老傳統,終於被揀了回來。
在這場人與垃圾的戰役中,人們把垃圾從敵人變成了朋友。有人曾經把垃圾比喻成放錯地方的資源。讓我們到宣武區再生資源分揀站看一看,垃圾一旦回到應有的位置,會有什麼樣的用處?
每天被我們丟棄的可樂瓶和被稱為白色垃圾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盒,屬於高分子聚合有機物,如果埋在地下的話,就是100年200年也爛不掉,它還會使土壤板結,降低土壤的肥力,甚至使土壤失去耕種的能力。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扔掉各種各樣的廢塑料。廢塑料處理後還可製成紐扣、筆筒等用品。廢塑料也是煉油的好原料。有人曾經形象地將它們比作"二次油田"。1噸廢塑料至少能回煉600公斤的汽油和柴油。
在回收站,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廢紙被送到這里,包括這些不起眼的小紙片……我們知道,好的紙張是用木材造成的,一噸廢紙可再造700公斤好紙,可少砍17棵大樹,還能減少生產紙漿過程中的水污染。
可是由於我國廢紙的回收率還很低,只有20%左右,每年不得不大量進口廢紙 僅96年就進口廢紙137萬噸。大家也許還記得20世紀80年代,轟動一時的"洋垃圾"事件,那一船洋垃圾就是打著進口廢紙的旗號混進來的。
洋垃圾被趕走了,卻留下了反思,我們為什麼要從別的國家進口廢紙來做造紙的原料?為什麼我們不能最大限度的回收廢紙,而是聽任他們混在垃圾里埋掉或者是燒掉?中國的林木資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中國的江河湖泊已由於早制的污水排放而嚴重污染。如果按照每人每周扔掉各種廢紙平均半公斤的話,那麼僅北京一個城市一周就要扔掉廢紙6000多噸。
中國有著回收廢品的歷史傳統,我們過去回收廢物,或許只是受貧困經濟制約的不得已的手段;在逐漸富裕的今天,我們回收廢紙,則是保護環境的自覺意識和行動。因為我們清楚的知道,我們所撿回來的不止是一張張的廢紙,那是我們的子孫安身立命的森林和河流。
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時候才是垃圾,一旦分類回收就都是寶貝,就連那種被成為微型殺手的廢電池也是可以被化害為利的。在這個不起眼的照相館,我們看到這樣的廢電池回收箱。而我們生活中用的電池,一般都含有汞或鎘等有毒的重金屬,這些重金屬如果留在地下就很容易通過雨水的淋溶,進入到地下水當中。
這種污染是很難排除,生物學半衰期大概是30年,也就是你30年才能排出一半。因此這個對人的危害特別大。廢電池裡含有多種有用的金屬礦才,回收利用的價值很高。
正因為廢電池有嚴重的危害和特別的回收價值,許多國家嚴禁它們在與垃圾混置,日本的社區專門有這種黃色的桶,將紐扣電池等分別投放。
從97年以來,北京的一些市民和學生也行動起來,自發自覺地分類投放和搜集廢電池,人民大學的青年志願者還幫助京城一家連鎖店設置了廢電池回收箱。
作為對公民運動的積極回應,北京市環衛局成立了專門的廢電池回收點,對廢電池進行回收並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
你知道什麼是生物類垃圾嗎?生物垃圾就是剩飯生菜,蛋殼果皮,采幫菜葉一類的廚房垃圾 。這些看似無奇的廢物可以作什麼呢,原來它們卻可以用來製造很好的有機肥料。像槐柏樹小區里這台大納夢生物垃圾處理機,就可以將生物垃圾烘乾,粉碎,製成高效的有機肥料。居民可以用它種花養草。
用他們施種出的蔬菜,比起化肥食品來,既安全又健康,在超市還挺受歡迎。生物垃圾通常佔了垃圾總量的40%,如果他們都能變成有機肥,既省下用做填埋場的土地,又節約運送他們的車輛和能源,還防止他們滋生蚊蠅和細菌。有關專家商量建議政府在所有的小區安裝上生物垃圾處理機並在新建小區建立處理生物垃圾的工作房。
⑤ 西平鎮的哪個村是垃圾分類試點社區
西平鎮的哪個村垃圾分類試點社區,還是非常正規的,並且那裡的分類會非常的嚴格,也是我們環境保護的需要。
⑥ 社區垃圾分類有什麼智能解決方案嗎
要說垃圾分類有什麼智能的解決方案,那也就只有智能垃圾分類設備了。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大多數功能都差不多。較為新穎,算是引領一方潮流的有小黃狗、德立信的智能設備。
小黃狗設備的造型、內設較德立信而言會顯得比較廉價感,但比較年輕化;德立信設備屬於比較沉穩、高端一點的感覺。
以德立信智能垃圾分類設備為例,設備上對9種垃圾進行分類,包括電池、葯品、燈管三種有害垃圾的單獨投放口;玻璃、金屬、塑料三種可回收物的混合投放口;紙類、織物兩種可回收物的混合投放口;其他垃圾的不可回收物單獨投放口;易腐垃圾的廚余垃圾單獨投放口。
共計9種,這樣的分類方式在中國現行的城市垃圾分類,幾乎都適用,區別只是在四分類的基礎上做更加細致化的分類,除了能夠使回收的過程變得更加簡單有效之外,這也能給使用者更明晰的分類指引,所以我認為實則是值得推崇的。
除去分類投放口之外,設備還配備了自動稱重台,用以統計使用者的投放重量;觸摸顯示屏,用以進行智能設備的投放操作;設備監控器,用以進行人臉識別,同時也能輔助攝像頭進行風險把控;洗手台,用以在用戶投放後進行簡單的個人衛生清潔;遮雨棚,用於遮雨遮陽。
用戶主要通過在觸摸顯示屏幕上操作,登錄個人賬戶後選擇分類進行投放,選擇完畢後將垃圾放在稱重台上稱重,統計重量數據,會兌換為積分,可以用來兌換相應的生活用品。選擇完分類並且稱重後,常態關閉的投放門就會打開,然後使用者就可以進行投放了,投放完成後投放門就會關上,以防散發臭味等等。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大部分都包含了這幾個功能,其中功能比較齊全,設計各方面比較好的,我覺得還是德立信的機子占優。
網頁鏈接 這是他們官網供你參考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