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剛書法入門,練隸書,該怎麼入門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當學習好隸書之後,就可以開始學習楷書,因為楷書與隸書在某些程度上是相通的,當學習好楷書之後就可以進而學習行書,自此就可以真正的徜徉書法藝術的世界當中。
1.練習隸書字體,首先要臨帖,推薦曹全碑,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是中國東漢時期重要的碑刻,立於東漢中平二年 。曹全碑是漢代隸書的代表作品,風格秀逸多姿和結體勻整著稱,為歷代書家推崇備至。曹全碑極具代表性,所以是很多練習書法藝術的同仁首選的練習臨帖佳作。
2. 對於曹全碑的練習,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筆畫,橫,豎。隸書的橫是非常的有特色的,而且非常的唯美,很吸引人,讓人產生很強烈的熱情。 開始的時候,每天至少要寫上100遍橫,100遍豎,時間上自我掌握即可,並無確定性要求。
3.當練習到了可以很隨意的寫出筆法之後,就可以練習每一個字的書寫。首先要練習筆畫極少的字,剛開始的時候不必在意字的整體結構和框架,只需注意字的筆畫,注意下筆順序這時候要注意,切記不可以用錯誤的下筆順序,一旦成為習慣,會有很不好的後果。
4.當掌握好了字體的基本筆畫的寫法之後,要注意的就是字的整體結構和框架了,要認真的對比自己所寫的和帖子上的內容,這時候一天練習一個字就可以了,注意要將字的筆畫所在的位置,還有字的整體的框架徹底的掌握。
5.要練習字體的神韻,很多時候字寫完之後像是飄在紙面上,這是非常不好看的,非常影響作品的美觀。要將字寫出來的效果有印在紙面上的感覺,如果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可以練習筆畫更多的字了,聯系的順序同筆畫簡單的字。
6.在書法的藝術中徜徉,需要更多的熱情和堅持不懈,最重要的,就是對於書法藝術的熱愛。
Ⅱ 學習書法時先學的隸書,現在想學行書,能跳過楷書嗎練誰的字好
建議還是練練楷書,架構感不適一天能搭建的,建議看看名家楷書字帖
Ⅲ 想練好書法,想從隸書開始,求書法心得及指導,感激不盡
我學過
我就沒學來楷書,一源開始老師就讓我就學隸書了,其實無所謂的,看自己喜歡。
首先隸書就是橫比豎長,毛筆買毛多些比較好,蘸墨要蘸充分,也不能多到可以滴下來。隸書是扁扁的,筆畫很濃重。要粗些。
心得就是 蠶頭燕尾要熟練,剛開始要先練筆畫,橫豎 畫長點 要直 記得勾筆。然後練撇捺。
這些練了之後,主要的訣竅是 筆畫開頭中速,把它的頭收好,到中間筆稍微拿高點這樣才能細些,提快速度。收筆慢些,筆用力點壓,要渾厚、圓潤些。
蠶頭燕尾中間像個拱橋一樣的最好看,但最好上邊是直的,下邊是拱的。 我是老師手把手帶的,這樣更有感覺。
一個字有且只有一個蠶頭燕尾,一般用在橫和撇捺上。
像豎鉤這種尖的筆畫隸書都沒的,要化成一個彎鉤。
剛開始先買本字帖好了,選曹什麼碑的那個最好(3字),希望你能練好。
一個一個字花時間打的,沒功勞也有苦勞吧。
你不選答案經驗也是浪費掉,選我吧。
Ⅳ 書法講座 怎樣學寫范體隸書45沙字寫法(
防防,來fang,從阝(fu,阜)從方。本義:自堤壩。阝,土山;方,並行的兩船。合起來的意思是,用高起來的堤壩防止來自於水路的侵襲。防,一個漢字,含義豐富,基本字義為,戒備,守衛,堤壩,抵擋,也是一種姓,可以做名詞與動詞,名詞意思是堤壩,動詞意思是守衛,常組詞為防守,防不勝防等。
Ⅳ 書法,隸書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外加幾個字:部、實、五、班。(繁體、隸書,可以從網上
你把我這個字體下載就行了
請下載安裝字體
解壓縮後,拷貝文件中的方正隸書繁體.TTF到C盤windows文件夾下FONTS文件夾中。
然後打開word文檔,選擇方正隸書繁體字體,你所打出的都是繁體隸書了。
截圖是效果
Ⅵ 初學者怎樣練習隸書
隸書,是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根據出土簡牘,隸書起源於戰國。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曹全碑》臨寫建議:
1、在學習曹全碑之前,應該學習書法的運筆方法:逆入、切入、順入、中鋒、側鋒、提筆按筆頓筆、藏鋒起筆、回鋒收筆。
2、初學者用筆建議使用兼毫毛筆,筆鋒不超過4cm,藝雲筆庄的筆不錯!
3、如果是自學,建議買本教程類的字帖,引導你從零開始學習!
歡迎關注「聰聰墨香屋」,和聰聰老師一起趣玩書法,通過寫字成為更好的自己!
Ⅶ 學書法可以直接學隸書行書和草書嗎
我從小學書法 對這個還是比較有心得的
年齡不晚 不過建議你還是從開始內一步步來比較好
楷書容是所有其他體的基礎
別看平時寫的大部分是楷書 但練起來還是滿費事的
練大概一年 那個功夫就出來了 才可以涉及其他體
我從三年級開始學楷書 練到初一才開始的隸書
如果開始的楷書基礎打好了 其他的很容易的
而且學書法看重悟性
祝你成功哦~
Ⅷ 零基礎書法愛好者應該學習隸書還是楷書,分別臨摹
我們先不討論隸書和楷書的先後和傳承問題。就簡單從字體的角度來說一下零基礎如版何學習書法。權
學習隸書,因為隸書是橫平豎直,古帖中的字體結構相對而言比較簡單,但是創作的時候,自由發揮度比較大。尤其是《張遷碑》《乙瑛碑》方向,現代創作的作品往往追求古樸粗拙的意境,所以在創作上會大膽使用各種技巧,包括抖、拖、頓、蹴等。
學習楷書,因為楷書字體嚴謹,結構完整,且基本的楷書四大家就各有異同,風格不一,所以學習楷書建議取一家之長,以歐體和顏體來說,差距就蠻大的。
但是不管學習那種,建議選擇一家書體,鍥而不舍,堅持一年左右就會有一定起色。
我是學習顏楷入門,之後徹底拋棄顏楷習慣,從零開始學習《張遷碑》,主攻隸書,狂放筆風。但是從一個書體換到另一個書體是不容易的,習慣難以改變。
Ⅸ 我想臨隸書,誰推薦幾個有助於學習書法的好隸書
首先要練眼,即認真讀帖。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唐朝的歐陽詢發現了晉代索靖寫的碑,愛不忍離,索性坐下讀碑三天。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丑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練腦或說練心。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里,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第三要練手。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鍛煉這一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還要注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一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松的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麼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麼樣的效果。 第四要練結構,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系。謝曉東在歌曲《中國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所以掌握字的結構,寫好黑體字是練好一切字體的關鍵和基礎。 第五要練筆畫。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我提倡大家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筆畫的寫法和大多數同學在書寫這些筆畫時容易出現的毛病: ①點,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運筆,有一個運筆過程。注意「點」也是有長度的,不能厾成圓點。 ②橫,由左至右平等運筆。關鍵是「橫要平」,不能一頭高一頭低,或頓筆頓成波浪形。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③豎,從上往下垂直運筆。關鍵是「豎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寫成豎鉤。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④撇,從右上方往左下方運筆,不要寫成點撇或橫撇。 ⑤折,寫折筆時,折角宜方不宜圓。不要在轉角處大肆頓筆,寫成脫肩的兩個鈍角,要寫成一個直角。 這樣寫出來的字,如用圓珠筆寫,就是類似火柴棍的幼圓體美術字;如用鋼筆書寫,就是標準的黑體字。雖然筆畫單調,但只要結構准確,照樣美觀好看。就像蹲馬步是練武術的基本功一樣,橫平豎直是寫漢字的基本功。許多人寫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橫不平豎不直、結構不準確。如果結構不對,筆畫的變化再豐富也寫不出好字來。
Ⅹ 學書法可以直接學隸書行書和草書嗎
可以直接學隸書,
。行書和草書應該是在隸書、楷書的基礎上再學。並且不應該一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