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老師怎樣照顧新入園的幼兒
一、對待幼兒要有愛心 作為剛入園的幼兒,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和親人,對於幼兒來說,就像是第二次斷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往往讓他們產生恐慌和焦慮,對周圍缺乏安全感,並且還未脫離在家中對父母的依賴感,仍有念母情節。這時,教師先要從言語... 幼兒園一年一度的招生,新招的幼兒,往往哭哭啼啼,拽著媽媽的衣角,...吵著要回家,這是令許多家長和老師都頭疼的問題。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較好,在家一般由爺爺、奶奶照看著,大小事情一律由老人包辦,對孩子提出的要求都是想方...
❷ 幼兒園教師怎樣與家長溝通新生入園
從安全,飲食,平時上課內容為主要內容進行溝通。
❸ 如何培養新入園幼兒與老師的關系
一、對待幼兒要有愛心 作為剛入園的幼兒,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和親人,對於幼兒來說,就像是第二次斷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往往讓他們產生恐慌和焦慮,對周圍缺乏安全感,並且還未脫離在家中對父母的依賴感,仍有念母情節。這時,教師先要從言語和行動上給予關心和照顧。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個撫摸的動作,一句...關懷的話語對幼兒來說都是一股暖流。吃飯時鼓勵幼兒多吃飯,幫助幼兒吃好飯,不會自理的幼兒老師可以喂他,讓幼兒感知老師對他的關愛;幼兒口渴了及時給幼兒喝水;幼兒不小心尿褲子了,我們應該說:「沒關系,老師幫你洗洗,給你換下來。」讓幼兒切身的感知老師像媽媽一樣親!嚴禁訓斥幼兒,會影響幼兒的情緒。平時只要我們俯下身來,靜心傾聽幼兒的話語,及時給予回答,讓幼兒感受到與老師心和心之間的交流。也會讓幼兒感受到教師就像自己的媽媽一樣的去關愛他,呵護他。從而,讓幼兒更喜歡上老師。 (一)愛心和「教育愛」。托爾斯泰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常被別人關心愛護,就能學會用自己的愛心去關心愛護別人","我們應該擴大內心的愛"。在工作中,教師不僅要愛漂亮的孩子,也要愛長相一般甚至醜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僅愛聰明的孩子,也愛發展速度緩慢甚至遲鈍的孩子;不僅愛聽話的孩子,也愛調皮的甚至有許多問題行為的孩子;不僅愛家庭背景富裕、社會地位高的孩子,也愛平民甚至家境貧寒的孩子。所以我們當老師的一定不能讓自己的愛打折,在孩子最需要關心愛護的時候充分體現自己的愛心和善舉,相信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愛心和善舉來回報這個世界的。 (二)愛心和童心。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探尋童年這座神話之宮的入口的時候,我總以為有必要在某種程度上使自己變成一個孩子。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才不會把你看做是偶然出現在他們的童話世界大門口的人。才不會把你看做一個監護這個世界的看守人——一個對世界內部發生的事情莫不關系的看守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我想童心與愛心在我們的教育事業中是相輔相成的,童心是教師通往每個孩子的心靈世界的橋梁。 (三)愛心和賞識。現代教育提倡的是賞識教育,而賞識教育更離不開老師的愛心。渴望被人賞識是人的天性,也是幼兒時期健康成長的精神需求。用我們的愛心正確的贊賞能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充實和快樂,這種充實和快樂進而轉化為幼兒的學習、行動和發展的內在動力。一位有愛心的老師是不會把學生說成一無是處的。一位名家說:「一棵樹如果花不鮮艷,也許葉子會綠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葉子都不漂亮,也許枝幹會長得錯落有致;如果花和葉子,枝幹都不美麗,也許他生長的位置很好,在藍天映襯下,遠遠看去綽約多姿,也流露幾分美感」。有愛心的老師總是會及時捕捉和發現學生的優點,用老師的愛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找到「我能行」的感覺。發揮好的賞識教育必須愛學生,沒有真愛的賞識是無源之水,無薪之火。 (四)愛心和嚴格要求。教師的愛不是溺愛。該指出的要指出,該批評還要是批評,但應該注意方法和形式,我班有位小朋友,他是個既聰明又調皮的男孩,他的聰明與調皮幼兒園里的工作人員無人不知,教過他的老師看到他優點望而生畏,於是這學期他被安排在我們班,對於這樣的孩子沒有一點耐心和方法是不行的,他好動不好靜,喜歡新鮮事物,而且領悟能力特別強,喜歡聽表揚,怕老師在集體面前批評,於是我們兩位老師研究出好多方法。 1、後果懲罰法。讓他認識到做錯事的後果,並想辦法禰補,比如,他把同伴的鞋帶拉下來,就讓他幫其系好; 2、冷靜思考法。就是讓他一個人靜靜想一想,過了一會兒再讓他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悔意; 3、時間補償法。他午睡經常睡不著,也許跟他旺盛的精力有關,但嘴裡會發出各種怪聲音,影響了別的小朋友,就讓他多睡一會兒,想一想自己錯在什麼地方。 4、拒絕朋友法。當他惹事後,小朋友都不跟他做朋友,他會很孤獨,從而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過錯。 二、 對待幼兒要有耐心 在幼兒園,我們經常會看到幼兒來園活動時,壘積木,玩一會就厭煩了,然後就只是給積木排排隊;活動時,看到了滑滑梯,便無視小朋友排隊輪候,硬要搶著先去玩;做手工時,發現自己怎麼也做不好,便放棄了,不再堅持;還有,我發現有的小朋友在慾望未能被滿足時,就立即發脾氣,甚至情緒失控。就像壘積木的小朋友,原來原因就是他總是用同樣的方法壘相同的積木,失去了新鮮感。由於處在這個時期,孩子年齡較小,忍耐力較低。我們應該有一顆包容的心去對待,在玩得過程中做好正確的引導,親自示範做出一些新花樣讓幼兒欣賞,並鼓勵他們有所創新,對於他們做的好壞,我們都應給予肯定,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❹ 幼兒園新生入園老師要問家長哪些問題
如果孩子回家跟家長說在園受欺負的事情,家長一定先聯系老師問清楚事情原委。因為孩子年齡小,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有時可能是很小的事情,孩子把它「誇大」了。
當然,若孩子確實在園發生了比較嚴重的事情,老師一定主動聯系家長,不會隱瞞,家長盡管放心。
3、為什麼孩子一來幼兒園就生病
3歲左右的孩子免疫系統還未發育成熟,抵抗力弱,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又容易交叉感染,所以可能會出現「一人生病全班倒下」的情況。
孩子初次入園,分離焦慮會讓他(她)焦躁不安,心情抑鬱,影響食慾和睡眠,使抵抗力更差,生病的幾率也會增加。
4、幼兒園里教什麼
學前教育以游戲為基本形式,寓教於樂。通過各種活動,老師幫助孩子在玩中培養認知、運動、創新和社交等學習知識時必備的能力。比如通過角色扮演,孩子可以熟悉各種職業,初步接觸社會,培養責任意識。
學前教育不像考試分數那樣具體,它是滲透在幼兒園生活的各個方面的。3年的幼兒園教育生活,家長肯定會發現孩子的不少進步!
關於具體課程,老師會發布在家長微信群里,幼兒園的家園聯系欄也有詳細的介紹,還請家長多多留意。
5、為什麼幼兒園不教拼音寫字
寫字是非常精細的活動,需要手、腦、眼的多方配合,對於6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困難的。過早接觸寫字和拼音,不僅打擊孩子自信心,還容易造成手指疲勞和指骨畸形,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
學前兒童處於前書寫階段,幼兒園主要通過塗寫、畫畫等方式幫助孩子建立前書寫經驗,形成對文字的初步認識。
6、孩子說幼兒園里沒有小朋友跟他玩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適應環境的能力也不一樣。孩子初入園,對新環境和小夥伴都很陌生,可能很想跟別人玩,但不知怎麼表達或者害羞,不好意思加入,所以會有些孤獨。
●幼兒園每天都有不少集體活動,老師會創造很多讓孩子融入集體的機會,也會經常鼓勵孩子大膽參與。
●家長多給孩子創造一些與同齡夥伴玩耍的機會,帶孩子去夥伴家裡玩或者邀請夥伴來家裡玩,讓孩子盡快融入集體生活。
● 平日讓孩子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孩子自信心,鼓勵他大膽參與集體活動。
7、為什麼孩子一回家就喊餓
幼兒園的午飯時間一般在十一點半左右,下午還會給幼兒准備點心、水果等課間餐,食物供應都是充足的。且用餐期間老師會不斷巡視,提醒加餐,孩子肯定能吃飽。孩子回家喊餓,原因來自多方面:
● 開學初期,孩子因為不適應胃口會略差一些
● 孩子活潑好動,運動量大,體能消耗快,容易餓
● 處在生長發育關鍵期的幼兒本身對營養需求就很大
●幼兒園的飯菜雖營養充足,但口味和花樣可能比不上家裡,影響孩子食慾
8、孩子不會用餐具,老師給喂嗎
孩子剛開始不會吃飯,老師會幫忙喂飯的,同時教孩子使用餐具,鼓勵自己吃飯。
孩子年齡小,需要大人的精心照顧,但是我們不能過度保護甚至代替包辦,這樣不利於孩子發展,這一點家長肯定也明白。
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在家時家長多多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的能力。一開始可以讓孩子先用勺子吃,慢慢過渡到使用筷子。孩子發現自己的進步會越來越開心,自信心也會增強哦。
9、孩子怎麼一來幼兒園就容易尿褲子呢
孩子年齡小,主導泌尿的神經發育還未健全,儲尿機能比較弱,本身就比較容易尿褲子。加上「貪玩」的本性,經常一跟夥伴玩起來就忘了上廁所,等他實在忍不住要上廁所的時候,其實已經尿褲子了。
有些孩子是因為初到幼兒園,對老師和新環境比較陌生,就算想上廁所也不敢或者不好意思告訴老師,所以才會尿褲子。
幼兒園課間會組織集體如廁,老師也經常提醒有需要的孩子及時上廁所,孩子尿褲子只是個別的暫時的現象,家長不要太擔心。
10、為什麼我家孩子照片這么少
家長關心孩子的在園情況,關注孩子的成長,我們非常理解家長的心情。但老師的主要責任是照顧孩子,拍照的時間確實有限,有時太忙,難免會有忘記給寶寶拍照的情況,希望家長理解。
家長可以在家的時候多給寶寶拍照,記錄寶寶成長的美好瞬間~
❺ 幼兒園孩子第一天入園老師寄語
幼兒園孩子第一天入園老師寄語:
【篇一】
親愛的寶貝:
不知不覺,寶寶已經三歲八個月啦,而你的幼兒園生活將拉開大幕,從此開始漫長的求學生涯,媽媽的心情很復雜很焦慮--激動於你即將走上求學之路;忐忑於你是否適應幼兒園生活;不安於老師是否真的能如自己所想所願地給予你光輝燦爛的愛和自由,還有幼兒園的伙食啊、環境啊、衛生啊、安全啊……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期待,又那麼的擔心啊!
這一路走來,媽媽感慨萬分。從你呱呱墜地至今,,媽媽還記得你的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的啼哭,第一次的微笑,第一次的翻身,第一次的爬,第一次的踉踉蹌蹌的走路,第一次的呀呀學語,第一次叫爸爸叫媽媽……一幕幕恍如昨日,而今你要成為一名學生。
現在你該去幼兒園了,媽媽需要把你放到幼兒園老師的懷里,這一刻才體會到這次的第一次已經不該用「記得」來說了,以後你會有很多的沒有了爸爸、媽媽見證的「第一次」,你是一個小小人了,所有的第一次會印在你自己的那個小腦袋裡面。
從這一天開始你將開始有你真正意義上的社交圈,你的老師你的同學你的朋友,也許不遠的將來你會有自己喜歡的那個「小朋友」。你會開始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樂,你可以和媽媽分享,也可以選擇藏在心底。第一天從幼兒園的門那裡離開,媽媽彷彿可以看到你上大學,送孩子上大學的心情也不過如此吧。從今天開始,幾年一個輪回,這種感覺將不斷溫習。離開,放手,擔心,期盼,思念……母親與孩子,可以隔斷的是臍帶,不可以隔斷的是牽動著的掛念。
這一刻,對你來說是很特別,幼兒園生活是你成長過程中一個關鍵轉折期,意味著你將走出家庭,走進集體,開始新生活。未來一定會有許許多多的新東西需要你了解、學習,也會有許多新的困難需要你去勇敢地面對和克服,你會慢慢脫離爸爸媽媽的懷抱,漸漸成長起來,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是的,你就是我們家的開心果。媽媽雖然不舍與你的分離,但是,這是成長必經的一步,媽媽希望你能喜歡你的幼兒園,並盡快融入新的環境中。
媽媽希望,每個清晨我們都可以牽著手,走著熟悉的路,邊說邊笑去幼兒園。希望這三年的幼兒園生活給你帶去的是收獲,養成更多好的習慣和好的品質,收獲純潔的友誼,小小的你,也要懂得珍惜。很多人,很多事,時時都在變換,但是永遠不變的是你的心靈,用心愛你周圍的一切。多年以後,你會留戀這份無憂無慮的生活,而那個時候也只有回憶了……
幼兒園是你一生中所上的「第一所大學」,因入園而產生的分離焦慮是進入這所大學的一道關。雖然不見得你順順當當地就能適應「大學生活」,但媽媽相信你會自然而然地度過這一關。媽媽會用心陪伴你,給你信心和勇氣。媽媽希望你做一個樂觀的人,樂觀是男子漢很重要的品質,從小培養樂觀向上的性格,將是戰勝困難的力量源泉,樂觀地面對一切,將使你的人生始終充滿陽光。
想說的話有很多,但此時此刻,所有的文字好像都顯多餘無力。
寶貝,你只要知道:無論什麼時候,爸爸媽媽永遠是你的朋友,你的臂膀。我們會一如往昔的希望你快樂、健康、幸福地成長每一天。
【篇二】
新寶寶們,上幼兒園啦!
昨天,你們在家裡還是爸爸媽媽的小寶貝,今天,你們已經需要獨立地走向集體生活。這意味著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不能都待在家裡了,也不能時時刻刻地粘著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了。但是你們會發現,幼兒園又是一個美麗的新世界。這里有喜歡你們的老師,有可愛的小夥伴們,還有各種有趣好玩的玩具在等著你們呢!相信你們肯定會沉浸到有趣的集體生活之中,體驗到幼兒園的快樂。
尊敬的家長們,歡迎您的孩子來到我們楊枝小學附屬幼兒園。
從此,我們之間將架起一道重要的橋梁,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展是我們共同的心願,我們將付出所有的愛心、耐心和細心伴隨孩子們成長的每一天。孩子上幼兒園,是他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剛開始,孩子將面臨許多不適應:陌生的環境,沒有親人陪伴,只有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對於這種陌生的挑戰和沖擊,孩子們烈的反應就是哭鬧,這就是正常的入園焦慮期。有的孩子可能會持續一兩個星期或一個月,有的孩子則需要兩三個月的過渡期,這與家庭生活方式和孩子的性格有關。不少新入園孩子的家長往往為孩子哭鬧著不願上幼兒園而感到困惑,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們對家長朋友的擔心、疑慮都很了解,並且表示深深的理解,但是請記住您不可能阻止孩子長大,不可能不讓孩子獨立面對生活,因此,我們建議您積極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將您最真誠的信任給予我們的老師、給予自己、給予孩子,並配合老師做好以下工作:
1.試著這樣幫助幼兒適應新環境:多以正面的方式介紹幼兒園的長處,別以威脅嚇唬的方式勸說幼兒,以免對幼兒園產生不良印象。當幼兒不停的哭泣時,請盡量安撫他,讓他知道您了解他的感受,而不責怪他。當您離開時務必和幼兒告別,並溫柔堅定的告訴他,放學時准備接他回家,讓他有溫暖、安全的感覺。
2.在家注意對孩子進行一些自理能力的培養(如:吃飯、穿衣、大小便等);其次要引導孩子多說話,善於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想法。
3.開學時,請家長在孩子床上用品中綉上幼兒姓名,以免弄混或丟失。
4.由於幼兒年齡小,一下子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常常會出現大小便在褲子上的現象,因此,請家長為孩子准備一些衣物,以便替換。
5.來幼兒園為孩子穿的衣服式樣要簡單,便於幼兒穿脫,上衣要前開口,衣褲要寬松,盡量不穿背帶褲、長裙及硬底的皮鞋和有鞋帶的鞋子。
6.安全工作。每天來幼兒園檢查孩子的口袋,不要讓孩子帶零食和有危險的東西(如:小珠子、小刀以及尖銳的小東西),不要給孩子帶耳環及項鏈、戒指等貴重物品,以免遺失。給孩子勤剪指甲,防止小朋友在一起時抓傷現象。
最後,有任何問題請與我們多交流、多溝通,相信通過家園的共同合作,您的孩子一定會在這里健康、快樂、和諧地成長!
【篇三】
尊敬的家長您好!
非常感謝您和孩子選擇了XX幼兒園小三班,真誠歡迎來到XX幼兒園小三班這個溫馨而快樂的大家庭里。我們將用愛心和人格讓孩子們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用辛勤和智慧為孩子們奠定一塊成長的基石。
孩子上幼兒園,是他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孩子從這一刻起,就邁出了家庭里的小天地,走進了豐富多彩的幼兒園集體生活。剛開始,孩子將面臨許多不適應:陌生的環境,沒有親人陪伴,只有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對於這種陌生的挑戰和沖擊,孩子們烈的反應就是哭鬧,這就是正常的入園焦慮期。有的孩子可能會持續一兩個星期或一個月,有的孩子則需要兩三個月的過度期,這與家庭生活方式和孩子的性格有關。不少新入園孩子的家長往往為孩子哭鬧著不願上幼兒園而感到困惑,無數的問題纏繞著平時看似堅強、果敢的爸爸、媽媽們。
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們對家長朋友的這些擔心、疑慮都很了解,並且表示深深的理解,但是請記住您不可能阻止孩子長大,不可能不讓孩子獨立面對生活,因此,我們建議您積極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將您最真誠的信任給予我們的老師、給予自己、給予孩子,並配合老師做好以下工作:
每天堅持送孩子入園,早晨把孩子送到班上交給老師就盡快離開,不要在班級門口、窗口逗留,以免影響孩子的情緒。家長的心態很重要,幼兒雖小,對家長的情感、心態卻是十分敏感的,當孩子察覺到家長的依戀感和動搖心態就會強化他的要求,更不願上幼兒園了。所以,家長應該堅持送孩子,不要猶豫,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家長的「妥協」,只能延長孩子不適應的時間。
2、在家注意對孩子進行一些自理能力的培養(如:吃飯、穿衣、大小便等);其次要引導孩子多說話,善於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想法。另外,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也是給孩子一次適應新環境的鍛煉機會,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去承受這種鍛煉,培養社會適應能力,這對孩子日後成長也是十分必要和有利的。
3、由於幼兒年齡小,一下子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常常會出現大小便在褲子上的現象,因此,請家長為孩子准備一些褲子及襪子,並寫上孩子的名字,以便替換。來幼兒園為孩子穿的衣服式樣要簡單,便於幼兒穿脫,上衣要前開口,衣褲要寬松,盡量不穿背帶褲、長裙及硬底的皮鞋和有鞋帶的鞋子。
4、安全工作,警鍾長鳴。每天來幼兒園要檢查孩子的口袋,不要讓孩子帶零食和有危險的東西(如:小珠子、小刀以及尖銳的小東西),不要給孩子帶耳環及項鏈、戒指等貴重物品,以免遺失。每天早上送孩子入幼兒園一定要把孩子親手交到班上老師的手中,不能讓孩子自己進教室。如你的孩子生病需要吃葯的,請把葯交到老師手中,並寫明服葯時間、劑量等。
5、對於孩子的哭鬧情緒,千萬不要自己胡亂猜測孩子拒絕入園的種種原因(如: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負他了?是不是幼兒園的飯菜不合口?是不是老師不喜歡他?,家長的擔心很正常,但一定要理智的對待。
6、與班上的三位老師多交流、多溝通。相信通過家園的共同合作,您的孩子一定會在這里健康、快樂、和諧地成長!
❻ 新幼兒園教師入園第一個活動應如何進行
從心理學角度看,新生入園不適應,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常見的現象。只要教師悉心了解、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幫助他們、教育他們,這一問題就能迎刃而解。那麼,新生入園前後幼師該怎麼做呢? 一、新生入園前教師應怎樣做好准備工作? 上幼兒園是幼兒邁向社會生活的第一步,是幼兒個體生活的一個重要轉折。作為教師和家長都...應該協助他們走好這一步,因此做好新生入園前准備工作尤為重要,不容忽視。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更好的做好新生入園初期的准備工作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准備: 1、做好新生入園前的家訪工作 入園前的家訪,不但可以使教師熟悉幼兒家庭的實際情況,還能讓幼兒與教師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認識,消除陌生感,建立初步的感情基礎,為幼兒順利入園做好准備。 幼兒園可利用假期時間,組織教師制定家訪計劃,對幼兒園新生和新接班進行家訪。家訪時,教師主動接近幼兒,與幼兒一起游戲,消除幼兒對教師的陌生感。另 外,教師還要善於觀察幼兒的生活環境,如幼兒的卧室、游戲室是如何布置的,喜歡玩什麼玩具等,這樣教師在幼兒入園後,盡可能為幼兒營造他熟悉的環境。 此外,教師可以向家長了解幼兒的基本情況和家庭教育觀念,為以後工作的開展做好准備。 ① 了解幼兒的一些基本情況。如特殊病史、自理能力、興趣、愛好、性格、乳名、誰帶大的等等,對這些資料,我們都一一的作了記錄並加以整理,建立個人檔案。 ② 了解家長的教育觀念。如家長平時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對幼兒教育有什麼看法,怎樣做好家長工作,怎樣對孩子進行指導等等。 在家訪過程中,我們會碰到各種家長,有的熱情好客,有的不善言談,有的好掩飾等等,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 注意家訪中禮儀,要提前商量。 ② 家訪時要全然地和孩子及家長一起,不走過場和形式,不探究家庭教育以外的內容。 ③ 絕不收受家長的禮物。 ④ 以聽為主,注意觀察,適時提問,不多評價,可以給一些適應期的小建議。 2、家園配合,鼓勵幼兒入園 家庭對幼兒的教育有著獨特的作用,家園一致,相互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時,建議家長通過講故事、念兒歌、做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了解幼兒園。另外,還要指導家長培養幼兒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服、洗臉、刷牙等,提前按照幼兒園的作息制度安排幼兒生活,使幼兒的生活鍾與幼兒園的生活相吻合。 ① 入園前,邀請幼兒來園熟悉環境,讓幼兒在父母的陪同下,看看幼兒園美麗的牆飾,有趣的蹺蹺板,又大又好玩的海洋池等,以小客人的身份到班上做客,一起玩, 一起唱歌,一起做游戲,讓先入園的小朋友准備自製的禮品送給新生,加深師生、同伴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幼兒有「想上幼兒園」的慾望。 ② 請家長配合,向孩子說一些幼兒園趣事,通過講故事、念兒歌、做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了解幼兒園。 ③ 讓家長教給孩子一些獨立生活的方法,培養幼兒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服、洗臉、刷牙等,提前按照幼兒園的作息制度安排幼兒生活,使幼兒的生活鍾與幼兒園的生活相吻合。 3、開學前召開新生家長會 幼兒園開學前,召開一次新生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生活作息及一日活動安排,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生活,以便做好新生家園銜接工作。 此外,幼兒園還要注意向家長剖析新生入園各種行為、情緒問題及應對措施,如孩子在幼兒園哭鬧、尿濕褲子,不願吃飯,不願說話等,做好家長對入園焦慮及不良適應性的思想工作,保持家園同步,促使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順利度過入園焦慮期,同時,建立良好的家園關系。 二、新生入園初期教師應怎樣做? 當孩子踏入幼兒園後,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會讓他們產生不安,幼兒對父母或照看者有著強烈的依戀感,與父母或照看者分離會使他們產生「分離焦 慮」,出現 情緒波動,哭鬧不安,亂發脾氣,或者悶悶不樂,不願與老師、小朋友交往等現象,個別幼兒甚至幾個月下來,情緒都難以穩定。因此,如何讓新入園的幼兒盡快適 應集體生活,成了幼兒園教育過程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1、分批入園 讓幼兒分批入園,可以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照顧新生,進行重點引導。同時,先入園的幼兒已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常規,他們的行為對後入園的幼兒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2、轉移幼兒對父母的依戀 幼兒對父母有著強烈的依戀感,將幼兒對父母的依戀轉移到教師身上,讓孩子對教師產生依戀,不但可以減少「分離焦慮」,還可以減少幼兒對陌生環境的不安全感。那麼如何將幼兒對父母的依戀轉移到教師身上呢? 第一,穩定幼兒情緒,做好入園接待工作。「接待」是新生入園教育的重要步驟。兒童入園時的情緒,往往會影響到一整天。新生入園,老師應親切接待,直呼幼兒 的名字和家中呼喚的小名,擁抱他,攙扶他,給他喜歡的玩具,給以撫慰和鼓勵,並當著兒童的面要家長下午早些來園接領,使兒童在情感上受到滿足。使初入園的 兒童感到溫暖和安全。 第二,營造整潔、溫馨、優雅的室內環境。對於新入園幼兒來說,「家」是最有安全感、親切感的地方。用幼兒喜歡色彩明亮耀眼、外形誇張逼真的圖案來布 置活動 室或教室,如小白兔、小鳥、紅太陽、小魚等形象。同時,要投放適宜的玩具,如拖拉玩具、串珠玩具、娃娃家玩具、積木積塑、幼兒自帶玩具等。讓幼兒入園的第 一天就看到一個新鮮而美麗環境,從而萌發上幼兒園的願望。 第三,適度滿足幼兒一切合理要求。允許幼兒帶自己喜歡的玩具、圖書到幼兒園,讓幼兒玩自己喜歡的玩具;暫時保留自己的習慣;稱呼幼兒的乳名等,這些都會讓幼兒倍感親切,從而消除陌生感。 第四,要設法轉移幼兒的注意力,穩定幼兒情緒。教師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如教師會化妝成幼兒喜愛的形象,表演幼兒喜愛的故事,還會利用童話般的戶外活動環境,讓幼兒選擇喜歡的大型組合玩具,開展各種游戲,使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愉快地生活。 第五,以形體語言親近幼兒,讓幼兒有親切感。幼兒早期,觸覺較為敏感,多與幼兒肌膚相親,如拍拍幼兒的小腦袋,拉拉幼兒的小手,抱抱他,和幼兒說幾句悄悄話等,都可讓幼兒對教師產生深深的親切感和依戀感。 第六,傾聽寶寶訴說。在班級中要給寶寶單獨開辟一個傾訴區域,如「悄悄話」、「我想對你說」等讓寶寶適當地宣洩出不良情緒。 第七,獎勵的策略。寶寶對老師的肯定與獎勵很當回事,如寶寶能獨立進餐、安靜入睡、與同伴快樂的交往……老師採取貼五角星、印章等策略獎勵寶寶。 第八,允許家長入園陪伴,循序漸進入園。入園的第一天,允許家長帶孩子逗留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把孩子領回家,第二天只須逗留半小時,而第三天孩子要 單獨在 幼兒園呆上兩個小時,媽媽可以來陪孩子吃午飯,第四天孩子要在幼兒園與老師及小朋友呆一上午,中午吃過飯才可以被家長接回家,到第五天孩子就要在幼兒園睡 午覺了,這種循序漸進的習慣過程雖然不是人人適用,但通常用這種辦法來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基本上還是奏效的。 當幼兒對老師產生依戀感時,他就會喜歡上幼兒園,從而順利地實現從家庭生活到幼兒園生活的過渡。 3、開展「大帶小」的活動 對新入園的幼兒,由於剛離開父母, 來到陌生的幼兒園,總是會哭鬧不停。孩子與孩子之間最容易相處與交流,良好的同伴關系能使孩子具有安全感和歸屬感,提高孩子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幼兒 樂意與人交往,互助、合作和分享的品質。幼兒園開展以「大帶小」活動,讓中大班幼兒牽著新生的小手,陪他們玩積木、給他們講故事、教他們洗手、喝水、入 廁,
❼ 新生入園前幼師應該做好哪些准備
每到新生入園的時候,不是家長最崩潰的時候,也不是園長最崩潰的時候,而是幼師最崩潰的時候!孩子們在幼兒園里嚎啕大哭,幼兒教師才是真正奮斗在戰斗一線的勇士。在做好面對開園時手忙腳亂的安撫、善後工作的心理准備的同時,幼師也可以做一些緩解入園焦慮情況的准備。
✎入園前與家長溝通
入園前,幼師可以進行家訪,或直接開展一次入園前的家長會,既可以讓家長了解園所情況,又能讓我們了解幼兒家庭情況,了解孩子的性格、愛好以及習慣等,等到孩子入園後,我們在和孩子接觸的時候就會輕松很多,也更容易消除孩子的緊張感。
注意事項:在與家長溝通的時候,一定要獲取家長的信任,千萬不要表現出對溝通沒什麼興趣的樣子,也不要敷衍了事,最好記得拿一個本子,認認真真記下與家長溝通的內容。
✎入園時多和孩子互動
孩子剛到幼兒園,對環境不熟悉,自然會哭哭啼啼的不想讓爸媽走,我們不要著急,要懂得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當孩子第一次來幼兒園時,可以給他一個溫暖的微笑,然後輕輕用手撫摸他的頭發,試著溫柔的問問他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喜愛。
當孩子乞求通過我們去找爸爸媽媽的時候,我們應該感到開心!因為這說明孩子已經開始信賴我們啦,並認為我們能幫助他解決問題。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安撫他,告訴他,當太陽公公要落山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來接你了。
注意事項:對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如果孩子一直哭個不聽,安慰也無濟於事的話,最好讓他自己獨處一會兒,然後組織其他小朋友們一起游戲,或者一起去邀請他的加入。
✎入園後照顧好孩子的生活
新入園的孩子年紀都小,很多事都無法自己完成,這就需要我們的幫助和介入。我們可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幫助孩子做他還做不好的事情,比如吃飯時喂他,上廁所時陪他以及幫助他清理衛生等等。
注意事項:我們幫助孩子們做他們還做不好的事情,只是暫時的,孩子終究要長大,因此最終的目的是讓他們自己學會,而不是更加依賴我們,所以我們也要學會「適合而止」。
✎及時進行初步常規訓練
當新入園的孩子們適應環境之後,我們就要對他們進行常規訓練,教他們懂禮貌,講衛生,從日常生活出發,不斷改善他們原本的不良習慣。如讓孩子懂得禮貌問好,懂得排隊,有秩序的進餐和午睡;能夠聽懂我們的指令和要求;能識別自己的物品,不串用其他小朋友的;能夠輕拿輕放,懂得珍惜公共物品等等。
注意事項:孩子們往往忘性很大,很多事教很多次也於事無補,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制定一些相應的獎勵制度,來吸引孩子們能夠遵守並做好。
✎做好幼兒相關的准備工作
孩子們入園之前,我們還要提前准備好幼兒園的環創,給新入園的小朋友們提供一個充滿樂趣的環境,讓他們覺得幼兒園是非常漂亮和有趣的,這樣他們就願意來幼兒園了。
當然,我們還要准備足夠的玩具和工具,每個課程必備的用品一定要充足,孩子們玩的玩具、手工要用的材料已經各個區角必備的物品,都要齊全和完整,如果有損壞的,也要提早更換,更要注重用具的衛生和安全狀況,切不可敷衍了事。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假期結束了,正式開始了新學期的教學生活,我們都知道,幼師行業的壓力很大,但是每位幼師每天都是真誠的微笑,迎接著可愛的孩子們!面對工作,每個人都會心累,老師自然也是如此,但我們仍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情,讓自己保持積極的態度,畢竟,只有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更好的面對生活!
最後,向大家分享一個很實用的親子活動方案~
活動名稱:呀,我的新家
活動准備:
1、准備一些有趣的卡通貼紙,貼紙上印上不同的動物、水果、花草等小孩熟悉的、容易辨識的物體。貼紙不需要太大,如兒童手掌般大小即可。
2、准備充足的水果和小點心。如西瓜、桃子、香蕉、小西紅柿、葡萄,麵包、蛋糕、動物形狀的小餅干、小塊的玉米、紅薯等。
3、著重注意教室里玩具區、圖書區、角色扮演區的布置,要規整有序,有吸引力。教室門口擺放幾個可愛的毛絨玩具。
4、准備一些幼兒喜歡的小玩具(價格不要太高)作為親子活動的小獎品,如小玩具熊、雪花片、小積木等。
5、游戲所需的其他物品。
活動流程:
1. 入園接待(8:30—9:00)
老師要提前到崗,八點半左右就應在教室門口等待孩子與家長的到來。同時在自己身上貼好貼紙,作為「身份」的標志,比如貼了一個月亮,老師就可自稱「月亮老師」,貼紙位置要選擇胸前等顯眼的位置。班主任負責主要的接待工作,配班老師協助,照看好孩子安全。
當家長與孩子到來時老師要熱情歡迎,並蹲下身來,專門問候孩子:「嗨,寶寶,你好,我是月亮老師,歡迎你來幼兒園,今天老師准備了好多有趣好玩的東西哦。」這時,老師把提前准備好的許多貼紙拿出來,讓孩子自己挑選一個喜歡的,作為孩子身份的標志。
如孩子選了一張蝴蝶的貼紙,老師這時就要幫孩子把貼紙粘在身上,並與孩子交流:「哇,你選了一隻這么漂亮的蝴蝶,老師幫你把這只蝴蝶貼在身上好不好?你看,老師也是這樣做的。那你以後就是我們班的蝴蝶寶寶啦,你的媽媽就是漂亮的蝴蝶媽媽。教室里有好多好玩的玩具,先進去玩一會吧!」
用貼紙確定「身份」的方式本身有極強的趣味性,寶寶會因自己特殊好玩的名字而高興,有助於寶寶接納幼兒園新環境;同時避免了老師短時間記不住眾多孩子姓名,叫不出甚至叫錯孩子名字的尷尬現象。
有些孩子對幼兒園有抵觸情緒,來園後不願與老師交流,這時老師可利用教室門口的毛絨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先與玩具玩一會,再給孩子貼紙,確定孩子的稱呼。
2.我的新家有什麼(9:00—9:40)
待家長與孩子到齊以後,正式開始「我的新家」主題活動。
這一時間段主要是讓家長和孩子全方面了解幼兒園,建立和老師的初步感情。班主任和配班老師、保育員一一向家長和孩子做自我介紹,再由班主任帶領家長和孩子參觀幼兒園的環境,保育員和配班老師全程陪伴。
簡單的參觀結束以後,集體回到教室休息,讓孩子自由玩耍,這期間,老師可以指導孩子「玩的藝術」,比如教孩子組裝玩具,搭建積木,拼插雪花片;或者在角色扮演區和孩子一起扮演玩耍,老師當個病人,孩子當個小醫生;也可以帶領孩子去圖書角自由閱覽,贊揚孩子好讀書的習慣……
3.我的新家真好玩(9:41—10:30)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初次踏入幼兒園,老師千萬別著急給孩子建立常規,反復說教,明確此次活動的目的,游戲能讓孩子快速愛上幼兒園。
這一環節主要以集體游戲為主,針對當天的天氣狀況,室外和室內游戲的比重可適當調整。除了帶班老師和保育員之外,園長、年級組長、廚師等許多人員都可以參與,讓孩子盡早熟悉幼兒園的「新面孔」。
4.我愛我的新家(10:31—10:55)
游戲結束,這時家長和孩子體力消耗較大,老師帶領孩子和家長一起去盥洗室,鼓勵孩子自己洗手,並用毛巾把手擦乾凈。
示例:「寶寶們,剛剛做游戲小手是不是摸了好多東西呀?許多東西上有細菌,是不幹凈的,所以現在像老師這樣,伸出手來,把手放在水龍頭下面,自己洗干凈,好不好呀?雖然爸爸媽媽在身邊,可是老師相信你們自己就能把這件事做好,老師待會給自己洗手的寶寶發禮品哦!」(老師一邊說,一遍洗手做示範,以豎起大拇指或者挑選榜樣的方法鼓勵孩子獨立洗手)
洗完手,引導家長和孩子去餐飲區喝水並坐好,分發提前准備好的水果、小點心,告訴孩子這是老師精心准備的給所有小朋友的獎品,一定要敞開肚子吃,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5.活動總結(10:55—11:05)
班主任做活動總結:「寶貝們,今天玩的開心嗎?幼兒園里有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還有這么多小夥伴陪伴,大家一起做游戲、唱歌,多快樂啊!今天大家表現都非常棒,月亮老師可喜歡你們了!來,給自己鼓個掌,加油!(老師帶頭鼓掌)過幾天咱們幼兒園還會舉行這樣的活動,到時候有更多好玩的玩具和游戲,還有更多好吃的等著你們,一定要來哦!再見,月亮老師愛你們~~」
老師引導家長和孩子有秩序地離開,並盡量和每個孩子有一兩句單獨的告別。
❽ 新入園幼兒哭鬧,老師應該怎樣做
如果托班的幼兒剛上幼兒園一直哭鬧老師應該怎麼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答:對策:
在孩子的專日常生活中屬,時時處處蘊藏著豐富的教育內容,只要教師能做一個關注孩子發展的有心人,善於觀察、捕捉教育契機,並運用適應的方法,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緩解托班幼兒的入園焦慮,讓他們快快樂樂的適應幼兒園生活。
1、給孩子一個能感受愛和關懷的環境。
2、老師要做一個關注孩子發展的有心人。
3、家園合作必不可少
幼兒園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環境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❾ 新入園的幼兒園老師如何開第一次家長會
開家長會,當然是說家長喜歡聽的,主要圍繞孩子的表現來說。
一是孩子一天在幼兒內園的生活是什麼樣容的
二是班級整體情況的分析
三是孩子的表現,這里可以把班級的孩子分為幾大類,如:哪幾位孩子屬於在行為習慣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哪些孩子近期在某方面進步比較大、哪些孩子在語言領域(**領域)發展較好。
四是提出需要家長配合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