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廠必須的機器操作安全管理程序具體內容是什麼
玖玖泰豐,十年驗廠老品牌,助您一次性通過驗廠!以下資料由深圳玖玖泰豐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提供,
1.由於機械設備仍需人的操縱、監控和維護,機械設備的運轉是處於人機環境之中,從安全的角度出發,要保證人、機、環境的安全,必須協調人機關系,保證人、機的本質安全,遵循人機之間的安全規律,保證系統安全。
2.機械傷害的原因
n 如設計、製造、安裝、維護過程中存在的缺陷;
n 操作者對設備不熟悉,操作不當,安全操作意識不強
n 作業環境:如照明不良,場地狹窄等原因,使人處於不安全的潛在危險之中
3.機械傷害的特徵:
n 人與機械接觸並且人與機械之間有相對運動
n 機械對人的作用力超過了人的承受力
4.機械危險的部位
機械的危險部位指操作人員及手接近各種可動零部件、某些加工設備的加工區等
5.常見的危險部位:
(1)傳動部件間的嚙合處,如皮帶與皮帶輪、鏈條和鏈輪、齒輪等。
(2)旋轉軸。
(3)非連續零件如凸塊和孔處。
(4)相向旋轉部件的咬合處。
(5)旋轉和固定部件的咬合處.
(6)接近類型
(7)通過類型
(8)單向滑動
(9)旋轉部件與滑動部件之間
(10)運動的零部件、工件、刀具
如傳動機構、工作機構、可動件的運動區域、加工區。
(11)高速旋轉件
(12)過冷、過熱表面
6.常見的傷害形式:
1) 咬入
2) 擠壓
3) 碰撞
4) 擠
5) 剪
6) 夾
7) 割
8) 卡
9) 砸
10) 刺
11) 戳傷
7.機械事故的致因
n 機械的一個或幾個運動部件所傳遞的力
n 個人或人體的某一部分與機械的某一部分接觸
8.特種設備
(1)特種作業使用的機械;
(2)危險性較大,必須配備特殊的安全裝置才能使用的設備;
(3)危險和有害因素較大,需進行狀態監測,以確定其運行狀態是否安全的設備;
(4)屬於國家安全生產監察管理部門指定,其設計、製造、安裝、操作、維修都是安全監察部門審查、批准以及監督的設備。如:
n 鍋爐
n 壓力容器與壓力管道
n 廠內車輛
n 起重機械(電梯)等
9.預防對策
從安全工作的原則出發,為避免機械事故的發生,應採取預防措施及保護措施
n 預防性措施指防止事故發生所採取的措施
n 保護性措施是指在機械設備發生故障或事故發生時能減少或控制損失、降低事故的嚴重性
從總體上考慮,安全措施也可分為:
n 技術管理 預防機械事故的發生,針對危險隱患,採取有效的技術措施進行治理,達到機械設備本質安全或減小事故的損失
技術管理的原則
1)消除潛在危險原則:從本質上消除事故隱患,如採用新的工藝、新系統、新材料,改進現有機械設備,消除人體操作對象和作業環境的危險因素,最大可能地保證生產過程安全。
2)降低潛在危險度原則:在無法徹底消除危險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限制或減少危害程度。如手電筒鑽工具採用雙層絕緣措施,在高壓容器中安裝安全閥等措施。
3)閉鎖原則:在機械繫統中通過一些原器件的機械聯鎖或機電、電氣聯鎖,作為保障安全的條件。如沖壓機的安全互鎖器、接近開關等。
4)能量屏敝原則:在人與機械危險源之間設置屏障,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體和物體上,以保證人和設備的安全。如皮帶輪防護罩,核反應堆安全殼等。
5)距離保護原則:當機械危害因素隨作用距離增加而減弱時,應盡量使人與危險源距離遠一些。如機加工廠區同類機床之間的布置距離不能太近等。
6)個體保護原則:根據不同性質的機械作業,配備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品及用具,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與健康。例如安全帶、焊接護目鏡、絕緣手套、防護服等。
7)警告、禁止信息原則:用聲、光、色等其它標志作為傳遞組織和技術信息的目標,以保證安全。如警燈、報警器、安全標志、宣傳畫等。
8)其它原則
時間保護
薄弱環節
堅固性
代替人員
n 組織管理
系統整體性原則:由於安全工作是一項系統性、整體性很強的工作,涉及到企業生產過程的各個方面,因此要有明確的工作目標,綜合地考慮事故的原因,動態地認識安全狀態,落實措施有主次,要有效地抓好各個環節,並能適應變化的要求
計劃性原則:要有長期、近期的安全工作目標,並配套最終評價等方式形成閉環的安全管理模式。
其它原則
效果性
協調性
責任制
總之,要有效預防機械設備事故,應從設備的安全設計、技術措施等方面入手,按照國標採取具體的安全措施。
10安全裝置
10.1安全防護裝置
防止機械危險部位引起傷害
一旦操作者進入危險工作狀態,能直接對其進行人身安全保護
配備在生產設備上保障人員和設備安全的附屬裝置
10.2安全控制裝置
本身並不直接參與人身保護動作
一旦人員進入危險區,控制裝置對制動器進行控制,使機械停止運轉
控制裝置本身創造人手不可進入危險區的條件 如雙手操縱裝置
10.3防護裝置的 形式:
n 防護罩
n 網
n 屏
n 欄
n 固定式
n 開啟式
n 可調式
10.4安全控制裝置,按功能分:
n 連續監控
n 聯鎖
n 故障保險
n 緊急停車開關
11安全作業基本要求:
11.1 作業前
檢查、確認設備、工具良好、安全裝置有效、安全措施完備、潤滑良好,才能作業,先空車試運轉,確認正常才投料或載入
11.2 運行中
注意觀察運行狀況,如有異常應立即檢查並及時排除故障,不得帶故障運行,運行時不得離崗。
11.3 作業場所
n 場地整潔、地平不滑,有足夠的作業活動空間
n 通風良好,光線充足無眩光無閃爍
n 出入口及通道通暢、通道寬度不少於1米,物品堆放整齊不妨礙操作與通行
n 危險部位應設明顯醒目標志
n 坑池、孔洞、扶梯、高架走道平台等有墜落危險的部件應設護欄或蓋板
n 設備布置及物料堆放應便於緊急情況時人員撤離
11.4作業位置
n 不進入危險區
n 不得跨越運動的設備
11.5注意事項
不接觸運動的部件、工件、刀具
不得對運動件進行調整與測量
不得用手或用手持工具去制動運動件
不將物品放在可動件上
工件、刀具裝夾牢固,可調部件調整後應及時緊固。
11.6高處作業應有防人員、物品墜落的安全措施。
11.7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著裝安全
11.8停機結束工作或突然停電時,應關斷開關、退出刀具
12.安全檢查和生產會議
② 機械鉗工安全操作有哪些措施及注意事項
望採納!
1、工作前先檢查工作場地及工具是否安全,若有不安全之處及損壞現象,應及時清理和修理,並安放妥當。
2、使用鏨子,首先應將刃部磨鋒,尾部毛頭磨掉,鏨切時嚴禁鏨口對人,並注意鐵屑飛濺方向,以免傷人,使用榔頭首先要檢查把柄是否松脫,並擦凈油污。握榔頭的手不準帶手套。
3、使用的挫刀必須帶銼刀柄,操作中除銼圓面外,銼刀不得上下擺動,應重推,輕拉回,保持水平運動,銼刀不得沾油,存放時不得互相疊放。
4、使用扳手要符合螺帽的要求,站好位置,同時注意旁人,以防扳手滑脫傷人扳手不允許當榔頭使用。
5、使用電鑽前,應檢查是否漏電(如有漏電現象應交電工處理),並將工件放穩,人要站穩,手要握緊,兩手用力要均衡並掌握好方向,保持鑽桿與被鑽工件面垂直。
6、使用虎鉗,應根據工件精度要求加放鉗口銅,不允許在鉗口上猛力敲打工件,板緊虎鉗時,用力應適當,不能加加力桿,虎鉗使用完畢,須將虎鉗打掃干凈,並將鉗口松開。
7、使用卡鉗測量時,卡鉗一定要與被測工件的表面垂直或平行。
8、游標卡、千分尺等精密量具,測量時均應輕而平穩,不可在毛坯等粗糙表面上測量,不許測量下在發熱的工件,以免卡腳磨擦損壞。
9、使用千分表時,應使表與表架在表座上相當穩固,以免造成傾斜和動擺。
10、使用水平儀時,要輕拿輕放,不要碰擊,接觸面未擦凈前,不準將水平儀擺上。
11、攻絲與鉸孔時,絲攻與鉸刀中心均要與孔中心一致,用力要均勻,並按先後順序進行,攻、套絲時,應注意反轉,並根據材料性質,必要時加潤滑油,以免損壞板牙和絲錐,鉸孔時不準反轉,以免刀刃崩壞。
12、刮研時,工件應放置平穩,工件與標准面相互接觸時應輕而平穩,並且不使稜角接觸與碰擊,以免損壞表面。刮削工件邊緣時,刮刀方向應與邊緣成一定的角度進行。
13、錫焊時,被焊接部位應進行仔細的清潔處理,然後加熱到焊料的熔化溫度,速度要快,以免表面產生氧化物。焊好的物件應逐步冷卻,澆軸承合金應嚴格按其工藝規程進行。
14、工件熱裝時,油溫應低於油的閃點20℃,被加熱工件不得接觸油箱底,應加墊東西或懸掉起來。加熱時不允許有大火苗,同時應有防火措施。
15、檢修設備時,首先必須切斷電源。拆卸修理過程中,拆下的零件應按拆卸程序有條理的擺放,並做好標記,以免安裝時弄錯,拆修完畢要認真清點工具、零件是否丟失,嚴防工具、零件丟入轉動的機器內部。經盤車後方可進行試車,辦理移交手續。
16、設備在安裝和檢修過程中,應認真作好安裝和檢修的技術數據記錄,如設備有缺陷,或進行了技術改進,應全面做好處理缺陷或改進的施工詳細記錄。
17、工作完畢後,收放好工具、量具、擦洗設備、清理工作台及工作場所,精密量具應仔細擦凈存在盒子里。
③ 機械運作過程中存在什麼主要危險因素
一、人的不安全行為
操作失誤的主要原因有:
1)機械產生的雜訊使操作者的知覺和聽覺麻痹,導致不易判斷或判斷錯誤;
2)依據錯誤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縱或控制機械造成失誤;
3)機械的顯示器、指示信號等顯示失誤使操作者誤操作;
4)控制與操縱系統的識別性、標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產生操作失誤;
5)時間緊迫致使沒有充分考慮而處理問題;
6)缺乏對動機械危險性的認識而產生操作失誤;
7)技術不熟練,操作方法不當;
8)准備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因倉促而導致操作失誤;
9)作業程序不當,監督檢查不夠,違章作業;
10)人為的使機器處於不安全狀態,如取下安全罩、切除聯鎖裝置等。走捷徑、圖方便、忽略安全程序。如不盤車、不置換分析等。
二、機械的不安全狀態
機械的不安全狀態,如機器的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通風、防毒、防塵、照明、防震、防雜訊以及氣象條件等安全衛生設施缺乏等均能誘發事故。動機械所造成的傷害事故的危險源常常存在於下列部位:
1、旋轉的機件具有將人體或物體從外部捲入的危險;機床的卡盤、鑽頭、銑刀等、傳動部件和旋轉軸的突出部分有鉤掛衣袖、褲腿、長發等而將人捲入的危險;風翅、葉輪有絞碾的危險;相對接觸而旋轉的滾筒有使人被捲入的危險。
2、作直線往復運動的部位存在著撞傷和擠傷的危險。沖壓、剪切、鍛壓等機械的模具、錘頭、刀口等部位存在著撞壓、剪切的危險。
3、機械的搖擺部位又存在著撞擊的危險。
4、機械的控制點、操縱點、檢查點、取樣點、送料過程等也都存在著不同的潛在危險因素。
因操作失誤而產生機械傷害的原因:
1、機械產生的雜訊使操作者的知覺和聽覺麻痹,導致不易判斷或判斷錯誤;
2、依據錯誤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縱或控制機械造成失誤;
3、機械的顯示器、指示信號等顯示失誤使操作者誤操作;
4、控制與操縱系統的識別性、標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產生操作失誤;
5、時間緊迫致使沒有充分考慮而處理問題;
6、缺乏對動機械危險性的認識而產生操作失誤;
7、技術不熟練,操作方法不當;
8、准備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因倉促而導致操作失誤;
9、作業程序不當,監督檢查不夠,違章作業;
10、人為的使機器處於不安全狀態,如取下安全罩、切除聯鎖裝置等。走捷徑、圖方便、忽略安全程序。如不盤車、不置換分析等。
④ 機械設備維修操作中,應注意哪些安全技術問題
(1)任何機來械設備在拆卸前必源須切斷電源,並掛上「正在修理」的標記牌,以免發生工傷事故。 (2)如果在機械設備下面工作,則應在修理的設備上掛上「正在修理,切勿轉動機器」的牌子。修理帶車輪的機械,應用三角鐵塞住車輪,防止滾動。用千斤頂頂升時,千斤頂應放平穩。墊高機器或部件前先找到墊高工具,嚴禁使用磚頭、碎木或其他容易碎裂的物體來塞墊。 (3)高空作業時,應扎系安全帶,做好防護措施。修理時注意安全,不準上下投遞工具和零件,以免失手造成事故或損壞工具。 (4)大型零件吊起時,繩索應牢固,要扎得牢靠,吊起時不能傾斜,安放時要平穩。 (5)修理中如需要多人操作時,必須有專人指揮,相互密切配合。 (6)修理中不準用手試摸滑動表面、轉動部位或用手摸試螺紋孔。 (7)試車前要檢查電源接得是否正確,認真檢查機器各部位確認無誤後方可開車。
⑤ 保潔員使用機器設備的安全注意事項有哪些
1、保潔綠化員工機器、設備使用前,先檢查電線是否破損,如有破損、及破皮及時通知工程內人員檢修維護容,待修好檢測完成後,註明那個可使用,以免發生觸電事故。
2、在使用機器時,不得用濕手接觸電源插座,以免觸電。
3、不得私自撥動任何機器設備及開關,以免發生故障。
4、在不會使用機器時,不得私自開動機器,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保潔員是指使用保潔養護專用工具,從事街道、廣場、大型室內集會場所等地的廢棄物清除、垃圾清理,河岸設施養護,以及城市環境保護工作的人員。
⑥ >>如何安全操作機械設備
如何做到機械操作的安全管理,日常操作中有何相關的安全措施?以下資料,希望對您有幫助,與您分享! ―――共生代 五金製品及塑料行業的員工需要操作不同種類的機械設備,對於安全操作機械設備的要點不可不知。一、操作機械前的要點::l 機械器材危險部份必須裝有適當的安全護罩,以防止人體與機械危險部份直接接觸,以及有效地阻隔雜物進入運行中的機械。而機械護罩大致可以分為五大類,包括有固定式、互鎖式、自動式、觸覺式和雙手控制裝置,而安裝時可採用其中一種或多種機械護罩以達到保護目的;l 機械應設有容易觸及的緊急停機掣,若發生意外時,有助盡快關掉電源、減低受傷程度;l 將機械安全操作指示張貼於當眼處,以提醒員工遵守;l 應該將機械器材穩固的設於桌面或地上,以防意外地被推翻而造成員工損傷;l 妥善地接駁地線及漏電斷路器,以防觸電意外產生;l 檢查機器的電線接駁和裝配是否良好無損;l 工友應接受適當的訓練才可授權操作機械;l 在維修保養過程中,為防止機械因人為疏忽意外啟動而令機械突然運作,上鎖掛牌制度是重要的一環。二、操作機械時的要點:l 應穿上合適整齊的工作服,將長發束好,並且避免穿戴飾物,例如頸煉、手煉、或戒指等,以防纏進機械的危險部分;l 操作位置應避免接近繁忙信道上,以防受到碰撞而產生危險;l 手濕時不應觸摸電掣和使用機械,並且盡量保持環境乾爽;l 若機械發生故障,應該立即停用及掛上危險警告牌;l 切勿對運行的機器進行清潔工作。三、操作機械後的要點:l 不使用的機械必須將電源關上;l 機械在清潔和調較時必須截斷電源;l 定期由合資格的工作人員進行檢查和維修。(資料來源:職業安全健康局)
⑦ 如何安全操作機械設備
一、操作機械前的要點:
1、機械器材危險部份必須裝有適當的安全護罩,以防止人體與機械危險部份直接接觸,以及有效地阻隔雜物進入運行中的機械。而機械護罩大致可以分為五大類,包括有固定式、互鎖式、自動式、觸覺式和雙手控制裝置,而安裝時可採用其中一種或多種機械護罩以達到保護目的
2、機械應設有容易觸及的緊急停機掣,若發生意外時,有助盡快關掉電源、減低受傷程度;
3、將機械安全操作指示張貼於當眼處,以提醒員工遵守;
4、應該將機械器材穩固的設於桌面或地上,以防意外地被推翻而造成員工損傷;
5、妥善地接駁地線及漏電斷路器,以防觸電意外產生;
6、檢查機器的電線接駁和裝配是否良好無損;
7、工友應接受適當的訓練才可授權操作機械;
8、在維修保養過程中,為防止機械因人為疏忽意外啟動而令機械突然運作,上鎖掛牌制度是重要的一環。
二、操作機械時的要點:
1、應穿上合適整齊的工作服,將長發束好,並且避免穿戴飾物,例如頸煉、手煉、或戒指等,以防纏進機械的危險部分;
2、 操作位置應避免接近繁忙信道上,以防受到碰撞而產生危險;
3、手濕時不應觸摸電掣和使用機械,並且盡量保持環境乾爽;
4、 若機械發生故障,應該立即停用及掛上危險警告牌;
5、切勿對運行的機器進行清潔工作。
三、操作機械後的要點:
1、不使用的機械必須將電源關上;
2、機械在清潔和調較時必須截斷電源;
3、定期由合資格的工作人員進行檢查和維修。
⑧ 機械加工業員工安全培訓教材,急用~!謝謝各位幫忙~!!!!
各級單位領導或有關幹部、職工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自己應盡的職責,有如下行為之一造成事故的,按玩忽職守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