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全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我是本科階段,學習的是安全工程專業,對於就業,大家肯定還是蠻在意的,下面大家看一下這幾個主要的就業去向吧。
當然還有,更高一級的就業渠道,這也需要我們有更專業的知識,以及更准確的風險把握度。那就是進入安全評價機構,幫助機構及政府,企事業單位進行風險預估和風險評估。可是這樣的工作呢,我覺得還是考完研以後,才能有這樣的能力和水平。但是我們也需要知道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將來從事的職業。並不完全就一定符合你所學的專業知識。學弟學妹們需要提前做好這樣的准備呀~遠方傳來老學姐的嘆息~
⑵ 關於大同煤礦培訓完的論文
煤礦安全管理
摘要:煤礦安全生產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必須建立和落實長效機制,才能徹底扭轉安全上的不利局面。
關鍵詞: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事故是一個可怕的黑洞,一旦發生就會影響生產甚至造成全面停產,形成巨大的損失,而且它吞噬生命,損害健康,給人留下一生的遺憾和心靈上的創傷。黨和國家本著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負責任的精神,正確地提出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明確了安全的地位和安全工作的根本方法。又提出了「管理、裝備、培訓並重」的原則,進一步為安全生產工作指明了方向。
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安全生產方針和原則不能長期得到貫徹執行,存在時張時弛的現象。造成了安全生產中的漏洞,使事故屢屢發生。筆者認為必須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制約企業和有關部門的各項活動,以保證安全生產方針和原則真正意義上的貫徹和落實。具體包括以下幾個長效機制:
一、建立健全責任制約機制
1、理順管理體制
1.1宏觀體制
1.1.1國家監督
首先要確立國家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國家監督體現了國家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視和負責精神,國家強制力是安全監督實施的保障,保證安全監督能夠順利進行,並從根本上影響企業和個人對安全管理的思想和行為對安全的關注。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是國家對煤礦行使安全監察的職能部門,自從2001年建立以後,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已逐年好轉。
從近幾年私挖亂采和越界開采及不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的小煤礦的治理情況來看,落實地方人民政府的煤礦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是至關重要的措施。在建立地方人民政府領導分工聯系本地區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制度的基礎上,認真落實煤礦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促進煤礦安全法制、安全責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安全文化等各項要素到位。
1.1.2行業管理
安全工作范圍廣泛,各個區域又有其各種不同的特點,所以有必要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分行業進行管理,以保證安全管理的專業性。我國的行業管理已經比較完善。
1.1.3企業負責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生產經營的基本單位,企業的一切工作都由企業決定和實施,安全管理也不例外,所以企業也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單元。只要企業重視安全、安全投入充實,安全管理到位,全國的安全生產才有保障。《安全生產法》規定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第一責任人,進一步把企業的安全責任落實到個人。
1.2企業內部體制
1.2.1安全生產管理機構
安全管理職能需要相應的機構和人員,而且一定要設置專門機構和專職工作人員,機構和人員一旦兼職必然使安全管理職能削弱,甚至名存實亡。現實的情況往往是,發生重大事故之後的單位管理機構健全,而未發生事故單位的管理機構就要薄弱得多。在這方面,一定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消除因事故而設機構的不正常現象。
1.2.2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
各級生產或行政管理人員,必須對自己負責區域的安全工作負責。
1.2.3分級管理原則
在正確設立管理機構的基礎上,一定要堅持分級管理的原則,按現場作業人員——班組——區隊(車間)——井——礦的順序,按職能分級進行安全管理,能由下級管理的盡量由下級負責,讓上級集中精力來抓更重要的工作,處理更重大的問題。
2、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
明確國家機關、國家工作人員和各企業、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使每個人的權利清楚,責任明確,權責一致。形成一個包涵國家機關、國家工作人員、企業負責人、企業內部各崗位的真正意義上的健全的責任體系。
3、責任體系落實
3.1責任聯系和制約
各個責任制之間並不是獨立的,它們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在企業內部有上級對下級的管理,也有下級對上級的監督,還有職能部門的指導和監管。在宏觀上,還有企業與企業及煤礦安全監察局、國土資源局和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相互之間的責任聯系。所以必須以系統的觀點來看待責任落實問題。
3.2責任體系落實保障
3.2.1健全與責任制相配套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
落實責任制必須要有相應的考核和獎罰措施,嚴格考核,才能保障落實。否則責任制就成了一紙空文。
3.2.2國家機關責任必須首先落實
現在我礦周圍小窯越界引起的重大安全隱患長期得不到解決,首先就是煤礦安全監察局、國土資源局、地方政府等國家機關責任不明、監管不力的問題。
二、教育培訓機制
1、教育培訓的意義作用
人是安全工作最活躍、最關鍵的因素,在安全生產中處於主導地位。為了貫徹以人為本原則,充分發揮人在安全生產中的積極作用,必須做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教育和培訓的基礎地位是由以下幾個方面決定的。
1.1安全教育培訓是認識安全重要性的最基本手段
安全教育培訓可以使人們在較短時間內比較系統地獲得對安全的基本認識。尤其對新工人的安全培訓更為重要,使他們在工作之前先了解安全和認識安全。在工作之前先樹立安全意識。
1.2安全教育和培訓是獲得安全知識和掌握安全技能的最基本手段
通過安全教育和培訓,使人了解怎樣安全怎樣危險,什麼是企業提倡的,什麼是企業反對的,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在認識安全的基礎上,掌握安全生產的基本操作和技術,從個體上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1.3事故案例教育從反面激勵人們引以為戒
以往事故的嚴重後果和慘痛教訓能引起人們心靈深處的強大振憾,自覺地支持和維護安全生產的良好局面,增強與不安全行為作斗爭的勇氣。
1.4現場急救培訓是減少事故傷亡的重要方法
一旦發生了事故,人的生命相對來說是脆弱的。專業醫護人員的救助往往顯得時間過於漫長,可望而不可及。現場人員在第一時間的自救和互救往往生死悠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