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賓館工作人員防控疫情培訓記錄怎麼寫
這個問題,疫情培訓記錄,要看公司是怎樣布置的,公司怎樣布置就怎樣記錄就可以,客人的體溫檢查,還有從哪裡來的等!
② 如何做好班級疫情防控工作
第一階段 | 師生返校(開學)前
1.學校全體教職工和學生家庭均進行日常體溫檢測,如出現呼吸道症狀、發熱、畏寒、乏力、腹瀉、結膜充血等症狀,要就醫排查,成為確診(疑似)病例的,同時報告學校。
全體家長根據學校的隨時通知,報告其他相關情況。
2.做好防疫宣傳教育。學校轉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轉發時注意:轉官方權威媒體信息;可使用學校公眾號轉發;無必要時,不必轉發防控知識以外的其他信息。
3.學校全體教職工、家長、學生要主動、仔細、深入地學習防控知識,尤其是新冠肺炎症狀表現、日常防護等內容。
相關知識有一定的專業性,細分性,如果粗淺的泛泛而讀,難以掌握。我們為孩子安全,對自己要求要高些。
4.學校準備防疫場所和物資。
①設置規范的觀察室,暫時留觀身體不適的師生。
②准備紅外體溫測量儀、水銀體溫計、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洗滌用品、消毒液、消毒設施等物品。
③有條件的每班級配備紅外體溫測量儀,衛生間必須放置香皂或洗手液,及時補充。
④設置專門的口罩回收垃圾桶,套袋加蓋,張貼標識;每日至少進行1次回收口罩銷毀處理,或交給當地專門機構集中處理。
5.在允許人員流動後,異地居住的教職工應盡快返回學校所在地,居家避免外出,為返校做好准備。
6.開學前,學校應繼續堅持校級領導在校,控制教職工在校人數;開會通過網路視頻形式;工作需要的到校人員,相互間保持安全距離。
7.學校要制定和完善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制度。現在大家都說「兩案八制」(還有說「兩案九制」)。
「兩案」是指:開學准備工作方案(本文內容可列入方案)、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八制」是指: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制度,學生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勤登記、追蹤制度,復課證明查驗制度,學生健康管理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風、消毒制度等。當然,不一定受這個局限,可以根據實情增減。
方案和制度要以學校正式文件發布(即使學校很小),別弄張紙隨意列印,格式字體都很亂。
相應的報表也要設計好,既要素全面,又簡明扼要。
8.向教職工和學生明確「五個一律」:未經學校批准學生一律不準返校;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門;師生進入校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對發燒咳嗽者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不服從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
9.嚴格中小學和幼兒園封閉管理,明確校門口更嚴格的人員管控制度。高校也要實施校園劃區劃片管理,學生公寓封閉管理。
10.校車維護保養和消毒,校車司機和照管員及家庭同樣要確保健康才能上崗。
11.對教師、家長、員工(餐廳人員、物業人員、保安、校車司機、校車照管員)等,可將其職責和注意事項做成告知書(責任書),由其簽字確認。
第三階段 | 開學之初
開學之初事務較多,但防疫仍是開學之初的重點工作。各項措施不光是防控新冠肺炎,同時也是防控其他傳染病。
在防疫和安全方面,做好4點:
1.可優化分批錯時開學辦法,入校人數與體溫檢測能力相匹配,在校門口對每一名入校者進行體溫檢測,檢測人員要做好自我防護。
發現未按照要求居家隔離,對發熱者(≥37.3℃)拒絕入校,要求其進一步觀察和就醫,決不允許帶病返校。
2.落實防疫的方案和制度,落實中發現有漏洞和障礙的,及時優化完善。
3.開學之初及開學後一個月,學生比較興奮,對校園環境和紀律屬於重新認識和強化階段,是安全事故高發時段,學生磕碰受傷很多,這既導致學生傷亡,也易引起矛盾糾紛。
所以,開學第一課是防疫知識教育、安全教育。如果可能,可以開學第一天全部是防疫知識和安全教育,因為相關知識內容多。
必要的話可以進行相應考試。
4.給學生發放新學期安全責任書,防控疫情告知書,家長簽字確認。在家庭成員(學生)身體有新冠肺炎等疑似症狀時,一定要報告學校並就醫檢查,不得帶病入校。對故意隱瞞情況導致師生傳染的,向上級報告並計入學生綜合評價。
第四階段 | 開學後的日常
1.根據專門的消毒規范做好場所環境的消毒,做好室內通風和各處衛生清理。
2.測量體溫(晨午檢),對異常情況及處理情況做好記錄。
3.統計教職工及學生家庭情況信息,做好缺課登記,核查。
4.教師日常觀察學生狀況,不光是及時發現身體狀況,還能及時發現學生情緒變化和心理狀態,從事及時發現學生遭遇的傷害。
5.有餐廳的學校,嚴格人員衛生、采購、消毒、留樣等各項制度落實。
6.學校門口繼續嚴格管理,這是外來人員拒絕入內,家長如果給學生送東西,可放校門處,進行消毒後交學生領走。
7.在疫情完全解除之前,學校還是要謝絕來訪、參觀和交流事項。確需入校的,進行體溫檢測、消毒、登記等,由相關聯系人接入學校,要求其不在校園內到處走動。
8.在疫情完全解除之前,不外出仍是必要的,包括:住校生不外出;高校學生不外出;教職工和學生及家長放學下班後不外出。
第五階段 | 後疫情時代
疫情徹底結束後,學校回歸常規的傳染病預防機制即可,不用那麼緊張了。
我們原來的傳染病防控制度、飲用水衛生制度、環境衛生、消毒制度、傳染病知識教育制度等等,都有。因為這次疫情,我們對這些制度措施更重視了。
疫情終將過去,但疫情防控的很多做法不能放棄,需要總結完善到學校的各項制度中,也要形成教職工和學生(還有家長)的日常衛生習慣。
包括不限於以下方面:
1.消毒通風。不需要很頻繁,但定期的學校環境消毒制度、通風制度要強化。
2.日常防護。例如,戴口罩,這是防止很多傳染病人傳人的基本措施。尤其是在流感高發季節,有時到班級,很多學生咳咳咳,是因為防護沒做好。
3.環境衛生。有的學校管理不好,學校里有衛生死角,垃圾不及時處理,既不符合學校教書育人環境要求,又導致傳染病,還誘導師生不良的衛生習慣,所以,學校日常的環境衛生要做好,自我要求要「苛刻」。
4.個人衛生。疫情過去,用俗話活「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打噴嚏、咳嗽要捂住口鼻,要勤洗手,衣物身體要整潔干凈,這些事要進一步強化,強化一段時間,就形成了習慣。
5.體育鍛煉。健身不僅是提高免疫力,而且是積極上進的生活方式,學生一定要養成健身鍛煉的習慣,保持精神飽滿的狀態。
6.拒絕野味。學生家長從事各種行業,通過這次疫情要汲取教訓,如果有從事野生動物捕獵、販賣、烹制等行業及關聯行業的,應進行行業調整。這事跟學校沒直接關系,只是事關社會文明和大家安全,協助進行宣傳教育。
③ 疫情防控措施和做法
合易認為:疫情之下,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防控。
1)關心員工的健康。企業在疫情發生時,應做好對員工、客戶的保護工作,體現出非常時期的人性關懷。鑒於此次肺炎疫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各企業應把員工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對員工進行傳染病預防及治療知識教育的同時,在內部採取嚴格的衛生防範措施,定期對辦公區域、生產區域進行全面消毒。
2)成立專門機構,安排專項資金。疫情來臨時,企業應成立應急應變指揮小組,並安排應對疫情的專項資金,解決非常時刻的臨時緊急問題。
3)保持企業內部的穩定,努力練好「內功」。受疫情影響,企業的部分業務可能難以正常開展。此時,企業不妨將目光內轉,在系統戰略思考的同時,將以往沒有精力顧及和放鬆了的基礎管理工作抓起來,練好內功,為疫情過後的發展積蓄力量。
4)建立健全危機預防機制。我國大部分企業目前還沒有建立危機管理機制,有的盡管有企業危機管理機制的一些要素,但並沒有制度化。肺炎疫情的爆發再一次給中國企業界上了一堂沉重而有價值的危機管理課,中國企業應當以此為契機,建立完備的危機預防制度。
④ 疫情期間採取什麼的防控措施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預見性及時性和有效性
在疫情期間,防疫措施最好的有效和時效的就是對易感人群的保護,包括給大家傳宣傳防禦知識勤洗手,戴口罩不參加人群聚集的活動。
⑤ 關於防控疫情的基本常識
1、少出門,不信謠復
盡量不出門、制不聚集。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和個人衛生。通過官方媒體了解信息,不聽信謠言,多與親朋進行在線溝通,保持身心愉快。
2、測體溫
正確測體溫。每天早晚各測一次,溫度不超過37.3℃才安全。
3、戴口罩
外出時佩戴好一次性醫用口罩,通常口罩的深色面在外,金屬條在上進行佩戴,並用手壓緊鼻翼兩側的金屬條,將口罩拉伸平整。
4、定時開窗通風
良好的室內空氣質量可減少病毒的存在量。並注意添衣保暖,謹防感冒。
5、做好日常消毒
優先使用濃度75%的酒精棉片擦拭傢具、地面等,酒精消毒前後要遠離高溫和明火。
6、吃得好更健康
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少吃油鹽糖,適量肉蛋奶,分餐更提倡,多元營養增加免疫力。
7、鍛煉身體要適當
老年人不要做劇烈運動,建議做的太極拳、廣播操、八段錦等運動。每周鍛煉4-5次,每次不超過40分鍾為宜。
⑥ 疫情防控包含哪幾方面
1 傳染源:切斷傳染源
2 檢測 :對密切接觸 及間接接觸的進行有關檢測和隔離
3 對環境進行消毒
⑦ 疫情當前,如何給家裡的孩子科普防控知識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
無症狀帶毒者:感染之後不發病,僅在呼吸道中檢測到病毒,所以要求從疫情發生地回來的市民要主動報告,自我隔離。輕症患者:僅有一點發熱、咳嗽、畏寒及身體不適。重症患者:早期症狀尤其是前三五天為發熱咳嗽以及逐漸加重的乏力,一周後病情逐漸加重,發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重症病人會出現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臟器損害等情況,進一步加重的話可能需要呼吸機支持或生命支持系統的支持,可能會導致死亡。典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病情有一個逐步加重的過程。到了第二周,病情往往最為嚴重。
如何辨別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