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營養知識培訓

營養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09 09:35:10

❶ 自學營養師入門書籍

營養師學慣用的專業書籍

營養配餐員的培訓教材

《營養配餐員.基礎知識》的目錄
目錄 簡介

第一章 常見烹飪原料的基礎知識
第一節 蔬菜類

第二節 水產品
第三節 畜禽類

第四節 糧食
第五節 果品類

第六節 調味品
第二章 食品營養基礎知識

第一節 人體需要的能量
第二節 人體需要的營養素

……
第三章 食品安全知識

第四章 食物中毒及其預防
第五章 餐飲成本核算知識

第六章 有關法律知識
第七章 職業道德

營養配餐員技能〖目錄〗
第一部分營養配餐員中級技能

第一章營養配餐的准備
第一節 市場調查

第二節 成本核算
第三節 衛生督導

第四節 烹飪原料的感官質量檢驗
第二章營養食譜的制定

第一節 全日、每餐能量攝量和營養素供給量的計算
第二節 主食、副食品種和數量的確定

第三節 食譜的調整與確定
第三章營養餐的製作

第一節 核實、檢查烹飪原料
第二節 運用合理的烹飪方法

第三節 定性、定星、標准化的烹飪
第四章膳後總結與宣傳

第一節 意見收集及分析
第二節 保存食譜

第三節 調查小結
第四節 介紹推廣

第二部分營養配餐員高級技能
第五章營養配餐的准備

第一節 不同國家的飲食習俗
第二節 成本核算

第三節 高檔烹飪原料的質量檢驗和保管
第六章營養食譜的制定

第一節 宴會食譜的設計
第二節 食補養生食譜的應用

第七章營養餐的製作
第一節 特殊膳食的製作

第二節 常見食補養生膳的製作
第八章餐後總結與創新

第一節 總結
第二節 改進與創新

第九章培訓與指導
第三部分營養配餐員技師技能

第十章營養配餐的准備
第一節 市場調查

第二節 成本核算
第十一章營養食譜的制定

第一節 高檔宴會營養食譜的設計
第二節 特殊人群營養食譜的設計

第三節 食補養生膳的設計
第十二章營養餐的製作

第一節 食物烹飪過程的質量監控
第二節 現代營養飲食誤區

第十三章培訓與指導
第一節 培訓中高級營養配餐員

第二節 組織專題研討
第十四章技術管理

第一節 制定技術管理制度
第二節 知識與技術更新

附錄食物性味表

中國營養師培訓教材

作者:葛可佑等
語種:中文

開本:16開 ISBN:7-117-07033-1/R·7034
裝訂:平裝

版次:1 出版日期:2005-12-1
定價:66元

本書內容包括:基礎營養、食物營養與食品衛生、人群營養、公共營養、營養缺乏與營養過量、疾病營養、營養強化與保健食品以及食品加工與烹飪。讀者對象:營養師
目錄
第一篇基礎營養

第一章人體構成及食物的消化吸收
第二章能量

第三章蛋白質
第四章脂類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
第六章常量元素

第七章微量元素
第八章維生素

第九章水和膳食纖維
第二篇食物營養與食品衛生

第一章植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
第二章動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

第三章調味品和其他食品的營養價值
第四章食品污染及其預防

第五章各類食品的衛生要求
第六章食物中毒及其預防

第三篇人群營養
第一章孕婦乳母營養與膳食

第二章嬰幼兒營養與科學喂養
第三章學齡前兒童營養與膳食

第四章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的營養和膳食
第五章老年人與膳食

第六章特殊環境與特殊作業人群營養與膳食
第四篇公共營養

第一章概論
第一章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第二章膳食結構與膳食指南
第三章營養配餐與食譜編制

第四章營養調查與評價

第五章營養教育
第六章食物與營養的政策法規

第五篇營養缺乏與營養過量
第一章營養缺乏病概述

第二章蛋白質 - 能量營養不良
第三章維生素缺乏病

第四章礦物質缺乏
第五章營養素過量與中毒

第六篇疾病營養
第一章醫院膳食

第二章住院病人的營養評價
第三章呼吸系統疾病

第四章心腦血管疾病
第五章泌尿系統疾病

第六章消化系統疾病
第七章肝

❷ 營養師培訓教材有哪些

營養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合理營養是健康的基礎。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 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營養與健康日漸重視,科學飲食、合理營養、促進健 康已成為社會的基本需求。但是,當前我國居民對營養知識了解較少,營養人才嚴重缺 乏。為了廣泛普及營養知識,提高全民營養素質,培養專業營養技術人員已成為當前我 國社會的迫切需求。 中國營養學會作為我國營養學專業學術機構,具有顯著的學科及專家優勢,為社會 培養營養學專業人才責無旁貸。為推動我國營養專業技術隊伍的發展,滿足我國社會對 營養專業人才的需要,中國營養學會正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營養師培訓和認證工作。 《中國營養師培訓教材》是針對參加培訓人員的專用教材,同時也是從事營養、食 品專業工作人員的參考教材。它包括:基礎營養、食物營養與食品衛生、人群營養、公 共營養、營養缺乏與營養過量、疾病營養、營養強化與保健食品以及食品加工與烹飪等 8 篇。 本教材由全國數十位相關領域的專家編撰、審定,具有較強的科學性。本教材考慮 到我國營養工作的實際需要,增加了「營養強化與保健食品」「食品加工與烹飪」等 、 篇,內容比一般的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材更豐富、全面,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本教材是按照培訓營養師的需要編寫的,適合於有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讀者。對於 助理營養師的培訓,需要對教材內容有選擇地進行講授和閱讀。因此,我們另外編寫了 「營養師教學考試大綱」和「助理營養師教學考試大綱」 ,規定了不同級別培訓的具體 要求,幫助教員和學員掌握教和學的要點。 由於編撰時間比較倉促,編者的水平有限,缺點、錯誤在所難免。特別是本教材還 沒有經過實踐的考驗,在實際培訓工作中一定會發現更多不足之處。希望廣大教員和學 員能不吝賜教,幫助本教材逐步完善。

第一篇 基礎營養 「營養」作為一個名詞、術語已為眾所慣用,但對它的確切定義卻未必准確了解。 「營」 在漢字里是謀求的意思, 「養」是養生或養身,兩個字組合在一起應當是「謀求養 生」的意 思。確切地說,應當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謀求養生」「營養」一詞確切而比較 完 。 整的定義應當是: 「機體通過攝取食物,經過體內消化、吸收和代謝,利用食物中對 身體有 益的物質作為構建機體組織器官、滿足生理功能和體力活動需要的過 程。 」研究人體以及其 他生物的營養問題的學問被稱為營養學。 人類在生命活動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從外界環境中攝取食物, 從中獲 得生命活動所需的營 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在營養學上稱為「營養素」 。 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有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共 5 大類,其中 營 養素不能在體內合成,而必需從食物中獲得,稱為「必需營養素」 。 其中包括 9 種氨基酸: 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組氨酸;2 種 脂肪酸:亞油酸、僅一亞麻酸;碳水化合物; 。7 種常量元素:鉀、鈉、 鈣、鎂、硫、磷、 氯;8 種微量元素:鐵、碘、鋅、硒、銅、鉻、鉬、鈷;14 種維生素:維生素 A、維生素 D、 維生素 E、維生素 K、維生素 B1、維生素 B2、維生素 B6、維生素 C、煙酸、泛酸、葉 酸、維 生素 B12、膽鹼、生物素;加上水等,共計 40 余種。 其中碳水化合物、脂類和蛋白質因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佔的比重大,稱為「宏量營 養素」 礦物質和維生素因需要的相對較少, ; 在膳食中所佔比重也較小, 稱為「微量營養 素」 ; 礦物質中有 7 種在人體內含量較多,叫做「常量元素」,有 8 種在人體內含量較少,稱「微 量元素」 。 這些營養素在體內有三方面功用:一是供給生活、勞動和組織細胞功能所需的能量;二 是提供人體的「建築材料」 ,用以構成和修補身體組織;三是提供調節物質,用 以調節機體 的生理功能。營養素有這三方面的作用,可見營養素是健康之本,是健康的物質基礎

❸ 中國營養學會有培訓機構

中國營養學會(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是中國營養科技工作者和從事營養研究的科技、教學及設有營養研究機構的企事業單位自願結成,並依法登記的全國性、學術性和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是黨和國家聯系我國營養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發展中國營養學科學技術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中國營養學會的業務主管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社團登記管理單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國營養學會通過組織編寫學術著作、舉辦學術會議、專題研討會等方式促進國際、國內營養學術交流與合作;通過開展營養科學領域的繼續教育和技術培訓,提高會員及廣大營養科技工作者的業務水平。學會還積極開展科普活動普及營養知識,以提高國民的營養知識水平,引導國民合理選擇食物達到平衡膳食,促進身體健康。中國營養學會專家根據中國人的膳食特點提出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寶塔》,2007年修訂後加大宣傳力度。2008年學會又編寫了《營養科普系列叢書》(10冊),科學而平實的語言使普通百姓能夠更好的理解營養知識。學會還通過舉辦營養科普知識講座、開通專家咨詢熱線、與報刊雜志電台合作設專欄等多種方式宣傳營養科普知識。中國營養學會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主要介紹學會學術活動動向,工作動態,科普知識,是專業人士及普通百姓獲取營養知識的重要窗口。

❹ 報考營養師培訓多少錢

關於營養師的費用是兩千到六千不等的,因為營養師培訓時間的長段以及費用的多少每個培訓機構都是有差異的,所以這是根據大家選擇培訓機構不同而各異的,尤其是費用問題,不同的班型費用也是不等的,所以關於營養師培訓時間乃至是費用問題,建議你可以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咨詢在線的專業報考老師了解。

❺ 營養配餐員的培訓內容

◎國家營養配餐員的定義及職業規范及國家職業資格說明。◎營養學基礎知識。內
◎常見烹飪原料、容蔬菜、水產、肉類的基礎知識。
◎食物中毒及其預防;營養食品和垃圾食品的介紹。
◎營養結構與膳食平衡。
◎營養計算理論及訓練。
◎不同人群的營養帶量食譜設計及訓練。
◎食品安全及食品衛生。

❻ 中年人營養知識培訓講師開場白

營養師是指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掌握餐飲經營管理和專業營養知識,能夠從事膳食營養配餐、營養設計與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和造就一支管理營養師隊伍,是促進國民整體素質提高,保證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也是我國營養與健康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營養師(nutritionist)從廣義上來講,是指從事與營養相關的專業人士,其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專業知識,更是從事與營養相關的工作有一段經歷並積累有一定的經驗,在本行業內有較豐富的資歷。
營養師還因其與不同的對象結合分成為臨床營養師,公眾營養師、食品營養師、運動營養師、餐飲營養師等。
臨床營養師主要從事與疾病有關的營養工作,為病人制訂合理的膳食,設計適合不同病人的食譜等,主要在醫院工作,又常稱為營養醫師。此類營養師多為醫學院/醫科大學的預防醫學系畢業。
公眾營養師,又稱為公共營養師,其工作與公眾有關,主要從事營養知識的傳播、群體性的營養調查、各種與營養相關的社會活動策劃,以及與營養知識宣傳教育有關的影視文學等作品策劃也是其工作的內容。其工作內容多為營養知識之類的無形產品。
食品營養師,主要在食品企業工作,主要負責食品的開發之類的與食品相關的營養工作。
運動營養師是為運動人員提供營養指導的營養師,職業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他們的運動量相對於普通人來說,運動量較大,其營養需求與常人有較大的不同。所以該類人類的營養有特殊的要求,應該有專業的運動營養師進行,有利其健康。
餐飲營養師,主要從事與餐飲有關的營養工作,如營養配餐方案,營養食譜的開發,營養配餐員的培訓,餐飲服務人員的培訓等。
還可以根據工作性質分成更細化的營養師,如美容營養師,保健品營養師等。
學習內容:
公共營養師學習的內容主要有:基礎營養學、臨床營養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飲食調補理論、中醫營養評價、食品衛生學、特殊人群的營養、各類食品的營養價值、營養專題教育、營養計算軟體的應用、營養師就業創業指導、食品的物理及簡單的生化檢測方法等。重點學習並掌握食物選擇、食譜編制、基本烹調、營養等內容和技能。
通過考試,成績合格者將頒發公共營養師國家職業資格證。
職業概況
公共營養師是國家勞動部頒布的第4批新職業之一。是應社會、市場的需要而產生的職業技能人才,指接受專業知識技能培訓,通過國家職業資格考試認證,取得從業資格(勞部發[1994]98號文件第六條規定「勞動部負責以技能為主的職業資格鑒定和證書的核發與管理」),從事營養咨詢、營養測評、營養指導、營養宣教、營養管理以及從事營養教學與科研工作、營養與食品安全知識傳播的特殊職業者,是促進社會公眾健康工作的專業人員。
目前,我國的營養專業人才十分緊缺,公共營養師的就業前景非常廣闊。公共營養師可以針對健康和亞健康人群做營養咨詢、指導工作。公共營養師不僅可以在社區發揮重要作用,還可為企業員工、白領、高級管理人員、運動員、家庭提供教育、輔導、指導等服務。
申報條件
(一)助理公共營養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
1. 高中或中專學歷,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
2. 大專以上學歷,非醫學、營養學專業畢業,連續從事工作2年以上。
3. 大專以上學歷,醫學、營養學專業畢業,連續從事工作1年以上。
4. 中專以上學歷,醫護、營養學專業畢業,連續工作2年以上。
(二)公共營養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
1. 中專以上學歷,醫護、營養學專業畢業,連續工作 6 年以上。
2. 大專科以上學歷,醫學、營養學專業畢業,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
3. 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醫學、營養學專業畢業,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4. 大專以上學歷,非醫學、營養學專業畢業,連續工作6年以上。
5. 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非醫學、營養學專業畢業,連續從事工作4年以上。
(三)高級公共營養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1. 大學專科以上學歷,醫學、營養學專業畢業,連續從事工作6年以上。
2. 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醫學、營養學專業畢業,連續從事工作4年以上。
3. 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非醫學、營養學專業畢業,連續從事工作8年以上。
鑒定方式
分為職業道德、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考試三部分,其中職業道德和理論知識考試題型是選擇題,採用題卡作答。專業技能考試題型是綜合應用,採用紙筆作答。考試採用百分制,60分及格。
其中,公共營養師還須進行綜合評審。
具體考評辦法:
1、按規定的時間完成規定學習學時;
2、領取准考證。
3、在指定的時間、地點參加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
4、理論考試、技能考試均達60分以上者,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頒發崗位培訓證書。
5、有一科達不到60分者,視為不及格,下次重新申報補考。
資格認證
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一鑒定,鑒定合格者按照有關規定統一核發相應等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資格證書》,此證書全國通用。
助理公共營養師頒發國家三級職業資格證書,公共營養師頒發國家二級職業資格證書,高級公共營養師頒發國家一級職業資格證書。

❼ 1997年12月5日,國務院辦廳發出什麼,強調要加強營養人才的培訓及營養教育

網上搜索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營養改善行動計劃的通知(1997年12月5日)
【全文】

衛生部、國家計委、國家教委、國家科委、民政部、財政部、農業部、國內貿易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輕工總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制定的《中國營養改善行動計劃》,已經國務院批准。該行動計劃是根據全球首次部長級世界營養大會通過的《世界營養宣言》和《世界營養行動計劃》及會議要求,結合我國實際制定的。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中國營養改善行動計劃
一、前言
(一)食物與營養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食品生產以及人群的營養與健康狀況有了較大的改善。1992年全國營養調查結果表明,我國人均熱能日攝入量2328千卡,蛋白質68克,脂肪58克,已達到基本滿足人體營養的需要。但是,由於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群營養知識的不足,致使我國居民中依然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營養不良問題。
國家統計局1992年進行的中國兒童情況抽樣調查表明,我國5 歲以下兒童體重不足檢出率為10~20%,生長遲緩檢出率平均為35%,個別貧困地區高達50%以上,即全國約有2160萬兒童體重不足和4200萬兒童生長遲緩。另外,兒童中因鐵、碘、維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營養性疾病也較多。這種狀況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和智力的發育,甚至導致兒童死亡率的升高,進而將會影響國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營養過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並且成為使人類喪失勞動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據衛生部統計,我國每天約有15000餘人死於慢性病,已佔全部死亡的70 %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十分驚人。
(二)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膳食結構的變化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徵。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居民對動物性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對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一項調查表明,1992年城鄉人均谷類和薯類消費與1982年相比,分別下降了10.9%和49.4%,而肉、蛋、奶和水產品的消費分別增加了81.1%、200%、323%和97.4%,這種對動物性食品需求的顯著增長直接影響到糧食生產和食物消費結構的改變和發展。目前,我國城鄉食物消費正處於由溫飽型向小康型過渡的時期,這為調整和引導食物生產和消費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抓住這個時機,制定合理的營養政策,科學調整食物結構,不僅能有效地控制慢性病的發生,而且能正確地引導我國的食物生產,促使我國居民盡快形成合理的食物消費習慣,最終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三)1992年12月在羅馬召開的全球性部長級營養會議通過了《世界營養宣言》和《世界營養行動計劃》,包括中國在內的159個國家的代表作出承諾, 要盡一切努力在2000年以前消除飢餓和營養不良。為實現這一目標,盡快改善我國居民的營養狀況,特製定《中國營養改善行動計劃》。
二、目標
(四)總目標
通過保障食物供給,落實適宜的干預措施,減少飢餓和食物不足,降低熱能--蛋白質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預防、控制和消除微量營養素缺乏症;通過正確引導食物消費,優化膳食模式,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居民的營養狀況,預防與營養有關的慢性病。
(五)具體目標。
1.全國人均熱能日供給量2600千卡,蛋白質72克,脂肪72克。貧困地區人均熱能日供給量2600千卡,蛋白質67克,脂肪51克。
2.孕婦和兒童的缺鐵性貧血患病率較1990年降低1/3。
3.提高4-6個月以內嬰兒的純母乳喂養率,到2000年,使母乳喂養率以省為單位達到80%。
4.5歲以下兒童中度和重度營養不良患病率較1990年降低50%。
5.基本消除5歲以下兒童維生素A缺乏病。
6.到2000年,全國消除碘缺乏病。
7.減緩與膳食有關的慢性病發病率上升的趨勢。
8.2000年全國主要農產品產量目標:
農產品名稱產量(百萬噸)
糧食(含大豆)490-500
大豆17.8
肉類68
禽蛋類 22
奶類8
水產品 40
油料25
糖料90-110
蔬菜260
水果62
9.加工食品在食品中的比重由現在的30%提高到40%。
10.增加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的富含微量營養素的糧食加工品和營養強化食品。
11.全民食鹽加碘。
三、方針與政策
(六)將提高居民的營養水平作為國家長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各級人民政府要在財力、技術和物質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為實現國家目標打好基礎。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支持營養改善工作,積極爭取國際援助,加強國際技術合作與交流,力求實現:減少貧困和消除致貧原因;增加食物的供應量及實際消費量,特別是嬰幼兒食品消費量;提高醫療保健服務質量;增加生產能力和促進經濟增長。
(七)加強部門間的合作。計劃、財政、農業、輕工、貿易、衛生、教育、技術監督、工商管理、統計、鹽業等部門要密切協作,以確保計劃的實施、監測和評估。
(八)進一步加強促進農業發展的政策,以科學引導生產,因地制宜,不斷擴大農作物品種,提高產量和質量。在保證市場需求的同時,實施相應的食物生產結構調整政策,大力發展草食家禽,加快發展禽、蛋、奶、牛羊肉的生產、加工,繼續提高水產養殖和淡水產品比重,積極而有計劃地開發食物新資源。
(九)實行引導消費和鼓勵生產相結合的政策,從調整食物生產結構入手,促進食物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同時引導城鄉居民適度消費,使生產結構、消費結構和膳食營養結構配套協調。
(十)重點解決貧困地區的營養改善問題。在堅持從經濟開發入手開展扶貧工作的同時,重視健康及營養問題並將之納入扶貧計劃。在營養改善行動中應特別注重改善兒童、婦女、殘疾人、老年人及低收入人群的營養狀況。
(十一)繼續推行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基本國策,保持人口、環境與食物供給的平衡。
(十二)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和《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等與營養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加強預防保健工作,努力降低食源與水源性疾病的發病率。
(十三)加強對糧食、肉類、水果、蔬菜等食品流通渠道的管理,提高食品保鮮質量,建立合理的流通體系。
(十四)加強對食物生產、食品流通、食品工業、營養與健康等方面的人才培養及研究機構和科技隊伍的建設,同時加強對各類人員的營養知識培訓,促進人力資源的開發。
(十五)加強營養科研事業的建設,特別是營養基礎科學研究的建設,重點扶持一批營養和食品工業與流通研究所,增強其開展基礎研究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能力,大力推廣研究成果和促進技術轉讓。
(十六)加強信息工作,促進營養知識尤其是母乳喂養、科學育兒、膳食平衡等知識的宣傳和普及。
(十七)有計劃地加強非政府組織機構的參與活動。
四、策略與措施
(十八)將營養目標納入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和計劃。
1.將有關營養政策列入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各級財政部門應視情況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2.各有關部門的工作計劃要體現與本部門工作相關的營養目標和措施。
3.各地要依據本計劃並結合有關部門的工作計劃,因地制宜制定具體的營養改善行動計劃,將營養目標列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

❽ 營養培訓講師的具體工作是什麼呀

營養講師是指能夠掌握營養學知識,熟悉營養學技能,具有營養臨床經驗,熟悉應用版檢測診斷權設計營養方案,具備良好的營養專業溝通能力來達到傳播營養學知識,以達到宣傳健康為目的的職業從事著。

應該要具備以下幾點:

  1. 具備過硬的營養知識。能理解營養學知識,把專業的營養知識翻譯成通俗、實際、口語化的知識。

  2. 具備很強的職業道德。要以高度的職業責任心和專業的知識服務於身邊的每一個人。

  3. 具備良好的溝通技能。能夠與非專業人士進行良好的溝通,以達到傳達信息的目的。

    作為一名營養師,要了解人類身體的結構,讓其遠離疾病的困擾。

閱讀全文

與營養知識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