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學習電器基礎知識
以扎實的基礎理論為先導 對於初學者來講,交流電、直流電的特性,二極體、三極體、電阻、電容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們在不同場合下的應用等電工學基本常識,當屬必修課程。這一點尤為重要,筆者深有體會。筆者初學電子技術時,苦於無人指點,便經常跑到距家四五里以外的家電維修部,看別人如何操作,偶爾問上三言兩語,但始終不得要領。自1993年起,筆者購買、訂閱了《電子報》等多種電子書籍和雜志,開始自學。在學習過程中要做到深、嚴、細、實。深,即對基本概念、定義、定理、計算公式、典型電路,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要小成即滿,一定要深入到底;嚴,即嚴格要求自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習電子技術,也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持之以恆,才能學有所成;細,就是要認真細致,不可走馬觀花,一帶而過;實,就是對基礎知識一定要學扎實,絕不可急功近利,急於求成。學習電子技術,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腳踏實地,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牢固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才能為今後的實際操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敢於動手,大膽實踐,以實踐促進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筆者身邊有不少同事和朋友是從技校畢業的,談起電子技術方面的知識,他們知道的還真不少,但實際操作時,卻無從下手。這也是許多初學者所要面對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那就是要敢於動手、大膽實踐。購置一些二極體、三極體、電阻、電容等常用電子元器件和萬用表、電烙鐵等必備工具,以及一些電子小製作方面的書籍,從小製作開始人手,大膽嘗試,以大量的實踐製作,來驗證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實際製作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有理論依據,動手前一定要弄懂電路原理及各元件在電路中的作用,切忌盲目實踐。筆者在初學階段就吃過盲目實踐的虧,其中有一次,在為朋友修理一個擴音機時,因當時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不但擴音機沒修好,連花幾十元錢郵購來的二十多隻三極體和十幾只電阻也全都燒壞了。二是要對所需元件進行逐一測量,避免因使用劣質元件而導致製作失敗,從而影響學習興趣。三是要養成通電前進行檢查的好習慣,切忌急於求成,以免因焊接質量問題而損壞元器件。四是要在製作完後,對整個製作過程進行回顧總結,最好記錄下來,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一次次製作的成功,不僅能激發學習電子技術的興趣,而且能使自己的技術水平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鞏固和提高。 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溫故而知新許多初學者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學習後,大多都能對分立元件的電子電路故障進行正確分析與處理,但對於由集成電路內部損壞造成的故障,往往束手無策。因此,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應將學習重點向集成電路轉移。從筆者自學電子技術的經歷和多年的維修經驗來看,只要弄懂了集成電路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管腳功能,結合自己所學的基礎知識,學習和掌握一般常用集成電路的使用與維修並不難。況且,現在許多常用集成電路技術資料,在各類電子書籍、雜志上可以查到,·只要捨得投入,訂閱、購買一些電子書籍和雜志,就等於為自己請了一位無聲的老師,一旦需要,信手拈來,許多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就筆者而言,月收入在700元左右,但每年訂閱、購買電子書籍和雜志的花費都在400--500元左右,常年訂閱的雜志、報紙有《電子報)等五種。《電子報》已陪伴我走過了八個年頭,為我的工作和學習提供了莫大的幫助,成為我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 5.學習電子技術可從身邊的「小東西」著手 我是在70年代初(上中學時)從裝收音機開始愛上電子技術的。下鄉當知青時,憑著掌握的一點技術,當上了大隊廣播員,並把那台公社廣播站淘汰下來的老掉牙的150W擴音機和一台電唱機玩得服服貼貼,我們站是當啞吧時間最少的,我因此被公社評為先進廣播員。上大學後我 雖然學的是物理,畢業後也教了幾年物理,但我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不斷地學習電子技術的新知識,最終成為一名職高電子專業的優秀教師。由於多年來積,累了較豐富的實踐經驗,能理論聯系實際,也受到學生的好評。(電子報)開展「如何學習電子技術」的討論,這也是我多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在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不擇途徑 就近上路現代電子技術的特點就是應用廣泛,電子產品充滿生活的各個領域,我認為現代電子技術入門的途徑很多,真是「條條道路通羅馬」,沒有必要去找專門的入門途徑。你可先從小製作開始,也可從修電視機動手,或從修電話機入門等,最好能結合自己的愛好和生活、工作「就近'上路。筆者接觸過的不少電子愛好者,就是從某方面的專業維修開始而輻射到其他領域的。 二、邊學邊干 循序漸進當今電子產品大量採用集成電路,新器件不斷涌現,技術含量高,這就使得學習電子技術的起點高了。現在要動手修理任何大一點的家電產品,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如果在我們動手之前都要先啃上一大堆書,學習大量枯燥乏味的理論。這無疑對初學者的 毅力和自信心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興趣也許在這個過程中就逐漸消失了。據筆者觀察,在校生中,那些理論掌握得好的學生往往是技能較強的學生,他們喜歡動手,勇於實踐,不論是對理論學習還是對技能訓練均有濃厚的興趣。這部分學生一般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他們學能所用,嘗到了掌握這門技術的甜頭,產生了學習的動力,有提高理論水平的慾望和學習的自覺性,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反過來又使其用武之地得以拓展,因而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所以,我認為初學者應邊學邊干,先從身邊的一些小應用著手,進行一些簡單的製作,如把自己的普通烙 鐵改裝成調溫烙鐵,為自己的維修工作製作一台穩壓電源,把工作台燈改為調光燈等等。—定要循序漸進,克服急於求成的浮躁心理,每製作—樣東西都要盡力做成功,切忌半途而廢,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入門、 三、積累資料 廣閱博覽如今的青少年學習電子技術時接觸的東西多,因而遇到的問題也多,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就可能產生厭學情緒,所以,初學者一定要注意積累資料,訂閱一些電子報刊,隨時將看到的器件手冊、產品圖紙收集起來,有問題,多翻書多查資料,這樣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現在很多家用電子產品的故障都能在《電子報}之類的報刊雜志上找到維修方法,我們不妨按圖索驥地動一動手,修理一些機器,這不失為一種「短、平、快」的入門方法。當修好機器後,再來看書學理論,總結檢修思路,搞清楚為什麼。這樣,我們可以經常享受到 成功的喜悅,不斷地獲得學習的動力。有條件的青少年最好是進學校學習電子技術,因為學校可以提供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以及實踐場所,特別是當遇到問題時可以得到老師和同學的指點和幫助,入門也就快些。 四、緊跟時代 不斷學習在我們強調實踐的必要性時,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理論的重要性。電子技術飛速發展,電子電器產品日新月異,其技術含量不斷提高,我們的知識需要不斷更新。沒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就不可能跟上電子技術發展的步伐。 學習電子技術入門難,但入門後也並不輕松,因為要想跟上電子技術發展的步伐,就必須不斷地努力,學習新的知識。在學習和實踐中,你會發現有一輩子做不完的事在等著你,一旦你步入電子技術的殿堂,你將生活在非常充實的境界中。 6.自學電子技術的;幾個「要」 學習電子技術,基礎構築一定要牢靠。就說讀圖,不能出錯,還要速度快,要習慣成自然。檢測元器件,要堅持理論指導實踐,如測三極體,理解了輸入特性曲線及不同工作點在輸出特性曲線上形成的信號投影,無論是用普通電表,還是用圖示儀,都能准確地作出結論。有的人焊了拆,拆了焊,大量的操作積累了經驗,自然熟能生巧,基本技能完善,才能失誤少,效率高。要養成積累經驗的習慣,在書報上看到對自己有益的東西,應該抄在練習本上,典型數據要摘錄下來。學習電子技術,要盡可能地建立一個獨立工作間(無論在工廠、在自己家或在修理門市部),以避免別人隨意干擾,使修理保持連續性,減少失誤和事故。多種形式兼學可以加深理解,但一定要以一種學習方式為主,這樣才能保持系統性。學到的知識,要勤於實踐驗證,真正理解,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學習電子技術,要把不斷地自我完善和永無止境地探索當作畢生奮斗的事業。收藏二手儀表儀器,對掌握專業知識是有益的。走二手市場的門道,購置從測試儀器到信號系統,直到分析系統的全套電子工程設備,你就為自己成為高級技術人才鋪墊了一些物質基礎,還可以做出一些發明創造。 要學好電子技術,業余製作是必不可少的。失敗了不氣餒,隔段時間再接著干,要經得住失敗和挫折,要有必勝的信心;成功了,不要停頓,下一個製作接著進行。相關技術也要會一些,如機箱金加工,塑料加工等。元器件、工具的保管要分門別類,有條不紊,這也是水平和人品的象徵。要結交幾個朋友,進行技術協作和經驗交流,技術上不能怕難,也不能保守。打麻將、喝酒:成癮的人,難以學好任何技術,唯有投入畢生精力進行大量製作、開發、維修,為成百上千台機 器做過手術的人,才可能進入技術的自由世界。年輕入學習電子技術,對待技術進步要有科學的態度.面對新技術,要積極迎戰,要凝心沉氣,把別人發表在報刊上的文章看懂,實在看不懂的,也要堅持看個大概,並有所記憶,說不定,換個場合,就茅塞頓開,恍然大悟,派上用場。要掌握電子技術,為人要厚道,特別不能看到別人急缺什麼零件,乘機哄抬價格,這樣會失去人氣,技術也會枯竭。大家你幫我助,能形成一種熱烈的氛圍,猶如加進了技術長進的催化劑。面對級別比你高的同事,既要有謙讓精神又要實事求是。電子愛好者之間的競爭,主觀意向、和環境的引導監督,都應該朝著合理的方向發展。 學技術的人,每天進步是一樣的,每天進步多少卻大不一樣。電子愛好者也應該有一個較為客觀的自我定位,把握住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麻煩採納,謝謝!
❷ 學習電氣基礎知識
我也在電廠,不過是火電,跟風稍有點差別。
其實你學習電氣知識主要還要看你負責干什麼工作。不過不管是什麼工作,《電工作業》這本書應該是你必須要熟悉掌握的,這里雖然都是一些基礎的東西,但對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是一般的檢修人員還是主管電氣的管理人員)。
然後就是看你主要的工作了,如果是一般的檢修人員,那對於風力發電機的原理和檢修就比較重要了。不過電機這玩意哪都需要,現在機電類專業都有《電機學》這門課程,不過話說回來對於現在的新廠電機的維護和檢修都是外包的,所以只需了解就可以。
另外就是許多設備的控制系統的熟悉,包括像風電機上用的偏航裝置這些。這些內容去網路等一些網站都可以查到。
最後就是輸配電系統的了解,根據你所在廠的規模,也就是變電所或升壓站的級別去學習。像不同電壓等級的開關、變壓器、輸電線路刀閘之類的都應該是要掌握的對象。
說實話,現在的新廠一般正式員工幹得比較少,尤其是一次設備和二次控制迴路。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機組和輸配電線路的保護上,所以把保護學好才是正道。至於資料,你在網上搜一下,多的跟牛毛一樣。不過有一專業性比較強的內容,你最好是去一些大的電氣相關的論壇,比如中國電力聯盟之類的,這些也是一搜一大把。
❸ 電工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強化電工安全知識,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那麼你對電工安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電工安全知識培訓資料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電工安全資料:電動工具的分類
1、一般分三類。
第一類2MΩ要求有接地安裝保護裝置(一般為鐵殼鋁殼類)。
第二類7MΩ雙絕緣設計無接地(不須接地),外殼全塑料或橡膠類。
第三類1MΩ使用36V及以下的安全電壓的電動工具。
2、使用選用:第一類在一般場所有安全保護措施,接地、接零、和安裝漏電開關(動作電流不大於30mA動作時間0.1秒)的場所使用。第二類在金屬結構或潮濕場所使用。第三類在狹窄場所,如鍋爐、金屬容器、管道等。
二、電工安全資料:保證電氣安全的基本要素
1、絕緣:為了避免因帶電體與其他帶電體或人體接觸而發生短路或觸電等事故,必須將帶電體絕緣。絕緣就是用絕緣物把帶電體封閉起來,各種電氣線路和設備都是由導電部分和絕緣部分組成的,電工絕緣材料的電阻系數都在109Ω/cm以上。陶瓷,玻璃,雲母,塑料,布,紙,礦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絕緣材料。電氣線路或設備的絕緣必須與所採用的電壓相符,與周圍的環境和運行條件相適應。
2、間距:為了防止人體觸及或接近帶電體,防止車輛等物體碰撞或過分接近帶電體,防止電氣短路事故和因此引起火災,在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施和設備之間,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這種距離簡稱間距。
3、載流量:截流量是指導線內通過電流數量(即電流強度)。假如導線內通過電流的數量超過了安全載流量,就會導致過量的發熱,以致損壞絕緣引起漏電,嚴重時可能引起火災。因此,在裝設各種供、用電線路時,必須了解線路上正常工作時的最大電流強度,以便正確地選擇導線的種類和規格。
(1,1.5,2.5,4,6,10,16,25,35,50,70,95,120)(8,11,16,21,27,38,49,64,80,101,128,160,185)(--,8,12,16,21,28,38,49,60,77,99,121,138)(35---1,40---0.91,45---0.82,50---0.71)
三、電工安全資料:安全用電的保護措施(漏電開關、接零、接地、安全電壓)
1、接零、接地的作用:對於觸及意外帶電的金屬部分的防護措施,一般有保護接地、保護接零和保護斷開三種。
2、接零、接地的目的:都是避免人身因設備絕緣損壞而觸電。
3、安全電壓:按國家標准安全電壓是由特定電源(雙繞組變壓器)供電的電壓系列,其上限值在任何情況下兩導體或任意一導體與地之間均不得超過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額定值等級是42V、36V、24V、12V、6V。
4、漏電開關的組成:檢測系統中的零序電流互感器、漏電脫扣器、開關裝置。
5、功能作用:當線路設備發生漏電和人身觸電時,能及時切斷電源,起到保護作用。
6、安裝漏電開關是安全保護措施之一,它不應代替現有的有關用電規章制度,還必須採用其它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如上面所說的保護接地、保護接零等措施。
7、漏電開關的規格和選用:①.規格:市場上一般為電流動作型漏電開關,動作電流6mA、10mA、15mA、30mA 、50mA、75mA的在0.1秒內斷開,動作電流的在100mA、150mA、200mA 有0.1秒內斷開的,也有0.2秒內斷開的,300mA、500mA動作電流的在0.2秒內斷開。注意以上規格都有帶過流與不帶過流兩大類之分。
②.選用:a.在用電終端一般場所選用30mA動作時間0.1秒的漏電開關。B.在發生人身觸電時會同時發生二次傷害的場所,一般選用15mA以下0.1秒動作時間的漏電開關。C.醫療機械和管道容器類及特別潮濕的場所一般選用6mA動作時間0.1秒的漏電開關。D.消防電源選用的漏電開關為確保消防電源的連續供電,漏電電流工作保護裝置只發出漏電信號而不切斷電源。E.成套開關櫃分配電盤漏電開關選用在考慮線路設備正常泄漏電流加以合理選用。一般動作時間為0.2秒。
四、電工安全資料:安全色標的含義與使用。
安全色標主要有四種,其顏色為紅、藍、黃、綠。
1、紅色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
2、藍色為指令必須遵守的規定。
3、黃色為警告、注意。
4、綠色為提供信息安全通行。
❹ 如何學習電器編程,都需要什麼知識。
答:成為高手沒有捷徑,唯有實踐+思考!
我想說的是,所有計算機語言都只是實現目的的工具而已,不同的是C面向過程,C++和Java面向對象;與C相比,C++更適合做大型項目;Java的兼容和擴展性能更好;
如何成長為編程高手,下面是一個資深人士的一點看法:
1、扎實的基礎
數據結構、離散數學、編譯原理、演算法、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這些是所有計算機科學的基礎,如果不掌握它們,很難寫出高水平的程序。程序人人都會寫,但當你發現寫到一定程度很難再提高的時候,就應該想想是不是要回過頭來學學這些最基本的理論。不要一開始就去學OOP,即使你再精通OOP,遇到一些基本演算法的時候可能也會束手無策。因此多讀一些計算機基礎理論方面的書籍是非常有必要的。
2、豐富的想像力
不要拘泥於固定的思維方式,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多想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案,試試別人從沒想過的方法。豐富的想像力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的基礎上,除計算機以外,多涉獵其他的學科,比如天文、物理、數學等等。開闊的思維對程序員來說很重要。
3、最簡單的是最好的
這也許是所有科學都遵循的一條准則,復雜的質能轉換原理在愛因斯坦眼裡不過是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公式:E=mc2。簡單的方法更容易被人理解,更容易實現,也更容易維護。遇到問題時要優先考慮最簡單的方案,只有簡單方案不能滿足要求時再考慮復雜的方案。
4、不鑽牛角尖
當你遇到障礙的時候,不妨暫時遠離電腦,看看窗外的風景,聽聽輕音樂,和朋友聊聊天。當我遇到難題的時候會去玩游戲,當負責游戲的那部分大腦細胞極度亢奮的時候,負責編程的那部分大腦細胞就得到了充分的休息。當重新開始工作的時候,我會發現那些難題現在竟然可以迎刃而解。
5、對答案的渴求
人類自然科學的發展史就是一個渴求得到答案的過程,即使只能知道答案的一小部分也值得我們去付出。只要你堅定信念,一定要找到問題的答案,你才會付出精力去探索,即使最後沒有得到答案,在過程中你也會學到很多東西。
6、多與別人交流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許在一次和別人不經意的談話中,就可以迸出靈感的火花。多上上網,看看別人對同一問題的看法,會給你很大的啟發。
7、良好的編程風格
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代碼的縮進編排,變數的命名規則要始終保持一致。大家都知道如何排除代碼中錯誤,卻往往忽視了對注釋的排錯。注釋是程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使你的代碼更容易理解,而如果代碼已經清楚地表達了你的思想,就不必再加註釋了,如果注釋和代碼不一致,那就更加糟糕。
8、韌性和毅力
這也許是「高手」和一般程序員最大的區別。高手們並不是天才,他們是在無數個日日夜夜中磨煉出來的。成功能給我們帶來無比的喜悅,但過程卻是無比的枯燥乏味。你不妨做個測試,找個10000以內的素數表,把它們全都抄下來,然後再檢查三遍,如果能夠不間斷地完成這一工作,你就可以滿足這一條。
❺ 電氣知識學習哪裡好
1、電荷的性質
答:電荷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同性電荷相互排斥,異性電荷相互吸引。
2、電場
答:在帶電體周圍的空間存在著一種特殊物質,它對放在其中的任何電荷表現為力的作用,這一特殊物質叫做電場。
3、電阻,影響電阻的因素
答:電流在導體內流動過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叫做電阻,用R表示。 導體電阻與導體長度成正比,與異體截面積成反比,還與導體的材料有關,它們之間的 關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R=ρL/S 。
4、串聯電阻的特點
答:①流過各電阻的電流相同。②串聯電阻上的點電壓等於各電阻上的電壓降之和。 ③串聯電阻的點電阻為各電阻之和。 並聯電阻的特點 ①各並聯電阻上的電壓相同。②並聯電阻的點電流等於各並聯電阻流過電流之和。③並聯電阻的等效電阻的倒數為各並聯電阻的倒數之和。
5、電能
答:電能是用來表示電場力在一段時間內所做的功用W表示 W=pt W:電能(kw.h) p:電功率(w) t:時間(h)
6、什麼叫有功,什麼叫無功?
答:在交流電能的輸、用過程中,用於轉換成非電、磁形式(如光、熱、機械能等)的那部分能量叫有功。 用於電路內電、磁場交換的那部分能量叫無功。
7、什麼叫力率,力率的進相和遲相是怎麼回事?
答:交流電機制功率因數cosФ,也叫力率,是有功功率和視在功率的比值,即 cosФ=p/ s, 在一定的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下,電機的功率因數越高,說明有功所佔的比重越大。 同步發電機通常既發有功,也發無功,我們把既發有功,又發功的運行狀態,稱為力率遲相,或稱為滯後,把送出有功,吸收無功的運行狀態,稱為力率進相,或稱超前。 8、提高電網的功率因數有什麼意義? 答:在生產和生活中使用的電氣設備大多屬於感性負載,它們的功率因數較低,這樣會導致發電設備容易不能完全充分利用且增加輸電線路上的損耗,功率因數提高後,發電設備就可以少發無功負荷而多發送有功負荷,同時還可以減少發供電設備上的損耗,節約電能。
9、什麼叫電流?電流的方向是怎樣規定的?
答:電流:是指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自由電子或離子所發生的有規則的運行稱為電流。 規定正電荷運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自由電子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10、什麼是互感現象?
答:由於一個電路中的電流發生變化,而在相鄰的另一個電路中引起感應電動勢的現象,叫互感現象。
11、電壓降低的事故處理
答:①當各級母線電壓低於額定值的95%時,電氣人員應立即調整發電機的勵磁,增加無功負荷,使電壓維持在正常范圍內。②當各級母線電壓低於額定值的90%時,應利用發電機事故過負荷能力,增加無功維持電壓。(注意檢查發電機溫度,記錄過負荷倍數和時間)同時也可適當減少有功負荷,並匯報值長聯系區調,要求調整和限制負荷。
③如經上處理電壓仍繼續下降到5.4KV以下時,電氣人員請示值長與系統解列,待系統電壓恢復5.7KV以上時,再盡快與系統並列。
12、周波降低的事故處理
答:①當系統周波下降至49.5HZ以下時,電氣人員應立即匯報值長,聯系機、爐增加機組負荷至最大可能出力,同時聯系區調。 ②當系統周波下降至49HZ以下時,除增加出力外,還要求區調消除周波運行,使周波在三十分鍾內恢復至49HZ以上,在總共一小時內恢復至49.5HZ以上。③當系統周波下降至48.5HZ時,我廠與系統並列的開關低周保護應動作,否則應手動執行,待系統周波恢復至48.5HZ以上時,再盡快與系統並列。
13、高壓設備巡視的注意事項
答: ①巡視高壓設備時,不得進行其他工作,不得移開或越過遮欄。②雷雨天氣時,應穿絕緣靴,並不得接近避雷器和避雷針。③高壓設備發生接地時,室內不得接近故障點4m以內,室外不得接近8m以內,進入范圍必須穿絕緣靴,接觸設備外殼,構架時,應戴絕緣手套。④進出高壓室,必須將門鎖好。
14、同步發電機是怎麼發出三相交流電的?
答:汽輪機帶動轉子旋轉,轉子上有勵磁繞組(轉子繞組)通過電刷與滑環接觸,將勵磁系統產生的直流電引入轉子繞組產生穩恆的磁場,在汽輪機一定速度旋轉帶動下,三相定子線圈不停切割轉子磁通,產生感應電動勢,帶上負荷後產生負載電流,即三相交流電。(交變的:頻率、電勢相等而相位不同的交流電)
15、同步發電機的「同步」是指什麼意思,同步發電機的頻率、轉速、磁極對數之間關系
答:①同步即指發電機轉子旋轉磁場的速度n=60f t和方向與定子磁場的旋轉速度和方向相同。 ②頻率、磁極對數、轉子速度關系:f = p n /60 (n:轉子速度 p:磁極對數 f:頻率)
16、發電機在運行中cosФ降低有何影響?
答:當cosФ低於額定值時,發電機出力應降低,因為cosФ愈低,定子電流的無功分量愈大,由於感性無功起去磁作用,所以抵消磁通的作用愈大,為了維持定子電壓不變,必須增加轉子電流,此時若仍保持發電機出力不變,則必然引起轉子電流超過額定值,引起
❻ 學習低壓電器知識
我大學學的電氣工程 說實話等上班了 才發現理論和實踐的差距 但是除能說內沒有用 我能上學時能學到很多現容在使用設備的原理 而別的就是扯淡了 我給你推薦基本書籍吧 但還是實踐最重要 比如說 電路基礎 電機技術 變電站用電設備等 像什麼plc之類的可以作一些了解 電力方面有什麼不會的可以問我
❼ 我想學習電氣方面的知識...
你以前做配電復櫃、配電箱制之類的,屬於強電工作。
建議你學《電路》,《電工學》,《電力系統》,《電氣控制》,《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10KV及以下變配電所設計規范》,《低壓配電設計規范》,《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范》等書箱。了解各元件符號的意義,各元件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