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模具鉗工基礎知識
鉗工入門
1.鉗工是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切削加工的方法。
2.鉗工的特點有三大優點(加工靈活、可加工形狀復雜和高精度的零件、投資小),兩大缺點(生產效率低和勞動強度大、加工質量不穩定)。
(1)加工靈活在不適於機械加工的場合,尤其是在機械設備的維修工作中,鉗工加工可獲得滿意的效果。
(2)可加工形狀復雜和高精度的零件技術熟練的鉗工可加工出比現代化機床加工的零件還要精密和光潔的零件,可以加工出連現代化機床也無法加工的形狀非常復雜的零件,如高精度量具、樣板、開頭復雜的模具等。
(3)投資小鉗工加工所用工具和設備價格低廉,攜帶方便。
(4)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
(5)加工質量不穩定加工質量的高低受工人技術熟練程度的影響。
3.鉗工的工作任務鉗工的工作范圍很廣。主要有劃線、加工零件、裝配、設備維修和創新技術。
(1)劃線對加工前的零件進行劃線。
(2)加工零件對採用機械方法不太適宜或不能解決的零件以及各種工、夾、量具以及各種專用設備等的製造,要通過鉗工工作來完成。
(3)裝配將機械加工好的零件按機械的各項技術精度要求進行組件、部件裝配和總裝配,使之成為一台完整的機械。
(4)設備維修對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損壞、產生故障或長期使用後失去使用精度的零件要通過鉗工進行維護和修理。
(5)創新技術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不斷進行技術革新,改進工具和工藝,也是鉗工的重要任務。
總之,鉗工是機械製造工業中不可缺少的工種。
4.鉗工種類隨著機械工業的發展,鉗工的工作范圍日益擴大,專業分工更細,因此鉗工分成了普通鉗工(裝配鉗工)、修理鉗工、模具鉗工(工具製造鉗工)等等。
(1)普通鉗工(裝配鉗工)主要從事機器或部件的裝配和調整工作以及一些零件的鉗加工工作。
(2)修理鉗工主要從事各種機器設備的維修工作。
(3)模具鉗工(工具製造鉗工)主要從事模具、工具、量具及樣板的製作。
5.鉗工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劃線、鏨削(鑿削)、鋸割、鑽孔、擴孔、鍃孔、鉸孔、攻絲和套絲、矯正和彎曲、鉚接、刮削、研磨以及基本測量技能和簡單的熱處理等。不論哪種鉗工,首先都應掌握好鉗工的各項基本操作技能,然後再根據分工不同進一步學習掌握好零件的鉗工加工及產品和設備的裝配,修理等技能。
6.鉗工技能要求加強基本技能練習,嚴格要求,規范操作,多練多思,勤勞創新。
基本操作技能是進行產品生產的基礎,也是鉗工專業技能的基礎,因此,必須首先熟練掌握,才能在今後工作中逐步做到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鉗工基本操作項目較多,各項技能的學習掌握又具有一定的相互依賴關系,因此要求我們必須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一步一步地對每項操作都要按要求學習好,掌握好。基本操作是技術知識、技能技巧和力量的結合,不能偏廢任何一個方面。要自覺遵守紀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格按照每個工種的操作要求進行操作。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完成基礎訓練。
鉗工常用設備
有台虎鉗、鉗台、砂輪機、鑽床。
1.台虎鉗用來夾持工件。
(1)台虎鉗種類分固定式和回轉式(活動式)兩種結構類型。
(2)台虎鉗的規格以鉗口的寬度表示,有lOOmm、125mm、150mm等。
(3)回轉式 台虎鉗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①回轉式台虎鉗的構造組成主要由活動鉗身、固定鉗身、絲桿、絲桿螺母、施力手柄、彈簧、擋圈、銷、鉗口、螺釘、轉座、鎖緊手柄以及 夾緊盤等組成(見台虎鉗結構組成圖)。
②回轉式台虎鉗的工作原理活動鉗身1通過導軌與固定鉗身2的導軌孔作滑動配合。絲桿3裝在活動鉗身上,可以旋轉,但不能軸向移動,並與安裝在固定鉗身內的 絲桿螺母4配合。當搖動手柄5使絲桿旋轉,就可帶動活動鉗身相對於固定鉗身作進退移動,起夾緊或放鬆工件的作用。彈簧6藉助擋圈7和銷8固定在絲桿上,其 作用是當放鬆絲桿時,可使活動鉗身能及時地退出。在固定鉗身和活動鉗身上,各裝有鋼質鉗口9,並用螺釘10固定,鉗口的工作面上制有交叉的網紋,使工件夾 緊後不易產生滑動,且鉗口經過熱處理淬硬,具有較好的耐磨性。固定鉗身裝在轉座11上,並能繞轉座軸心線轉動,當轉到要求的方向時,扳動手柄12使夾緊螺 釘旋緊,便可在夾緊盤13的作用下把固定鉗身固緊。轉座上有三個螺栓孔,用以通過螺栓與鉗台固定。
(4)台虎鉗的使用要求①固定鉗身的鉗口工作面應處於鉗 台邊緣安裝台虎鉗時,必須使固定鉗身的鉗口工作面處於鉗台邊緣以外,以保證夾持長條形工件時,工件的下端不受鉗台邊緣的阻礙。 ②固定穩固必須把台虎鉗牢固地固定在鉗台上,工作時兩個夾緊螺釘必須扳緊,保證鉗身沒有松動現象,以免損壞台鉗和影響加工質量。 ③只允許用手扳緊手柄夾緊工件時,只允許用手的力量扳緊手柄,不能用手錘敲擊手柄或套上長管子扳手柄,以免絲杠、螺母或鉗身因受力過大而損壞。 ④施力應朝向固定鉗身方向強力作業時,應盡量使力量朝向固定鉗身,否則絲杠和螺母會因受到過大的力而損壞。 ⑤不允許在活動鉗身的光滑面上作業不要在活動鉗身的光滑平面上進行敲擊作業,以免降低活動鉗身與固定鉗身的配合性能。 ⑥應保持清潔絲杠、螺母和其他活動表面應經常加潤滑油和防銹,並注意保持清潔。
2.鉗台(鉗桌)用來安裝台虎鉗、放置工具和工件等。鉗台高度約800~900mm,裝上台虎鉗後,鉗口高度恰好齊人的手肘為宜,長度和寬度隨工作需要而 定。
3.砂輪機用來刃磨刀具和工具。
(1)砂輪機的組成由電動機、砂輪、機體(機座)、托架和防護罩組成。
(2)砂輪機的使用要求①砂輪轉動要平穩砂輪質地較脆,工作時轉速很高,使用時用力不當會發生砂輪碎裂造成人身事故。因此,安裝砂輪時一定要使砂輪平衡, 裝好後必須先試轉3~4分鍾,檢查砂輪轉動是否平穩,有無振動與其他不良現象。砂輪機啟動後,應先觀察運轉情況,待轉速正常後方以進行磨削。使用時,要嚴 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②砂輪的旋轉方向應能夠使磨屑向下飛向地面砂輪的旋轉方向應正確,以使磨屑向下方飛離砂輪。使用砂輪時,要戴好防護眼鏡。 ③不能站在砂輪的正面磨削磨削時,工作者應站立在砂輪的側面或斜側位置,不要站在砂輪的正面。 ④磨削時施力不宜過大或撞擊砂輪磨削時不要使工件或刀具對砂輪施加過大壓力或撞擊,以免砂輪碎裂。 ⑤應保持砂輪表面平整要經常保持砂輪表面平整,發現砂輪表面嚴重跳動,應及時修整。 ⑥托架與砂輪間的距離應在3毫米以內砂輪機的托架與砂輪間的距離一般應保持在3毫米以內,以免發生磨削件軋入而使砂輪破裂。⑦要對砂輪定期檢查應定期檢查 砂輪有無裂紋,兩端螺母是否鎖緊。
4.鑽床用來加工孔。
(1)鑽床種類有台式鑽床、立式鑽床和搖臂鑽床等。
(2)鑽床的使用要求①嚴禁戴手套操作,工件裝夾要牢靠。在進行鑽削加工時,要將工件裝夾牢固,嚴禁戴著手套操作,以防工件飛脫或手套被鑽頭卷繞而造成人 身事故。 ②只有鑽床運轉正常才可操作立鑽使用前必須先空轉試車,在機床各機構都能正常工作時才可操作。 ③鑽通孔時要謹防鑽壞工作檯面鑽通孔時必須使鑽頭能通過工作檯面上的讓刀孔,或在工件下面墊上墊鐵,以免鑽壞工作檯面。 ④變換轉速應在停車後進行變換主軸轉速或機動進給量時,必須在停車後進行調整,以防變換時齒輪損壞。 ⑤要保持鑽床清潔在使用過程中,工作檯面必須保持清潔。下班時必須將機床外露滑動面及工作檯面擦凈,並對各滑動面及各注油孔眼加註潤滑油。
鉗工常用工量具
1.鉗工常用工具鉗工常用工具有劃線用的劃針、劃針盤、劃規(圓規)、中心沖(樣沖)和平板,鏨削用的手錘和各種鏨子,銼削用的各種錘刀,鋸割用的鋸弓和 鋸條,孔加工用的麻花鑽、各種鍃鑽和鉸刀,攻絲、套絲用的各種絲錐、板牙和絞手,刮削用的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各種扳手和起子等。2.鉗工常用量具常用量 具有鋼尺,刀口直尺,內外卡鉗、游標卡尺、千分尺、直角尺、量角器、厚薄規、百分表等。
㈡ 怎麼學習注塑模具,初學者應從哪些基本知識開始
想要最快的學習,就需要去真正的實踐,你可以找一個這種工廠學習版,能夠讓你快速的成權長。
1、注塑模中包括了很多的崗位,質保、設計、業務、工藝、加工、測量等方面,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的側重點。現在模具設計專業各方面都涉及,只能有選擇地學習。
2、制圖、工藝、結構、軟體的使用是設計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3、具體專業內的知識還有很多,短時間掌握是不可能的。最好是先對行業有一定的認識後,再去學習。
㈢ 模具基礎知識
http://ke..com/view/19087.html
㈣ 學習模具設計,需要具備那些基礎知識
我就是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的,模具學習的課程很多,包括沖壓,塑料,鍛專壓等等,目前對畢業比屬較有幫助的我個人認為是對模具結構以及製作工藝的學習,還有設計軟體的學習(必須有一個很熟悉的三維設計軟體,如UG,solidworks,pro/e等),我以前應聘時就有一個題目是PRO/E製作三維圖。個人見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把
㈤ 模具基本常識
、模具的結構組成
模具由模架和模芯及相關配件組成,模架和配件由專業的廠家按常用的系列規格做好供選擇,模具工廠一般只做模芯加工和裝配。模具的各種不同主要是在模芯,針對不同形狀的產品,模具設計人員把模芯設計成各種形式,如:點進料、直進料、潛進料、滑塊、抽芯、直頂出、推板頂出、二次頂出、熱流道、氣體輔助等,其目的是為了能按產品設計要求成型和方便完整地脫出模具,同時也要考慮到模芯在加工時的易加工性及模具使用的壽命。
模具各部分用的鋼材各有不同,模架一般用中碳鋼45#或50#,配件用高碳鋼加熱處理,模芯的鋼材用成分較復雜的合金鋼,有預硬鋼和熱處理鋼及鏡面鋼等,其不同的國家用的牌號各不相同,如:NAK80、718、SKD61(日本)P20、H13、(美國)2344、2738(德國)S136、8407(瑞士)等。
現在通常說模具質量的好壞,主要區別在模芯的加工精密程度和模具的反復使用壽命,這又很大程度上依靠精密的加工設備和合理的模具結構設計,當然模具的製造周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模具製造的周期因模芯的復雜性由30天到90天不等(在中國),歐洲有的要120天到180天。
德國在模具上現有的優勢在設備精密、鋼材的優良,不足是勞動力成本高,製造周期長,中國的優勢在勞動力成本低,製造周期短,不足是設備不夠精良,加工精密度相對較低。(待續)
塑料製品中的注射成型用模具的加工一般都要經過以下步驟:
1、 模具設計(CAD);按需要做的產品2D圖檔,在專用模具軟體Pro/ENGINEER或UD、SolidWorks等中建立3D模型,對其進行分析來確定模具結構中的各方面,設計出模具裝配圖和加工詳細圖,有必要時對其進行模擬成型分析。(以後專題討論)
2、 經過審核的模具圖紙開始進入采購程序,按設計要求采購模架、模芯鋼材、標准配件、和專用輔助材料和工具等。
3、 對模芯需要CNC(數控機床)加工的部分零件(也稱CAM),先要對其進行程序編寫,有專用的模具編程軟體常用的如UG、Cimatron等。
4、 模芯材料進行粗加工後,進入各工序的加工、一般有數控銑、普通銑、磨、電加工(分線切割、電火花)、拋光、鉗工加工,其中有的要進行熱處理加工,按零件的不同形狀有不同的加工次序,需要有專業的工藝師來規劃,是模具製造中比較復雜的一部分,對模具的質量、周期、成本有較大的影響。
5、 完成模具零件的加工後,由模具鉗工裝配模具,其間對部分零件進行合理的調整和修整,使模具能按設計要求開模和頂出等。
6、 模具裝配完成後的第一次使用稱試模(T1),將模具裝上合適的注塑成型機進行試成型,目的是對模具設計的合理性進行驗證,對該模具的功能是否達到設計要求進行驗證,調整確定合理的成型工藝參數,將成型的產品和產品設計圖核對並確定誤差和調整的方向。
7、 按試模的結果來修正模具的尺寸和合理性,完善模具型腔的光潔度或對其表面處理、刻字等,完成後進行再次試模,反復幾次達到設計要求,模具的製造基本完成。
總的來說,模具的製造是相對復雜的過程,目前為止還是要依靠模具製造人員的經驗,同時也是模具進度、精密程度、成本的主要相關部分,不進入工廠實地考察很難搞明白。一般人知道個大概也就可以了。
㈥ 模具設計常用的基本知識有哪些
模具設計常用的基本知識有哪些
比如機械知識,材料知識
重點你是學,強調"學"字。 學模回具要的是答有空間想像力,要有耐心。至於基礎嘛,倒不是要什麼特別的,要的是你要努力。模具是一門專業性和實踐性很強的技術,不要期望3,5個月會有什麼大的成績。只是如果你機遇好的話可以學到別人的經驗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