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物化學類專業有什麼
生物化學專業簡介
生物化學是生命的化學,是研究動物、植物、微生物、及人體等生物的化學組成和生命過程中化學變化的科學。生物化學是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工程的基礎和主要組成部分,是生命科學中優先發展的學科之一。
本專業特色
生物化學專業是我校新建的專業之一,師資力量雄厚,課程設置合理,實驗設備先進。學生在校四年中,突出強調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相關實驗技能的培訓;在主業課程方面,除學習國家教委規定的生物學基本課程外,還需要掌握現代生物學的知識和技能。如:分子生物學、酶工程學、蛋白質化學等。結合生產實際,還開設了一些應用性較強的課程,為學生畢業後從事現代生物學方面的教學、科研、管理和開發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矗本專業畢業的學生業務素質高,適應面廣。每年有近半數畢業生考取中科院和重點院校研究生。學生畢業後獲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設置
英語、高等數學、計算機文化基礎和應用、物理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動物生理學、植物生理學、核酸與分子生物學、酶工程學等、蛋白質化學、免役生物學、葯理學、生化檢驗技術、生化大實驗、生化制葯、生化技術和原理、生物工藝學。
適合從事的工作
(1)教學:綜合性大學、醫學院校、師范院校、輕化工院校、海洋水產院校從事生化、分子生物學方面的教學工作。
(2)科研:科學院、醫科院、農科院、環科院等從事有關的研究工作。
(3)管理:政府部門、公司、企業從事有關的科技管理工作。
(4)開發:醫葯、食品、輕工、化工、衛生、環保、水產等部門進行有關的研究開發工作。
② 學校食堂管理制度
食堂是學生生活一個公共場所,應保證良好的清潔環境,為進一步提高與完善衛生管理,制定以下制度:
一、在食品操作過程,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嚴把「病從口入」關,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去做,保證就餐者的身體健康。
二、將食堂的工作場所進行嚴格劃分,分別由將衛生分擔區域落實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每人將自己的衛生分擔區域認真清掃整潔。
三、食堂衛生要天天保持干凈整潔,做到窗明地凈,無油漬,窗檯無灰塵。保證紗窗完整無破損,發現破損時及時上報修理。暖氣片(管)及各種上下水管道無灰塵。垃圾桶要及時清理,不得長時間存放。
四、每周六、日進行衛生大掃除,周一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檢查,對檢查不合格的區域,根據情節進行處罰。
個人衛生:
(一)必須具備有區級以上衛生部門的健康證。
(二)工作時必須著工作服、戴工作帽(巾),並要保持衣裝整潔干凈。
(三)必須有良好的個人衛生,要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發、勤剪指甲、勤洗工作服。
(四)在工作期間不允許佩戴特別的飾品,女員工不應畫濃妝,塗染指甲;男員工不留長頭發、長胡須。
(五)不得穿褲頭、背心、拖鞋上班。
中港金邦(北京)國際文化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港金邦)是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全資子公司,下設2院2中心4公司,即安全文化研究院、安全風險研究院、教育培訓中心、文化傳媒中心、華東文化產業發展公司、南部產業發展公司、北部產業發展公司、西部產業發展公司,以及綜合管理部、戰略規劃部、生產經營部、科技開發部、國際合作部、效能監察部。中港金邦以「金川模式」以及「雙重+應急」模式的研究創新與推廣傳播為平台,以「引領城市安全發展,助推企業實現零傷害之夢」為目標,著力打造安全文化品牌,以品牌文化領航安全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安全文化咨詢服務
安全文化教育培訓與託管服務
安全文化研究與產品開發
安全技術推廣與服務
安全生產標准化創建與咨詢服務
安全評價與環境影響評價咨詢服務
安全文化建設示範企業創建與咨詢服務
安全管理標准化示範班組創建咨詢服務
③ 醫葯商品購銷員證書報考需要哪些條件
1.8.2
申報條件
——初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經本職業初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2)從事本職業學徒期滿。
(3)連續從事本職業2年以上。
——中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中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3)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中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中等以上職業學校葯學專業畢業證書。
——高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級技工學校或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高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高等職業學校葯學專業畢業證書。
1.8.3
鑒定方式
分為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論知識考試採用閉卷筆試方式,技能操作考核採用現場實際操作方式。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實行百分制,成績皆達60分以上者為合格。
1.8.4
考評人員與考生配比
理論知識考試考評人員與考生配比為1:20,每個標准教室不少於2名考評人員;技能操作考核考評員與考生配比為1:5,且不少於3名考評員。
1.8.5
鑒定時間
各等級的理論知識考試時間均為
120
min,技能操作考核時間為
60
min。
1.8.6
鑒定場所設備
理論知識考試場所為標准教室,技能鑒定場所應具備能滿足技能鑒定需要的場所,以及實施考核所需的工具和設備。
2.
基本要求
2.1
職業道德
2.1.1
職業道德基本知識
2.1.2
職業守則
(1)遵紀守法,愛崗敬業。
(2)質量為本,真誠守信。
(3)急人所難,救死扶傷。
(4)文明經商,服務熱情。
2.2
基礎知識
2.2.1
法律法規基本知識
(1)葯品管理法及實施辦法。
(2)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及實施細則。
(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法、勞動法的相關內容。
2.2.2
醫葯基礎知識
(1)醫學基礎知識。
l)人體構成、重要臟器的位置及生理功能。
2)病原微生物的類別、致病特性。
3)免疫、抗原、抗體等基本概念。
(2)葯物基礎知識。
l)葯物的分類、劑型特點、質量標准及包裝標識。
2)葯物體內過程的概念、半衰期的含義和意義。
3)葯物的基本作用及影響作用的因素。
2.2.3
安全知識
(1)防火、防爆等消防知識。
(2)安全用電常識。
④ gmp中衛生,微生物基礎知識和潔凈作業培訓內容的區別
buy their own ship in the Planky
⑤ 微生物知識專業培訓
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食品、醫葯、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
現代定義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個體微小,結構簡單,通常要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統稱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少數藻類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像屬於真菌的蘑菇、靈芝等。)病毒是一類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幾種成分組成的「非細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須依賴於活細胞。根據存在的不同環境分為原核微生物、空間微生物、真菌微生物、酵母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
微生物 - 發現歷史
形態學時期
微生物的形態觀察是從安東·列文虎克發明的顯微鏡開始的,他利用能放大50~300倍的顯微鏡,清楚地看見了細菌和原生動物,他的發現和描述首次揭示了一個嶄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在微生物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生理學時期
繼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世界以後的200年間,微生物學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形態描述和分門別類階段。直到19世紀中期,以法國的巴斯德和德國的柯赫為代表的科學家才將微生物的研究從形態描述推進到生理學研究階段,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敗發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並建立了分離、培養、接種和滅菌等一系列獨特的微生物技術。從而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同時開辟了醫學和工業微生物等分支學科。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巴斯德和柯赫的傑出工作,使微生物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開始形成,並出現以他們為代表而建立的各分支學科,例如細菌學(巴斯德、柯赫等)、消毒外科技術(J. Lister),免疫學(巴斯德、Metchnikoff、Behring、Ehrlich等)、土壤微生物學(Beijernck Winogradsky 等)、病毒學(Ivanowsky、Beijerinck等)、植物病理學和真菌學(Bary、Berkeley等)、釀造學(Hensen、Jorgensen 等)以及化學治療法(Ehrlish 等)。微生物學的研究內容日趨豐富,使微生物學發展更加迅速。
現代微生物學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微生物學被牢固地建立起來。其後,它的主要發展有兩個方面:一是研究傳染病和免疫學,研究疾病的防治和化學治療劑的功效;另一方面是和遺傳學的結合。
原核生物
原核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be):
指核質和細胞質之間不存在明顯核膜,其染色體由單一核酸組成的一類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發育不全,只是DNA鏈高度折疊形成的一個核區,沒有核膜,核質裸露,與細胞質沒有明顯界線,叫擬核或似核。原核微生物沒有細胞器,只有由細胞質膜內陷形成的不規則的泡沫結構體系,如間體和光合作用層片及其他內折。也不進行有絲分裂。原核微生物形狀細短,結構簡單,多以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廣、個體數量最多的有機體,是大自然物質循環的主要參與者。
原核微生物包括古菌(即古細菌)、真細菌、放線菌、藍細菌、粘細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和螺旋體。
微生物群
種類
原核:細菌、放線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氏體、衣原體。
真核:真菌
球菌、藻類(部分)、原生動物(部分)。
非細胞類:病毒和亞病毒。
一般地,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教科書中,均將微生物劃分為以下8大類:
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廣義上屬於細菌的一種)、立克次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
細菌
(1)定義:一類細胞細短,結構簡單,胞壁堅韌,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強的原核生物。
(2)分布:溫暖,潮濕和富含有機質的地方。
(3)結構:主要是單細胞的原核生物,有球形,桿形,螺旋形。
基本結構:細胞膜細胞壁細胞質核質。
特殊結構:莢膜、鞭毛、菌毛、芽胞。
(4)繁殖: 主要以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的。
(5)菌落: 單個細菌用肉眼是看不見的,當單個或少數細菌在固體培養基上大量繁殖時,便會形成一個肉眼可見的,具有一定形態結構的子細胞群落。
菌落是菌種鑒定重要的依據。不同種類的細菌菌落的大小,形狀光澤度顏色硬度透明度都不同。
放線菌
(1)定義:一類主要成菌絲狀生長和以孢子繁殖的陸生
⑥ 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轉載文獻,共同學習】
第一,落實企業和政府責任。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經營者負有保證食品安全的社會責任,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統一領導、組織、協調的責任,各有關部門要堅持統一協調與分工負責相結合,認真履行職責,搞好監督指導。
第二,要進一步完善和強化責任制度與問責制度,推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順利進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必須敬業盡責,以對百姓生命高度負責的態度對食品市場加大檢查頻率,拓寬覆蓋范圍,最好做到常規檢查和突擊檢查相結合,保證食品安全市場的「零死角」。要採取有效措施,堅決打擊食品安全領域各種違法生產經營的行為,嚴肅查處並追究監管不力的行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第三,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應急體系。整合食品衛生監督、質檢、工商為主的政府職能部門資源,使各有關部門的監管工作有機銜接起來,讓市場監管到位。同時以食品行業協會為主導,帶領企業堅定不移的執行與參與政府發布的各種類型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及活動。
第四,還需努力提升社會的道德良心水準。不為自身獲利而去害人,這是最底線的道德標准,然而在利益至上的喧囂時代,道德底線總是被輕易地放棄。在市場經濟的建設中,我們顯然更多強調市場的逐利性,而忽略了其道德性,很多時候,道德性的呼籲甚至被認為與市場的經濟性格格不入,這不能不說是個認識上的偏差。
總之,食品安全問題要得到有效遏制,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真正調動起廣大老百姓監督食品市場安全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