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有哪些要求
1、安全監管監察人員,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與非煤礦山、金屬冶煉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以及從事安全生產工作的相關人員的安全培訓大綱,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組織制定。
2、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負責省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安全生產監管人員、各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培訓工作。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市級、縣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安全生產監管人員的培訓工作。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由生產經營單位負責。
3、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培訓管理制度,保障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所需經費,對從業人員進行與其所從事崗位相應的安全教育培訓;從業人員調整工作崗位或者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應當對其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未經安全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1)安全生產培訓教育擴展閱讀:
安全培訓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給予警告,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1、不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的;
2、未按照統一的培訓大綱組織教學培訓的;
3、未建立培訓檔案或者培訓檔案管理不規范的。
安全培訓機構採取不正當競爭手段,故意貶低、詆毀其他安全培訓機構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貳』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內容
1 .教育和培訓的時間 (1) 企業法人代表、項目經理每年不少於30學時; (2) 專職管理和技術人員每年不少於40學時; (3) 其他管理和技術人員每年不少於20學時; (4) 特殊工種每年不少於20學時; (5) 其他職工每年不少於15學時; (6) 待、轉、換崗重新上崗前,接受一次不少於20學時的培訓; (7) 新工人的公司、項目、班組三級培訓教育時間分別不少於15學時、15學時、20學時。 2 .教育和培訓的形式與內容 教育和培訓按等級、層次和工作性質分別進行,管理人員的重點是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管理水平,操作者的重點是遵章守紀、自我保護和提高防範事故的能力。 (1) 新工人(包括合同工、臨時工、學徒工、實習和代培人員)必須進行公司、工地和班組的三級安全教育。教育內容包括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標准及安全技術知識、設備性能、操作規程、安全制度、嚴禁事項及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 (2) 電工、焊工、架工、司爐工、爆破工、機操工及起重工、打樁機和各種機動車輛司機等特殊工種工人,除進行一般安全教育外,還要經過本工程的專業安全技術教育。 (3) 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施工和調換工作崗位時,對操作人員進行新技術、新崗位的安全教育。
『叄』 安全生產培訓教育的重點是什麼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第八條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培訓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准;
(二)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三)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四)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3)安全生產培訓教育擴展閱讀
從業人員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目的是:
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是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的需要,也是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
另一方面,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是發展、弘揚企業安全文化的需要,是安全生產向廣度和深度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搞好安全管理的基礎工作,是企業職工掌握各種安全知識,避免各類事故發生的有效途徑。
企業的崗位和生產設施設備具有不同的安全技術特性和要求。隨著高新技術裝備的大量使用,企業對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技能的高低,直接關繫到企業生產活動的安全可靠性。
從業人員需要具有系統的安全知識,熟練的安全生產技能,以及對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突發事故的預防、處理能力和經驗。要適應企業生產活動的需要,從業人員必須接受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和能力。
『肆』 什麼是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
為加強和規范企業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防範傷亡事故,減輕職業危害,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號《生產經營企業安全培訓規定》,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特製定本制度。
1、企業所有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培訓,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具
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
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增強預防事故、
控制職業危害和應急
處理能力,未經安全生產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2、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經安全教育培訓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書。
且每
年接受再培訓時間不得少於12學時。
3、其他從業人員在上崗前必須經過安全培訓教育。
保證其具備本崗位安全操作、應急處置
等知識和技能。
新上崗的從業人員,崗前培訓時間不得少於24學時。
1)、企業級上崗前安全培訓內容應當包括:
①企業安全生產情況和安全基本知識;
②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
③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利和義務,有關部門事故案例;
④企業事故應急救援,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及防範措施等內容。
2)、崗前安全培訓內容應當包括:
①工作環境及危險因素;
②所從事工種可能遭受的職業傷害和傷亡事故;
③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
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准;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
④安全設備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安全生產狀況及規章制度;
⑤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措施及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⑥有關事故案例;
⑦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3)、從業人員在本生產經營企業內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時,
應當重新接受安全培訓。
4、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電工、電焊工、金屬切割工、起重機械操作工應接受專
門的安全教育培訓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後,方可上崗作業。
5、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檔案記錄管理工作由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員負責。
『伍』 如何做好企業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
如何做好企業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
從根本上講企業培訓的目的是讓員工的行為發生改變,即從不規范操作改變為規范操作,從沒有程序性改變為按程序操作,從不安全行為改變為安全行為。我們知道員工行為改變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是具備應知就會也就是知道什麼行為需要改變、如何改變。另一個是員工有改變行為的意願,這需要具備三方面要件:一是出於自願,而非督促;二是了解行為的結果及改變的好處,而非被動的授受;三是了解自己的職責,明確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在企業的安全培訓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培訓方法
在通常情況下,企業安全培訓的對象是一線操作工人,這部分人學歷較低、整體素質不高,我們在培訓時不能只出文字、只提要求、只講規范,而要採用簡單明了、淺顯易懂、科學通俗的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圖表、數字、事例、報告會等形式,選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室內與現場相結合、模擬與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從操作的步驟、程序、規范、關鍵點等方面著手培訓,這樣可以讓員工比較輕松的具備應知應會,還能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有章可循。
二、培訓內容
我們通常的培訓做到的僅僅是讓員工知道應該做什麼、如何做,怎樣做是正確的、怎樣做是不規范的,怎樣做是安全的、怎樣做是不安全的,也就是應知應會的培訓,這是培訓最基本的內容,也是遠遠不夠的。
「剪辮易,洗心革面難」,在培訓中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員知道和理解不按章操作存在那些危險因素、危險點、潛在事故,事故發生後會給自己和工友帶來那些危害,會給班組、隊組(車間)帶來什麼損失,會給企業發展和社會帶來那些後果。這樣的培訓可以通過故事、事例來講解,我們身邊發生的事件應該是最好的教材。通過這樣的培訓會可以讓員工從內心和意識上徹底摒棄壞的習慣,養成好的作風。
三、培訓時效
教育、培訓是一個辛苦而又漫長的過程,因為每個人都有「衰減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從時間上、內容上、行動上對規范操作大打折扣,會重犯「老毛病」的。所以培訓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恆、循序漸進、不斷突破,要做到隨人、隨時、隨地、隨事培訓,從而從根本上提高職工素質,確保安全。
這樣的培訓也是符合安全文化演變過程的,即:自然本能(反應期)——嚴格管理(依賴期)——自主管理(獨立期)——團隊管理(互賴期)。
『陸』 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內容有哪些
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主要有以下內容: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第七條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准;
(二)安全生產管理基本知識、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專業知識;
(三)重大危險源管理、重大事故防範、應急管理和救援組織以及事故調查處理的有關規定;
(四)職業危害及其預防措施;
(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第八條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培訓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准;
(二)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三)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四)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拓展資料: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是為了加強和規范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防範傷亡事故,減輕職業危害,根據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而制定。生產經營單位負責本單位從業人員安全培訓工作。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進行安全培訓的從業人員包括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和其他從業人員。
『柒』 如何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保證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做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並保證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特製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於公司全體員工。
3.引用標准
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3.2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3.3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
3.4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
3.5 《公司安全生產標准化基本規范》
3.6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3.7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
4.管理職責
4.1公司總經理必須保證應培訓人員所需的時間、資金和設施的投入。
4.2安全部依據公司從業人員的實際情況,負責組織制定安全教育培訓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教育培訓及相關培訓教材的選用和教師的選聘、培訓考核(考試)、發證、登記、歸檔等工作。
4.3各部門、車隊依據安全部的培訓計劃,組織好本部門人員參加安全培訓活動,協助做好教育培訓工作。
5.內容及要求
5.1 從業人員培訓教育管理
5.1.1各部門、車隊每年年底根據國家、地方及行業的規定,以及本部門的培訓需求情況,向安全部提出培訓需求。
5.1.2安全部應編制培訓計劃、組織培訓師資、建立培訓檔案。
(1)每年年底根據各部門提出的培訓需求,制定公司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計劃中要有培訓目標和對培訓效果的要求。
(2)需根據「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中的培訓內容選用或編制相應的培訓教材。
(3)按計劃組織培訓,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
(4)對教育培訓效果進行評價,檢驗培訓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5)按培訓類別建立培訓檔案。
5.2 管理人員的培訓
5.2.1主要負責人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培訓,必須由具有行業主管部門或有資質的培訓機構的培訓合格證書。
5.2.2其他管理人員(包括部門主管等)的安全培訓,由公司安全部組織實施,並經考核合格取得公司內部安全管理資格證書後方可任職。
5.2.3公司各級管理人員每年應接受規定的繼續教育。
5.3從業人員的培訓
5.3.1對從業人員每年要進行再培訓,不斷提高素質及能力,保證從業人員具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處置技能,並經安全教育和生產技能培訓和考核,考核不合格人員,不得上崗;進行上崗前的職業健康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位健康培訓。
5.3.2新員工要接受公司、部門、車隊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崗前培訓不少於24學時,並持證上崗。
5.3.3特種作業人員教育培訓
5.3.3.1特種作業人員范圍
國務院令第549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確定的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0號《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確定的崗位作業人員。
5.3.3.2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按國家《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執行,培訓率要達到100%。
(1)特種作業人員在獨立上崗作業前必須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
(2)安全培訓時間不少於8個學時,主要培訓法律、法規、標准、事故案例;
(3)特種作業人員須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復審,持有效證件上崗。
5.3.4危險化學品運輸駕駛員、押運員培訓教育
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的駕駛員、押運人員,必須經市交通部門培訓,並經考核合格取得從業資格證,方可上崗作業,培訓內容、課時及有關要求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5.3.5轉崗培訓
對於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的從人員應重新接受車隊的培訓。教育培訓應包括以下內容:
(1)新崗位的作業特點,要害部位、危險狀況;
(2)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及控制對策;
(3)新工種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
(4)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及防護設施的要求;
(5)事故案例等。
5.3.6新技術、新設備的教育培訓
公司應在新技術、新設備應用前,對有關崗位操作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培訓教育應包括以下內容:
(1)新技術、新設備的特點及操作方法
;
(2)應用過程中的危險、危害因素,危險部位,有毒有害物的特性及預防方法,新的安全防護裝置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3)新制訂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的內容和要求
;
(4)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及防護設施的要求。
5.3.7其他人員教育培訓
5.3.7.1對相關方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合格後方可進入公司進行作業。
5.3.7.2對外來參觀、學習等人員進行有關安全規定,可能接觸到的危害及應急知識等內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並由專人帶領。
5.4培訓主要內容
除專業、專項培訓外,安全生產各類培訓的主要內容有:
(1)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法律規章及標准;
(2)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3)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4)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5)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6)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訓內容。
5.5培訓的組織
公司級安全培訓教育由安全部組織實施、部門級安全培訓教育由部長或安全管理人員組織實施、車隊級安全培訓教育由隊長組織實施,安全員選用或編制培訓教材。培訓有關要求按《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執行,並填寫相關培訓記錄。
6.附錄
6.1 BZH8-ZD01-001 年度安全生產培訓計劃一覽表
6.2 BZH8-ZD01-002 單項培訓計劃表
6.3 BZH8-ZD01-003培訓簽到簿
6.4 BZH8-ZD01-004培訓效果評價分析表
6.5 BZH8-ZD01-005 公司及其部門、基層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管理台帳
6.6 BZH8-ZD01-006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台帳
6.7 BZH8-ZD01-007轉崗安全教育培訓台賬
6.8 BZH8-ZD01-008重新上崗安全教育培訓台帳
6.9 BZH8-ZD01-009「新技術新設備」安全教育台帳
6.10 BZH8-ZD01-010 特殊作業人員資格證管理台帳
6.11 BZH8-ZD01-011 入職員工三級教育台帳
『捌』 安全生產培訓需要包括哪些內容
廠(礦)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主要內容:
1、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2、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3、勞動紀律;
4、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關事故案例等。
5、車間(工段,區,隊)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主要內容:
6、本車間(工段,區,隊)安全生產狀況和規章制度;
7、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竄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事故案例等。
拓展資料:
安全生產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了避免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事故而採取相應的事故預防和控制措施,使生產過程在符合規定的條件下進行,以保證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與健康,設備和設施免受損壞,環境免遭破壞,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相關活動。
對職工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訓,是讓職工了解和掌握安全法律法規,提高職工安全技術素質,增強職工安全意識的主要途徑,是保證安全生產,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礎。
《健築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健築施工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勞動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的教育培訓,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