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消毒隔離知識的培訓

消毒隔離知識的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03 16:12:12

❶ 如何實施護士全科知識和專科知識的系統性培訓

我們對新分到感染科的護士採取制訂培訓計劃、挑選帶教老師、嚴格考評等方法進行帶教,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制定培訓目標和內容

前2周培訓要求及目標:(1)熟悉工作環境,准確掌握消毒隔離制度及所有消毒液的濃度、配製方法、使用時的注意事項;(2)掌握感染科護士的基本要求與素質,熟悉傳染病房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各班職責;(3)了解其他傳染病的隔離類型、方法、措施、各種操作規程及終末消毒的內容,掌握職業防護的相關內容、醫療廢物分類處理,能獨立勝任護理工作。
2周後的培訓要求與目標:(1)了解流行性出血熱等傳染病的治療、護理及健康宣教,能獨立勝任護理工作。(2)掌握各種護理文書的書寫,並根據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心理活動、症狀、體征,提出護理問題和有效的護理措施;(3)根據「三基」訓練的要求,逐項考核過關。

2 挑選帶教老師

挑選在科內具有良好素質的帶教老師作為臨床帶教老師,帶教老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新護士的身心發展和帶教效果。

3 實施培訓計劃

3.1 認真組織科內崗前培訓,盡快熟悉環境,消除心理壓力,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了解病區兩通道的劃分,明確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的概念。講解傳染病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特點,同時指定優秀的帶教老師,採用一幫一的方法,在生活上和學習上主動關心她們,使她們盡快融入到感染科集體生活中來。
3.2 加強新護士的消毒隔離觀念和自我防護意識:感染科新護士都有陌生、恐懼、緊張的心理,帶教老師要向她們講解傳染病的特徵、治療、護理、消毒隔離、標准預防及自我防護知識。如:進入污染區或接觸患者均應穿隔離衣、戴口罩、帽子並每日更換;無菌操作前後、接觸每位患者或處置患者用物後均應消毒、按六步洗手法洗手,避免交叉感染;當接觸患者分泌物、血液或有可能接觸時,要戴手套;另外,要讓新護士了解消毒的相關內容。從而使新護士把在校所學的消毒隔離知識與實際工作聯系起來,既加強了其消毒隔離的觀念又使她們能較快地適應感染科這個特定環境。
3.3 晨會提問:列舉臨床常見病例,運用以問題為基礎的啟發式方法,利用晨會進行每日一題問答活動。護士長在周末排班時,將每日一題布置在排班表上,以利提前翻閱資料,做好准備。例如:流行性出血熱臨床表現是什麼,護理要點是什麼,飲食上應注意什麼......。面對每個問題,先由新護士回答,不全面的由帶教教師補充完整。經常性的回答問題有助於提高新護士的語言構思、組織和表達能力,使其與患者的交流更加自然,有利於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實。
3.4 因人施教,提高新護士的學習質量:帶教老師要根據新護士的學歷、心理、個性和接受能力,對帶教計劃做適當調整,因人施教。對專科生及接受能力強的,要著重培養其臨床綜合能力,評判思維能力,對中專生及接受能力差的,要著重培養其工作主動性、動手能力及知識應用能力。在操作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從嚴把關使新護士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提高其學習質量。
3.5 嚴格考核:嚴格考評是保證質量的基礎,科內定期組織業務學習及考核,可不斷提高新護士對傳染病護理的綜合能力。護士長與帶教老師、新護士共同制定考核計劃,在目標上達到一致。每周五下午操作考試,每周三下午理論考試。由護士長及相關帶教老師監考、評分,將每期考試的相關內容做詳細記錄,對考試結果進行評價分析,不斷強化,直至熟練掌握。對新護士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均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她們消除緊張情緒,找到自我滿足感,從而激發她們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技能。
3.6 重視培訓新護士的應急應變能力:組織新護士認真學習應急風險預案,讓其熟悉各類突發事件的處理程序及方法,並對各種危、急、重症的搶救程序進行模擬場景訓練,加深印象並嚴格考核,以提高新護士對危重患者的搶救技能。

❷ 消毒隔離培訓內容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醫療廢物處理條例》。

2.重點檢查治療室、換葯室及病房等區域的布局、分區及物品擺放的合理性。

3.對於無菌物品應保證100%合格,專櫃專放,按消毒滅菌先後順序排放,包裝外應標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失效期、滅菌器編號、批次、打包者姓名;包裝內應有化學指示卡,包裝應無潮濕、破損,松緊適度;開包以後標注時間,有效期24小時。

4.無菌盤:應現用現鋪,標注時間(有效期4小時),並及時更換(肌注小壺加葯)。

5.無菌溶液應標注開啟時間,根據用途有效時間為——無菌溶液有效時間≤4小時;配葯、霧化等溶媒≤24小時;抽出葯液≤2小時,故應現用現配;特殊葯品如胰島素,肌注常溫保存,輸液冰箱保存,應查看說明書。

6.酒精/碘伏容器應保持密閉,每周滅菌2次,容器上標注滅菌日期。

7.持物鉗單包裝一用一滅菌,II類環境,干罐標注滅菌日期、啟用日期和時間,4小時更換。

8.一次性無菌物品注意有效期,包裝完好(打開的不可再存放),應一次性使用。

9.治療車物品擺放有序,上層清潔(治療盤、手消液及輸注液體等),下層污染(利器盒、垃圾袋及使用後的物品等)。

10.醫務人員手衛生根據操作內容選擇洗手、衛生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並定期監測消毒效果。

11.冰箱應整潔,無過期私人物品,每周清理,定期除霜,保存葯品需登記。

12.床單元晨、晚間護理,應一床一套(一次性)濕式清掃,掃床套總數不少於床位數,掃床套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

13.患者轉出、出院或死亡時,床單位應終末消毒,且病室通風,空氣紫外線照射,物表用含氯消毒劑擦拭。

14.對桌面應一桌一布,不少於床位數,用後消毒晾乾。

15.設備帶面板各管道(氧氣吸引管道)未用時封閉。

16.病室內清潔,空氣新鮮(晨晚間護理後通風30~60分鍾),地面濕式清掃,污染時即刻消毒(含氯消毒劑擦拭)。

17.每周更換床單、被罩、枕套一次,污染時隨時更換,被褥定期拆洗消毒,更換污衣,被服放於污衣袋內或治療車下層(不可再病房、走廊清點)。

18.含氯消毒液濃度達標(一般500mg/L,特殊感染2000mg/L),護理人員應掌握配置使用方法。

19.定期進行環境衛生學檢測,對紫外燈進行擦拭和強度監測。

20.葯杯每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晾乾備用。

21.止血帶一人一用一消毒。

22.使用後含氯消毒劑浸泡後乾燥保存。

23.吸氧管/面罩一次性使用。

24.治療器械、器具如換葯包、清創包等用後先清洗後由消毒供應中心消毒,特殊感染實行雙消毒。

25.對於公共用具,如體溫計應保證數量足夠,使用後含氯消毒劑浸泡後晾乾備用,血壓計袖帶應保持清潔,污染時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聽診器、手電筒用75%酒精擦拭消毒。

❸ 手術室培訓制度

醫院手術室工作規范制度與手術感染預防控制監督技術標准實用手冊》《醫院手術室工作規范制度與手術感染預防控制監督技術標准實用手冊》
第一篇 手術室創新管理
第一章 手術室的綜合管理與創新
第二章 潔凈手術室創新管理
第三章 特殊手術室管理
第四章 手術室的質量標准與監控

第二篇 醫院手術室感染管理控制規章制度
第一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管理組織與職責制度
第二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監測與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制度
第三章 手術室的規章制度
第四章 潔凈手術室感染管理規章制度
第五章 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職責和規章制度
第六章 手術室護理技術操作規章制度
第七章 手術室總體設施及布局管理規范
第八章 手術室急救護理制度
第九章 手術布類、敷料、縫針、縫線及器械的分類管理制度
第十章 財產資源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 醫療廢物的管理規章制度
第十二章 手術室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第十三章 手術室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篇 手術操作規范與感染防範
第一章 常用局部麻醉技術
第二章 手術標准化操作技術
第三章 幾種基本操作技術及技巧
第四章 微創手術操作技術
第五章 常用美容整形手術

第四篇 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技術規范與消毒隔離措施應用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醫院感染的管理組織與監控
第三章 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規范
第四章 治療和護理技術感染控制
第五章 手術室及其相關標准應用
第六章 手術室相關部門的醫院感染控制
第七章 物理消毒滅菌方法
第八章 常用化學消毒劑的應用
第九章 物理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第十章 化學消毒劑濃度及消毒效果監測
第十一章 醫院物品及環境消毒與滅菌
第十二章 醫院物品及環境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第十三章 隔離設施與隔離技術

第五篇 手術配合與手術感染控制技術要點
第一章 普通外科手術配合
第二章 整形美容外科手術配合
第三章 器官移植的手術配合
第四章 胸外科手術配合
第五章 神經外科手術配合
第六章 心臟外科手術配合
第七章 泌尿外科手術配合
第八章 骨科手術配合
第九章 眼科手術配合
第十章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一章 頜面科手術配合
第十二章 婦產科手術配合
第十三章 微創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四章 顯微鏡外科手術配合
第十五章 燒傷手術配合

第六篇 醫院手術室綜合評價方法與評價規程
第一章 綜合評價概論
第二章 綜合評分法
第三章 綜合指數法
第四章 層次分析法
第五章 主成分分析法與因子分析法
第六章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
第七章 聚類分析法
第八章 正交設計分析法
第九章 數據包絡分析法
第十章 綜合評價的其他方法

❹ 保育員培訓內容有哪些啊

保育員培訓內容
保育員,指的是在托幼園所、社會福利機構及其他保育機構中,輔助教師負責幼兒保健、養育和協助教師對幼兒進行教育的人員。
【任職資格】
1、要經過保育員等級培訓,具有保育員職業資格證書。
2、身體健康,耐心細致。
3、要懂得一定的幼兒生理、心理常識。
【注意事項】
在幼兒到校之前,保育員就應做好個人衛生工作,換上干凈的工作服並消毒洗手。然後做好室內外的環境衛生工作,開窗通風,清潔門窗地板、桌椅玩具以及室外游戲器具。
在幼兒戶外活動前,保育員應幫助老師做好場地、器械的准備工作。為個別幼兒墊干毛巾、系鞋帶。指導幼兒學習體育技能。
午餐前,保育院要准備好飯前擦手毛巾,消毒餐桌。准備好飯菜,照顧幼兒進餐。提醒和指導個別幼兒用餐。飯後收拾餐具,清潔餐桌。
午睡前保育員要開窗通風,整理床鋪。安排幼兒脫衣睡覺,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幼兒午睡中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育員不離崗,注意培養幼兒正確睡姿。午睡後應先關窗,照顧幼兒穿衣,整理床鋪被褥。
在幼兒離校之後,保育院還要做好清潔消毒等收尾工作。

【報考條件】初級保育員1、初中畢業從事本職業工作一年以上;
2、初中畢業後經本職業初級正規培訓。
中級保育員1、取得初級保育員職業資格證書後從事本職業四年以上;
2、 幼師職高畢業;
3、中等職業教育相關專業畢業;
4、 初中畢業且從事本職業工作五年以上。

❺ 護士長培訓制度

1、在護理部主任領導和科主任的業務指導下,根據護理部對全院護理工作質量標准、工作計劃,結合本科情況制定本科護理計劃,並組織實施。
2、負責檢查本科室的護理工作,參加並指導危重、大手術及搶救病人的護理。督促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有計劃地檢查醫囑的執行情況,加強醫護配合,嚴防差錯事故發生。
3、組織本科室護理查房和護理會診,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及護理科研工作,負責制定及改進本科工作流程。
4、隨同科主任查房,以便了解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加強醫護配合。
5、負責本科室護理人員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全科護理人員加強工作責任心,改善服務態度,認真執行醫囑、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嚴防差錯事故發生。
6、組織本科護理人員學習護理業務技術,並注意護士素質的培養。
7、制定本科護理科研計劃,督促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及時總結護理經驗。
8、定期進行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 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聽取對醫療、護理及飲食等方面的意見,研究改進管理工作。
9、負責管理好病房,包括護理人員的合理分工;病房環境的整潔、安靜、安全;病人和陪住、探視人員的組織管理;各類儀器、設備、葯品的管理等。
10、負責指導和管理實習、進修人員,並指定護師或有經驗、有教學能力的護士擔任帶教工作。
11、督促檢查衛生員、配膳員做好清潔衛生和消毒隔離工作。
12、負責督查本科室規范合理收費。
13、負責指導、檢查並保證護理文書質量。
14、負責本科室物資供應的申報計劃及請領,保證科室及時供應。
15協調好與各科室及科內醫護人員的關系,構建和諧科室。

副護士長協助護士長負責相應的工作。

閱讀全文

與消毒隔離知識的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