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基礎知識培訓考試試題
1、 ①危害識別應從物的不安全狀態、②人的不安全行為、③有害環境、④管理缺陷四個方面因素考慮。
2、HACCP計劃主要包括:產品特性、主要設備、工藝流程圖、工藝描述、危害分、HACCP計劃表、HACCP計劃確認、CCP點確認、HACCP計劃驗證
3、ISO22000標准適用於與食品鏈有關的種植、飼養、加工、 儲存、運輸、銷售等生產經營組織。
4、操作性前提方案指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在產品或產品加工環境中引入和(或)污染或擴散的可能性,通過危害分析確定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方案。
5、(A )有許可權任命啟動召回的人員和負責執行召回的人員。
A.最高管理者
B.HACCP小組長
C.HACCP小組
D.技術質量部門
⑵ 如何判定承擔質量管理體系規定職責的人員的培訓需求
凡是申請ISO22000的企業對負責質量管理體系維護人員的都有培訓需求,根據SO22000申請認證的企業能推定質量管理體系的培訓需求。
一、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1、ISO 22000 是一個國際標准,定義了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適用於從「農場到餐桌」這個食品鏈中的所有組織。
2、ISO22000: 2005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3、ISO22000:2005標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要求的使用指導標准,又是可供食品生產、操作和供應的組織認證和注冊的依據。
4、ISO22000國際標准規定的要求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包括以下元素:
互動交流、系統管理、前提方案、HACCP原則
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對維護人員的培訓需求
對承擔質量管理體系職責的人員規定相應崗位的能力要求,並進行培訓以滿足規定要求。 適用於承擔質量管理體系規定職責的所有人員,包括臨時僱用的人員,必要時還包括供方的人員。
(一)、承擔質量管理體系規定職責的人員應具有相應的能力
(二)、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應經培訓取得相應資格。
(三)、人力資源部應識別從事影響質量活動人員的能力需求,分別根據新員工、在崗員工、 轉崗員工、特殊工種等崗位職責組織制定實施培訓需求。
(四)、培訓內容
(1)、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標准知識
1、理解 GB/T22000 標准每項條款的內容和要求;
2、理解 GB/T22000 標准中的術語;
3、掌握食品安全管理原理及其運用;
4、理解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在不同組織中的應用;
5、認識引用文件之間的區別及優先順序,及引用文件在不同審核情況下的應用;
6、了解用於文件、數據和記錄的授權、安全、發放、控制的信息系統和技術;
7、了解食品安全質量管理工具及其運用(如風險分析、統計過程式控制制等)。
(2)、食品安全專業知識:
a) 食品安全管理知識
1、食品安全管理及其相關術語;
2、HACCP原理、食品安全危害識別及評價技術;
3、包括前提方案(PRPs)的食品安全管理原則;
4、相關行業類別(見附錄A)的前提方案(PRPs);
5、特定種類(見附錄A)的產品、過程和操作;
6、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措施及影響控制措施評價的因素;
7、控制措施在食品組織中的應用。
b) 食品科學和技術知識
1、食品科學和技術術語;
2、食品分類知識;
3、食品工藝及其特性;
4、食品衛生控製程序;
5、食品工廠設計、布局原則,相關的基礎設施、設備和工作環境;
6、食品安全危害(分類及其在不同產品、過程中的存在);
7、食品感官、理化、微生物檢測技術、常用檢驗方法和設備;
8、食品安全標准、產品技術要求。
c)食品行業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和標准。
d) 普通微生物學和普通化學相關知識。
(3)、法律法規:
1、理解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應用,以及其他與管理體系和審核活動有關的要求的應用;
2、了解國家認證認可法規、規章要求;
3、了解國際條約和公約、合同和協議等;
4、了解組織遵守的其他要求;
5、了解 CCAA 審核員行為規范要求。
(4)、組織狀況:
1、了解組織的規模、結構、職能和關系等企業管理和運作的基礎知識;
2、了解組織的總體運營過程和相關術語;
3、關注組織的文化和當地的社會習俗。
(5)、審核知識:
1、管理體系審核理解GB/T19011 標准3、4、6 章的內容;
2、理解審核原則、程序和技術的應用;
3、理解受審核方管理體系與審核准則的關系;
4、理解如何在受審核方組織環境中實施有效的審核;
5、理解審核中運用抽樣技術的適宜性和對結果的影響;
6、維護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7、為有效和高效地實施管理體系審核,應具備的個人素質的具體表現。
(五)、培訓形式與方式
(1)形式:外出培訓、內部培訓、集中培訓、個人自學;
(2)方式:脫產、半脫產、業余(在職)。
⑶ ISO9000質量認證的服務內容
(一)調研診斷。根據接受咨詢服務組織的規模、產品和服務復雜程度確定時間,一般控制在三個工作日左右。
(二)分析策劃,由咨詢師與接受咨詢服務組織協商完成。
(三)培訓。至少應進行如下培訓:
1.標准培訓:對接受咨詢服務組織領導、骨幹進行標准及管理體系知識普及培訓。
2.內審員培訓:培訓內容要包括GB/T19000-2008、GB/T19001-2008、GB/T19011-2003等標准內容。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需要GB/T19001-2000標准及質量法律法規的培訓;環境管理體系內審員需要GB/T24001-2004標准,初始環境評審,特別是環境因素識別、評價、控制方法的示範及練習等知識的的培訓;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需要GB/T28001-2001標准,初始職業健康安全狀態評審,特別是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及控制方法的示範及練習等知識的培訓。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需要GB/T22000-2006標准,以及危害分析和評價、關鍵控制點的確定、控制措施、前提方案HACCP計劃的示範和練習等知識的培訓。單個管理體系內審員合計培訓時間應在32學時以上(包括授課和練習),同一人員增加其它體系的內審員資格,應每個管理體系增加培訓時間12學時以上。對內審員進行考試,試卷及結果應進行存檔,作為內審員培訓證書的發證依據。
(四)管理體系的分析與評審。咨詢人員應當與接受咨詢服務組織共同分析和評審管理體系的現狀,對照標准要求確定改進和完善管理體系的方向。
環境管理體系需要指導接受咨詢服務組織進行初始環境評審。
1.對能夠控制或能夠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進行識別、評價、控制(策劃);
2.確定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指導組織確定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如何應用於組織的環境因素。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需要指導接受咨詢服務組織進行初始職業健康安全狀態評審。必要時,應指導接受咨詢服務組織編寫初始評審報告。評審的內容可包括但不限於:
1.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及控制策劃;
2. 確定適用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3. 評審現有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機構職責和規章制度(包括對相關方的管理),評價對適用的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的遵守情況;
4. 評價此前發生的緊急情況和事故。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需要指導接受咨詢服務組織進行危害分析及制定控制措施。工作內容可包括但不限於:
1.指導食品安全小組進行食品安全危害識別、評價;
2.指導確定關鍵控制點;
3.指導制定控制措施(前提方案和HACCP計劃)。
(五)指導體系文件編寫。咨詢人員提出擬編寫的文件清單,提出文件編寫的要求和時限。接受咨詢服務組織文件編寫人員起草管理體系文件,咨詢組採取適當方式指導文件編寫過程。體系文件既要符合所選擇的管理體系標准要求,又要符合接受咨詢服務組織的實際情況,同時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政管理要求。
(六)指導接受咨詢服務組織發布體系文件,確定文件發布形式、參加人員、時間安排等。
(七)指導體系運行。管理體系試運行時間必須達到三個月以上,咨詢組現場指導文件執行、生產/服務現場管理、質量記錄使用、保存、歸檔等工作。體系運行前,咨詢師應要求接受咨詢服務組織策劃並開展體系文件學習培訓。
(八)指導內部審核。由管理者代表與相關部門策劃審核方案,編制年度內審計劃,確定內審組長,由內審組長編制內審實施計劃,並組織內審員編制檢查表。咨詢人員指導內審組實施內審,完成相關工作。
(九)指導管理評審。在第一次內審後,由接受咨詢服務組織獨立完成管理評審,咨詢組以適當形式進行指導。
(十)模擬審核/指導第二次內審。模擬審核由咨詢機構選派模擬審核組與咨詢組、接受咨詢服務組織共同完成;模擬審核的相關記錄由模擬審核組長負責匯總,提交到技術委員會審核後交咨詢機構存檔、備查;認證咨詢機構可視具體情況,用第二次內審來代替模擬審核。
(十一)指導認證審核的准備。
(十二)指導認證審核不合格項的整改。
(十三)根據合同為接受咨詢服務組織提供後續服務。
⑷ 培訓ISO22000時應該向講師提什麼問題
如果你是實際在做食品安全方面的事情
你會在工作中發現很多問題
最好的方式內就是把你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容,問給老師
讓大家來討論,老師來講解
HACCP分析里邊就能提出很多問題來,還有就是一些食品安全隱患的整改措施等等
另外也可以問問如何能真正有效的開展食品安全管理以及持續改進
宗旨就是把你的工作實際跟培訓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最有效的利用培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