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有哪些內容
1、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准;
(二)安全生產管理基本知識、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專業知識;
(三)重大危險源管理、重大事故防範、應急管理和救援組織以及事故調查處理的有關規定;
(四)職業危害及其預防措施;
(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2、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培訓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准;
(二)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三)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四)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3、生產經營單位新上崗的從業人員,崗前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於24學時。
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金屬冶煉等生產經營單位新上崗的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於72學時,每年再培訓的時間不得少於20學時。
廠(礦)級崗前安全培訓內容應當包括:
(一)本單位安全生產情況及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二)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
(三)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利和義務;
(四)有關事故案例等。
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金屬冶煉等生產經營單位廠(礦)級安全培訓除包括上述內容外,應當增加事故應急救援、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及防範措施等內容。
車間(工段、區、隊)級崗前安全培訓內容應當包括:
(一)工作環境及危險因素;
(二)所從事工種可能遭受的職業傷害和傷亡事故;
(三)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准;
(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
(五)安全設備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六)本車間(工段、區、隊)安全生產狀況及規章制度;
(七)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措施及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八)有關事故案例;
(九)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班組級崗前安全培訓內容應當包括:
(一)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二)崗位之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與職業衛生事項;
(三)有關事故案例;
(四)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從業人員在本生產經營單位內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時,應當重新接受車間(工段、區、隊)和班組級的安全培訓。
生產經營單位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時,應當對有關從業人員重新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
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接受專門的安全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後,方可上崗作業。
Ⅱ 生產經營單位應對從業人員進行應急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應急知識
選C
2018年12月5日電 國務院通過《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草案)》,明確規定:
第十三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組織從業人員進行應急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應急知識,了解風險防範和應急處理措施。
Ⅲ 水利水電施工企業每多長時間應組織一次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知識培訓和演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令第26號 《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
第二十版五條「施工單位應當對權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第三十六條施工單位應當根據水利工程施工的特點和范圍,對施工現場易發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環節進行監控,制定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統一組織編制水利工程建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工程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各自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配備救援器材、設備,並定期組織演練。一般也是每年至少一次。
Ⅳ 各單位在培訓,教育從業人員,應該讓員工掌握哪些應急方面的知識和內容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安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安全管理水平和防止事故發生,實現安全生產。 安全教育是提高全員安全素質,實現安全生產的基礎。通過安全教育,提高企業各級生產管理人員和廣大職工搞好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增強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生產的科學知識,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操作水平,增強自我防護能力。有些領導在布置全產時往 往在布置生產結尾時談到安全問題,順使喊一句「最後強調一個問題,就是大家要重視安全生產,不要出事故」。還有的講,「我是逢會必講要大家注意安全」。正確的說這些僅僅是提醒,沒有深入進行針對性的布置。這些現象的原因: 1. 是安全意識不高,對安全在經濟效益中的作用和地位認識不足; 2.是缺乏安全知識,難以提出具體意見。要改變這一狀況,必須使安全教育經常化、制度化。使廣大職工廣泛掌握
2
安全技術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端正對安全生產的態度,才能減少或消滅事故,實現安全生產。 安全工作是與生產活動緊密聯系的與經濟建設、生產發展,企業深化改革,技術改造同步進行,只有加強安全教育工作才能使安全工作適應形勢的需要。如企業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促進了經濟發展。但是,一些企業在承包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短期行為,以包代管,出現拼設備、拼體力、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其主要原因是安全教育培訓沒有跟上,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素質差。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強化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Ⅳ 風電施工企業每多長時間應組織一次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知識培訓和演練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13〕101號)的規定:第二十二條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演練制度,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實戰演練、桌面推演等方式,組織開展人員廣泛參與、處置聯動性強、形式多樣、節約高效的應急演練。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至少每3年進行一次應急演練。但是考慮到風電的特點,演練和培訓建議一年至少一次為宜。
Ⅵ 危化品及全民安全應急知識競賽
只說重點:
危化品及全民安全應急知識競賽,
可詢問當地應急事務管理局。
應急事務管理局的說法解釋是最權威的。
Ⅶ 學生參加安全教育、應急演練,養成安全行為習慣,學習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識和技能
學校應抓緊抓好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逐步建立起長效安全防範機制,促進學生自覺執行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由於年齡小,活潑愛動,所以經常會造成意外事故的發生。
每學期開始,學校要把第一周作為安全教育強化周,組織學生學習安全常識、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課,讓學生從心理上認識到生命寶貴,安全第一。通過養成教育,用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通過安全教育,強化養成教育的行為訓練,為一生平安打下堅實基礎。
教學生認識道路安全標志,了解和遵守交通規則,做到行走安全、外出乘車安全。不準讓未滿12周歲的未成年學生騎自行車上路,禁止學生駕駛機動車輛,教育學生走路要注意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不搶道、不搭險、不搭肩行,拐彎十字路口要小心,不攀爬、追逐機動車輛,不乘坐手扶拖拉機和無牌照、無保險的營運車。
(7)培訓那些安全知識和應急知識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樹立交通安全意識。
2、不乘坐非營運車輛和營運超員車輛。
3、回家、旅途中時要時刻注意自身財物安全,不留過多現金在身上,旅途過程中不要隨意和陌生人說話,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受騙。
4、外出旅遊要結伴,不獨自到陌生和偏僻的地方,做好自我防護工作,不給罪犯可乘之機。
5、假期中要注意防火防水防電,注意飲食衛生。
Ⅷ 應急知識教育的教育目的
【消防安全演習培訓目的】
1、提升對消防突發性意外時的應對水平,減少火災隱患安全事故;
2、完善和增強校方消防軟硬體系數,提升師生安全感、家長信任感;
3、進一步讓師生初步認知到提高技能操作,進行自我再教育的必要素材。
【防踩踏逃生演習培訓目的】
1、提升對大規模人群緊急集合時的應對水平,減少師生逃生時發生人群踩踏安全事故;
2、完善和增強校方逃生基本程序和人群管理技巧,提升師生安全感、家長信任感;
3、進一步讓師生認知到踩踏威脅和掌握自我保護技能,讓老師學會自助互救的要領。
【反恐防暴演習培訓目的】
1、完善對突發性襲擊校園時的應急預案,提高老師的安全意識與危機處理能力;
2、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水平,減少校園意外事件發生;
3、提高家長對學校安全突發管理的信任感,促進家校和諧合作與發展。
【防震減災演習培訓目的】
1、提升對防震減災等危機的認識,普及師生地震逃生時人群疏散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2、完善校方模擬地震情景逃生程序和傷員簡單處理能力;
3、引導對校園安全隱患的評估和改進,有效降低地震災害安全事故的發生的幾率
【心肺復甦課程培訓目的】
跳驟停大部分發生在醫院外,時間就是患者的生命,黃金搶救時間只有短短的4分鍾,
按目前國內院前急救醫療的實際情況,即便是在大城市也很難在黃金時間的最後一刻到
達,而立即進行有效及時的行心肺復甦術可顯著提高心跳驟停者的生存率,所以學習心
肺復甦術能提高廣大民眾的急救技能,並掌握心肺復甦的方法,以在緊急時立即採用。
【外傷急救四項培訓目的】
止血包紮是外傷現場應急處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創傷的第一現場如果能規范及時
的止血、包紮、固定、搬運,將極大的減少傷者的死亡和傷殘,為醫務人員的到來爭取
寶貴的時間。 及時正確的搶救,可以防止傷情加重,減少傷者痛苦及預防並發症,
挽救傷者生命
Ⅸ 消防安全知識班組應急培訓和演練主要包括哪些
消防安全知識班組應急培訓和演練主要包括:1、火情報警;2、疏散人員;3、搶救檔案資料;4、使用滅火器滅火;5、連接室內外消防給水滅火;6、辦公大樓如遇到火災等突發公共事件時的綜合演練。
Ⅹ 應急預案培訓屬於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嗎
應急預案屬於安全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應急預案培訓屬於安全生產培訓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