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食品安全協管員的規定是食品安全法哪條規定
沒有規定
㈡ 食品安全法 哪一條規定要建立 鄉鎮 協管員
食品安全法 -法律適用和法律責任
1、正確把握食品安全法與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關系。
食品安全法確立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基本原則、基本體制制度,對於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具有指導和規范作用,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基本精神應當與食品安全法相一致。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是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專門性法律。在農產品生產加工領域,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有明確規定的,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沒有規定的,應當適用食品安全法。又如產品質量法,是規范和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明確產品質量責任的一般法。食品安全法則是規范食品安全的特別法。根據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食品的安全監管應當適用食品安全法。關於乳品、轉基因食品、生豬屠宰、酒類等食品安全管理,法律和法規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食品安全法。
2、正確把握綜合協調與分段監管的關系。
食品安全監管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綜合協調和分段監管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沒有強有力的綜合協調,部門監管缺乏聯動,就難以形成監管合力,具體監管中會出現缺位、錯位和越位,容易埋下安全隱患。綜合協調部門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法賦予的六大職責,結合各環節監管實際,從制度上確保食品安全工作的連續性和統一性,使各部門形成合力,不斷鞏固食品安全工作成果。另一方面,沒有職責分明的分段監管,就不能適應食品安全監管鏈條長、監管資源多的監管特點,不能有效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也難以形成應對諸多復雜問題的合力,容易造成監管不力。因此,各監管部門既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分工要求,明確職責,理清思路,加強職責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又要在綜合部門的統一協調下,發揮各自監管優勢,為保障食品安全的共同目標而努力。
3、正確把握地方政府負總責與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的關系。
食品安全法確立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食品安全統一負責的制度,目的是強化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加強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領導,克服地方保護對食品安全監管的干擾。縣級以上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是為了強調各自監管職能,建立健全權責一致的職責體系。地方政府負總責和監管部門各負其責是高度統一、相輔相成的關系,它要求各級政府必須把食品安全作為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支持監管部門正確履行職責,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也要求各監管部門恪盡職守,密切配合,責任到位,相互銜接,形成完整的監管鏈和責任追究體系。
4、正確把握食品生產經營者第一責任人與政府行政監管問責的關系。
食品安全法明確了食品生產經營者作為保證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法定義務,更加嚴格地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促使食品生產者依據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在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重質量、重服務、重信譽、重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保證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這一制度與政府行政監管問責制度並行不悖,共同形成一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的完整的法律責任體系,為追究食品安全責任和補償食品安全問題受害當事人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㈢ 如何對鄉鎮食品安全協管員進行培訓
印發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組織月、季度、半年、年度培訓,具體頻率視你地區的具體情況自定,培訓內容按照你們自己對協管員有哪些工作安排和文件傳達來制定,同時做好培訓記錄和簽到工作。
㈣ 食品葯品協管員待遇怎麼樣工作職責是什麼
工資各地會有差異,以下僅供參考:
1.以學歷、專業技術資格和工人技術等級為標准劃分經費核撥的檔次:
高中及以下學歷的綜合協管員經費核撥標准
(含人員基本工資、單位及個人繳納保險以及包月加班費等,下同)為每人每月2100元;
具有大專學歷、初級專業技術資格或中級工人技術等級的綜合協管員經費核撥標准為每人每月2200元;
具有大學本科學歷、中級專業技術資格或高級工人技術等級的綜合協管員經費核撥標准為每人每月2300元;
具有研究生以上(含研究生)學歷或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綜合協管員經費核撥標准為每人每月2400元。
2.建立綜合協管員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從服務年限第二年起,服務年限每增加一年,每月增加20元的服務年限工資,服務年限工資以100元封頂。
3.全面提高綜合協管員福利待遇:綜合協管員每年享受一次免費體檢,體檢費用標准為150元,具體檢查項目由區財政部門與區衛生部門統一規定。綜合協管員享有節日補貼,每人每年節日補貼共2000元。
4.建立綜合協管員工作激勵機制:年度考核優秀的綜合協管員一次性發放獎金1000元。年度考核優秀的比例為各用人單位下達名額內綜合協管員實有人數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