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進行單元或主題信息化教學方案的初步設計
單元教學設計框架
1.教學內容分析
l 學科、教材版本、年級、課時的說明
l 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分專析,畫出各內屬容之間的概念圖,提煉相對獨立的教學內容
2.單元整體目標分析
3.各教學內容的教學形式安排
教學內容
教學形式及課時安排
任務設計
教學環境
B. 怎樣做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
做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的方法:
1、教學目標分析,確定教學內容及知識點順序;
2、學習者版特徵分析,確定教學起權點,以便因材施教;
3、教學模式與策略的選擇和設計;
4、學習情境與學習任務設計;
5、教學媒體與教學資源的選擇和設計;
6、教學評價設計,在環節3中已涵蓋建構主義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與自主探究等策略的設計;在環節4和在環節5中則包括了情境創設和資源提供的要求。
C. 哪位前輩知道信息化建設方案怎麼寫啊急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這里有很多範文 http://www.fw123.net/fanwen/special/a8/ 你可以找一些類似的方案 然後結合實際情況 針對現實狀況所表現出的問題 給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分析 然後 拿出一套比較合理、完善的計劃和執行方案 基本上就可以了 範文 格式僅供參考 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為加快豐城市商務信息化建設步伐,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和農民掌握市場信息的能力,使商務公共服務更大范圍地覆蓋農村,為農民增加消費提供信息服務和購銷便利,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根據商務部《關於實施「新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工程」的通知》(商信發[2006]162號)結合 市實際,特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實施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宗旨,全面推進 市新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農村信息化應用水平,為農民獲取和發布信息服務,為政府採集信息服務,推動農村流通發展,拉動農村消費市場,幫助農民引福致富。 (二)發展目標 建立全市商務信息服務網站,並逐步建立覆蓋全市農村的公共商務信息服務網路,將商務信息服務推廣到農村基層,提供商品、市場商務信息,提供商務信息化能力培訓,促進農村流通工作,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三)實施原則 1、建立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要以農村基層為重點,以農民受益為核心,以不增加基層和農民負擔為前提,以點帶面,總結經驗,逐步開展。 2、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工程要充分考慮信息化推廣特點。一是要擴大和規范信息源;二是要建立健全信息傳播渠道;三是要培育提高信息化應用能力。總體思路是「擴大源 頭,建立渠道,提高能力,幫助受益」。 3、根據農村基層信息化實際情況,鼓勵開展多種類型商務信息服務形式進行試點,總結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推廣。 二、實施形式和內容 (一)主要形式:①建設商務信息服務站;設立市商務信息服務站,負責本市農村商務信息服務試點工作的組織管理。站長由商業管理辦主任兼任,配備工作人員一至三人。主要任務一是組織人員培訓;二是查詢、整理與發布信息;三是組織開展農副產品購銷對接服務;四是建立與維護本地信息發布平台及農副產品流通資料庫,為新農村商網建立專門資料庫提供基礎數據;五組織專家解答農民在農副產品流通遇到的問題;六是根據本市實際情況,開展其它相關的商務信息服務。②建立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點。結合「一村一品」產業特色,在農副產品集散地、流通協會、專業合作組織等地方設置信息服務點。村級商務信息服務點的主要任務:一是從互聯網收集農副產品商務信息傳遞給農民;二是協助農民將供求信息上傳到市服務站工作平台;三是收集當地農副產品的品種、產量、上市時間、銷售價格等信息和流通主體的信息,並上傳到市服務站工作平台。四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開展其它相關的商務信息服務。③依託新農村商網,建立面向本地區農民的網路信息平台。建設豐城金橋商務網站,作為市服務站工作人員和信息員的工作平台,主要任務是圍繞本地區主要農副產品,收集、整理、發布相關政策、供求、產銷價格、產品加工與介紹信息,開展咨詢互動與購銷信息對接服務,建立當地農副產品流通動態資料庫,為新農村商網提供基礎數據。 (二)主要內容:1、建設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點50個。在31個鄉鎮(街道)設立50個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點。根據農村實際,圍繞農民在新農村商網上查詢信息和發布信息這一目標,擬對每個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點各配備一套電腦、列印機、傳真機、電話機等設備。2、支持兼職鄉鎮商務信息助理和村級信息員。每個鄉鎮聘任1-2名鄉鎮幹部作兼職商務信息助理。聘用50名人員作村級信息員。主要任務是:負責本鄉鎮商務信息服務的組織實施,開展本鄉鎮、村直接面向農戶的各項農業信息綜合服務。組織培訓和收集農民對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需求信息,並利用網路媒體向農民發送生產、生活資料市場信息,組織本鄉鎮設立的村級商務信息服務點的工作。3、培訓農戶骨幹基本商務信息應用能力。對全市126名種養大戶和574名農戶骨幹進行培訓,並為培訓合格人員頒發「農村商務信息員培訓合格證書」。主要任務是:培訓農戶骨幹使用互聯網,提高其掌握和利用農產品市場供求信息開展經營的能力,更好地開展經營,帶動其他農民致富。4、建立信息資源體系,培育涉農網站的農產品專門資料庫,為農民提供農村商務信息,建立 市農產品專業資料庫。設計、建設、開通豐城金橋商務網站,作為商務信息服務體系的職能部門,主要任務是:擴大農村商務信息來源,增加服務方式,開辟面向「三農」的服務欄目,為農民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信息查詢和發布等服務。5、依託農副產品綜合市場,開展公共信息服務,在城區的主要農副產品集散地進行試點。主要任務是:在新老城區的農副產品集散地設立三個公共信息查詢服務系統,通過信息發布欄、演示屏等形式,向廣大農戶提供實時農產品公共商情信息及綜合信息服務。 三、實施步驟 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採取試點推動、分期實施的建設模式。分三年共建設一個信息服務站,五十個信息服務點,每年建設二十個,在驗收合格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逐步推進。2008年首先開展如下工作: (一)2008年1-3月,成立豐城市商務信息服務站,開通豐城金橋商務網站。發展鄉鎮信息助理,建設好村級信息服務點,分層次、分批次組織好基礎知識的培訓工作。 (二)2008年4-5月,對試點情況進行調研總結,並在此基礎上,著手准備下一步試點推廣工作。 (三)2008年下半年至2008年底,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爭取將40%的行政村納入試點范圍。 四、保障措施 (一)組織領導。請求豐城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試點鄉鎮和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試點工作的統籌領導和協調。由豐城市商業管理辦公室負責全市「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和管理工作。 (二)制定標准。制定各鄉、鎮(農業協會、農副產品集散地)試點的標准和驗收辦法,年終按照驗收辦法組織考核驗收(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三)資金使用。嚴格按照商務部財政部《公共商務信息服務專項管理資金管理辦法》商財發[2006]362號文件執行,統籌好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專款專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D. 黨校信息化建設,有什麼好的方案
1 信息化網路應用於教學
要把科研管理中的課題管理、申報立項、科研成果,教學管理中的遠程教學網路資源選擇、教學方案、教學專題、教學反饋、教學交流等都納入信息化網路系統當中去。在主體班教學上,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在課堂中大膽引進視頻、在線對話、講座錄像等,嘗試在主體班的討論交流課中開展網路視頻會議、網路在線學習等方式,在結業考試中採用遠程監考、電子閱卷等手段,在課後反饋中運用網路交流平台、網路教學視頻回看等方法。
2 高度融合信息資源
黨校信息資源的整合是指通過建立教研、管理等主題不同的模塊,在統一的信息服務綜合處理平台上,實現共享型數據和多載體資源的統一管理。要對黨校的信息化建設進行重新布局和設計,使黨校以現代網路技術為依託,形成結構合理、內外溝通的網路系統,在此基礎上建立能滿足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軟硬體環境,開發各類資料庫和應用系統,提供便捷的網路資源服務。分層設計好通信網路、系統服務、網路管理等方面的配置,使網路結構科學、合理,便於使用、管理和維護。信息內容滿足用戶對主體班學習內容、成績查詢、相關視頻文本資料、學術前沿動態等各方面信息的需求。
3 著力加強信息化人才培養
著力提高信息技術人員的技術能力、操作水平對於信息化建設來說至關重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加強信息技術人才的引進,或技術服務的外包。也可以加強對現有技術人員的培訓和實踐,使他們掌握網路實際問題的常用辦法,提高他們網路信息技術的管理、應用能力,提高黨校公技人員的信息素養,著力點是在信息化基礎理論和一般應用能力培訓的基礎上。
黨校的信息化建設必須要有全局性的戰略思維,從推動黨校教育事業的全局角度去構建,緊跟信息技術的發展形勢,制定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發展目標,不斷優化校園網系統結構,豐富網路信息平台功能,充分發揮好信息化促進黨校教學與研究的巨大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