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塗裝安全培訓

塗裝安全培訓

發布時間:2020-11-30 23:04:46

A. 塗裝車間生產安全管理制度有哪些

安全生產「十大禁令」
一、嚴禁八小時工作時間內喝酒。
二、嚴禁不系回保險帶進行答高空作業。
三、嚴禁不戴安全帽、防護鏡、防護服等安全保護用具進入作業現場。
四、嚴禁設備超負荷運行或帶故障使用。
五、嚴禁沒有工作票(或口頭命令)在各類設備上工作。
六、嚴禁不驗電接地(包括等地位保安線)在停電設備上工作。
七、嚴禁設計、製造、購買和安裝無安全裝置或不安全的設備。
八、嚴禁未經培訓考試取得合格證者單獨上崗工作。
九、嚴禁沒有監護人在電氣設備上工作。
十、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

B. 汽車塗裝的安全守則需要注意的事項

汽車塗裝線 汽車塗裝線找浙江永達輸送機械,專業生產各種裝配流水線、檢測線、輸送生產線及噴塗生產線的企業。公司現有職工480人多,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0人,科研工程6名.公司擁 有豐富的現代化生產、管理經驗,⑤在噴漆作業環節,如果噴漆室通風不夠,安全風量不足,則漆霧和溶劑蒸汽濃度容易達到燃燒、爆炸極限;在塗層流平、烘乾工段,塗層流平區和隧道式烘乾室換氣不良,溶劑蒸汽濃度亦可能過度積聚,如達到爆炸極限,遇明火就有可能引起燃燒爆炸事故。 ⑥油化庫、調漆間、噴漆具、輸漆管道、配漆系統等設施、設備都不同程度存在易燃性溶劑,存在容易產生爆炸和火災的環境條件。 ◆電器類危害 ①觸電事故; ① 雷電危害; ③靜電危害; ④電磁場危害; ◆機械類危害 ①物體打擊;由於油漆車間工件輸送設備的布置層次多,安全通道的設置、人流、物流的的交叉,在塗漆作業和設備巡查工作中,尤其在設備維修時存在工具、管道、輸送物件等失落傷人的事故危險。 ②車輛傷害;塗漆作業存在塗料、工件、產品運輸。汽車等大批量塗件的規模塗漆生產場所,還涉及場內輸送過程,進出車輛較頻繁,容易造成車輛事故和車輛傷害事故。 ③機械傷害;塗裝車間存在機械傷害較大的設備(如懸掛輸送機、地面輸送機、積放設備、提升設備等),如果防護、保險、控制、檢測等措施不到位,可能導致機械傷害事故。 ④起重傷害;在工程安裝、檢修、試驗過程中,大型工件升降過程中,各種其中作業容易發生擠壓、墜落(吊具、吊機、吊物)物體打擊。 ◆化學污染與毒性傷害 ①噴塗作業的二甲苯污染;塗漆作業過程中,產生中毒危害最為嚴重的莫過於空氣噴塗、靜電噴塗作業場所的空氣污染,其中又以二甲苯的危害最大。 ②苯中毒危害;塗漆工藝過程,特別是噴漆作業崗位是接觸有毒物質的典型崗位。其中有毒物質主要來自於有機溶劑塗料中存在的有機溶劑和稀釋 找腕帶,上阿里巴巴,海量爆品等你搶批! 廣告 腕帶阿里巴巴提供原料,生產,加工一系列服務,源頭廠家利潤高,優選采購批發平台 查看詳情 > 劑;若在缺乏防毒安全措施的條件下長期操作,就有可能造成對人體危害很大的苯中毒。 ③鉛中毒的危害;主要是鐵紅防銹底漆中含有的四氧化三鉛(紅丹),在塗漆作業中長期接觸塗料有可能造成作業人員的鉛中毒。 ◆ 人的不安全行為因素 ①錯誤操作、錯誤指揮或操作失誤; ②不熟悉操作規程或不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 ③缺乏聯絡,指揮調度不及時; ④思想麻痹、粗心大意等; ⑤未制定嚴格、完善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或執行力度不夠; ⑥對生產涉及的物質(理化性質、危險特性)以及有關儲運安全知識缺乏了解; ⑦對生產設施、泵、管道及附件存在質量缺陷或事故隱患,沒有及時檢查和治理; ⑧違章作業; ◆ 助劑的燃燒、爆炸特性 一般塗料中的揮發部分—溶劑、助溶劑和稀釋劑都屬於有機溶劑,其大部分屬於危險物質; ①大部分閃點在常溫以下,有的還在零攝氏度以下(例如常用的丙酮是-19℃),易燃性高; ②爆炸下限一般在1%-3%之間,而且爆炸極限的范圍較大,一般在6%-20%之間,爆炸危險性較高; ③極易揮發,與空氣形成霧狀混合物,在內部產生熱量時,會引起火焰擴散式燃燒,甚至爆炸; ④所需點燃能量微小,遇有機械火花、電火花放電,甚至靜電放電等微小能源,均可能點燃,具有較大的火災爆炸危險性; ⑤在噴濺、霧化和在管道流動時能出現帶電過程,有靜電積聚導致燃燒爆炸的危險性; ⑥隨溫度升高,具有易燃易爆危險的遞增性;

C. 關於電泳車間員工質量,安全培訓內容

對比工程機械行業與汽車行業在塗裝方面的特點,介紹了工程機械塗裝品質管理的方法和意義。從原材料管理——包括化學原材料供應商資格管理、塗裝原材料管理-加強常規性能指標進廠檢驗及功能性指標的檢測、金屬原材料管理-加強防腐蝕保護;現場5S管理、工藝管理——建立完善的工藝管理體系,制定相關工藝文件和加強對外協廠家塗裝質量的控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簽訂相關的技術協議;、質量管理——顧客級、公司級、部門級和自主級4級質量控制體系;供應商服務——設置專職專職售後技術服務人員及人員培訓等多方面,對工程機械企業塗裝品質管理的方法進行了探討;指出工程機械產品塗裝貫徹「持續改善的思想」,在滿足基本設備的條件下,採取合理的管理制度,開拓思維,充分調動每一位員工的聰明才智,工程機械企業也能做到高品質的塗裝質量。工程機械行業與汽車行業製造過程不同、側重點不同,進一步導致各種製造工藝所受重視不同、相應的研發、設備投入、人才引進相差較大。汽車塗裝工藝約有 100年歷史,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汽車工業中的塗裝工藝,無論是設備投入、工藝水平的先進性與復雜性都遠高於焊接、沖壓、總裝等3種工藝。一個汽車塗裝車間在設備投入上要耗資幾億甚至十幾億人民幣。工程機械塗裝,無論是塗裝目的、塗裝質量、塗裝工藝都與汽車塗裝有較大的差別,但這並不意味著工程機械行業就不能生產出高品質的塗層,只要我們採取合理的管理制度、滿足基本的工藝、設備要求,同樣能夠達到較高的塗裝質量。下面將根據工程機械的塗裝特點,從材料、現場管理、工藝及標准化作業、供應商的全面服務及人員培訓等方面進行品質管理論述。工藝管理
工藝管理是確保所制定的塗裝工藝的實施,確保塗裝質量穩定,達到塗裝目的和最佳經濟效益的重要條件[2]。目前我國工程機械企業正處於從作坊式生產向工業化流水生產過渡之際,注意和加強塗裝管理顯得更加重要。根據作者對國內工程機械企業的調研,諸多大型企業的塗裝技術、設備、工藝等相差不多,主要差別在管理反面。許多企業存在著馬虎、湊合、遷就等消極管理態度,這正是塗裝質量低劣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立健全、完善的工藝保證體系是塗裝工程獲得成功的根本保障。一個完善的工藝保證體系應該包括企業標准、各級程序文件、管理作業文件等。目前國標《JB/T 5946-91工程機械塗裝通用技術條件》,已經不能適合目前產品的塗裝要求,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塗裝工藝水平及質量要求予以修訂,並作為本企業塗裝工藝制定的依據。工藝文件是塗裝工藝得到正確實施的指導性文件,是得到穩定、優質塗膜的必要條件。完整的工藝文件應包括《塗裝工程作業卡》、《塗裝標准作業書》、《塗裝檢查基準書》、《塗裝車間清掃計劃》等文件。對於汽車製造廠來說,這些是最基本的工藝文件,但大多數工程機械企業,只有《塗裝工藝流程卡》和《整車檢驗卡》,完全不能滿足品質管理的需要。
另外,工程機械因產品結構復雜,一般有較多的零部件甚至是大型結構件需要外協加工,以裝載機為例,常見的有鏟斗、配重、駕駛室、發動機罩、油箱等。這些工件表面基本上都是重要塗裝面(塗裝面積佔到了整車塗裝面積的1/3,甚至更多),其前處理、底漆、中塗的塗裝全部由外協廠家控制。而外協廠家有專職塗裝技術員的可謂鳳毛麟角(筆者對20餘家外協供應商調查結果)。因此,必須加強對外協廠家的控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簽訂相關的技術協議。以我公司為例,我們制定了管理作業文件《物料外協塗裝管理規定》,並和相應的供應商簽訂《物料塗裝技術協議》,規定其必須採用的前處理方法、處理標准、塗料類型及相應塗層技術指標等,並給予技術指導及監督。
2.2質量管理
在汽車製造過程中,塗裝工序既是關鍵工序,又是特殊工序。如此定義,是因為塗裝質量不能僅靠最終檢驗結果來判定其是否完全合格,必須加強對其過程的控制(即每道工序、每一個工藝參數的控制)。因此,完備的質量控制體系必不可少。
完備的質量控制體系必須包括四級質量控制:顧客級、公司級、部門級、自主級。
2.2.1顧客級
顧客級質量控制即代表顧客對塗裝質量進行客觀的評價――VES評價(Vehicle Evaluation System Static-車輛評價系統)。即站在用戶的立場以專家的眼光對整車進行評價,VES要對車輛進行1600餘項評價,是世界上最嚴格的質量標准之一。是由日本日產汽車有限公司制定的車輛評價系統,必須由具有VES評價認定資格的評價員實施評價。在國內已取代「藍皮書--載貨汽車質量檢查評定法」成為新的汽車質量評價標准。工程機械無論是製造、裝配的復雜性,還是工作環境的惡劣性都遠遠高於汽車,因此,更有必要建立完善、可靠的質量評價系統。
2.2.2公司級
公司級質量控制即建立可靠的檢查、檢驗體系,由質量保證部門實施。一般分為進廠檢驗、過程檢驗、終檢三部分。對每項檢查必須作出詳細的規定,如:檢查手段、判定標准、檢查頻次、重要度等,並對檢查結果做詳細記錄、存檔。見表-2某公司裝載機整車(A區)檢查基準書。部門級質量控制即塗裝車間自主控制系統,由專人每班作質量記錄;專人統計、分析,並制定相應對策,主要控制項目有 ①面漆缺陷記錄表(DPU――單台車缺陷總數),統計、分析日報表 ②底漆、中塗首末檢記錄表(包括膜厚、附著力、硬度等指標) ③面漆修補記錄表,統計、分析日報表 ④噴砂、拋丸前處理檢查記錄表,統計、分析日報表等。
除上述控制項目外,還必須對關鍵項目實施持續改進目標,如「DPU值」、「單台車補漆數量」等,可以根據不同顏色的色漆或不同車型制定出每月的控制目標,圖1是某公司某一種型號產品自2005年9月至2006年11月的控制目標(12月份該產品未產出)。目前,工程機械用塗料越來越接近汽車塗料。以長沙某重工企業為例,其客車產品和工程機械產品的塗裝為混線生產(在同一條塗裝線上生產),工程機械產品與客車產品的塗裝質量同質化。以其泵車為例,採用「金屬漆+罩光清漆」的噴塗方案:漆膜基本上沒有桔皮,漆膜亮度高(在90以上),鮮映性好(漆膜上人物面部影像清晰可見,見圖3;豎直面PGD值(鮮影性)在0.5以上)[4]。因此塗料品質已成為獲得優質塗層的基本條件。
原材料的控制必須建立自己的塗料、塗裝檢驗室。簡單的檢驗室只需裝備5萬元左右的設備,即可對原材料指標、施工性能指標進行全面的檢測,如:塗料固體分、塗料使用量、細度、遮蓋力、流平性、流掛性、漆膜乾燥時間、漆膜厚度、光澤、鮮影性、漆膜耐磨性、附著力、硬度、抗石擊性能、柔韌性、耐中性鹽霧性能等20餘項指標。若不做耐中性鹽霧性能測定,則只需3萬元設備。對於自己不能檢測的關鍵項目,可委託「國家塗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常州)」或「化學工業合成材料老化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測試,並在原材料技術協議中明確規定:如耐人工老化性能每2年一次、耐鹽霧試驗每年一次,其它耐水性、耐酸鹼性等每半年一次。要注意的是必須自己取樣(正常供貨的產品中取樣)、送樣,費用和供應商協商分擔。
在選用新材料、新供貨商時必須採取嚴格的控製程序。主要包括供應商資格審查、原材料品質確認、樣車試驗、小批量試裝、批量供貨等5個過程,一般要經過6-10個月的試驗。
對供應商的考察主要包括:企業規模、技術水平、供貨能力等方面,還有企業的相關資質證明:如質量體系認證(如ISO9001認證、QS9000認證以及ISO14001認證等)、企業材料試驗中心資質(如國家級實驗室)、大型企業配套許可認證等。上述兩方面的工作必須做到扎實、充分,如我們可以先要求對方提供主要生產設備清單、試驗設備清單、以及上述資質證明,備案,然後進行針對性的實地考察。
2.3.2 金屬原材料保護
目前,在絕大多數工程機械企業中,隨處可見金屬原材料(不管是厚板還是薄板)隨意堆放,有的甚至是露天存放,導致板材銹蝕嚴重。雖說拋丸、噴砂等前處理手段效果較好(一般能達到Sa3或Sa2.5級),但銹蝕嚴重的板材還是會對塗裝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①嚴重的銹蝕影響前處理生產節拍――延長拋丸時間,降低產能;②拋丸、噴砂本身是破壞性設備,節拍的延長對設備破壞極大,加速設備老化;③節拍的延長還會造成能源的浪費,拋丸設備的功率一般在300- 500KW左右,能耗相當驚人;④影響工件的平整度;
⑤增加塗裝工藝的復雜性。
因此,金屬原材料必須加以保護,合理組織生產、庫存最小化(盡量避免露天存放)、及保護半成品件(避免工件 「落地」 ),避免不必要的金屬銹蝕。
2.4 現場管理
現場管理是塗裝品質保證的重要一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現場生產運行和技術管理、現場塗裝質量管理、車身漆膜質量跟蹤、現場清潔管理等,幾個方面相互滲透、相互關聯。目前工程機械的生產方式基本上以「多品種小批量」形式為主,正符合所謂的「精益生產」模式。「5S」現場管理的方法可謂恰如其分。通過「5S」現場管理活動,使工作環境變得整潔、舒適,使生產井然有序。設備故障得到有效地預防和控制,產品質量得到保證。開展「5S」活動必須做到:全員參加、全方位開展;有專業人員組織、指導;領導必須親自抓;必須常抓不懈,持之以恆[5]。
2.5 供應商現場服務
以某公司為例,年產裝載機3000台,一年塗裝材料總用量達700餘萬元。年產量在1~2萬台的企業,塗料總用量應達到3000萬以上。如此產值,完全可以要求塗料供應商派駐廠技術服務人員1~2人,他們每天都在生產現場,參與塗料參數的調整,跟蹤生產線上的生產情況,參與生產質量問題的分析、解決。駐廠技術服務人員在每天跟班的同時,統計相關質量信息,並分析、提出改進建議,以周報/月報形式反饋使用單位的有關部門。
另外,還要充分利用供應商的各種資源。使用其專業儀器檢驗自己的設備、漆膜性能等,如風速儀、爐溫跟蹤儀、照度儀、桔皮測定儀等。還可以派相關的技術人員、塗料檢驗人員、一線操作工到其培訓部門進行培訓、學習。

D. 塗裝為什麼要注意安全主要有哪幾點

一,塗裝車間有危害人體健康的原料,二,塗裝是很容易發生火災爆炸,

E. 噴塗車間的安全生產職責是什麼

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安全生產是整個企業、多個部門、所有員工的事情,它需要我們每版個人都承擔權起這份職責。只要在工作中從我們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從每個人細節做起,嚴肅認真,絕不放過任何一個隱患,絕不忽略任何一個疑點,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發生,才能保障生命的安全,才能讓親人少一份牽掛,父母多一份寬慰,家庭多一份歡樂,才能使企業在良好的安全氛圍中楊帆前進,創造輝煌。

F. 塗裝車間工人安全操作規程

因塗裝車間有靜電噴塗、粉沫噴塗和噴漆三種作業,並且操作規程也不同,可以參照一下噴塗作業安全規程安全管理通則及相應的國家標准。

G. 請教大家汽車塗裝安全防護措施

五大安全聚焦

在對一級方程式安全措施的歷史演變有了一個大致了解後,我們再來重點關注一下集現代一級方程式運動安全性之大成的五個方面:座艙、頭盔、車手服裝、頭頸支持系統、醫療保障。

(一)座艙的安全性

現代一級方程式賽車的中樞部分是一具非常堅固的「單體橫造」結構,我們又稱它為安全倉。這一結構不僅將座艙和車手的「生存倉」合二為一,還構成了賽車底盤的基本組成部分,因為賽車的引擎和前懸掛就直接安裝在上面。不管是作為構成賽車的基本組件,還是為作為一個基本的安全設施,這兩大功能都要求單體橫造結構要盡可能的堅固。

與賽車的其他部分一樣,單體橫造結構的大部分都是由碳纖維打造而成。通常情況下,它的外部都是有碳纖維高密度編織片板構成,內部則由堅固、輕便的蜂巢結構組成。如何打造賽車的單體橫造體是車隊負責車輛製造的技術人員所要面對的最艱巨任務之一,他們必須把數以千計、單個的碳纖維組件在高溫、高壓下如同打造一件藝術品般的加以粘貼、成形。

有如此多的一級方程式車手能夠倖免於那些重大的事故充分說明了這個生存倉所具有的超級強度。車隊在單體橫造結構製造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不僅證明了他們對安全的真實承諾,也反映了國際汽聯在制定安全技術規范方面的不斷追求,正是通過不斷提高比賽的安全要求,逐漸將單體橫造結構鍛煉成了車手比賽時的「保命符」。

然而,關於座艙安全標準的基本原則仍然沒有變,就是車手應該能夠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離開賽車。根據規則,這一時間限度是5秒鍾,並且,出來時無需拆除任何東西,除了那個方向盤。(規則還要求車手應該能夠在接下來的5秒鍾時間里再把方向盤安上去,這點對於安全移動賽道旁邊的受損賽車至關重要)

另一方面,在生存倉的前部、兩側和後部均設置了碰撞保護區域,在車手的座椅後面還強制性的設置了圈狀的翻滾保護裝置。最近幾年,增加車手安全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增加對車手頭部的保護方面,車手的頭部最容易受到飛起的碎片傷害,如通過制定明確的標准,增加了座艙側壁的高度和強度。

與民用轎車一樣,所有的一級方程式賽車在被允許參加比賽之前,都必須通過幾項碰撞和裝載測試。因此,國際汽聯是歐洲新車安全評鑒協會公路車測試項目積極的參與者之一就並不是巧合了。在碰撞效應測試中,賽車的生存倉將與一個安放就位、重達75公斤的碰撞測試假人一起被固定在一個特別的軌道車上,然後它們將以每秒15米(54公里/小時)的速度與一個固體物體(如水泥牆)碰撞,之後測試人員將對假人和軌道車的受力情況進行仔細的測量和分析。

由於上述測試的速度低,它不能反映一級方程式賽車對更大撞擊所產生動量的吸收能力,因此,測試人員還將選擇不同的速率以最為准確的評估賽車在什麼情況下能夠安全地吸收隨著事故不期而至的能量。

與座艙相關、同樣還要進行的測試還有尾部碰撞效應測試和轉向柱承載能力測試。

(二)安全的頭盔

除了憑借非常炫目、獨特的圖案來彰顯車手的個性外,車手的頭盔也是一級方程式比賽中最為重要的安全設備之一。盡管如今的頭盔從基本形狀上看,與車手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所戴的非常相似,但是華麗外表下面,現今頭盔的設計和製造技術在經過了多年以後也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也就是在1985年,一個典型的一級方程式頭盔都還有約2公斤重。在車手經過產生高G力的彎道或大力剎車時,由於重力加速度效應,頭盔的重量將會大幅度增加,增加了在嚴重事故中給車手帶來「鞭梢」型傷害的風險。由於頭部和頸部的創傷被認為是在比賽時車手將會遇到的最大受傷風險,頭盔製造商們最為強調的是在增加頭盔的強度和抗沖擊能力的同時,降低頭盔的重量。

目前一級方程式車手使用的頭盔都有非常大的剛性,在重量上也要比以前輕了許多,重約1.25公斤。頭盔由單獨分開的幾層材料製成,這樣的結構可以將強度和柔韌結合起來(這對吸收巨大碰撞所產生的破壞力至關重要)。頭盔最外面的殼由兩層材料構成,通常情況下是碳纖維外覆強化纖維樹脂。之下一層由超強塑料構成,同樣的材料也被用於許多防彈衣中。再下面就是一層以聚苯乙烯為底、外覆塑料的更為柔軟、可形變的材料,上面還包裹著同樣還在比賽連體服和手套中使用的防火材料。

頭盔上的護目鏡則由特製的透明聚碳酸酯製成,這種材料不僅能夠提供優異的碰撞保護,還能防火,並且視覺效果也非常好。大部分車手都使用塗層護目鏡,這種護目鏡的內側塗有一層能防起霧的化學物質,可防止鏡片發花,尤其是在潮濕環境下。護目鏡的表面則粘有好幾層透明的、可以撕去的貼膜。如果護目鏡在比賽過程中粘上了臟東西,車手可以撕去一層膜來保持視覺的清晰。

在最近幾個賽季里,頭盔的實際形狀逐步發生了一些改變,越來越多有利提升比賽時賽車整體空氣動力性能的形狀被採用。由於比賽時,車手的頭盔正好位於賽車引擎的主進氣口下面,而業內人士都知道,賽車行進時這一空氣動力區域有著非常難以琢磨的高湍流,為此,在設計頭盔的形狀時,車隊越來越多考慮的是如何能夠讓頭盔的形狀更加有利於降低這一區域的空氣阻力。

現代的頭盔設計還有效降低了更為傳統形狀頭盔將會產生的升力,當賽車以比賽速度高速行進時,這種力輕易就可以達到15公斤。

在設計頭盔時還必須考慮能夠方便車手換氣。這方面的需要通過在頭盔上設置不同的、小的換氣孔來實現。為了防止賽道上的煙塵或碎片顆粒進入頭盔,這些換氣孔上還安裝了特製的過濾器。

盡管製造一級方程式頭盔所採用的都是一些高精尖材料,但是頭盔的塗裝仍然採用手工完成,這是一項需要精湛技巧的工作。為了讓圖案和設計更加完善,一個頭盔需要成百上千小時人工。大多數車手整個賽季都將會用上好幾個頭盔。

正如你可能已經猜到了,國際汽聯為一級方程式比賽制定了嚴格的「超級頭盔」標准。為了獲得能夠在大獎賽中使用的資格,一項頭盔的設計必須通過若干測試,涉及諸如抗碰撞和穿透能力、表面摩擦力等方面,它還必須能夠與強制採用的頭頸支持系統結合起來一起正常工作。

(三)頭頸支持系統(HANS)

作為一項創新性的安全設備,頭頸支持系統在一級方程式運動中使用之前已經在其他汽車運動中使用了很多年,但是直到2003年,它才首次在一級方程式中成為了一項強制性的配置。該項系統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最大限度降低在事故所導致的快速減速過程中給車手頭部和頸部帶來的負載,這相應降低了頸部和顱骨骨折的風險,而這種傷害是汽車運動中導致車手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然而,不像現代公路汽車中所配置的「主動型」安全防護措施,諸如空氣囊和爆破性安全帶預縮裝置,頭頸支持系統完全是被動的,並不需要任何電子感測器或動力支持。

頭頸支持系統是由羅伯特.胡巴德博士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發明的。胡巴德博士是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生物機械工程教授。該系統背後的原理其實很簡單:盡管車手的身體通過安全帶被牢牢的固定在賽車車身上,但是他(或她)的頭部和頸部在事故發生時並沒有受到支撐。讓情況更復雜的是,賽車手的頭盔還將會增加其頭部的重量,並增加頭部前擺所產生的動量,而這種動量必須得由頸部的肌肉去承受,其結果往往導致公路事故中常見的「鞭梢」式損傷,而一級方程式碰撞中涉及的力道要遠遠大於公路上發生的那些情形。

頭頸支持系統像是一個由碳纖維製成的「領子」。比賽時它將被穿戴在車手的脖子周圍,並被固定在車手安全帶的肩帶下面,然後再通過兩根系繩,把頭盔鬆鬆的連在這個領子上。這使得車手可以在正常操作時自由地移動頭部。如果出現正面撞擊,這些系繩將會控制頭盔的擺動幅度,與此同時,那個領子則會被拉緊的安全帶鎖定在那個位置。這大幅度降低了車手脖子和頭顱要承受的能量,而頭盔負載也被從頭顱的底部轉移到前額,相比之下,那兒更加適合承受外力。

最初的頭頸支持系統是在1990年上市銷售的,但是當時設計的「領子」太大,不適合一級方程式或其他單座賽車,因為它們的座艙過於狹小。1995年,著名車手哈基寧在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發生了一次重大事故(事故中他的頭顱發生了骨折)。那次事故後,國際汽聯聯合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成立了一個研究項目,以確定如何才能在大的碰撞事故中最好的保護車手的頭部。空氣囊和「主動」安全系統曾經被考慮過,但很快被放棄,之後研究的重點轉向了頭頸支持系統,以及如何開發處適合一級方程式比賽需要的相應系統。

還在有關的測試期間,該系統的好處就已經明顯的顯現出來,根據相關數據,在典型情況下,頭頸支持系統可以讓碰撞後車手頭部擺動的速率減少44%,將其頸部受力減少86%,將其頭部受到的加速度減少68%。這些數據顯示,即使發生大的碰撞,頭頸支持系統也可以將危險降到「傷害線」以下。

從2003賽季伊始,改進後的頭頸支持系統達到了一級方程式的要求,並強制性的成為了所有車手必須使用的設備。盡管最初有些車手抱怨在整個比賽過程中戴著這個物什讓他們感覺不舒服,該系統還是逐漸被接受,因為他們認識到這是可以減少非常現實的受傷風險的明智舉動。同時,這一系統的推出也證明一級方程式運動對車手安全非常真切的承諾。

(四)多功能的服裝

一方程式頭盔有著清楚的設計主旨,就是如何保護車手的頭部免受巨大撞擊帶來的風險。但是除此之外,車手比賽時身上所穿的服裝也有著同樣重要的目的:在起火時為車手提供盡可能最好的保護。

幸運的是,在現今的一級方程式比賽中,起火事故已經非常罕見,盡管就是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因為事故引發的燃油燃燒事故還經常會讓車手受傷,甚至被烈焰吞噬了生命。在現代F1中,車手所穿的連體衣褲,手套和靴子都是採用特殊的防火材料製成,以確保即使車手被困在了起火燃燒的車中,在賽場工作人員撲滅烈焰之前,他都會受到保護。

當今的連體衣褲以多層為特徵,每層都是由特殊形狀的芳綸塑性纖維製成,它們可以經受炙熱丙烷火焰的考驗。

連體衣褲還必須盡可能的輕便,並且,由於駕駛一級方程式賽車對車手體力是一重大考驗,連體衣褲還必須能夠「呼吸」,使得車手在比賽過程中所出的數公斤汗液能夠排出。賽服上那些帶有公司和贊助商標志的那些布料也是用相同材料製成,包括縫制連體衣褲所用的線。

連體衣褲還引入註明的在車手雙肩位置設計了兩個大的吊帶「把手」。這兩個吊帶設計時考慮了非常重要的安全用途,因為依照規則,賽車必須被設計的能夠將車手連同附著在他身上的座椅一起從賽車中抬出來(以最大可能避免惡化車手的傷勢)。因此,賽車座椅是用四根別針樣的裝置固定住的,所用救援人員都接受了培訓,能夠輕易將它松開。而車手肩部的那個把手也需足夠牢固,可以讓營救人員抓住它們,將車手和座椅一起從車中拖出來,因此,那兩個把手必須要能夠承載車手和座椅合在一起的重量。

另外,防火的手套還被製作的盡可能的薄,確保車手能夠最大可能地 「感觸」方向盤。類似的,車手的比賽用靴的鞋底也比尋常的鞋子要薄許多,從而讓車手能夠最為准確的踩壓賽車的踏板。

為了提供更多的防火保障,在車手的連體衣褲和頭盔下面,車手還穿了一層防火內衣。

在1994年的一場起火事故中,所有這些防護措施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顯現,它們讓喬斯.維斯塔潘和貝納通車隊在維修間的工作人員在一場因為燃油泄露引發的大火中倖免於難,他們甚至連嚴重的傷害都沒有受到。

五)醫療保障

這些年來,一級方程式運動中沒有哪個領域像醫療保障這樣發生了這樣大的改變。按照現代標准,就算是在晚一些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在許多大獎賽比賽過程中,為比賽提供的醫療保障都薄弱的讓人震驚。而現在,每次比賽時,這方面都是最為優先保證的方面之一。

車手在汽車比賽中受到傷害的性質是如此嚴重,以至醫療救治的反應速度簡直就決定了能否拯救生命。由於這個原因,現在所有的一級方程式比賽都設置了好幾撥負責不同方面的醫護人員,而這些醫護人員還能夠視情況所需被迅速的「升級」。賽事組織方還在賽道周圍的不同地方設置了固定的醫療點,那兒有醫生及其輔助人員駐守,隨時准備第一時間為受傷的車手和賽事工作人員提供幫助,並對是否需要進一步的醫療措施進行評估。在一些關鍵點位,還有專門的醫療小組在大馬力的救護車中隨時待命,隨時准備快速前往對嚴重的事故進行救助。

同樣在場的還有幾個負責救出的醫療小組,他們裝備有必備的設備,可以將任何被困在賽車中的傷員救出。在所有這些之外,還有必不可少的救護車和醫療轉場用直升飛機。並且,在所有的比賽中,國際汽聯的首席醫學代表加里.哈斯博士,將隨時在醫官車中待命,如果有任何重大的傷害事故發生,這輛車都可以把他送往現場。一旦他到達了事故現場,位於賽車座艙頂部的一個警燈系統將會立即顯示可表明事故嚴重程度的標志。

每個賽道還必須有一個裝備全面的醫療中心。該中心將裝備齊全的復甦設備,以及一個裝備齊全的手術室。在比賽期間,當地有關的醫院也將隨時待命,如果發生更加嚴重的受傷,將視情況必要通過直升飛機和救護車將有關車手轉移到那裡接受救治。在大多數比賽現場,醫護人員還配備了他們自己的無線電網路,供他們與賽事管理方聯系。

相比以前,一級方程式比賽現在已經要安全了許多,醫護保障也要好了許多。但是,在這方面仍然不可有絲毫的自滿,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是日子裡,醫療保障的的范圍和能力將繼續處在這項運動自身發展的最前沿。

H. 塗裝車間要考慮的安全注意事項有

從事塗裝工作的人員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下列事項: 1、 在使用任何塗料和工具之前應仔細閱讀有關技術,並遵守有關安全操作指示。 2、 室內施工時應確保循環良好。在噴漆間進行塗裝操作時必須開動排風第系統,並在噴塗工作完成後繼續開動10min左右,以清除噴霧和避免溶劑氣體聚集。 3、 在使用和處理塗料時必須穿戴防護工作服。在進行除銹、打磨、噴塗等工作時,必須戴防護眼鏡、過濾面具,防止砂礫、漆霧等損傷眼睛和呼吸系統。使用酸洗除銹或鹼液除銹時,應戴好耐酸手套和防護鏡。使用雙分塗料,特別是含異氰酸酯的塗料時,必須在密封及有良好的通風系統的噴漆房內進行,操作人員必須戴活性炭過濾呼吸面具或供氣面具。 4、 在使用有毒有害塗料及輔料時必須小心,不要使其接觸眼睛、口腔和其他身體裸露部分。如有接觸應馬上用大量清水洗滌,並請醫生處理。 5、 禁止在塗裝車間內吸煙、飲食或存放飲料食物。 6、 在工作後,飲食前必須徹底清洗雙手及面部。 7、 隨時清理濺在地面上的漆料及其他易燃品施工完畢後應封閉油漆桶,清理工具和塗料;防護用品應專門保管全身無何污染物料及紙張等必須立即置於有蓋的金屬容器內。 8、 如感覺身體不適,應盡快報告並請醫生進行檢查。

I. 塗裝作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注意事項

塗裝作業需要注意火災、中毒等安全注意事項。

(1)火災、爆炸

a.塗裝作業使用的塗料、溶劑等是易燃易爆物品,在塗裝作業中,如果通風不良、設備設施缺陷、產生靜電火花以及人員違章等,易燃易爆氣體達到爆炸極限,就可能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b.由於電氣設備故障或檢查維護不到位、電線絕緣老化等,還可能引起電氣火災;而且還可能由於電氣火災擴大引起爆炸。

(2)中毒

塗料中含有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如果車間通風不良、作業人員未正確佩戴防護用品或防護用品失效,可能引起慢性中毒或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職業病。

J. 進入塗裝車間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1、別帶火機,防止火災
2、別帶手機,防止手機靜電火花造成的火災
3、穿著防塵專服與安全鞋(涼鞋、拖鞋屬不得入內),防塵服避免人身體上的毛發、粉塵落到產品身上,造成產品質量缺陷。
4、進入塗裝車間噴漆房,需要佩戴防毒面具。
5、最好專人陪同進入走訪。
一般來說,我們汽車廠的塗裝車間是很少允許他人參觀的。除非老總同意。

閱讀全文

與塗裝安全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