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防災常識有哪些
1、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不要驚慌,不要盲目亂跑。火勢小可參與撲救並快速撥打報警。火勢無法控制的情況下,按照疏散指示標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電梯。
2、穿過濃煙時,要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和牆邊,彎腰或匍匐前進。如衣服著火,應水浸、水淋、卧倒翻滾,不要直立奔跑或站立。逃生時應隨手關閉身後房門,防止濃煙尾隨進入。逃生時,不可互相推擠,不要急於跳樓。無法逃離時,應退至陽台或屋頂等安全區域,發出呼救信號等待救援。
3、在高層建築內遇火災逃離時,若下層樓梯已冒濃煙或被大火封堵,不要硬行下逃,向上逃離更安全,可以到涼台、天台等地等待救援。不可鑽到床底下、衣櫥內、閣樓上躲避火焰或煙霧。住所如果離樓頂較近,可直奔樓頂平台,發出求救信號。
4、洪水來臨時,要選擇一切可以救生的物品逃生。首先挑選體積大的容器,如油桶、儲水桶等,迅速倒出原有液體後,重新將蓋子蓋緊、密封。空的飲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具有一定浮力,可以捆紮在一起應急。足球、籃球、排球的浮力都很好,樹木、桌椅板凳、箱櫃等木質傢具都有浮力。
5、萬一掉進水裡,要屏氣並捏住鼻子,避免嗆水,試試能否站起來。如水太深,站不起來,又不能迅速游到岸上,就踩水助游,抓住身邊漂浮的任何物體。如不會游泳,千萬不要慌亂,可按以下兩種辦法行動:一是面朝上,頭向後仰,雙腳交替向下踩水,手掌拍擊水面,讓嘴露出水面,呼出氣後立刻使勁吸氣;二是迅速觀察四周是否有露出水面的固定物體,並向其靠攏。
6、落入水中時要及時脫掉鞋子,減少阻力,將頭露出水面,調整呼吸。浪高水急、徒身漂浮時,不要做無謂的掙扎,盡可能節省體力。要及時躲避漩渦及水中夾帶的石塊等可能危及身體的重物。千萬不要攀登電線桿,避免發生觸電事故。
7、如果車掉進水中,必須在水漫至車窗前逃離,這時車還浮在水面。當車沉沒水中時,要搖起車窗,並打開所有車燈,作為求救信號。如果車門打不開,一定保證車內的人在水面以上。水漫到下巴位置時,車外面的水壓能輕一些,這時打開車門,深吸一口氣游到水面上。如果車門還是打不開,就設法砸開玻璃往外爬。逃生時,乘客可以互相牽扯,這樣門既不會關上,又可以避免人被沖走。
❷ 我國消防防災減災日是
5月12日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回減災答日。防災減災日的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元素,雨後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的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兩人相握之手與下面的兩個人的腿共同構成一個「眾」字,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
❸ 關於防災減災的書籍,一本就夠了。急!!!!!!!!!!!!!!
房屋作為人類棲息的場所和進行各類活動的物質條件,安全是第一位的,直接影響安全的影素,除房屋結構外,當屬各類災害對其的破壞,在各類災害中發生頻率最多的要算火災,破壞最大的應該是地震,此外還有風災、雷擊、爆炸等諸多方面。
建築設計必須「以人為本」,除應滿足房屋的自身安全外,還應側重於對各類多發性災害的預防,我國政府先後頒布了《消防法》、《地震減災法》等多項法律、法規、並強制執行,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民的關懷和減少災害造成物質損失的決心。
本書曾作為建築類高等院校建築學專業的教材,設課的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能靈活運用有關規范,並指導工程設計。近年來,涉及建築防災方面的國家規范、法規,作了重大的修改和補充。為適應當前形勢,趕上時代的步伐,作者將原材料按新規定作樂較大的改編與調整,並以基本規定,構造措施為主,增加了大量的內容。本書除可繼續作為建築學專業的防火教材外,更加可以作為建築專業人員的參考教書籍。
建築防災與減災 本書目錄
一章緒論
第二章建築與地震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抗震設防
第三章多層砌體房屋和底部框架、內框架房屋的抗震設計
第一節震害概況
第二節影響震害的因素
第三節抗震構造設計
第四節抗震構造措施
第四章單層空曠房屋和單層廠房的抗震設計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震害的概況
第三節抗震構造設計
第五章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設計
第六章生土建築、木結構、石結構房屋的抗震措施
第七章非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
第八章建築和火災
第一節起火的原因和燃燒條件
第二節火災的發展和蔓延
第三節建築材料在高溫下的狀態
第四節建築構件的耐火極限
第九章多層民用建築的防火設計
第一節多層民用建築的耐火等級
第二節多層民用建築的防火間距
第三節多層民用建築的安全疏散
第四節多層民用建築的防火構造
第五節多層民用建築的消防車道
第六節多層民用建築的消防給水和自動報警
第十章工業建築的防火設計
第一節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
第二節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類
第三節廠房的防火設計
第四節庫房的防火設計
第十一章高層民用建築的防火設計
第一節高層民用建築的分類及火災特點
第二節高層民用建築的技術名詞和耐心等級
第三節高層民用建築的總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第四節高層民用建築的防火分區了防煙分區
第五節高層民用建築的防火構造
第六節高層民用建築的安全疏散
第七節高層民用建築的疏散樓梯間和樓梯
第八節高層民用建築的的消防電梯
第九節高層民用建築的消防給水和滅火設備
第十節高層民用建築的防煙、排煙、通風和空氣調節
第十一節高層民用建築的有關電氣問題
第十二章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的防火設計
第十三章地下室及人民防空工程的防火設計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地下室的防火設計
第三節人民防空工程的防火設計
第十四章建築內部裝修的防火設計
第一節建築裝修等級及用料標准
第二節裝修材料的分類和分級
第三節民用建築內部裝修的有關規定
第四節工業建築內部裝修的有關規定
第十五章建築與爆炸
第十六章建築物的防爆設計與構造
第十七章建築防雷設計概述
主要參考文獻
❹ 森林防火的資料
森林火災是森抄林最危襲險的敵人,也是林業最可怕的災害,它會給森林帶來最有害,最具有毀滅性的後果。
森林火災不但燒毀成片的森林,傷害林內的動物,而且還降低森林的繁殖能力,引起土壤的貧瘠並破壞森林涵養水源,甚至會導致生態環境失去平衡。盡管當今世界的科學在日新月異地向前發展,但是,人類在制服森林火災上,卻依然尚未取得長久的進展。
(4)消防防災減災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火災種類:
根據森林火災燃燒中央地點,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災分為三大類:地表火 樹冠火 地下火。
以受害森林面積大小為標准,森林火災分為以下四類:
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積不足1公頃或其他林地起火(包括荒火);
2,一般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公頃以上,不足100公頃的;
3,重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00公頃以上不足1000公頃的;
4,特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000公頃以上的。
❺ 消防防災減災感謝信
1、建議參照一般感謝信的模式來寫
2、主要寫明白事情的經過,感謝的對象,感謝的內容,最後多用點贊揚的詞兒就行了
❻ 消防減災日的含義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復國制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引。 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構圖元素。其中,雨後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是人們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攜手,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❼ 小學生安全小知識
小學生安全常識歌
遇匪徒110, 匪警電話要記清, 機智靈巧去周旋, 歹徒被擒快人心;
私下河,不安全,要防頭暈與痙攣, 一江大水喝不完,青春年少赴黃泉;
接熱水,要小心,壺倒瓶翻燙壞身, 誤時花錢且哀痛,醫好皮膚不勻稱;
河水漲,莫強過,逞強逞能必招禍, 繞道行走才安全,雨過天晴家家樂;
過院落,別逗犬,呼叫大人把狗趕, 切莫自耍小聰明,被狗咬傷有危險;
大熱天,走遠程,切記莫把生水喝, 肚子痛來頭發昏,途中哪裡找醫生;
青少年,莫玩火,星星之火可燎原, 燒了房子燒了山,一不小心要坐監;
冬天冷,要取暖,火區電器要檢點, 亂七八糟遍地擺,出了火災後悔晚;
葯醋瓶,要收好,千萬不能亂了套, 老人小孩分不清,誤食會把命喪掉;
打乒乓,學投籃,體育運動大發展, 單雙杠, 爬吊桿,都要按照規則辦;
不打架,不罵人,文明禮貌樹新人, 德志體美全發展,人人爭當接班人;
壞故事,莫要聽, 影響學習誤青春,黃色書碟更莫看,不會分析會受騙;
安全事說不完, 時刻小心理當然,偶出事故總難免,自覺自願入保險;
莫登高,莫爬樹,當心高處穩不住, 失手失足滾下去,誰也不知傷何處.
住上鋪,莫馬虎,安全時刻要記住, 如果上下不小心,老師父母都操心;
注射器,有針尖,玩它容易傷害眼, 葯品更不隨便拿,人人做個好娃娃;
玩滑梯,盪鞦韆,安全意識記心間, 謹防失手繩又斷,摔傷身體不方便;
用電爐,燒煤氣,結束一定要關閉, 房間一定要通風,血的教訓要牢記;
變壓器,不能攀,高壓電源很危險, 一旦接觸人身體,命歸黃泉上西天;
倡保險,促平安,安全知識記心間, 園丁精心勤澆灌,安全碩果分外甜;
說安全,道安全,安全工作重泰山, 教師學生齊參與,校內校外享平安。
贊同
313| 評論(5)
❽ 防災減災有哪些「黑科技」
塊頭不大的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防爆消防滅火機器人;時時監測氣候變化的氣象站和遍布湖泊的信息員;海洋衛星、浮標等海天一體的監測網……
12日是我國第九個「防災減災」日。記者在多地采訪了解到,防災減災設備裝備發展和災害應對處置過程都蘊含著大量的新科學新技術,科技在防災減災每個環節都不可或缺。一大批防災減災的「黑科技」也在各大災害現場大顯身手。
風暴潮、海浪、海嘯、赤潮、溢油、海岸侵蝕……海洋災害不容忽視。
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有關專家介紹,作為一個海洋大國,我國目前已經逐步建立起海天一體的觀測手段,包括海洋衛星、地面海洋環境監測站,雷達、移動觀測平台、海嘯地震台、視頻觀測系統、浮標、志願測報船舶等,為各類海洋氣象、海洋災害預報提供基礎數據。
在我國南海海域,漁民和船員時常能見到一座座漂浮在蔚藍海面的 「線軸」,別看這些「線軸」貌不驚人,卻是在海天一體觀測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浮標系統。它由海底和海面兩部分共同構成,高精度壓力感測器直接鋪設到4000多米的海底,能夠為我國南海海域沿岸提供海嘯預警。
在我國海洋災害防治體系中,還有「專門自找麻煩」「總是迎難而上」的防災利器--移動雷達測波監測車。據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專家介紹,台風、海嘯來臨之際,當其他車輛、人員都遠離海港、海岸,而這台看上去如同小型貨車的檢測車仍停留在海岸線上,將監測到的數據和視頻傳輸到指揮中心,為防災減災決策提供關鍵信息支撐。
據了解,目前南海區已經業務化運行海洋環境監測站點、系統和衛星一起,構築起了一張覆蓋多種類型海洋災害監測與預報的「海陸空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