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安全培訓於同森

安全培訓於同森

發布時間:2021-01-21 10:45:50

『壹』 怎樣學習化學 山東 程同森

進入初三,同學們開始學習一門新的課程——化學。大家禁不住要問,化學好學嗎?怎樣才能學好化學?有的同學說,只要把老師講的記下來、背下來,多做習題,就能學好化學;還有同學從學兄學姐那裡得來的經驗是:學習化學要多觀察、多實驗、多思考、多交流。同學們,你喜歡哪種方法?你喜歡的方法就是學好化學的方法。因為你所喜歡的方法讓你對學習化學有興趣,感到快樂,如果你愛上了化學,怎麼能學不好呢?一、多觀察人們獲得知識的第一步是要通過眼、耳、鼻、口、手等感覺器官的看、聽、嗅、嘗、摸等活動來吸收信息,再通過大腦的加工製作而形成知識。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應用的科學,你從未見過這種物質,也沒有看到它的變化現象,只是從書本上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從字面上「認識」了它發生變化的一些現象,這算不得「認識」,正如你只是知道了一個人的名字,能說你認識了這個人嗎?如果學化學就是背化學課本,一則我肯定你不感興趣,二來即便背熟了這些枯燥乏味的所謂「知識」,也沒有實際的用處,卻增加了你大腦的負擔,使你進一步學習更加困難。所以學習化學要從「現象」入手,決不要只從「字面」入手。「觀察」是獲得化學知識的第一步。凡是樂於觀察的人都是充滿好奇心的人,如果你對身邊的事情沒有了認真看看、聽聽、嗅嗅、嘗嘗、摸摸的興趣,那說明你天生具有的好奇心已經喪失了不少,最好是從課本中、題海里脫身,呼吸一下生活中的新鮮空氣,盡快把自己的好奇心復活起來。魯教版初中化學教材第一節「奇妙的化學」第一個學習活動就是讓你「仔細觀察教室中的各種物品,哪些是由天然材料製成的,哪些是由人造材料製成的?用人造材料製成的物品佔多大的比例?」緊接著讓你回答的四個問題「還有哪些衣服是純棉製成的?」「汽車上哪件物品不是化學製品?」「農業增收需要哪些化學製品?」「你的房間里有多少塑料製品?」只有通過仔細認真地觀察,才能體會出化學給我們這個世界帶來的變化,才能發現化學、認識化學並對化學產生感情。觀察需要一種好奇心,一種熱烈的求知慾,但要真正在觀察中獲得進步,還要開動腦筋追問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比如第一節的第二部分內容「二、觀察化學變化」,如果只是對化學變化的現象感到新奇,好玩,那你只是停留在「看熱鬧」的水平上,如何發展到「看門道」的水平呢?就是要多問一句「為什麼」。例如,鋅粒放進稀鹽酸中為什麼會放出氣體?其他金屬例如銅片放進稀鹽酸也能放氣體嗎?這種氣體和燒水時水壺里冒出來的氣體一樣嗎?放出氣體的速度能變快和變慢嗎?觀察到的現象通過大腦的這樣一番思考,你會發現世界上的絕大數變化,用化學的眼光看,可以分為兩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根據是物質的化學性質,性質的根源在於物質的組成和結構;……這樣一來,一顆化學之樹在你心裡就會生根並逐漸長大。要從自己的觀察中獲得更多,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認識水平,給你一張X光片和給你一張白紙差不多,因為你看不出片子所表達的信息,而專業的醫生則可以據此判斷是否患有某種疾病。一張世界名畫,沒有藝術修養的人看不出好來,或者看著好但說不出為什麼好。這些都說明觀察的結果決定於觀察者的知識和認識水平。觀察是在一定的思想和觀念指導下的,有人說,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的,恐怕就是這個意思。但觀察又要極力避免先入為主,實事求是是做人的第一要義,也是觀察的第一要義。二、多實驗有人說,科學就是提出問題並想辦法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實驗就是尋找化學問題答案的最好方法。學習化學,要解答你心中的問題也必須更多地通過親自實驗。研究表明:閱讀的信息,我們能記得百分之十;聽到的信息,我們能記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經歷過的事,我們卻能記得百分之八十。通過自己親身實踐獲得的知識不但記得牢,而且對這些知識會充滿無限的愛,正如父母無私地愛我們,就是因為我們都是他(她)們的孩子。正是從同學們的學習快樂出發,魯教版初中化學教材把「實驗探究」(即讓同學們動手做實驗)作為最重要的欄目,從而規定了老師教和學生學的活動。同時,教材專門設計了第一單元第二節「化學之旅」,來突出實驗探究是學習化學的最主要方法,可謂一篇教同學們學習實驗探究的「秘笈」。除了注意實驗安全和熟練掌握實驗的技能(這在第三節「走進化學實驗室」有著嚴格要求)之外,要做好探究實驗,首先要有探究的「問題」,第一步要學會提出問題,培養自己的質疑精神是再重要不過的,因為這樣可以使你從小就成為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人。一說「探究」,你可能覺得那是科學家才能乾的事情,其實你從小就在探究。比如,你的電動小跑車不如小夥伴們的快,你非常著急,對你來說,這可是一個大問題!回想你當時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吧,首先就是猜測跑得慢的原因(比如,是否沒電了?還是機器的性能差?),然後就想辦法用實驗的方法檢驗一下是不是這些原因(換用一塊新電池試試?),按照設想的辦法去試驗(換電池),果然跑快了——某種原因被證實,問題解決!這種「提出問題」——「猜想假設」——「提出實驗的方案」——「進行實驗」——「得出結論」的過程就是實驗探究的過程,人比其他動物聰明就在於能用探究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本來就是人的生存條件。為了讓同學們認識到探究並不難,教材也是從一個同學們都非常熟悉的蠟燭燃燒現象來學習探究的。第13頁的「活動天地」給出了探究的案例,接著用14頁的「實驗探究」中設計的另一種問題情境讓同學們來親自動手探究。由此看出,就是蠟燭燃燒這樣一個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也包含了數不清的道理和認識不完的知識。如果這些知識結論是從別人口裡聽來或從書中看來,你能有這么深切的感受嗎?除了認真做好課本上規定的實驗,還要多做一些家庭的小實驗。沒有條件怎麼辦?多想想辦法就是了,大腦就是用來想辦法的。比如一隻醫用注射器,既可以用作試管做反應容器,還可以用作量筒量取試液,也可以用作漏斗添加液體試劑,還可以用來採集氣體樣品,測定某氣體的含量等。葯品的問題,只要一心要做實驗,也會尋得到或採用一些替代品。比如用廢電池製得鋅粒,用鹼面和石灰水反應製得氫氧化鈉,用草木灰製得氫氧化鉀,用某些植物的花、葉等製取指示劑,等等。實驗探究是你獲取化學知識的源泉,也是感受化學學習幸福的源泉。(未完待續)三、多思考先說一個故事:有一天深夜,諾貝爾獎獲得者盧瑟福看見實驗室還亮著燈,走進去一看,見自己的一個學生仍伏在工作台上。盧瑟福問:「這么晚了,你還在干什麼?」學生回答:「我在做一個實驗。」「那你白天在做什麼呢?」「做實驗。」「你早上也在工作嗎?」「是的。」「你每天都如此嗎?」「是的。」學生期待著老師的贊賞。可是,盧瑟福皺一下眉頭,問到:「那麼,你用什麼時間來思考呢?」這則故事讓我感受很多,一般人的成就之所以不如盧瑟福等科學家的成就大,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在用於思考的時間太少。成功人士成功的秘訣就在於他比別人更會思考。前面不是談到多做實驗對化學學習很重要嗎?實驗與思考是什麼關系呢?實驗提供了比自然變化更鮮明生動的現象,給我們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真實的廣闊的天地,沒有實驗,對於初學化學的人來說,就不會有真實的思考。如果你只是有了鮮活生動的現象或事實,正如你坐上了一條船,它能保證你不沉入海底,但它不能保證你到達彼岸,動腦的思考成為駛向彼岸的舵手。不管是自然的現象還是通過有目的的實驗所產生的現象,如果沒有動腦的思考,也只不過是一堆現象而已。正像我們運來了很多的建築材料,如果不通過施工把它們蓋成大樓,它們只不過還是一堆磚石瓦塊鋼筋水泥而已。動腦思考就是這樣一個施工過程。「施工」是要花費力氣的,因為認識的過程是一步一步地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由感性到理性這樣一個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的過程。試想一下有哪一個探究實驗能離得開思考呢?比如,你想知道鴨蛋殼的成分是否也像雞蛋殼一樣含有碳酸鈣?如果是的話,二者誰的碳酸鈣含量多?是查閱資料?還是動手實驗?如果採用實驗的方法,怎樣設計實驗的步驟?怎樣保證實驗結果的准確?實驗得出的數據有沒有誤差?所以,在科學探究的每一個環節里,都充滿了艱苦的動腦思考的智力勞動。實驗會提出很多的問題,問題就是磨刀石,砥礪著每一個人的智慧。在實驗中心靈和手巧是相通的,有些同學善於用腦,點子多,實驗就做得漂亮,也有的同學疏於動腦,只是隨著別人去做,沒有積極地想辦法,他實驗過後收獲也就很小。以上所說,謂之科學探究中的「三思而後行」,魯教版化學新教材中還特別強調對探究活動進行反思,即「行後而三思」。探究實驗後的「三思」包括:我獲得了哪些知識結論?為什麼可以得出這種結論?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得到這個結論?這個結論能否應用在其他的方面?在這個過程中,我走了哪些彎路?今後怎樣避免這些彎路?等等。一定要留出時間去做這個稱為「反思」的事情,你可以對比一下,有這番思考與沒有這番思考,從實驗中得到的收獲是否大不一樣?有些同學只是感到實驗好玩,但好玩之後,你有哪些收獲,卻說不上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動腦「反思」。老百姓的俗語,「吃一塹長一智」,長智慧的前提就是反思。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反思。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中,「會學」比「學會」更為重要。「學會」是以尋找已知世界的現成答案為目的,「會學」是以探索未知世界為目的,而要「會學」關鍵是學習怎樣思考。四、多交流傳統的學習,大家都是悶頭苦幹。一提互相交流很怕耽誤了自己的功夫,更有的怕秘訣被他人學了去。新課程改革倡導同學們要合作學習,相互交流討論。如果你還沒有認識到合作學習的好處,不妨一試,看看交流討論是否有如下的甜蜜感受?同樣的觀點和內容,如果讓你看書本、聽老師講解和聽同學解說,你是否感到同學的解說最具有吸引力?並且最不容易遺漏和忽略?很多時候,你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問題,在與同學的討論中,就會產生靈感,這種靈感可能來自同學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不見得恰當的闡述,甚至是一個毫無准備的提問,總之,你的思維被激活了,你的思路被打通了。討論能激勵我們思考他人的不同意見,從不同方面來認識問題。一般來說,人們都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毛病,正像我們在照鏡子時想看到自己的後腦勺一樣。自以為是不能讓自己看清自己,討論的學習方法可以相互檢查不同的觀點,互相充當反饋的鏡子,讓我們對問題的認識更全面一些,並且最終化解不同的意見形成新的理解。交流討論可以激發你的批判性和創造性。不同觀點的交鋒,最容易撞擊出思想的火花,討論是一種共同的探究,預先是沒有確切答案的。在這種學習氛圍中,你感覺離知識最近,也最親切,因為你是在創造知識,而不是接受現成的知識。交流討論還會發展你清晰明白地交流看法和思想的能力。要把自己明白的事情也讓他人明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你要舉例子來說明自己的復雜觀點,你要學慣用類比和比喻的方法來思考和講話,你還要學習如何站在別人的立場上來思考問題……盡管如此,別人可能還是不會接受你的觀點,你會知道讓大家彼此理解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理解是合作的基礎,在我們所處的信息時代,只有學會交流合作才能相互共事。所以交流討論的能力確實是一種生存的能力。討論不只是一種學習方法,還是培養人的品德的重要途徑。在討論中,傾聽和講述一樣重要。若你看到別人正在全神貫注地聽你的發言,你會感覺自己得到了承認和尊重,就會充滿了自信。如果是別人在發言而無人真正傾聽時,發言者就會覺得自己的講話無關緊要而信心大失。討論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他人表現出尊重和熱情,學會專心傾聽是交流討論的必要條件,是檢驗你是否尊重他人的一把尺子。總之,討論會極大地開闊我們的視野,使我們的觀察力更為敏銳,使我們的洞察力更為敏感,使我們對含糊和復雜的事情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參加09年山東省初中化學新教材使用經驗交流與先進表彰大會,我感到收獲最大是聆聽了程同森、畢華林、陳德展、盧巍等大家的演講,如醍醐灌頂,一些長期困惑茅塞頓開。最重要的是可以上網繼續尋的他們的足跡,並從中受益。

『貳』 深圳市同森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市同森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04月0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市政工程、公路交通工程、交通信號及匝道控制系統、可變信息系統、閉路電視系統、車輛監測器系統、道路收費系統工程的設計、施工等。
法定代表人:柯增鴻
成立時間:2011-04-01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0529766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羅湖區清水河街道泥崗東路1102號筍崗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綜合樓906

閱讀全文

與安全培訓於同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