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護理應急預案培訓試題
1、協助醫生做好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咨詢、輔導、接診和治療工作。對病人版要有高度的同情權心,體貼愛護、主動熱情,表情親切,說話溫和,工作耐心細致,有問必答,不與病人爭吵。
2、執行醫囑及護理技術操作;注意巡視、觀察病情及輸液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協助新入、手術、急、危重病人的處理;負責備血、取血,護送危重病人外出檢查。
3、經常性地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獲得有關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慮,及時解決病人存在的問題,給予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向家屬和病人解釋病症的原因、治療原則、注意事項並進行飲食生活指導、健康教育指導。
4、加強醫學及護理新知識的學習,重點學習本科室的相關知識,比如,本科常見病的發病原因、病理、生理機制,治療、預防護理,多看本科室每個病人的病歷、治療經過、療效及各項化驗指標,對本科室每個病人的病情用葯治療了如指掌,在進行治療護理查對時,做到心中有數。
❷ 血液透析專科護士培訓內容
血透專科護士培訓計劃培訓
通過各階段培訓、工作,使新入科護理人員能盡快適應醫院護理工作,全面掌握各項護理規章制度、職責、工作流程、護理技術操作 規范、護理工作方法,充實基礎護理理論與技能,熟悉血透室專科疾病特點,適應血透室專科護理工作,初步掌握專科護理知識與技能,平穩過渡至下一階段的血透室專科護士培訓。
一、第一階段
1、熟悉《護士條例》等法律法規知識;
2、熟悉護理工作規章制度,重點核心制度和血透室專科制度;
3、熟悉護理崗位職責及各班次工作流程、標准、各責任組分管內容;
4、熟悉護理文書書寫規范醫|學教|育網整理;
5、熟悉護士職業道德規范和禮儀服務規范,護患溝通技巧;
6、掌握血透室的結構布局、三區劃分的環境要求;
7、掌握血液凈化的原理、適應症、治療目的;
8、熟悉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原則;
9、熟練掌握基礎護理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二、第二階段
1、掌握基本專科技能——肝素溶液的配製;透析管路的安裝、預沖;
2、掌握基本專科理論——透析液的成分及作用;水處理系統的原理、保養、監測;透析用水的質量監測;
3、掌握各類血透機的性能、操作方法;
4、掌握透析患者的治療流程、接診和登記程序;
5、掌握各種血液凈化護理記錄單和各類登記表的記錄方法及注意事項;
6、掌握基本院感知識、血透室消毒隔離制度、職業防護和職業暴露 處理流程;
7、掌握血透室常用儀器和搶救器械的保養及使用;
8、掌握患者透析費用的收繳、登記和確認程序。
三、第三階段
1、掌握常見透析中用葯種類、作用機制及用葯規范;
2、掌握患者透析中輸血及血製品規范;
3、掌握透析患者常規化驗指標及檢查項目的方法、意義、標本採集 注意事項等;
4、熟悉透析患者的抗凝劑的選擇、使用方法、並發症等;
5、熟悉血透專科護理常規,掌握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包 括血管通路保護、飲食指導、用葯指導等;
6、熟悉透析中常見並發症和緊急意外事件處理預案和流程;
7、熟悉血透質控專項檢查的相關要求內容及標准;
8、熟悉各項基本專科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如HD、HDF、CRRT、HP的原理、適應症、禁忌症、並發症等和HD上機、下機、HDF上機、下機、動-靜脈內瘺的穿刺、靜脈置管的護理、無肝素透析護理等內容)
❸ 消毒隔離培訓內容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醫療廢物處理條例》。
2.重點檢查治療室、換葯室及病房等區域的布局、分區及物品擺放的合理性。
3.對於無菌物品應保證100%合格,專櫃專放,按消毒滅菌先後順序排放,包裝外應標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失效期、滅菌器編號、批次、打包者姓名;包裝內應有化學指示卡,包裝應無潮濕、破損,松緊適度;開包以後標注時間,有效期24小時。
4.無菌盤:應現用現鋪,標注時間(有效期4小時),並及時更換(肌注小壺加葯)。
5.無菌溶液應標注開啟時間,根據用途有效時間為——無菌溶液有效時間≤4小時;配葯、霧化等溶媒≤24小時;抽出葯液≤2小時,故應現用現配;特殊葯品如胰島素,肌注常溫保存,輸液冰箱保存,應查看說明書。
6.酒精/碘伏容器應保持密閉,每周滅菌2次,容器上標注滅菌日期。
7.持物鉗單包裝一用一滅菌,II類環境,干罐標注滅菌日期、啟用日期和時間,4小時更換。
8.一次性無菌物品注意有效期,包裝完好(打開的不可再存放),應一次性使用。
9.治療車物品擺放有序,上層清潔(治療盤、手消液及輸注液體等),下層污染(利器盒、垃圾袋及使用後的物品等)。
10.醫務人員手衛生根據操作內容選擇洗手、衛生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並定期監測消毒效果。
11.冰箱應整潔,無過期私人物品,每周清理,定期除霜,保存葯品需登記。
12.床單元晨、晚間護理,應一床一套(一次性)濕式清掃,掃床套總數不少於床位數,掃床套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
13.患者轉出、出院或死亡時,床單位應終末消毒,且病室通風,空氣紫外線照射,物表用含氯消毒劑擦拭。
14.對桌面應一桌一布,不少於床位數,用後消毒晾乾。
15.設備帶面板各管道(氧氣吸引管道)未用時封閉。
16.病室內清潔,空氣新鮮(晨晚間護理後通風30~60分鍾),地面濕式清掃,污染時即刻消毒(含氯消毒劑擦拭)。
17.每周更換床單、被罩、枕套一次,污染時隨時更換,被褥定期拆洗消毒,更換污衣,被服放於污衣袋內或治療車下層(不可再病房、走廊清點)。
18.含氯消毒液濃度達標(一般500mg/L,特殊感染2000mg/L),護理人員應掌握配置使用方法。
19.定期進行環境衛生學檢測,對紫外燈進行擦拭和強度監測。
20.葯杯每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晾乾備用。
21.止血帶一人一用一消毒。
22.使用後含氯消毒劑浸泡後乾燥保存。
23.吸氧管/面罩一次性使用。
24.治療器械、器具如換葯包、清創包等用後先清洗後由消毒供應中心消毒,特殊感染實行雙消毒。
25.對於公共用具,如體溫計應保證數量足夠,使用後含氯消毒劑浸泡後晾乾備用,血壓計袖帶應保持清潔,污染時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聽診器、手電筒用75%酒精擦拭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