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於一家大型企業的後勤部門來說,它的職工食堂里邊的廚師和服務人員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檢查職工食堂的安全工作時,要認檢查從業人員廚師證等資質,定期查驗健康合格證,查驗食堂用火許可證和防火規范,還要檢查考評安全運營方面存在的問題,關注食品的進貨渠道、聽取食堂在進貨、加工、供應各環節的安全管理,並給予指導,提出安全防範的建議和意見,重點防止食物中毒和燃氣爆炸事件,確保食堂用餐放心、爐灶器具使用燃氣、電器等安全。檢查飲用水管理工作時,要做好監督管理,純凈裝置要加蓋上鎖,保證用水放心安全;二是要定期獲得所送飲用水水質的抽檢報告;
設專人分管。在企業後勤服務安全管理方面,可按物業管理、食堂管理、住宿餐飲管理等線條,設專人分管業務工作的同時,分管好對應線條的安全防範工作。定期開展安全學習和培訓。後勤部門在安全管理上要積極主動,發揮「橋頭堡」和「穿針引線」的作用,既要做好各線條日常工作,又要按相關要求,因人、因地、因時地開展安全學習和安全培訓工作。首先,後勤管理人員要帶著參加國家、油田公司、地方政府相關的學習和培訓,如物業管理培訓、消防技能培訓、食品安全培訓等;同時,要求外派
公司在選派勞務人員時,一是要身體健康無疾病,遵紀守法,年紀與實際工作相符的人員;二是經過安全學習和培訓取得合格證,具有一定安全理念和常識的員工;三是特種設備、特殊崗位的操作人員必須接受專業培訓,持證上崗。
重視安全檢查。定期加強現場安全檢查,按照分級監督的檢查制度,落實誰主管誰負責,誰組織誰負責,誰的的屬地誰負責的管理方式,一級對一級,逐級要求,將風險隱患做到,早發現、早採取措施,早消除的方式。基層班組按照標准化班組的方向落實,採取工作現場可視化,操作過程可視化,安全提示可視化。將安全管理工作滲透到每個員工的心裡、行動上、管理上。確定一段時間內的檢查次數,對發現後勤部門各線條工作的安全問題或隱患及時整改,如不能及時整改的及時上報,由上一級部門落實整改。節假日、周末增加檢查的頻率,但務求實效,也可隨機抽查。落實隱患問題整改。重視檢查存在的問題或隱患,要求責任到人,措施到位,跟蹤檢查,落實整改,從而實現後勤安全隱患問題的閉環管理。抓好制度、人防、技防「三保」安全工作。
Ⅱ 人事部有哪些職位
人事部總監,人事部經理,人事部主管,負責招聘的人事專員,負責福利社保工資的薪酬福利專員。
崗位設置行政人事部經理:負責整個部門行政人事的統籌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審批等。
行政主管:負責部門中行政部分的事務管理,包括廚房、保安、清潔、宿舍等。人事主管:負責部門中人事部分的事務管理,包括招聘,培訓,考勤,薪酬,績效及員工關系等。
行政助理:協助行政主管處理具體工作中實務性工作,屬於執行層面的人員配置。
人事助理:協助人事主管處理具體工作中實務性工作,屬於執行層面的人員配置。
(2)總務後勤人員安全培訓資料擴展閱讀
人事專員是指執行並完善公司的人事制度與招聘計劃,員工培訓與發展規劃,績效評估,員工住房公積金、社會保障福利等方面的專業從業人員。
職位是隨組織結構定的,而崗位是隨事定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因事設崗。 崗位是組織要求個體完成的一項或多項責任以及為此賦予個體的權力的總和。一份職位一般是將某些任務、職責和責任組為一體;而一個崗位則是指由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注意:企事業單位招收殘疾人也應明確其崗位職責,使其有明確目標。切記,既不可由於其特殊情況忽略其崗位職責,使其工作毫無歸屬感和定位;也不能不考慮其特殊情況而亂定崗位職責,使其承擔不應承擔的工作職責。
Ⅲ 天澤培訓校長策劃書 關於1.團隊組建 2.招生宣傳 3. 教學管理 4. 後勤管理 5. 安全管理
1980年,經省市縣檢查評估,洞口一中被認定為省屬重點中學。1984年9月,洞口一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辦事處資助,在中國進行「中學人口理論教育」第二周期(1984——1989年)湖南試點。
1984年11月,原教育廳長、湖南師范學院院長劉壽祺來校視察,並題字、題詞和賦詞。1987年,學校成立雪峰文學社,創辦「雪峰之春」社刊。該社於1988年獲全縣優秀中學生文學社稱號。
1988年10月,趙林副校長代表省「人口教育」試點學校赴泰國曼谷考察學習。12月,洞口一中學生代表參加省委、省電視台的全省「中學生人口理論知識大賽」,獲筆試第一名,總分第二名。
1990年,洞口一中被定為湖南省德育整體改革試點中學。
1992年7月,趙林被評為中學語文特級教師。
1994年,洞口一中被定為省「中學生心理優化及主動發展教育」實驗學校。
1996年lO月,省委副書記鄭培民來校視察,並題詞:「堅持素質教育,培養四有人才」。
1997年3月,洞口一中被邵陽市定為現代技術教育實驗學校。
1998年4月,原副省長唐之享來校視察並題詞「發奮讀書,報效祖國」。
1998年10月,劉長林被評為中學語文特級教師。
1998年9月,湖南省教委授予洞口一中「湖南省重點中學」牌匾。11月舉行盛大掛牌慶典。
1998年10月,趙林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模範教師。
自1991年到1993年,在邵陽市教科所的大力支持下,洞口一中進行了「德育整體改革實驗」,使學校德育工作從傳統經驗向理論方面轉化,學校遵循《系統論》中的相關原理,建立了德育工作的三級系統:第一級是德育整體改革;第二級是班級德育系統;團隊工作系統,學校德育系統和環境德育系統四個方面;第三級就有16個系統,如班級系統中又分為班主任工作系統,班級建設系統,班級管理系統和班級評價系統。形成了一種管理育人,教學育人,服務育人和環境育人的多渠道,多層次,多方式的立體交叉的德育整體網路。這一成果在1992年獲市教改成果一等獎,省教改成果二等獎。《邵陽日報》,《湖南日報》均報導了這一實驗。1993年9月,省教委的全省德育整體改革課題研究總結會在洞口一中隆重召開。
1995年,洞口一中推出了《洞口一中學生德育活動系列》和《深入開展法制教育的方案》。
1998年,又總結出「德育八法」,即「明理激情,師德垂範,榜樣激勵,活動促進,環境熏陶,學科滲透,學校、家長、社會結合,督導評優」。這一方法,在市創建文明學校工作現場會上作為經驗介紹。
1994年,學校推行依法治校,建立了「一、三、三」行政指揮系統。逐步形成了一個管理中心、三個管理渠道、三個管理層次的行政管理系統。
1997年,學校又融進了「非理性管理」。這樣,更加協調了學校各部門、各方面的關系,調動了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因而在1997年和1998年兩年內,學校在管理方面22次獲省、市、縣級獎。1997年學校被評為「湖南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體育工作,碩果累累:
1981年,洞口一中被定為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1984年,獲省重點中學田徑運動會初中女子團體第三名。
1984年,獲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田徑賽團體總分第一名。
1985年,獲省廣播體操紅旗單位稱號。
1985年下期,邵陽地區首屆田徑運動會在洞口一中召開。
1986年,獲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集體。
1987年10月,國家教委、國家體委授予洞口一中「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獎牌、銅匾。
1987年,獲「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先進單位稱號。
1987年到1992年,五次被省評為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單位。
1988年,獲省體育達標先進集體稱號。
1988年,獲省《修改鍛煉標准》先進單位稱號。
1993年8月,獲《全國中學貫徹優秀學校》的獎牌。
1994年8月,男女籃球隊參加省重點中學邵陽賽區比賽,女隊獲冠軍,男隊獲第三名。女籃在長沙決賽中獲第二名,得銀牌。
1985年8月,全國業余體校田徑分區賽,漯河賽區,胡紅兵跨欄獲第一名,短跑四項第一名。
1985年5月,全國田徑協作賽,肖頌文(女)獲100m跑第三名,200m跑第三名,接力4×100m獲第二名。
1985年8月,曾立志獲全國業余體校田徑分區賽衡陽賽區跳遠第一名。
1988年9月,曾立志獲全國業余體校田徑分賽區,佛山賽區跳遠第二名。
1992年10月,曾立志獲省田徑錦標賽三級跳第一名。
自1982年到1999年,一中運動員,共受國家級一等獎4次、二等獎2次、三等獎3次;省級一等獎34次、二等獎38次、三等獎192次;市級一等獎183次、二等獎146次、三等獎79次。先後培養國家一級運動員2人、二級運動員60人、三級運動員201人。
教育教學花滿園,一中在德育和行政管理改革的同時,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增加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了教學質量。
1997年,一中被定為邵陽市現代技術教育試驗學校。
在教育教學中涌現了大批優秀教師:
1983年,肖龍飛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
1987年,肖克海被評為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工作者;
1987年,陳英棟被評為全國優秀歸僑和港澳台回歸的優秀知識分子;
1989年,陳小柏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1991年,楊祖蘭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1998年,趙林被評為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模範教師;
先後被評為省級先進人物的,自1985年到1998年達19人。
在教育教學的摸索過程中,1991年出版了《洞口一中教育教學論文集》;1994年出版了《洞口一中電化教學論文集》;1998年出版了《洞口一中優秀論文集》。均反映了一中教師研究性教學的成果和水平。
教師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末的十餘年中,撰寫教育教學論文980多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達190餘篇。在26部著作中,擔任主編或副主編。出版專著12部。王宏山任編寫的《中國歷代文學精華譯注》一書,被定為高校文科教材和中學語文教師參考用書。青年教師李迪淼,堅持教學改革試驗,先後在國家和省級數學專刊上發表論文36篇。
在九十年代的近十年中,學生參加各學科競賽等活動中,獲得國家級獎49人次,省級獎55人次,市級獎150多人次。
在1995年到1998年的畢業會考中,平均合格率達%,平均優秀率達%。
自1979年到1998年的十八年間(1983年因改制無高中畢業班),培養合格畢業生9000餘人,為高校輸送合格新生2000餘人,本科以上1000餘人。
在歷屆會考、高考中,均獲優異成績。在1991年到1993年,高中畢業會考中合格,連續為全市第一名,1993年高考為全市第一名,1994年為全市第二名。1992年,雷運龍為邵陽市高考文科狀元,1998年曾昕獲邵陽市高考文科狀元。
1999年到2002年,一中投資160萬元,完備了學校的電教設施:建立了多媒體電教中心、電視演播系統、多功能語音教室、多功能報告廳、電子備課和配有200台高檔電腦的電腦室、有功能齊全的校園廣播系統和電子監控系統、整個校園網路系統,終端連接到每間教、辦公室、教師住宅與寬頻接通。加上九十年代安裝的兩套地面接收站的彩電、收錄機、投影儀三大設備到班的電教網路及遠程教育網站。一中的電化教學設備達到了國家教委頒發的I類標准。
2002年11月,一中被定為「湖南省中小學現代技術教育實驗學校。」
1999年12月,一中被評為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先進單位。
2000年8月,一中被評為邵陽市勤工儉學先進學校;9月被評為省園林式學校和綜合治理先進學校。
2001年3月,全市高中建設現場會在洞口縣召開,一中為主會場。
2001年,一中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中優秀考點、成人高校招生優秀考點,被省人民政府評為安全文明校園。
2002年4月,學生伍敏在中央電視台全國中學生希望杯英語辯論賽中,獲周賽冠軍,月賽冠軍。
2002年7月,在全省九運會上,一中學生王雄、伍晶、匡黎獲兩金、八銀、三銅獎牌。
2003年8月,省教育廳下文,再次確定一中為省重點中學。I1月2日,一中舉行盛大隆重的省重點中學掛牌慶典。
2003年到2005年高考,三年一年一個新台階:2003年本三以上上線321人,本二以上126人,張翼飛以634分的優異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
2004年高考,本科上線488人,上線率達76%,其中,重點本科128人,本二232人,上線率達40%。全縣總分600分以上34人,一中佔29人;文科本二上線人數居全市重點中學第一名,總分600分人數居全市第二,本二上線率居全市第三名。彭飛艷以655分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其數學146分,為全市之最。
2005年高考,本科上線639人,上線率達88%,居邵陽市第一名,本二以上306人,上線率達%居邵陽市第一名,唐斌以657分,獲全縣第一名,邵陽市第二名;王鍾堂以648分的成績與兄弟學校一考生並列全縣理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學錄取。
2003年9月13日,副省長許雲昭來一中視察並題詞:「全面創新教育,爭創三湘名校」;9月14日,省教育廳廳長張放平來一中指導工作,高度肯定了一中的辦學成績。
2003年9月,一中獲「湖南省雷鋒式學校」的匾牌。
2003年12月,一中檔案室被評為「湖南省一級檔案室」,並掛牌。
2003年10月,一中「雪鋒文學社」被評為全國「百優」中學文化審社團,周述喬老師榮獲「校園園丁獎」,並被聘為省少年作協特邀指導老師。
2004年,在全國第二十一屆生物奧賽中,劉堅獲國家二等獎,另一同學獲國家三等獎;段紹鵬獲全國高中數學聯合賽二等獎,張政獲三等獎。一中教師劉任山獲三項國家殊榮: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師德先進個人。
離洞口一中25公里的山門鎮,山上有一塊地,常年散發出香味,被周圍老百姓捧為神仙地,年年去地里燒香祭拜。這個事情傳到了一中學生的耳里,引起了學生們的好奇,高一科技活動小組的甘霄坤、曾慧敏、向萱文三個學生決心查出地里冒香氣的原因,於是向學校申請去考察,得到了學校的支持。在老師的率領下,他們利用假日五進香地,採集了樹葉,滲水,岩石,土壤,鮮苔,氣味,多次進校實驗室和赴長沙科研所化驗,最後發現香氣是岩石深處一種學名叫「甲苯」的氣體隨水流帶出散發的。因此還推論出香地下面可能蘊藏有煤資源。省內有關專家高度肯定了這三個學生的探索精神,他們的探索成果被評為市一等獎,在省2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又榮獲二等獎。
2004年,《洞口縣一中》校報,獲省級優秀校報(全省僅19家)稱號。
一中獲1998年到2003年度湖南省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曾廣增校長評為湖南省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個人。
2005年5月16日《湖南日報》載文報導一中,題為《好大一棵樹》。
2005年5月,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蔣建國來一中視察指導工作。
洞口一中已成為一所具有較大規模,巨大潛力,正在闊步前進的完全中學。謝謝採納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