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跪求食品QS認證中產品防護管理制度
概述
在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加強產品防護,防止食品出現污染或損壞。
2職責
2.1倉庫負責輔料、包裝材料防護工作。
2.2生產車間負責生產加工過程中產品及源水防護工作。
2.3倉庫負責成品防護工作。
3原輔料包裝材料防護
3.1運輸輔料、包裝材料所用的容器、工具和車輛必須清潔,輔墊物、遮蓋物應干凈衛生,不能將食品與有害、有毒、有異味的物品同車運輸。
3.2輔料、包裝材料貯存時應分類放置,一般應存放在墊板、貨架上或容器中。
3.3輔料、包裝材料庫房採取防塵、防潮、防鼠、防蟲等措施。
3.4輔料、包裝材料應先進先出。
4源水及生產加工過程中產品防護
4.1源水儲水箱及管道要保持清潔,確保源水質量。
4.2原輔材料與半成品、成品分開,防止物料與食品的交叉污染。
4.3生產工人應搞好個人衛生,進入車間應穿戴好工作服、帽,及時對手進行消毒,防止對食品造成污染。
4.4及時對設備、容器、工具進行清洗、消毒,防止機油、殘留的清潔劑、消毒劑等對食品的污染。
4.5搞好車間環境衛生,採取防塵、防鼠、防蟲等措施,對生產設施及時進行維護保養,防止灰塵、臟水、屋頂上的脫落物、水珠及蚊蠅、蟲鼠等對食品的污染。
4.6產品轉運過程中所用的容器、工具和車輛必須清潔,輔墊物、遮蓋物應干凈衛生,不能將食品與其他物品同車運輸。
5成品防護
5.1成品轉運過程中所用的容器、工具和車輛必須清潔,輔墊物、遮蓋物應干凈衛生。
5.2成品應採用規定的運輸工具進行運輸,不得將食品與有害、有毒、有異味的物品同車運輸;應輕拿輕放,不得重壓;避免日曬、雨淋。
5.3成品貯存時應分類放置,一般應存放在墊板上;不得與有害、有毒、有異味或對產品產生不良影響的物品同處貯存。
5.4成品庫房採取防塵、防潮、防鼠、防蟲等措施,控制環境溫、濕度,使其符合規定要求。
⑵ 食品車間生產安全注意事項
安全管理制度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公司安全生產工作,促進公司全面健康發展,根據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政策,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特製定本制度。
第二條 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執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公司負責人和各部門負責人要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生產要服從安全的需要,實現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
第三條 對在安全生產方面有突出貢獻的部門和個人要給予獎勵,對違反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造成事故的責任者,要給予嚴肅處理,觸及刑律的,交由司法機關處理。
第四條 本制度適用於公司全體生產人員、生產管理員和與生產相關的其他人員。
第五條 本制度由總經理負責實施監督。
第六條 本制度經總經理簽署後,自公布之日生效。
消防安全管理
第一條 公司全體員工都應增強消防意識並盡安全防火的責任和義務。
第二條任何人發現火警都有義務迅速向消防隊報警(火警電話119)。
第三條 消防設施要完備。消防器材不準隨意作為它用,不準擅自移動和損壞。消防器材應固定在取用方便地點,由保衛科負責管理更換和補充。每季度檢驗一次,乾粉三年換一次,其它隨用隨灌,保持完整好用。及時做好消防器材降溫,保暖工作,不放置於潮濕地方。
第四條 凡是專用消防龍頭周圍,不得堆放異物,防止通道阻塞,以保證隨時可用。
第五條 人力資源部對新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和環境保護培訓,使員工掌握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後處理方案。新工人上崗前要進行三級消防教育,不合格者不得上崗。
第六條 各部門利用班前會、例會加強對員工培訓,提高員工安全、環境保護意識。
第七條 明確任務,落實責任,逐級簽訂安全防火責任書,按照 誰主管,誰負責 的工作原則,真正把消防工作落實到實處。
生產安全管理
安 全 生 產 教 育 制 度
一.安全教育的規定
1.必須認真地對新工人進行安全生產的入廠教育、車間教育和現場教育,並且經過考試合格後,才能准許其進入操作崗位。
2.對於從事特種作業的工人必須進行專門的安全操作技術訓練,經過考試合格後,才能准許他們持證上崗操作。
3.建立班前班後教育制度,對職工進行經常的安全教育。並且注意結合職工文化生活,進行各種安全生產的宣傳活動。
二.安全生產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1.三級教育:在工業企業所有傷亡事故中,由於新工人缺乏安全知識而產生的事故發生率一般為50%左右,所以對新工來廠實習人員和調動工作的工人,要實行廠級、車間、班組三級教育。
A.廠級安全教育:①工廠的性質及其主要工藝流程;②我國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和管理體制;③本企業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及狀況、勞動紀律和有關事故案例;④工廠內特別危險的地點和設備及其安全防護注意事;⑤新工人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等內容。
B.車間安全教育:①本車間的生產性質和主要的工藝流程;②本車間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③本車間的危險部位及其應注意事項;④本車間的安全生產的一般情況及其注意事項;⑤本車間的典型事故案例;⑥新工人的安全生產職責和遵章守紀的重要性。
C.班組安全教育:①工段或班組的工作性質、工藝流程、安全生產的概況和安全生產職責范圍;②新工人將要從事的生產性質、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以及其它有關安全知識和各種安全防護、保險裝置的作用③;工作地點的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的具體要求;④容易發生工傷事故的工作地點、操作步驟和典型事故案例介紹;⑤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和保管;⑥發生事故以後的緊急救護和自救常識;⑦遵章守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經常性的宣傳教育:各部門(車間. 班組)須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消防安全及安全生產思想教育會議, 主要是正面宣傳安全生產的重要性,選取典型事故進行分析,從事故的政治影響、經濟損失、個人受害後果幾個方面進行教育, 並將「會議記錄」送交行政部。
安 全 生 產 檢 查 制 度
安全檢查是發動和依靠群眾做好勞動保護工作的有效辦法,是落實黨的勞保政策,檢查和揭露不安全因素的好形式,也是預防和杜絕工傷事故,改善勞動條件的一項得力措施,還可以達到交流經驗,互相促進、互相學習的作用。
1.安全檢查的內容
(1) 查有無進行三級教育;
(2) 查安全操作規程是否公開張掛或放置;
(3) 查在布置生產任務時有無布置安全工作;
(4) 查安全防護、保險、報警、急救裝置或器材是否完備;
(5) 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是否齊備及正確使用;
(6) 查工作銜接配合是否合理;
(7) 查事故隱患是否存在;
(8) 查安全計劃措施是否落實和實施;
2.安全檢查的形式
安全檢查的方法有:經常性檢查(如班組月查、周查;日查和抽查等)、專業性檢查(如防寒保暖、防暑降溫、防火防暴、制度規章、防護裝置、電器保安等專業檢查等),還有節假日前的例行檢查和安全月、安全日的群眾性大檢查。各車間.班組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安全衛生檢查(評比), 並將書面記錄送交行政部。
另外,教育班組成員養成時重視安全、經常注意進行自我安全檢查的習慣,是實現安全生產,防止事故發生的最重要方式。
3.自我安全檢查要點
每一次生產事故,直接受害最大的都是第一線的生產人員,因此必須學會自我安全檢查。特別是對於那些剛到新崗位的工人,要堅決制止「邊干邊學「的極端錯誤做法。自我安全檢查可分五類注意事項:
(1)工作區域的安全性:注意周圍環境衛生,工序通道暢通,梯架台穩固,地面和工作檯面平整。
(2)使用材料的安全性:注意堆放或儲藏方式,裝卸地方大小,材料有無斷裂、毛刺、毒性、污染或特殊要求,運輸、搬運手段,信號裝置是否清晰等情況。
(3)工具的安全性:注意是否齊全、清潔、有無損壞,有何特殊使用規定、操作方法等。
(4)設備的安全性:注意防護、保險、報警裝置情況,控制機構、使用規程等要求的完好情況。
(5)其它防護的安全性:注意通風、防暑降溫、保暖情況,防護用品是否齊備和正確使用,衣服鞋襪及頭發是否合適,有無消防和急救物品等措施。
安 全 生 產 責 任 制 度
一.總經理的安全職責
1、 企業的總經理是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責任;
2、 按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3、 保證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需的資金的投入;並對由於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的後果承擔責任;
4、 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5、 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6、 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7、 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二.各部門的安全職責
各職能部門是企業實施行政管理職能的機構,應根據「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在各自的業務范圍內,對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的責任。
(1) 負責組織其分管業務范圍內發生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2) 負責處理本部門內安全生產中存在的重大問題。
(3) 檢查本部門內人員對安全生產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4) 負責本部門的安全技術、安全規程、安全防範措施等項制度的建設。
(5) 負責組織本部門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工作。
三.車間負責人的安全職責
廠長、主管的安全職責(廠長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全面負責,主管對分管業務的安全工作負責);
(1) 保證國家和上級安全生產法規、制度、指示在本車間貫徹執行。把安全工作敖議事日程,做到「五同時」。
(2) 組織制定車間安全管理規定、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計劃。
(3) 組織對新工人進行車間安全教育和班組安全教育,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術教育;定期組織考核,組織班組安全日活動,及時解決工人提出的正確意見。
(4) 組織好各項安全生產活動。總結交流安全生產經驗,表彰先進班組和個人。
(5) 組織全車間職工定期安全檢查,落實隱患整改,保護設備、安全裝置、消防器材等處於完好狀態。
(6) 嚴格執行有關勞保用品等發放標准。加強主護器材的管理,教育職工妥善保管、正確使用。
(7) 堅持「三不放過」原則,對本車間發生的事故及時報告和處理,注意保證現場,查清原因,採取防範措施。對事故的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報主管部門和廠長批准後執行。
(三不放過是指對發生有重大的設備事故應做到三不放過,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與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範措施不放過。目的是防止重復發生類似事故。)
(8) 組織本車間安全管理網,配備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員,支持車間安全員工作,充分發揮班組安全員的作用。
四.班組負責人的安全職責
(1) 組織職工學習、貫徹執行企業、車間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教育職工遵章守紀,制止違章行為。
(2) 組織參加安全日活動,堅持班前講安全,班中檢查安全,班後總結安全。
(3) 負責組織對新工人進崗安全教育。
(4) 組織班組安全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組織力量加以消除,並報告上級。發生事故立即報告,並組織搶救,保護好現場,做好詳細記錄,參加和協助事故調查、分析,落實防範措施。
(5) 搞好安全消防設施、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使其經常保持完好和正常運行,督促和教育職工合理使用勞保用品,正確使用各種防護器材。
(6) 搞好「安全月」、「安全周」活動和班組安全生產競賽,表彰先進,推廣經驗。發動群眾,搞好文明生產,保持作業現場整齊、清潔
五.生產工人的安全職責
(1) 認真學習和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並勸阻.制止他人違章作業。
(2) 精心操作,做好各項記錄,交接班必須交接安全生產情況,交班要為接班創造安全生產的良好條件。
(3) 正確分析、判斷和處理各種事故苗頭,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發生事故要果斷正確處理,及時如實地向上能報告,嚴格保護現場,作好詳細記錄。
(4) 按時認真進行巡迴檢查,發現異常情況,處理和報告。
(5) 加強設備維護,保持作業現場整潔,搞好文明生產。
(6) 上崗必須按規定著裝、要妥善保管.正確使用各種防護用品和消防器材。
(7) 積極參加各種安全活動。
(8) 有權拒絕違章作業的指令。
(9) 接受事故調查,如實反映有關情況。
⑶ 食品污染該怎麼防護
食品加工、貯存、運輸、銷售、烹調到食用整個過程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遭受各種有害物質和病原菌的侵襲污染,不僅使食物的營養價值和衛生質量降低,而且會引起各種食源性疾病和傳染病。
污染食物的有害物質,依其性質主要有3類:生物性污染、化學有害物污染、放射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包括微生物、寄生蟲及蟲卵、昆蟲等對食物的污染。微生物污染的菌源主要包括細菌及細菌毒素、黴菌及黴菌毒素等。這些微生物污染食物後,在適宜的條件下大量生長繁殖,可使食物的感官性質惡化,營養價值降低,甚至引起嚴重的腐敗、霉爛和變質,產生各種危害人體健康的毒素,以致引起各種疾病和食物中毒。
黃麴黴毒素污染食物,是黃麴黴菌產生的一種代謝產物。黃麴黴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其中大約有30%~60%的菌株能產生黃麴黴毒素(以黃麴黴毒素B1為代表)。受污染的食物主要有糧食、花生、豆類、食用油、發酵食品等,其中玉米、花生和花生油易霉變而產生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耐高溫(50℃高溫數小時也不被破壞),一般加熱烹調破壞不了它的毒性。黃麴黴毒素為致癌物質,食用後可發生肝癌等病。
對於家庭來說,防止食品黃麴黴毒素污染,要搞好食品儲存中的防霉工作,經常檢查儲存糧油,做到保持乾燥、防止霉變;發現霉變食品,要及時進行除霉去毒處理。對花生油的去毒可採用白陶土吸附法、日光照射法等。烹調時,待鍋內油加熱冒煙後,加入少量食鹽,亦可除去部分毒素。
寄生蟲和蟲卵污染食物,污染源主要為病人、病畜及水生物。污染方式多由於病人、病畜的糞便污染水源或土壤,從而使家畜、魚類及蔬菜受到感染或污染。危害人類健康的寄生蟲主要有蛔蟲、絛蟲、蟯蟲、肺吸蟲、肝吸蟲、旋毛蟲等。
昆蟲污染食物是通過昆蟲卵污染的,在溫度、濕度適宜時,各種害蟲可迅速繁殖,如糧食中的甲蟲類、蛾類、蟎蟲類等,魚、肉、醬、腌菜中的蠅蛆,腌魚中的乾酪蠅幼蟲等。乾果、棗、栗及含糖多的食品也易受侵害。
對於生物性污染,家庭廚房一定要做到干凈衛生,定期清潔打掃一下。操廚者要保證無傳染性疾病,且要講究衛生。
化學有害物污染
化學有害物質對食品的污染,主要的有:農葯中有機氯、有機磷、有機汞等制劑的污染;各種有害金屬、非金屬以及有機、無機化合物,如工業三廢(廢氣、廢水、廢渣)中的汞、鎘、鉛、砷、氟、氰化物、有機磷、有機氯、亞硝酸鹽等污染,這種污染有的可直接污染食物,有的經水、土再污染食品,如污染了水,水產品即可被污染;食品工業中不按規定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標准應用化學添加劑,如防腐劑、著色劑、漂白劑、發色劑、抗氧化劑、酸味劑以及糖精、香精等,如發色劑亞硝酸鹽在體內可形成硝酸銨,有致癌作用;含有有毒物質的食品包裝材料可造成食品污染,如有的塑料製品易溶出增塑劑、穩定劑等而污染食品。
防止食品受化學有害物質污染的家庭防護措施主要有:不要買未經檢驗的食品;要嚴格控制使用色素、添加劑;不要用有毒的包裝材料包裝和保存食品;如發現有特殊外觀、氣味和顏色的食品,一定不要食用,以防中毒。
放射性污染
通常情況下,食品放射性污染來源,一是來自宇宙線和地殼中的放射性物質;一是來自於原子能和平利用所產生的放射性物質。防止這類食品污染的主要防護措施在於國家和地方各級衛生部門的監督,家庭要做到不賣不吃未經檢驗的食品,對懷疑遭受放射污染的食品要堅決棄之。
⑷ 食品防護培訓FIRST裡面F 是什麼
是food吧,
⑸ 誰能說說「食品防護計劃(Food Defense Plan)」的具體內容嗎
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FDA)於2016年5月26日公告,食品安全現代化法(FSMA)重要配套法規回「保護食品預防故答意摻假緩解策略」正式發布。
迄今為止,食品安全現代化法的7個重要配套法規已經全部頒布。該法規主要針對「故意污染食品供應鏈,以造成大規模公共安全事件為目的的食品安全事件」。相關企業需要針對其薄弱環節實施「緩解策略」,建立食品防護監督程序和糾偏措施,確保食品防護工作得到有效實施、薄弱環節從業人員得到專業培訓,涉及到食品防護工作內容要有文件記錄。
⑹ 誰能說說「食品防護計劃」的具體內容嗎
首先做HACCP分析,然後根據分析判定cp點,然後對判定cp點採用判斷樹判定是否可以消除危害的到ccp點
⑺ 食品防護培訓FIRST裡面F是什麼
你們可以去問專業人士,找不知道
⑻ 企業應該怎樣建立食品安全防護措施
步驟一:實施食品安全防護評估;步驟二:制定食品防護計劃;步驟三:實施食品安全防護計劃,由於其沒有固定的模式,各企業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進行,確保可操作以及有效,同時按照PDCA做到及時更新。
如何做好食品安全防護
1) 生產區域安全:生產區域未經許可或授權人員不得隨意進入;設置提醒標志或門禁進行管理,對於投料口等重點區域安裝監控。
2)化學品安全:嚴格執行化學品領用、儲存、使用管理規定以及包裝物管理。
3)水源安全:自備水井、儲水設備、水處理設施等設有限制未經許可人員進入的硬體設施,並上鎖由專人進行管理,定期對供水管網進行排查。
4)人員安全:要採取諸如企業文化建設、定期與員工交流等方式,引導和處理員工情緒,同時採取身份確認等方式加強臨時聘用人員管理。
5)外來風險管理:一是把好門衛關,二是加強與外界直接相連的窗戶、通風口等的管理與防護。
6)可追溯性管理:在物料采購、驗收、儲存、領用、使用過程和產品生產過程建立並有效實施產品生產全過程的可追溯性信息管理,保證記錄的真實、完整。
7)原材料及與酒直接接觸材料的安全管理:如原料管理、瓶蓋管理、過濾助劑管理等,可以實施專人管理或電子監控。
8)工裝以及個人物品的管理:嚴格講啤酒企業的工裝應實行嚴格的管理,保持整潔,必要時只限工作區域使用,同時生產現場限制或嚴禁出現個人物品。
9)設施安全:優化設備配置,重點是管路設計;配備必要的標識提醒;優化原輔材料的儲存環境等。
一些收集來的資料,你可以參考一下一些管理辦法,有的也許
並不一定會適用的
目錄
1、成立食品防護小組
2、食品防護小組組織架構圖
3、食品防護小組人員職責
4、食品防護計劃表
5、食品防護計劃實施規定
6、季節計劃性測試
7、食品防護計劃評估和修訂
8、緊急聯系電話
9、相關程序文件
1、 成立食品防護小組頒布令:
公司各個部門:
隨著中國加入WTO,農產品出口量逐步上升,食品安全越來越受人們關注,而食品防護是一個防止食品遭到蓄意的污染,這種蓄意的行動通常是不合常理的而且是很難預測的。目前國際貿易壁壘頻繁,制定防護計劃、確保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立食品防護體系更顯得迫切、重要。
為保證食品防護計劃順利建立、保持和運行,現決定成立以 為組長的食品防護小組
各個部門主管、各位公司員工要認真學習食品防護體系要點,結合本公司特點,制訂好出口速凍蔬菜的食品防護計劃。本人承諾,全力支持食品防護小組的工作,提供食品防護計劃全套文件中的培訓和資源。
作為食品防護小組組長,具體負責:
1.確保食品防護體系的過程得到建立、實施和維持;
2.向總經理報告食品防護體系的運行情況包括改進的需求;
3.就食品防護體系有關事宜的對外聯絡。
本任命書自頒布之日起生效。
董事長:
年 月 日
2、食品防護小組架構圖
3、 食品防護小組人員職責 姓名 廠內職務 組內 職務 職 責 A 總經理 組長 領導整個食品防護計劃的運行 B 廠長 副組長 負責食品防護計劃的審核 C 品管課課長 組員 負責食品防護計劃的實施 D 廠長助理 組員 檢查、驗證食品防護計劃的實施 E 文員 組員 負責食品防護體系文件的管理 F 生產課課長 組員 檢查、驗證食品防護計劃的實施 4、食品防護計劃表 區域 確定存在的薄弱環節 相應計劃使用的防護手段 4.1外部安全 緊急出口門鎖死 緊急出口門更改為活動鎖 員工、參觀者/客人的車輛沒有使用小牌、貼花或是其他一些形式的可視標識進行區分 制定員工、參觀者/客人的車輛的食品防護程序;在工廠入口進出檢查廠牌;參觀者和客人則由工廠人員陪同進入;其他人員進行登記,領用臨時出入證; 4.2內部安全 有些受限區域沒有明顯標識哪些員工可以進入 針對每個區域進行評估並標識人員進出標志;在車間入口進行人員進出登記; 當地執法機構(包括消防部門)沒有工廠的布局圖/設計圖最新版本 提供各機構最新版本布局圖;後面規定如有更新版本及時更新並提供 工廠沒有監視安全的攝像機(閉路電視) 工廠設專員定期對工廠進行每天巡視 沒有適當的檢查廁所、維修室、個人儲物櫃和儲存區域以排除可疑包裹的程序 制定檢查可疑包裹程序 沒有定期盤點工廠中安全/敏感區域的鑰匙的數量 每月盤點工廠入口、實驗室、倉庫、原料庫、化學品倉庫的鑰匙數量 加熱、通風和空調系統沒有限制未經授權人員進入 制定各個系統人員進入規定;在壓縮房定期設定人員24小時巡視 實驗室沒有適當的程序控制從其他企業接收到的樣品 制定實驗室從其他企業接收到樣品的程序;非本集團的公司樣品必須上報。 4.3加工安全 配糖室存在引入危險試劑 設置專員進行培訓調查,非本崗位員工不得接近操作;每日校正糖度計; 參觀者、客戶人員的出入 設置專門參觀通道(該通道為車間外部通過透明玻璃參觀);規定參觀者、客戶人員的出入必須由工廠管理人員陪同並經過登記方能進入車間; 工廠內分析實驗室的不安全出入 規定實驗室人員的出入,不在規定內的不得出入; 4.4儲藏安全 原料倉庫、內包材倉庫、輔料倉庫、成品倉庫 在原料倉庫、內包材倉庫、輔料倉庫、成品倉庫門口設置出入庫檢查記錄;對各個庫的門進行上鎖並登記記錄;每月檢查庫存內是否混入其它不明物質;每月檢查庫存,並且檢查包裝是否完整。 化學品消毒試劑危險引入 對化學品倉庫進行專人管理,明確標示。化學品暫儲間由衛控專人管理,並登記化學品領用記錄,車間對消毒水進行上鎖有品管專管。 4.5運送/接收安全 原料運輸車有的沒有用箱式車並上鎖 通過原料運輸單,標明運輸車牌號、重量、編碼等信息,沒有隨車單不予接收;沒有用箱式車的進行押車; 輔料、包材、標簽在選擇供應商時沒有考慮供應商的食品防護體系 在供應商評估選擇時對供應商進行食品防護體系評估,確認是否實施食品防護體系。 碼頭的卡車司機接近工廠 司機進入工廠雖然有進行登記,規定在工廠里裝貨管理人員進行全程陪同。 4.6水/冰的安全 飲用水和非飲用水管道的檢查 每月對飲用水和非飲用水管道進行檢查有無遭到蓄意破壞 飲用水公司協議 在與飲用水公司協議中加入"如飲用水出現問題第一時間通知" 4.7人員安全 關鍵崗位操作工的背景調查 對關鍵崗位操作工(倉庫管理員、化學品管理員、金探操作工、電工、機房)進行詳細的背景調查記錄在案 4.8郵件處理安全 處理郵件工作的人員 對處理郵件工作的人員進行培訓,規定,不得隨意泄露公司商業機密、人身攻擊、誹謗誣陷、傳播不法信息等 5、食品防護計劃實施規定
5.1食品防護人員培訓:食品防護人員在食品防護體系建立時統一進行培訓,之後每年培訓不少於2次。
5.2食品防護演練:每年進行2次演練
5.3食品防護審核:有以下情況食品防護體系需要進行審核
1)食品防護體系建立時
2)食品防護體系出現重大問題時
3)食品防護體系組長更換時
4)每年演練不少於1次
5.4食品防護體系評估:食品防護體系由食品防護小組進行評估,評估結果進行保密,不得向第三方透露評估結果。
5.5產品污染威脅的反映程序:見食品安全快速反應機制。
6、季節計劃性測試
至少每季度進行一次演練以驗證計劃的有效性。檢查那些將要上鎖的入口的狀態;通過攜帶個人物品進入生產區域的方法來核實是否存在員工管理失控;檢查是否保存有毒物質庫存記錄等等。將結果填寫在下面的表格中,列出糾正措施以防止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 7、食品防護計劃評估和修訂:有以下情況對計劃進行審核並進行修訂:
1) 至少每年一次
2) 當工藝有所改變的時候
3) 某些條件的改變如添加新的生產線、更換供應商、將生產過程外包、使用新工藝等等
將變更的原因填寫在下列表格中 8、緊急聯系電話 個人、組織和機構 工廠緊急聯絡人 警署 衛生 衛生 檢驗檢疫 區質監局 疾控中心 環保局 供應商 客戶 9、相關程序文件
9.1廢棄物管理程序
9.2應急准備與響應管理程序
9.3產品召回管理程序
廢棄物的處理控製程序
1目的
防止廢棄物對食品的污染。
2適用范圍
公司運作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的處理。
3職責
3.1生產部負責加工區廢棄物的處理。
3.2企管部負責辦公區廢棄物的處理。
4程序
4.1廢棄物的分類
加工車間廢棄物、生活垃圾(員工日常生活垃圾)、其他垃圾(設備、工器具廢棄物)。
4.2廢棄物的處理
4.2.1廢棄物的處理按照廢棄物管理制度執行,生產車間的廢棄物必須每天清運。
4.2.2廢棄物存放點每星期進行清理、消毒和殺蟲滅鼠。
應急准備與響應管理程序
1、目的
建立並保持程序,確定潛在的食品安全事故和緊急情況,制定預防和應急措施,預防緊急情況發生,防止和解決可能伴隨的食品安全影響影響。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於工廠緊急情況的預防和應急處理。
3、職責
3.1 部負責組織相關部門確定可能發生的事故和緊急情況,報HACCP小組組長確認,並對預防措施的有效性進行監督。
3.2各相關部門負責對本部門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進行預防控制管理及相關信息的交流。
4、工作程序
4.1確定應急情況
部組織相關部門人員,根據可能造成食品安全影響的嚴重程度確定應急情況,作成《可能發生的意外和緊急情況一覽表》,並發送至各有關部門。
4.2應急計劃與響應
意外和緊急情況相關管理部門對其相應的意外、緊急情況制定控制管理程序或作業指導書,程序中應包括預防措施和應急方案。應急方案應包括:
應急工作的組織及相應職責、關鍵人員名單、應急措施、應急場所配備的資材及標識與檢查、維修、應急服務信息、內、外部聯系方式、有關人員培訓、有效性試驗。
各部門可根據實際需要,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和響應的文件。
4.3事故處理
事故發生後,各部門應盡快組織相關部門對事故原因、狀況(損害程度、影響情況等)進行調查,分析。責任部門填寫《緊急情況處理報告》,上報辦公室及環境管理者代表,由 組織相關部門對相應的程序進行評審、修訂,以完善程序,採取預防措施防止再次發生。文件修訂按《文件控製程序》執行。
事故現場清理的廢物,按《不合格品控製程序程序》要求進行處理。
產品召回管理程序
1 目的
當產品受到污染或存在食品安全、衛生等危害消費者健康的因素時進行有效的追溯、召回,確保相關受污染的產品安全、順利撤回及有效處理。
2 范圍
已離開本公司的存在潛在顯著危害的產品。
3 定義
3.1一般不合格品:雖對消費者身體健康不形成傷害,但產品存在一般品質問題,對企業形象帶來負面影響,或從長遠的觀點看會影響產品銷售的不合格產品。
3.2嚴重不合格品: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傷害的不合格產品。
4 職責
4.1行銷部負責產品召回信息的反饋處理。
4.2品管部負責產品召回的原因分析及處理。
4.3產品召回小組負責產品召回的具體實施。
5 工作程序
5.1產品召回種類
5.1.1第一類產品召回:產品極有可能引發食物中毒或導致死亡。
5.1.2第二類產品召回:能引發短暫性或可逆性食物中毒的食品。
5.1.3第三類產品召回:存在價格欺詐行為的食品,或含不會導致食物中毒的不良微生物的食品。
5.2建立和保存產品去向記錄
產品去向記錄《出貨單》的保存時間至少要超過產品的保質期,要設計和保持適宜的記錄,以利於一旦產品召回時的查找,要隨時能提供記錄。
5.3建立產品投訴檔案
所有投訴應記錄在《顧客投訴一覽表》中並註明投訴類別:一般品質、安全衛生。
5.4規定涉及產品召回程序的人員
產品召回小組人員包括:高層主管、技術人員、銷售人員。對每個成員應制定因故中途缺席的替代人。
5.5實施召回時採取的程序
5.5.1針對受污染及遭到投訴的產品,根據相關的記錄找出直接受污染的的同批產品的方向和范圍,確定
召回種類;並分析評估已經受污染和可能受污染的產品以及生產中的同類產品、投訴的評估,最終確定
召回的廣度和深度。
5.5.2產品召回小組人員負責執行召回方案,召回過程中要定期與銷售商或相涉機構溝通,掌握產品的召回進度,確保工廠受污染的產品有效召回。
5.5.3當發生第一類、第二類產品召回種類而進行召回時,須向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5.6利用傳媒向消費者傳達召回信息
利用報紙、廣播電台、電視台和互聯網等傳播媒體,把召回程序中的信息:如標簽信息、規格和產品代碼,食物圖象以及公司召回的方式等盡快地傳達給消費者。
5.7建立對已召回產品的控制措施
已經退回的產品或存放於庫存中尚未發出的產品進行的有效隔離並由品管部評估後作出相應的處理。
5.8建立模擬召回程序
每年一次執行模擬召回程序,以演練、評估和驗證召回程序的有效性。
產品模擬召回工作流程圖
⑼ 食品生產車間的土建施工防護措施
一、安全用電技術措施
1.所有電氣機械,電氣設備,均採用保護接零,專用「PE」保護接線與現場接地裝置可靠連接。接地裝置現場不少於三組接地電阻不大於4?。保護接零「PE」線面積總箱至分箱不少於10mm2,分箱至設備不少於2.5mm2,銅芯線多股絕緣線。
2.施工現場用電系統採用「TN-S」達到三級配電兩級保護的安全要求,總配電箱沒有符合要求的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150mA/S,設備開關箱裝置設動作電流小於30mA/S,設備開關箱裝設動作電流小於30mA/S保安器。
3.所有配電,用電開關箱用電開關箱,五芯電纜均採用推薦產品。
4.所有電氣設備線路的安裝調試,維修均有電工負責。
5.建立安全檢查評估制度,定期由企業主管部門對施工隊現場用電安全情況進行檢查評估。
6.建立安全用電責任制,對臨時用電部位的操作,監護、維修分別。
7.實到人。詳細到操作機械人員對開關箱內的螺帽保護蓋,保險絲,不丟失、不損壞、隨時保持正確完好。
8.建立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定期對專業電工和各用電作業操作人員進行安全防護用品www.dehsm.com使用及用電培訓教育。考核合格者,持證上崗,三次考核不合格者,調離工作崗位。
⑽ 特種防護食品有沒有認證
特種防護食品沒有特別的安全認證。只是有一些質量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