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防洪防汛安全知識
暴雨來臨,關閉門窗,防止雨水撲入屋內,一旦進水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
切斷低窪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的向山坡,高低等處轉移。
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橋下面的通道。
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在山地如發現水流湍急、混濁及夾雜泥沙時,可能是山洪爆發的前兆,應離開溪澗或河道。
洪水來的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大樹,高牆等待救援。
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很容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 應該注意避免渡河。還要注意山體滑坡,泥石流等。
注意街上電力設施,如有電線滑落,即刻遠離並馬上報告電力部門。
了解呼救的方法:SOS呼救信號,撥打119求救等。
B. 上防汛基礎知識教育課目的
防汛
防汛是為防止或減輕洪水災害,在汛期守護和調度運用防洪系統的各種措施,進行防禦洪水的工作。防汛是指汛期運用防洪系統的各種措施,守護防洪工程,
C. 誰有防汛安全知識試題給我一個!謝謝了!
一、單選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於(A)起施行。
A、1997年月1日 B、1998年1月1日
C、1999年1月1日 D、2000年1月1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共(B)。
A、八章五十條 B、九章五十三條
C、十章六十條 D、十章五十八條
3、新修改的《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辦法》是什麼時間頒發的。(A)
A、2008年7月24日 B、2008年6月24日
C、2007年7月24日 D、2007年6月24日
4、人民防空主要指國家根據(A)需要,動員和組織群眾採取防護措施,防範和減輕空襲危害。
A、國防 B、城市建設
C、經濟發展 D、搶險救災
5、現代戰爭的空襲特點是突發性強、(C)、破壞性大,對國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構成嚴重威脅。
A、范圍廣 B、防範難
C、精確性高 D、技術裝備好
6、人民防空工作的方針是(B)。
A、戰備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
B、長期准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
C、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
D、防範和減輕空襲及災害,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7、城市及城市規劃區內的新建民用建築,(C)依法同步建設防空地下室。
A、可以 B、盡量 C、必須 D、不用
8、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人民防空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B)。
A、城市發展規劃 B、社會發展計劃
C、城市經濟建設計劃 D、城鄉建設計劃
9、人民防空經費由(C)負擔。
A、國家 B、社會
C、國家和社會共同 D、建設單位
10、國家保護人民防空設施不受侵害,禁止任何(A)破壞、侵佔人民防空設施。
A、組織或個人 B、全體公民
C、建設單位 D、城市居民
11、(B)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護的權利,都必須依法履行人民防空的義務。
A、全體公民 B、一切組織和個人
C、城市居民 D、企事業單位
12、(C)是人民防空的重點。
A、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B、增強搶險救災能力
C、城市 D、防範和減輕空襲災害
13、(D)稱為人防工程。
A、在地面以下修建的工程
B、高樓的地下設施
C、地鐵、地下過街道等地下交通道
D、滿足人防戰術技術要求,達到一定防護標準的防護工事
14、人民防空工程,應當在保證戰時使用效能的前提下,有利於平時的(B)、群眾生產生活和工程的開發利用。
A、經濟發展 B、經濟建設
C、社會發展 D、城市建設
15、城市地下交通干線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設應當兼顧(C)需要。
A、戰備 B、搶險救災
C、人民防空 D、城市發展
16、城市新建民用建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修建(D)。
A、可停放車輛的地下場所 B、可安放防空警報器的裝置
C、蓄水、儲糧設施 D、戰時可用於防空的地下室
17、國家(B)平時利用人民防空工程為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
A、禁止 B、鼓勵
C、控制 D、不主張
18、空襲警報是敵空襲兵器有明顯跡象進入本市上空時的一種警報信號,其發送方法是鳴放6秒,停6秒,反復(B)遍為一個周期,時間3分鍾。
A、10 B、15
C、20 D、30
19、開展防空防災教育的目的是使(D)增強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掌握人防知識和技能。
A、政府機關人員 B、企事業單位
C、城市居民 D、公民
20、民防是民事防護的簡稱,是民眾在政府和軍隊領導下,為抵禦戰爭災害、(C)所採取的防護行為。
A、自然災害 B、人為事故
C、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
21、人民防空主管部門應當依照規定對城市和(A)的人民防空建設進行監督檢查。
A、重要經濟目標 B、發展目標
C、建設規劃 D、安全情況
22、(D)戰時必須優先傳遞、發放防空警報信號。
A、電信系統 B、廣播系統
C、電視系統 D、通信、廣播、電視系統
23、群眾防空組織,平時應當協助防汛、防震等部門擔負(D)任務。
A、應急救援 B、經濟建設
C、抗洪救災 D、搶險救災
24、設置在有關單位的人民防空警報設施,由(D)維護管理,不得擅自拆除。
A、人防部門 B、所在社區
C、安裝單位 D、所在單位
25、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可以組織試鳴防空警報,並在試鳴的(A)日以前發布公告。
A、5 B、7
C、10 D、15
26、火災必須具備可燃物、(D)、火源等條件。
A、風 B、空氣
C、汽油 D、助燃物(如氧氣
D. 防洪常識及知識
防汛 汛期防止洪水成災的各項修守工作。如對堤防、閘、壩、鐵路、橋梁等進行的防守和險情搶修。防汛要本著「以防為主,防重於搶」的原則,把各項防汛工作做好,主要是:汛前檢查,報汛,組織搶險隊伍,物料准備和技術准備 防洪 研究洪水規律與洪災特點,並採取各種對策,以盡量減輕或防止洪水危害的一項水利工作。防洪工作的內容主要有:防洪規劃與建設,防洪設施的管理與運用,汛期防守與搶險,洪水預報與調度,災後工作等。還包括防凌工作。
澇災:由於本地降水過多,地面徑流不能及時排除,農田積水超過作物耐淹能力,造成農業減產的災害。造成農作物減產的原因是,積水深度過大,時間過長,使土壤中的空氣相繼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氣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難,並產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質,從而影響作物生長,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洪災:洪災是由於江、河、湖、庫水位猛漲,堤壩漫溢或潰決,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災害。澇災除對農業造成重大災害外,還會造成工業甚至生命財產的損失。
澇災與洪災的共同點是地表積水(或徑流)過多,區別是澇災因本地降水過多而造成,洪災則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
什麼是洪水?
洪水是一種峰高量大、水位急劇上漲的自然現象。洪水一般包括江河洪水、城市暴雨洪水、海濱河口的風暴潮洪水、山洪、凌汛等。
什麼是防洪規劃?
防洪規劃就是在研究流域洪水特性及其影響的基礎上,根據流域自然地理條件、社會經濟狀況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確定防洪標准,通過分析比較,合理選定防洪方案,從而確定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什麼是防洪調度?
防洪調度就是通過蓄、泄、滯、分等措施,人為改變天然洪水的時、空分布規律,以達到減免洪水災害的目的。
什麼是除澇標准?
除澇標準是指遇上多少年一遇暴雨,多少日雨量,在多少天內排除。它是設計排水系統的主要依據。
「厄爾尼諾」是什麼?
位於南緯4~14°的秘魯是世界上產魚的大國之一,這個國家的魚粉產量佔世界首位。這是由於秘魯沿海存在著一支旺盛的上升流,也就是說,在那一帶海區里,除水平流動的海流外,還有不斷地從海底深層向海面涌升上來的上升流,這種上升流能把海底豐富的磷酸鹽和其他營養鹽分帶到海洋上層,滋養著世界上著名的秘魯漁場。如果這支上升流減弱或是消失,這樣,臨近赤道區的暖流就會入侵,引起秘魯沿岸海域的水溫升高,這種現象大約隔幾年就會在聖誕節前後發生,當地居民把這種暖流的季節性南侵,由此引起的海面水溫升高的現象,稱為「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現象在一般年份,向南侵犯的范圍只能到達南緯幾度,待到來年3月,海面水溫又恢復常態,對長期生活在這里的魚類和鳥類沒有多大的影響。厄爾尼諾現象各年發生的狀況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年分暖水入侵的距離遠些,有的年分則近些。暖水入侵強盛時,可抵達南緯十幾度,這時秘魯沿岸水溫就會迅速增高,生活在這一海域里適應冷水環境的浮游生物和各種魚類,就會因環境的突變而大量死亡,與此同時,以魚為食的各種海鳥,也會因缺少食物大批死亡。
經多年觀測研究,發現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時,不僅對秘魯沿岸帶來災害,甚至影響到全球氣候的異常。每當厄爾尼諾現象嚴重時,常發現全球一些地區或是暴雨成災、洪水泛濫,而另外一些地區則是久旱無雨,農業歉收。科學家們把這種帶有全球性的氣候變異與厄爾尼諾現象緊密聯系起來,發現它們之間有著很緊密的關聯,全球氣候異常的前兆往往可以從上年或年初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狀況中找到。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對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機制也有了新的認識,對厄爾尼諾現象最初含義也發生了變化,現在只有發生在中、東赤道太平洋地區大范圍的海水溫度升高,通常要持續一年以上的增溫現象才稱為厄爾尼諾現象。
如何施行管涌的搶護
管涌的搶護原則
長江中下游地區搶護管涌險情的實踐經驗證明,處理管涌的原則應以制止涌水帶砂,而留有滲水出路。這樣既可使粉砂、細砂不再被破壞,又可以降低附近滲水壓力,使險情得以穩定。 值得警惕的是,管涌是堤防潰口的極為明顯和常見的原因,但對它的危險性仍有認識不足,措施不當,或麻痹蔬忽,貽誤時機的。如採取大圍井而搶築不及,或圍高井倒塌者都曾造成決堤災害,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損失。歷史的慘痛教訓必須牢記。
管涌的搶護方法
管涌固然是嚴重險情,我們只要提高警惕,慎重對等,及時處理,是可以搶護脫險的。下面介紹1954年以來搶護管涌的有效方法:
1.在冒水孔周圍,用土袋圍成低堰。孔內填反濾料,最好是按級配先填粗砂,再填瓜米石、碎石,最後填塊石(圖2)。 圖2 這樣可以有效地制止砂粒帶出,但由於涌水,粗 砂 往往填不進去,則可先填碎石、塊石,以殺涌水之勢,再按級配填築,略高於原在地面。如附近無適用石料,可以磚渣代替。如一次末能達到制止帶砂。可以清除部分上層粗填料,再按上述級配填築直到滲水暢流,無砂粒帶出為止。反濾料填好後,仍需注意防守,如發現填料下沉,可以繼續填塊石料,直到穩定為止(見右圖)。
2.同上述方法,但不築圍堰,直接填反濾料也可。
3.如因管涌,堤防基土流失過多,導致堤身裂縫下挫,是潰口性險情,應及時予以翻築加固。
4.搶護脫險後仍應加強防守,觀測周圍的變化和滲水流量與江水消長的關系,以供汛後處理作參考。
如何施行散浸的搶護
散浸的搶護原則
以「臨河截滲,背河導滲」,降低浸潤線,穩定堤身為原則。臨水坡用透水性小的粘土做外幫,可以減少滲到堤里去的水;背水坡用透水性大的砂石或柴草做反濾,可以使已經滲到堤里的水流出,而不帶走土粒,這樣可以降低浸潤線,穩定堤身。
散浸的搶護方法
發現散浸險情後,應查明發生原因和險情程度,如堤內坡出現散浸,但坡面只有輕微的窨潮或滲出少量清水,堤身穩定,險情並無發展,可以嚴密監視,暫不處理。如堤坡滲水嚴重或發生浸水集中沖刷現象,說明險情在逐漸發展,則需加以搶護。搶護方法以導滲為主。如外灘較寬,附近有黏土可取,險情又很嚴重,則需兼用外幫防滲,內坡導滲的方法,切忌在堤內坡用粘性土料做壓浸台。 汛前消滅隱患,對防止在汛期中發生散浸、跌窩和漏洞險情,亦是一項及其重要的工作。例如荊江大堤的白蟻隱患,修防部門就專門成立了滅蟻隊進行追探、抽槽、翻築,大大減輕了汛期中的散浸,跌窩和漏洞險情。
如何施行跌窩的搶護
跌窩的搶護原則
跌窩是局部陷落,以防止水流浸蝕繼續擴大,應及時予以翻填。又因它常伴隨漏洞而發生,故宜配合漏洞險情進行處理。
跌窩的搶護方法
將荊江大堤對於跌窩搶護的經驗作為處理跌窩的參考:
1.跌窩發生在堤頂附近內坡,跌窩內沒有漏洞,將坑內鬆土清除,用好土填實還原即可(圖1)。
2.跌窩發生在堤內坡,堤外面有漏洞口,漏水直通跌窩,應配合搶堵堤外坡漏洞以止住漏水,如果必須與外堵漏源同時進行搶救時,可將跌窩內鬆土清除,回填粗砂、瓜米石、磚渣、卵石等做成倒濾井,以制止漏水帶出泥土,穩定險情(圖2)。(汛後水落應隨即翻築跌窩,窩內漏洞可追趕翻築的應予追趕翻築,再將跌窩內鬆土清除,予以回填夯實。)
3.跌窩發生在堤外高灘或外坡上,堤內並發生有漏洞的,可先在外灘上築袋土圍堰高出水面,抽干圍堰內積水,沿跌窩部分進行翻挖,找出漏源,清除隱患後,予以回填(圖3)。
4.如跌窩發生在堤身單薄、堤面較窄的堤頂上,挖填前應加做外幫,以保證開挖時的安全。開挖時應先清除隱患,有漏洞的,要先將上口堵好,再回填夯實(圖4)。
5.如跌窩發生在外坡水下部分,可用袋土、棉絮等物將跌窩填實,再加做外幫(圖5)。
如何施行內脫坡的搶護
內脫坡的搶護原則
產生內脫坡的主要原因是滲水降低了堤坡土體的抗剪強度。所以搶護原則是首先消除已滑動的堤坡中的滲水,部分恢復滑動土體的抗剪強度,使堤坡穩定。再進行還坡加固。
內脫坡的搶護方法
搶護脫坡的基本方法是開溝導滲,填塘固基,加土還坡,外幫截滲。同時結合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分別用不同方法加以處理。 在這里應當指出,有些地方採用打樁方法搶救脫坡,是不妥當的。它不但不能抵抗滑坡土體所產生的巨大推力,反而容易促使滑坡發展。因此,我們不主張用打樁方法搶救脫坡。現將幾種常用效果顯著的搶救方法列述如下:
1.透水土撐(圖1)
應用范圍:
若脫坡堤段,范圍較大,可沿脫坡堤段做若干透水性土撐。具體尺寸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這種方法在1954年荊江分洪區圍堤、荊江大堤和武漢市堤防都是行之有效的。
施工方法:
①在築土撐部位,將脫坡鬆土削成斜坡後挖溝,在溝內放置濾水材料,如砂石、磚渣、蘆葦等。 ②若堤基不好,土撐坡腳要拋石或用袋土固腳,但應注意不要將溝內滲水阻塞。 ③土撐寬度要看水情、險情與取土難易而定。一般寬度5~8米,坡比1:5,撐頂高度一般在洪水位以下0.5-1.0米。 ④填土要打碎,硪實。
2.透水壓浸台(圖2)
應用范圍:
堤防斷面不足,脫坡嚴重,附近有土可取,缺乏砂石之處。
施工方法:
①做法與透水土撐相同。但在布置上透水壓浸台是全面修築,而透水土撐是分段修築。 ②見散浸節透水壓浸台的施工方法。
3.外幫
內脫坡嚴重,范圍又較廣,在堤內搶築透水壓浸台、開溝導滲等工程,需要時間。如有外灘,在搶護內坡的同時,可在外坡加做黏土外幫,以減少滲水,緩和險情,便於爭取時間,完成內坡搶護工作。
4.各種搶護方法配合運用
如內坡大范圍內滲水嚴重,同時發生漏洞、脫坡等險情,情況復雜緊急時,不能用單純的一種搶護措施來解決,應研究選擇幾種適合險情、堤情的搶救方法配合運用,同時要做到胸中有數、情況明、決心大。1954年汛期搶險經驗證明,這樣多種方法同時配合運用,都是有效而成功的。例如: 荊江大堤金拖段董家拐內脫坡特險,就是採用了開溝導滲、用土袋及散土搶築外幫防滲、填塘固基及加做土撐、在排淤固基阻止滑挫的基礎上,連接土撐加土還坡、在渾水漏洞處,做圍井填反濾料,並在外坡加長外幫等措施,安全脫險,取得了成功。 武漢市武青堤的大脫坡,就是採用了用袋土搶做外幫、在堤內坡腳水塘中用塊石拋壓固腳,或用干土擠淤、用蘆柴和砂石在內坡做導滲溝、濾水還坡。結果也完全獲得了勝利。
如何施行漏洞的搶護
漏洞的搶護原則
由於漏洞一般在迎水坡有洞口,所以搶護應以外堵為主,視情況在堤內出口用倒濾井為輔,或兩者兼施的原則。 處理漏洞絕對不能採用在漏洞出口打樁,或填土封壓的辦法。這樣做只會促使險情的擴大惡化。在堤內漏洞出口處圍井蓄水以平衡水壓,理論上固然可行,但如出口發生在堤坡下部或堤腳附近,如靠圍井蓄水平衡水壓,勢必圍井高大,一時難以築成,而且井體單薄,蓄水後倒塌,則更促使險情突然惡化。這些情況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漏洞的搶護方法
1.堤外堵塞(圖1) 對漏洞的搶護,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外堵漏源。但要堵塞洞口,必須先探明洞口的位置和它的大小、多少。尋找洞口的方法可用輕浮物撒在堤外水面,這樣可以發現水面漩渦找到洞口。或潛水摸探。但為了安全,潛水摸洞人員必須用繩索系著,以免被水流吸進洞內。找到洞口後,應即堵塞。洞小的可先用鐵鍋扣住,或用棉衣、棉絮等將洞口堵住;洞口較大或周圍有幾個洞的可以用棉被張開順堤坡拖下蓋住洞口;如漏洞系漏口或陰溝,可以先用布袋裝土,任其吸進,再用木楔包以棉絮塞緊洞口,覆以棉絮。按上面方法將洞口堵住後,然後再壓土袋,澆土做外幫,高出水面。
如堤外無明顯洞口,也可以用含水量較高的粘土順坡拋填,這樣做可以減少滲水浸入。
外堵漏洞切忌亂拋塊石土袋,以免架空,增加堵塞漏洞的困難。
2.做倒濾井
在堤外堵塞的同時,堤內漏洞也要做到井。特別是漏洞發生在堤腳平地,出現渾水兼帶有粉砂、細砂之類,一時難於判明是漏洞還是管涌的情況下,更必須按搶護管涌填做倒濾井的辦法來處理。只要倒濾層保住堤身的填土不流失,險情也就能穩定下來了。
3.開巷斷截(抽槽翻築)(圖2)
開巷斷截是較徹底但也是最危險的辦法。只有在萬不得已,而且具備充分和必要的條件(如堤身面寬,堤身大,人力器材足夠等)的情況下,才能採取這個辦法。最好是能夠在水位稍退的汛隙,突擊進行,水位過高時不宜進行。施工時必須高度集中力量,加倍注意填築質量。
開巷是在堤頂挖槽,深到漏洞以下,其抽槽寬度以能適合開挖工作的最低寬度為限,尤以開深槽更要謹慎從事(圖2)。
E. 防洪常識知多少
防汛 汛期防止洪水成災的各項修守工作。如對堤防、閘、壩、鐵路、橋梁等進行的防守和險情搶修。防汛要本著「以防為主,防重於搶」的原則,把各項防汛工作做好,主要是:汛前檢查,報汛,組織搶險隊伍,物料准備和技術准備 防洪 研究洪水規律與洪災特點,並採取各種對策,以盡量減輕或防止洪水危害的一項水利工作。防洪工作的內容主要有:防洪規劃與建設,防洪設施的管理與運用,汛期防守與搶險,洪水預報與調度,災後工作等。還包括防凌工作。
澇災:由於本地降水過多,地面徑流不能及時排除,農田積水超過作物耐淹能力,造成農業減產的災害。造成農作物減產的原因是,積水深度過大,時間過長,使土壤中的空氣相繼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氣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難,並產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質,從而影響作物生長,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洪災:洪災是由於江、河、湖、庫水位猛漲,堤壩漫溢或潰決,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災害。澇災除對農業造成重大災害外,還會造成工業甚至生命財產的損失。
澇災與洪災的共同點是地表積水(或徑流)過多,區別是澇災因本地降水過多而造成,洪災則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
什麼是洪水?
洪水是一種峰高量大、水位急劇上漲的自然現象。洪水一般包括江河洪水、城市暴雨洪水、海濱河口的風暴潮洪水、山洪、凌汛等。
什麼是防洪規劃?
防洪規劃就是在研究流域洪水特性及其影響的基礎上,根據流域自然地理條件、社會經濟狀況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確定防洪標准,通過分析比較,合理選定防洪方案,從而確定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什麼是防洪調度?
防洪調度就是通過蓄、泄、滯、分等措施,人為改變天然洪水的時、空分布規律,以達到減免洪水災害的目的。
什麼是除澇標准?
除澇標準是指遇上多少年一遇暴雨,多少日雨量,在多少天內排除。它是設計排水系統的主要依據。
「厄爾尼諾」是什麼?
位於南緯4~14°的秘魯是世界上產魚的大國之一,這個國家的魚粉產量佔世界首位。這是由於秘魯沿海存在著一支旺盛的上升流,也就是說,在那一帶海區里,除水平流動的海流外,還有不斷地從海底深層向海面涌升上來的上升流,這種上升流能把海底豐富的磷酸鹽和其他營養鹽分帶到海洋上層,滋養著世界上著名的秘魯漁場。如果這支上升流減弱或是消失,這樣,臨近赤道區的暖流就會入侵,引起秘魯沿岸海域的水溫升高,這種現象大約隔幾年就會在聖誕節前後發生,當地居民把這種暖流的季節性南侵,由此引起的海面水溫升高的現象,稱為「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現象在一般年份,向南侵犯的范圍只能到達南緯幾度,待到來年3月,海面水溫又恢復常態,對長期生活在這里的魚類和鳥類沒有多大的影響。厄爾尼諾現象各年發生的狀況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年分暖水入侵的距離遠些,有的年分則近些。暖水入侵強盛時,可抵達南緯十幾度,這時秘魯沿岸水溫就會迅速增高,生活在這一海域里適應冷水環境的浮游生物和各種魚類,就會因環境的突變而大量死亡,與此同時,以魚為食的各種海鳥,也會因缺少食物大批死亡。
經多年觀測研究,發現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時,不僅對秘魯沿岸帶來災害,甚至影響到全球氣候的異常。每當厄爾尼諾現象嚴重時,常發現全球一些地區或是暴雨成災、洪水泛濫,而另外一些地區則是久旱無雨,農業歉收。科學家們把這種帶有全球性的氣候變異與厄爾尼諾現象緊密聯系起來,發現它們之間有著很緊密的關聯,全球氣候異常的前兆往往可以從上年或年初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狀況中找到。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對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機制也有了新的認識,對厄爾尼諾現象最初含義也發生了變化,現在只有發生在中、東赤道太平洋地區大范圍的海水溫度升高,通常要持續一年以上的增溫現象才稱為厄爾尼諾現象。
如何施行管涌的搶護
管涌的搶護原則
長江中下游地區搶護管涌險情的實踐經驗證明,處理管涌的原則應以制止涌水帶砂,而留有滲水出路。這樣既可使粉砂、細砂不再被破壞,又可以降低附近滲水壓力,使險情得以穩定。 值得警惕的是,管涌是堤防潰口的極為明顯和常見的原因,但對它的危險性仍有認識不足,措施不當,或麻痹蔬忽,貽誤時機的。如採取大圍井而搶築不及,或圍高井倒塌者都曾造成決堤災害,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損失。歷史的慘痛教訓必須牢記。
管涌的搶護方法
管涌固然是嚴重險情,我們只要提高警惕,慎重對等,及時處理,是可以搶護脫險的。下面介紹1954年以來搶護管涌的有效方法:
1.在冒水孔周圍,用土袋圍成低堰。孔內填反濾料,最好是按級配先填粗砂,再填瓜米石、碎石,最後填塊石。可以有效地制止砂粒帶出,但由於涌水,粗 砂 往往填不進去,則可先填碎石、塊石,以殺涌水之勢,再按級配填築,略高於原在地面。如附近無適用石料,可以磚渣代替。如一次末能達到制止帶砂。可以清除部分上層粗填料,再按上述級配填築直到滲水暢流,無砂粒帶出為止。反濾料填好後,仍需注意防守,如發現填料下沉,可以繼續填塊石料,直到穩定為止。
2.同上述方法,但不築圍堰,直接填反濾料也可。
3.如因管涌,堤防基土流失過多,導致堤身裂縫下挫,是潰口性險情,應及時予以翻築加固。
4.搶護脫險後仍應加強防守,觀測周圍的變化和滲水流量與江水消長的關系,以供汛後處理作參考。
如何施行散浸的搶護
散浸的搶護原則
以「臨河截滲,背河導滲」,降低浸潤線,穩定堤身為原則。臨水坡用透水性小的粘土做外幫,可以減少滲到堤里去的水;背水坡用透水性大的砂石或柴草做反濾,可以使已經滲到堤里的水流出,而不帶走土粒,這樣可以降低浸潤線,穩定堤身。
散浸的搶護方法
發現散浸險情後,應查明發生原因和險情程度,如堤內坡出現散浸,但坡面只有輕微的窨潮或滲出少量清水,堤身穩定,險情並無發展,可以嚴密監視,暫不處理。如堤坡滲水嚴重或發生浸水集中沖刷現象,說明險情在逐漸發展,則需加以搶護。搶護方法以導滲為主。如外灘較寬,附近有黏土可取,險情又很嚴重,則需兼用外幫防滲,內坡導滲的方法,切忌在堤內坡用粘性土料做壓浸台。 汛前消滅隱患,對防止在汛期中發生散浸、跌窩和漏洞險情,亦是一項及其重要的工作。例如荊江大堤的白蟻隱患,修防部門就專門成立了滅蟻隊進行追探、抽槽、翻築,大大減輕了汛期中的散浸,跌窩和漏洞險情。
如何施行跌窩的搶護
跌窩的搶護原則
跌窩是局部陷落,以防止水流浸蝕繼續擴大,應及時予以翻填。又因它常伴隨漏洞而發生,故宜配合漏洞險情進行處理。
跌窩的搶護方法
將荊江大堤對於跌窩搶護的經驗作為處理跌窩的參考:
1.跌窩發生在堤頂附近內坡,跌窩內沒有漏洞,將坑內鬆土清除,用好土填實還原即可(圖1)。
2.跌窩發生在堤內坡,堤外面有漏洞口,漏水直通跌窩,應配合搶堵堤外坡漏洞以止住漏水,如果必須與外堵漏源同時進行搶救時,可將跌窩內鬆土清除,回填粗砂、瓜米石、磚渣、卵石等做成倒濾井,以制止漏水帶出泥土,穩定險情。(汛後水落應隨即翻築跌窩,窩內漏洞可追趕翻築的應予追趕翻築,再將跌窩內鬆土清除,予以回填夯實。)
3.跌窩發生在堤外高灘或外坡上,堤內並發生有漏洞的,可先在外灘上築袋土圍堰高出水面,抽干圍堰內積水,沿跌窩部分進行翻挖,找出漏源,清除隱患後,予以回填。
4.如跌窩發生在堤身單薄、堤面較窄的堤頂上,挖填前應加做外幫,以保證開挖時的安全。開挖時應先清除隱患,有漏洞的,要先將上口堵好,再回填夯實。
5.如跌窩發生在外坡水下部分,可用袋土、棉絮等物將跌窩填實,再加做外幫。
如何施行內脫坡的搶護
內脫坡的搶護原則
產生內脫坡的主要原因是滲水降低了堤坡土體的抗剪強度。所以搶護原則是首先消除已滑動的堤坡中的滲水,部分恢復滑動土體的抗剪強度,使堤坡穩定。再進行還坡加固。
內脫坡的搶護方法
搶護脫坡的基本方法是開溝導滲,填塘固基,加土還坡,外幫截滲。同時結合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分別用不同方法加以處理。 在這里應當指出,有些地方採用打樁方法搶救脫坡,是不妥當的。它不但不能抵抗滑坡土體所產生的巨大推力,反而容易促使滑坡發展。因此,我們不主張用打樁方法搶救脫坡。現將幾種常用效果顯著的搶救方法列述如下:
1.透水土撐
應用范圍:
若脫坡堤段,范圍較大,可沿脫坡堤段做若干透水性土撐。具體尺寸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這種方法在1954年荊江分洪區圍堤、荊江大堤和武漢市堤防都是行之有效的。
施工方法:
①在築土撐部位,將脫坡鬆土削成斜坡後挖溝,在溝內放置濾水材料,如砂石、磚渣、蘆葦等。 ②若堤基不好,土撐坡腳要拋石或用袋土固腳,但應注意不要將溝內滲水阻塞。 ③土撐寬度要看水情、險情與取土難易而定。一般寬度5~8米,坡比1:5,撐頂高度一般在洪水位以下0.5-1.0米。 ④填土要打碎,硪實。
2.透水壓浸台
應用范圍:
堤防斷面不足,脫坡嚴重,附近有土可取,缺乏砂石之處。
施工方法:
①做法與透水土撐相同。但在布置上透水壓浸台是全面修築,而透水土撐是分段修築。 ②見散浸節透水壓浸台的施工方法。
3.外幫
內脫坡嚴重,范圍又較廣,在堤內搶築透水壓浸台、開溝導滲等工程,需要時間。如有外灘,在搶護內坡的同時,可在外坡加做黏土外幫,以減少滲水,緩和險情,便於爭取時間,完成內坡搶護工作。
4.各種搶護方法配合運用
如內坡大范圍內滲水嚴重,同時發生漏洞、脫坡等險情,情況復雜緊急時,不能用單純的一種搶護措施來解決,應研究選擇幾種適合險情、堤情的搶救方法配合運用,同時要做到胸中有數、情況明、決心大。1954年汛期搶險經驗證明,這樣多種方法同時配合運用,都是有效而成功的。例如: 荊江大堤金拖段董家拐內脫坡特險,就是採用了開溝導滲、用土袋及散土搶築外幫防滲、填塘固基及加做土撐、在排淤固基阻止滑挫的基礎上,連接土撐加土還坡、在渾水漏洞處,做圍井填反濾料,並在外坡加長外幫等措施,安全脫險,取得了成功。 武漢市武青堤的大脫坡,就是採用了用袋土搶做外幫、在堤內坡腳水塘中用塊石拋壓固腳,或用干土擠淤、用蘆柴和砂石在內坡做導滲溝、濾水還坡。結果也完全獲得了勝利。
如何施行漏洞的搶護
漏洞的搶護原則
由於漏洞一般在迎水坡有洞口,所以搶護應以外堵為主,視情況在堤內出口用倒濾井為輔,或兩者兼施的原則。 處理漏洞絕對不能採用在漏洞出口打樁,或填土封壓的辦法。這樣做只會促使險情的擴大惡化。在堤內漏洞出口處圍井蓄水以平衡水壓,理論上固然可行,但如出口發生在堤坡下部或堤腳附近,如靠圍井蓄水平衡水壓,勢必圍井高大,一時難以築成,而且井體單薄,蓄水後倒塌,則更促使險情突然惡化。這些情況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漏洞的搶護方法
1.堤外堵塞 對漏洞的搶護,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外堵漏源。但要堵塞洞口,必須先探明洞口的位置和它的大小、多少。尋找洞口的方法可用輕浮物撒在堤外水面,這樣可以發現水面漩渦找到洞口。或潛水摸探。但為了安全,潛水摸洞人員必須用繩索系著,以免被水流吸進洞內。找到洞口後,應即堵塞。洞小的可先用鐵鍋扣住,或用棉衣、棉絮等將洞口堵住;洞口較大或周圍有幾個洞的可以用棉被張開順堤坡拖下蓋住洞口;如漏洞系漏口或陰溝,可以先用布袋裝土,任其吸進,再用木楔包以棉絮塞緊洞口,覆以棉絮。按上面方法將洞口堵住後,然後再壓土袋,澆土做外幫,高出水面。
如堤外無明顯洞口,也可以用含水量較高的粘土順坡拋填,這樣做可以減少滲水浸入。
外堵漏洞切忌亂拋塊石土袋,以免架空,增加堵塞漏洞的困難。
2.做倒濾井
在堤外堵塞的同時,堤內漏洞也要做到井。特別是漏洞發生在堤腳平地,出現渾水兼帶有粉砂、細砂之類,一時難於判明是漏洞還是管涌的情況下,更必須按搶護管涌填做倒濾井的辦法來處理。只要倒濾層保住堤身的填土不流失,險情也就能穩定下來了。
3.開巷斷截(抽槽翻築)
開巷斷截是較徹底但也是最危險的辦法。只有在萬不得已,而且具備充分和必要的條件(如堤身面寬,堤身大,人力器材足夠等)的情況下,才能採取這個辦法。最好是能夠在水位稍退的汛隙,突擊進行,水位過高時不宜進行。施工時必須高度集中力量,加倍注意填築質量。
開巷是在堤頂挖槽,深到漏洞以下,其抽槽寬度以能適合開挖工作的最低寬度為限,尤以開深槽更要謹慎從事
F. 防汛、防溺水、交通安全知識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內容:
1,交通指示燈
2,馬路上的安全
3,各行其道
防溺水:
1,不野遊
2,游泳館的安全
G. 有關於汛期的知識
汛期是一個水利名詞,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規律顯著上漲的時期。「汛」就是水盛的樣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河流徑流的變化,主要取決於河流的補給條件,我國河流的補給來源有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而以雨水補給為主要,有的河流冰雪融水能夠形成春汛,但是一般不會成災。 各地由於降雨時間的差異,汛期並不一致。長江以南的河流,在初夏就能夠形成水災。 在中東部地區,在雨量集中的七八月份,容易引發洪災。 「凌汛」是北方河流春季解凍時,在特殊地理環境下的一種現象。有的北方河流,某些區段的流向是由南向北,如黃河河套的甘肅寧夏到內蒙古段和黑龍江的一些區段,春季解凍時,上游先解凍,浮冰順水而下,而下游尚未解凍,造成浮冰堵塞,引起水位上漲,而且浮冰切割堤岸,更容易穿堤造成水災。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現在經常採用爆破方法排出險情。 我國的北方河流,受到凌汛威脅的主要是黃河和黑龍江,黃河的凌汛是在3月,黑龍江晚一些。 每年5月1日~10月20日是汛期,上海地區在汛期降雨明顯比其它月份多,故江河水位比冬天要高,但上海地區江河水位受潮汐影響較大,每年5~10月由於日、月引潮力大,高潮位高,故習慣上我們把5~10月稱汛期(上海地區一般3月下旬起就有可能出現暴雨,到10月下旬暴雨消失)。
根據洪水發生的季節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為4種汛期: (1)夏季暴雨為主產生的漲水期稱為伏汛期; 汛期
(2)秋季暴雨(或強連陰雨)為主產生的漲水期稱為秋汛期; (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凍引起的漲水期稱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凍冰蓋融化為主產生的漲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進入雨季產生的漲水期稱為春汛期。在黃河上,由於上游開河的凌洪傳到下游,正值桃花盛開的季節,故又稱春汛期為桃汛期。因為伏汛期和秋汛期緊接,又都極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稱為伏秋大汛期,通常簡稱為汛期。中國多數江河的暴雨洪水發生在伏秋大汛期,暴雨洪水的季節性與雨帶南北移動和台風頻繁活動有密切關系,所以各地區汛期的起止時間不一樣。汛期(主要指伏秋大汛)起止時間的劃分,一般用該時段洪水發生的頻率來反映。以超過年最大洪峰流量多年平均值的洪水稱為「大洪水」。汛期時段的確定,是要保證90%以上的「大洪水」出現在所劃定的時段內;主汛期則以控制80%以上的「大洪水」來確定時段。例如:江南地區4~9月是汛期,5~6月是主汛期;珠江4月中旬至9月為汛期,其中4~6月為前汛期,7~9月為後汛期,5~6月是主汛期;長江5月至10月中旬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淮河6~9月為汛期,7~8月是主汛期;黃河7~10月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海河7~8月為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主汛期;松花江7~9月為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主汛期。分析表明,中國各地汛期開始時間隨雨帶的變化自南向北逐步推遲,而汛期的長度則自南向北逐漸縮短;珠江、錢塘江、甌江和黃河、漢水、嘉陵江等有明顯的雙汛期,前者分前汛期和後汛期,後者分伏汛期和秋汛期;7~8月是全國大洪水出現頻率最高的時間。 世界各地汛期各不一樣,例如非洲的尼羅河每年的7~10月為汛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2~5月為汛期,南美洲的亞以遜河6~7月為汛期。 另外,由於暴雨比洪水超前,加上防汛工作的需要,政府部門規定的汛期一般要比自然汛期時間長一些。如政府部門規定珠江汛期起止時間為4月1日~9月30日,長江為5月1日~10月31日,黃河為7月1日~10月31日,松花江為6月1日~9月30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