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混凝土的所有知識。
關於混凝土方面的知識2008-09-03 22:22:41|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簽: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
一、混凝土的分類
混凝土是指用膠凝材料將粗細骨料膠結成整體的復合固體材料的總稱。混凝土的種類很多,分類方法也很多。按膠凝材料的品種分類:
通常根據主要膠凝材料的品種,並以其名稱命名,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硅酸鹽混凝土、瀝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等。有時也以加入的特種改性材料命名,如水泥混凝土中摻入鋼纖維時,稱為鋼纖維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中摻大量粉煤灰時則稱為粉煤灰混凝土等等。
二、普通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是指以水泥為膠凝材料,砂子和石子為骨料,經加水攪拌、澆築成型、凝結固化成具有一定強度的「人工石材」,即水泥混凝土,是目前工程上最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品種。「混凝土」一詞通常可簡作「砼」。
(一)普通混凝土的主要優點
1. 原材料來源豐富。混凝土中約70%以上的材料是砂石料,屬地方性材料,可就地取材,避免遠距離運輸,因而價格低廉。
2. 施工方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可塑性,可根據工程需要澆築成各種形狀尺寸的構件及構築物。既可現場澆築成型,也可預制。
3. 性能可根據需要設計調整。通過調整各組成材料的品種和數量,特別是摻入不同外加劑和摻合料,可獲得不同施工和易性、強度、耐久性或具有特殊性能的混凝土,滿足工程上的不同要求。
4. 抗壓強度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一般在7.5~60MPa之間。當摻入高效減水劑和摻合料時,強度可達100MPa以上。而且,混凝土與鋼筋具有良好的匹配性,澆築成鋼筋混凝土後,可以有效地改善抗拉強度低的缺陷,使混凝土能夠應用於各種結構部位。
5. 耐久性好。原材料選擇正確、配比合理、施工養護良好的混凝土具有優異的抗滲性、抗凍性和耐腐蝕性能,且對鋼筋有保護作用,可保持混凝土結構長期使用性能穩定。
(二)普通混凝土存在的主要缺點
1. 自重大。1m3混凝土重約2400kg,故結構物自重較大,導致地基處理費用增加。
2. 抗拉強度低,抗裂性差。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一般只有抗壓強度的1/10~1/20,易開裂。
3. 收縮變形大。水泥水化凝結硬化引起的自身收縮和乾燥收縮達500×10-6m/m以上,易產生混凝土收縮裂縫。
(三)普通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1. 滿足便於攪拌、運輸和澆搗密實的施工和易性。
2. 滿足設計要求的強度等級。
3. 滿足工程所處環境條件所必需的耐久性。
4. 滿足上述三項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水泥用量,節約成本,即經濟合理性。
為了滿足上述四項基本要求,就必須研究原材料性能,研究影響混凝土和易性、強度、耐久性、變形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配合比設計原理、混凝土質量波動規律以及相關的檢驗評定標准等等。這也是本章的重點和緊緊圍繞的中心。
混凝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組成材料的性能。因此必須根據工程性質、設計要求和施工現場條件合理選擇原料的品種、質量和用量。要做到合理選擇原材料,則首先必須了解組成材料的性質、作用原理和質量要求。
一、水泥
加水拌和成塑性漿體,能膠結砂石等適當材料,並能在空氣和水中硬化的粉狀水硬性膠凝材料,稱作水泥。水泥是當代最重要的建築材料之一,其品種正日益增多。按水泥的用途及性能,分為通用水泥、專用水泥和特性水泥三類;具體的名稱中,都須註明所含的水硬性礦物、混合材料、用途和主要特性等有關內容。
(一) 水泥的種類
以適當成分的生料,燒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鈣為主要成分的硅酸鹽水泥熟料,加入占水泥成品質量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爐礦渣,適量石膏,磨細製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硅酸鹽水泥。不摻混合材料的,稱I型硅酸鹽水泥,代號P.I ;摻加混合型硅酸鹽水泥材料的,稱II 型,代號P. II 。
國內目前用的最多的水泥品種是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和材的產量為5%~15%,代號為P.O。此外還有礦渣硅酸鹽水泥(P.S),粉煤灰硅酸鹽水泥(P.F),復合硅酸鹽水泥(P.C)等。
(二)水泥的強度等級
目前常用的水泥的等級有32.5,42,5,52.5。這些代表水泥在28天時候的強度分別為32.5MPa,42.5MPa和52.5MPa。
二、細骨料
公稱粒徑在0.15~5.0mm之間的骨料稱為細骨料,亦即砂。常用的細骨料有河砂、海砂、山砂和機制砂(有時也稱為人工砂、加工砂)等。一般不能採用海砂。
砂的評定指標:粗細程度與顆粒級配。
砂的粗細程度是指不同粒徑的砂粒混合體平均粒徑大小。通常用細度模數(Mx)表示,其值並不等於平均粒徑,但能較准確反映砂的粗細程度。細度模數Mx越大,表示砂越粗,單位重量總表面積(或比表面積)越小;Mx越小,則砂比表面積越大。
砂的顆粒級配是指不同粒徑的砂粒搭配比例。良好的級配指粗顆粒的空隙恰好由中顆粒填充,中顆粒的空隙恰好由細顆粒填充,如此逐級填充(如圖4-1所示)使砂形成最密緻的堆積狀態,空隙率達到最小值,堆積密度達最大值。這樣可達到節約水泥,提高混凝土綜合性能的目標。因此,砂顆粒級配反映空隙率大小。
三、粗骨料
顆粒粒徑大於5mm的骨料為粗骨料。混凝土工程中常用的有碎石和卵石兩大類。碎石為岩石(有時採用大塊卵石,稱為碎卵石)經破碎、篩分而得;卵石多為自然形成的河卵石經篩分而得。
粗骨料的主要技術指標有:
1. 有害雜質。與細骨料中的有害雜質一樣,主要有粘土、硫化物及硫酸鹽、有機物
2. 顆粒形態及表面特徵。粗骨料的顆粒形狀以近立方體或近球狀體為最佳,但在岩石破碎生產碎石的過程中往往產生一定量的針、片狀,使骨料的空隙率增大,並降低混凝土的強度,特別是抗折強度。
3. 粗骨料最大粒徑。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公稱粒級上限稱為最大粒徑。骨料粒徑越大,其表面積越小,通常空隙率也相應減小,因此所需的水泥漿或砂漿數量也可相應減少,有利於節約水泥、降低成本,並改善混凝土性能。所以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盡量選得較大粒徑的骨料。
4. 粗骨料的顆粒級配。石子的粒級分為連續粒級和單位級兩種。連續粒級指5mm以上至最大粒徑Dmmax,各粒級均佔一定比例,且在一定范圍內。單粒級指從1/2最大粒徑開始至Dmax。單粒級用於組成具有要求級配的連續粒級,也可與連續粒級混合使用,以改善級配或配成較大密實度的連續粒級。單粒級一般不宜單獨用來配製混凝土,如必須單獨使用,則應作技術經濟分析,並通過試驗證明不發生離析或影響混凝土的質量。
5. 粗骨料的強度。碎石和卵石的強度可用岩石的抗壓強度或壓碎值指標兩種方法表示。抗壓強度越大,代表粗骨料的強度越高;壓碎值越小,表示石子強度越高,反之亦然。
四、拌合用水
凡符合國家標準的生活飲用水,均可拌制各種混凝土。海水可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宜拌制有飾面要求的素混凝土,更不得拌制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
㈡ 混凝土的各種知識。
我國規范採用(混凝土28d的軸心抗壓、軸心抗拉)強度作為混凝土各種力學指標的代表值。
㈢ 關於混凝土的知識
混凝土,簡稱為「砼(tóng)」: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骨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內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容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骨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
㈣ 想學習下混凝土方面的知識,有什麼好的資料推薦謝謝!
如果想了解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成分等知識可以查閱《建築工程材料專》、《土木工程材料屬》等資料;
如果想了解混凝土的力學性能、有關設計計算的知識可以查閱《建築結構》、《混凝土結構設計》、《注冊結構師》等資料
另外關於建築方面的知識在《施工技術》這本雜志中比較多,但是內容較深,對初學者來說較難。
㈤ 混凝土常識
(一)混凝土組成
混凝土的組成材料主要有水泥、細骨料(砂)、粗骨料(石子)和水。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也可在混凝土拌合時或施工中加入小於水泥質量5%的外加劑。
1.水泥的性質及其品種選用要求
(1)水泥的性質
水泥是水硬性膠凝材料,它不僅能在空氣中凝結硬化和保持強度,而且也能在水中繼續硬化並長期保持和繼續提高其強度。混凝土強度的產生,主要是水泥硬化的結果。同時水泥的價格又是混凝土組成材料最貴的。因此,合理使用水泥,對保證工程質量和降低成本都非常重要,應根據工程性質、施工工藝和條件選擇水泥品種。
硅酸鹽類水泥是水泥膠凝材料中應用最普遍、強度較高、生產量較多的一類。這類水泥包括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快硬硅酸鹽水泥、硅酸鹽大壩水泥等。建築工程廣泛使用前5種水泥。
(2)水泥品種選用要求
1)選用水泥標號(軟練標號)時,應以能達到要求的混凝土標號並能盡量減少混凝土的收縮和節約水泥為原則。在不使用外加劑、高強振搗、特殊養護等特殊措施時,選用的水泥標號應為混凝土標號的1.5~2倍,且不宜低於425號。
2)水泥應符合現行水泥標準的規定要求,必須有製造廠的試驗報告單、質量檢驗單、出廠證等證明文件,並按其品種、標號和試驗編號等進行檢查驗收。工地領用水泥時必須進行核對,避免差錯。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標號不明或出廠日期超過3個月時,應按不同情況分別取樣檢驗,並按檢驗結果合理使用。
3)袋裝水泥在儲運時應妥善保管,防雨、防潮,堆放在距離地面一定高度的堆架上。堆放高度不宜超過12袋。不同標號品種、廠家和出廠日期的水泥應分別堆放.以便分別使用和按出廠日期的先後順序使用。袋裝水泥在儲運堆放過程中,嚴禁拋摔和損壞包裝袋。散裝水泥的貯存.應設置專用的水泥罐或斗倉。
4)已受潮的水泥或不同標號、品種混雜的水泥,不得用於配製鑽孔樁混凝土,也不得在一根樁內,使用不同標號品種和廠家的水泥配製樁身混凝土。
2.粗骨料、細骨料
骨料是指混凝土中摻入的砂、石材料,又稱集料。按其粒徑的不同,可分為粗骨料和細骨料。一般把粒徑為0.15~5mm的砂稱為細骨料;把粒徑大於5mm的石子稱為粗骨料。粗骨料有卵石和碎石,細骨料按產源的不同,有河砂、山砂和海砂,通常多用河砂。
骨料約占混凝土體積的3/4以上,它的材質和級配對混凝土的強度、穩定性和耐久性影響很大。
(1)對粗骨料的要求
1)粗骨料宜選用堅硬卵礫石和碎石,其規格應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曾受礦化水,特別是酸水侵蝕過的石灰岩碎石。水下混凝土應優先採用符合要求的碎石做粗骨料。
2)石料中泥土雜物含量超過規定,應過篩並用水沖洗以除去泥土雜物,若混入煤渣、白灰、碎磚或煅燒過的石塊等難以篩洗的雜物,則禁止使用。石料在運輸過程中應保持干凈,不使混入泥土雜物;碎石中也不宜含有石粉。
3)樁身鋼筋混凝土石料一般採用粒徑為20~40mm,最大粒徑不得大於導管內徑的1/8~1/6和鋼筋最小凈距的1/3;用於素混凝土的石料粒徑不宜大於50mm,最大粒徑不得大於導管內徑的1/5~1/4。
4)石料的級配應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石料規格不符合級配要求時,可通過試驗摻加另一種規格的石料,使之符合設計要求。
5)每批石料進場,應有檢驗報告單以檢查石料是否符合要求。現場石料應堆放於干凈之處,不使泥土雜物混入。
(2)對細骨料的要求
1)細骨料應選用級配合理、質地堅硬、顆粒潔凈的天然中、粗河砂。
2)每批砂料進場應有檢驗報告單,以檢查砂料是否符合要求。如砂中泥土雜物含量超過要求時,可過篩並用水沖洗後使用。
3.拌合水
拌制混凝土用水應符合下列規定:
1)水中不含有影響水泥正常凝結硬化的有害雜質,不得含有油脂、糖類及游離酸等。
2)污水、pH值小於4的酸性水和含硫酸根
3)鋼筋混凝土灌注樁不得用海水拌制混凝土。
4)拌制混凝土前,應對拌合用水進行水質分析檢驗,並進行拌合試驗。使用供飲用的自來水或清潔的天然水做拌合用水,可免做試驗。
4.混凝土外加劑
在混凝土中摻入少量有機或無機化合物,從而改善或賦予混凝土某些性能。這些外摻物稱為混凝土外加劑。混凝土中摻入適量外摻劑,能改善混凝土的工藝性能,加速工程進度及節約水泥用量。
混凝土中摻入外摻劑,必須先經過試驗,以確定外摻劑使用種類、摻入量和摻入程序。外摻劑的試驗及現場使用,應有專人負責掌握,精確稱量,做好記錄。
(1)外加劑的種類與常用外摻劑
按外加劑的用途來分,一般可分成以下幾類:
1)減水劑。是指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條件下,加入其後能減少拌合用水量的一種外加劑,如木質素磺酸鹽、多環芳基磺酸鹽、多羥基碳水化合物等。
2)調凝劑。是指調節混凝土凝結時間的一種外加劑,如羥基碳水化合物、各種無機酸鹽類等。
3)早強劑。是指加速混凝土早期強度發展的一種外加劑,如各種可溶性氯化物、硫酸鈉與其他化學物質復合物等。
4)引氣劑。是指在攪拌混凝土過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勻分布、穩定而封閉的微小氣泡的一種外加劑,如各種樹脂酸鹽、蛋白性物質鹽、油脂衍生物、松香熱聚物等。
5)防水劑。如各種硬脂酸鹽。
6)除銹劑。NaN03。
此外還有防凍劑、膨脹劑等。
(2)混凝土常用外摻劑
主要有速凝劑、緩凝劑、減水劑和早強劑。
(二)混凝土類型
混凝土種類繁多,可以按不同劃分方式進行分類,其中以下幾種分類方法較為常見:
1.按所用膠凝材料不同
分為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硅酸鹽混凝土、瀝青混凝土及聚合物混凝土等。
2.按用途不同
分為結構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熱混凝土、耐酸混凝土、防射線混凝土等。
3.按混凝土容重或表觀密度不同
分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輕混凝土等。
1)重混凝土。表觀密度大於2800kg/m3,由特別密實和特別重的骨料(如重晶石、鐵礦石等)製成。
2)普通混凝土。表觀密度為2000~2800kg/m3,用天然砂、石為骨料製成,是建築結構、道路、水工工程等常用材料。
3)輕混凝土。表觀密度小於2000kg/m3,它包括輕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及大孔混凝土等,常用作保溫隔熱或結構兼保溫材料。
4.按混凝土的構造不同
分為細石混凝土、特細砂混凝土、無砂大孔混凝土、輕骨料混凝土、加氣混凝土等。
1)細石混凝土。即石子的最大粒徑在10mm以下的普通混凝土。
2)特細砂混凝土。即砂的細度模數<1.5,或平均粒徑<0.25mm的混凝土。
3)無砂大孔混凝土。即只用石子、不用砂子配製的水泥混凝土。
4)輕骨料混凝土。即用輕質骨料配製的水泥混凝土
5)加氣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即用鋁粉或其他發泡劑、水、水泥或加極少的磨細砂製成,稱加氣混凝土或泡沫混凝土,通常用於保溫,隔熱。
此外,還可按混凝土的特性或施工方法不同,分為高強混凝土、抗滲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噴射混凝土;按生產地點不同分為現場攪拌混凝土、預拌混凝土等。
在地勘行業岩土工程勘察和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應用最廣、用量最大的是水泥混凝土。
(三)混凝土的配製
1.混凝土拌合方法及攪拌機械
1)混凝土拌合方法。混凝土一般應採用機械拌合製作,效率高且拌料均勻。
2)混凝土攪拌機械類型及選用。混凝土攪拌機按其攪拌原理分為自落式攪拌機和強制式攪拌機兩類。前者適用於拌制高流動性和塑性混凝土,後者適用於拌制干硬性混凝土。由於鑽孔樁水下混凝土坍落度較大,流動性高,故應採用自落式攪拌機。適用於拌制水下混凝土的攪拌機有JG250、JG750等鼓筒形攪拌機,JZ350、JZY350等錐形反轉出料攪拌機,JF750、JF1000等錐形傾翻出料攪拌機。應根據單樁灌注量,灌注控制時間和灌注設備機具等情況選用,一般要求出料容量不低於0.35~0.40m3。
2.混凝土的拌合(製作)方式
主要有如下3種:
1)沿襲工藝。將水泥、砂、石料加入攪拌機拌勻後,再加水拌合3min左右形成混凝土拌合物。該工藝拌制的混凝土,水泥易結成小團粒,得不到充分的水化,混凝土硬化固結後,水泥砂漿與石料表面黏結力差,強度降低。
2)砂漿裹石工藝。將水泥和砂加入攪拌機拌勻,再加水拌合1.5~2min,最後加入石料攪拌2min左右形成混凝土拌合物。
3)凈漿裹石工藝。將水泥和水先加入攪拌機拌成水泥漿,再加入石料攪拌1.5min左右,使石子表面黏附一層水泥漿液,最後加入砂攪拌1~1.5min形成混凝土拌合物。由於充分水化的水泥漿液填充並包裹了石料凹陷不平的表面,消除了石料表面形成一層水膜,游離水分不易向石料界面集中,加強了水泥與石料界面的黏結作用。據此,拌制水下混凝土應優先採用凈漿裹石工藝。
拌制混凝土時,要認真按設計配比稱量水、砂和石料,並嚴格遵守混凝土拌製程序,認真操作,保證攪拌不少於規定的時間。同時還應按要求留樣供檢測。
㈥ 混凝土的相關知識
給你個集料是陶粒的輕混凝土配比:水泥420,水180,陶粒557,砂782。
這種配比沒有現成的,你可以計算一下,用絕對體積法,水泥用量用450左右,砂率40%,然後試拌一下,根據容重再調整調整。
㈦ 混凝土試驗員培訓內容
混凝土試驗員的他培訓的話,當然是需要更好的去提煉出混凝土的一種物質
㈧ 混凝土工培訓內容
混凝土土工培訓內容包括振搗的時間,振搗的間距,養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