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學生安全教育心得
通過這次對安全知識系統的學習,對安全工作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提高了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論知識。對此,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安全工作應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把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不安全事件帶來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卻往往被忽視,被麻痹,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確實發生了事故,造成了損失,才會回過頭來警醒。這就是因為沒有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導致的。而做好預防工作的要害就在於提高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在我們的檢修工作中,應該以安全規章制度為保障,嚴格貫徹執行,杜絕工作中習慣性違章行為。
二、加強安全知識培訓,提高防範意識
「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不被別人傷害」,也特別要求每一個員工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確保設備和技術人員的安全,還要准確地把握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的輕重緩急。安全生產管理者也應把「安全重於泰山」時時刻刻放在心上,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把安全提到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不論是一線員工還是管理人員,都應對崗位和部門可能涉及到的危險因素有充分的了解。不論是高危險崗位人員還是其他人員,都應該定期接受相關安全教育培訓。
三、安全工作要做到「三個抓」,不為隱患留空隙
第一是要「抓重點」。對重大檢修作業和風險較高的作業要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加強現場監督,保證措施的落實。加強過程式控制制,除在工作前進行安全交底外,還要經常組織進行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第二是要「抓薄弱」。認真開展危險點分析,特別對一些簡單、工作量較小的工作要加強重視,克服馬虎思想,認為簡單工作不好出安全問題。強化對臨時用工人員的教育和管理,他們的安全知識和技能相對較差,保證安全管理落實到每一個角落。
第三是要「抓細節」。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應該從小處做起。細節不輕易引人注重,如不合格的工期具等。但幾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於起初的「不注重」、「不小心」引起的,這些輕易被忽略的細節很輕易成為小事故的放大器。
㈡ 大學生安全教育內容
大學生安全教育,包括人身財產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戶外活動與交通安全教育、食品衛生安全教育、網路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校規校紀教育。這七項內容涵蓋了大學生學習、生活、工作、娛樂中可能遇到的大多數安全問題,因此必須加強這七個方面的教育。搞好大學生日常安全教育,必須要以提高學生安全防範意識為目的,必須遵循「預防為主、教育優先」的原則。
人身財產安全教育。要幫助大學生認識、珍惜、熱愛生命,培養積極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使學生認識自身安全的威脅因素,了解和掌握保障自身安全和生存的技能。學會應對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常識。提高大學生物品保管、財產安全意識和能力,維護個人合法的財產權益。幫助大學生了解當前詐騙的主要手段,掌握防騙要領。
消防安全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消防安全責任意識和自我防範意識,知曉、辨識和預防各類火災、環境危險因素的方法、措施,掌握火災報警、初起火災處置的基本程序和技能,熟知火場逃生的要求和應對環境危害的策略。
戶外活動與交通安全教育。讓學生掌握戶外活動和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識,培養自覺遵守和維護交通法規的意識,掌握公路、鐵路、水運、航運等交通行為的基本安全要求以及戶外活動的安全基本常識和技能。
食品衛生安全教育。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有關社會穩定的大事,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不暴飲暴食,不抽煙酗酒。要讓學生掌握食物中毒的相關知識,提高鑒別、防範和救助能力。
網路安全教育。在網路普及時代,大學生要全面了解國家關於互聯網的法律法規,具備基本的網路道德和辨別不良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上網習慣,遠離網路犯罪。同時,還要掌握網路犯罪威脅信息安全的形式、種類和防範方法,具備一定的防範和應對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要開設大學生實用心理學等相關課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環境適應教育、健康人格教育、人際關系和諧教育、性教育、心理衛生知識教育、挫折應對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等,以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人格全面發展,預防和減少安全事件發生。
校規校紀教育。一方面要提高學生自身的法律素養,在別人侵犯自己的權益的時候能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另一方面自身也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尊重社會公德,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產。
㈢ 如何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做好學校安全工作,創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將創建平安和諧校園工作列為學校的頭等大事,與學校德育工作緊密結合,堅持以防為主,積極開展各類安全知識培訓、教育活動,落實各項防衛措施,制定了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使創安工作得到全面、深入、有效地開展.全校師生的法制觀念、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消防意識等其它安全意識顯著增強,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
一、領導重視,措施有力。
為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對安全教育工作的領導,學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校長為組長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領導、班主任、教師都具有很強的安全意識,還根據學校安全工作的具體形勢,把涉及師生安全的各項內容進行認真分解落實到人,做到每一項工作都有對應的專(兼)管人員、主管領導和分管校長,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諉,從而形成了學校校長直接抓,分管副校長具體抓,總務主任具體分工負責組織實施,全校教職員工齊心協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各項安全制度,實施扎實到位。
1、建立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將安全工作列入教師期末考核內容中,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凡發生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和影響惡劣的安全責任事故,或在各級工作檢查中,受到批評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作如下處理:根據具體情況,分別給予不參加優秀班集體評選、不參與優秀班主任評選、同時還要承擔經濟責任.情節和後果嚴重的,將由有關部門追究法律責任. 2、簽訂責任書。學校在學期初與學生家長明確學生安全責任意識,明確了家長應做的工作和應負的責任,將安全教育工作作為對教職員工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度.貫徹「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3、不斷完善學校安全規章制度。建立學校安全各項規章制度,並根據安全工作形勢的發展,不斷完善充實.建立健全定期檢查和日常防範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學生管理、防火防災、食品衛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安全用電、體育器材檢查、健康體檢等規章制度。教師在校外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要堅持就近、徒步原則,對涉及學校安全保衛的各項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不留盲點,不出漏洞。 4、建立學校安全意外事故處置預案制度。學校建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制定了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對可能發生的重特大火災事故、重特大食物中毒事故、重特大自然災害事故的處理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並進行緊急疏散的預演,收到良好的效果,為預防突發事件緊急疏散奠定基礎。 三、社會學校家長齊動員,群防群治群利。
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們積極與本地派出所、衛生所、等部門通力合作,做好學校安全保衛工作,學校組織開展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動,交通安全知識競賽活動。每學期初和學期結束,我們都特別為全村學生上安全知識教育課,並簽訂安全責任書,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加強思想教育,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要確保安全,根本在於提高安全意識、自我防範和自護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學校安全工作的基礎,我們以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活動月為重點,經常性地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特別是抓好交通、大型活動的安全教育。對學生進行防溺水事故安全教育.教育學生在放假前和暑期期間不得私自下水游泳,不得擅自與同學結伴遊泳或到水庫、河塘等地嬉戲玩耍,同學之間要相互提醒,勸阻和制止,與學生家長的聯系,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增強家長安全意識,提醒家長履行監管責任,將防止溺水事故的有關事項告知家長,建立家校齊抓共管的管理機制。
㈣ 大學生如何正確認識安全教育
熟知網路的法律法規,認真聽講學校開展的網路安全講座,抑制不良的版上網風氣,禁止權有不道德的網上行為; 2.掌握消防常識,把握好學校的演練機會,學會自救、學會滅火; 3.加強寢室防盜意識,進出寢室要隨手鎖門,隨身攜帶鑰匙,不要將鑰匙放於門板上。
㈤ 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一般原則要求包括幾個方面
家長怎樣培養自信的孩子
1、給孩子以合理的鼓勵:
現在的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專的教肓和屬引導,根本不是用兩隻眼,大多喜歡用一隻眼看孩子,或者不知不覺的去用一隻眼睛看孩子,保發現孩子的缺點,根本找不到孩子的優點,在這樣的父母眼裡,自家的孩子就是該扔的垃圾,而人家的孩子全是寶,孩子學習時他拿學習最好的比,說孩子不如人家。孩子幹活時他拿已不上學正在幹活的孩子比,說孩子也不如人家,孩子吃飯時家長總是拿那個最能吃的孩子和自家孩子比,孩子還不如人家,這樣的家長,不可能給孩子以自信。
2、增加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自信,孩子有兩方面課處的東西做的很好,孩子就不會失去自信,比如,孩子字寫的好,孩子畫畫的好,籃球打的好,這都是孩子自信的種子,孩子自信了才能以更好的狀態,更強的學習效率投入到學習中,一個學習很不錯的同學,如果除了學習,沒有任何的興趣和特長,那麼孩子的自信也是達不到合理平面上的,這樣的孩子其實在同學面前也並不是特別的自信,要想孩子有較強的自信心,必須增加孩子的興趣,並且發揚加深。
㈥ 大學生安全教育得一般原則要求
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一般原則就是,要保障自己的安全,安全第一,學習第二。
㈦ 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有幾種
1, 通過開設安全教育課程、為了確保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順利實施,學校要開設安全教育課程,並要保證安全教育課程的時數。大學生的安全教育與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的安全教育相比較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
中等教育階段及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他身心各方面的發展己經達到成人的水平,如何與人交往成為他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這兩個階段的安全教育的課程的設置存在一定的靈活性。
2, 典型事件和案例進行宣傳教育等途徑,典型案例應該突出該案件的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因果、結果,以及在同類案件中的典型之處。
時間,案例的時間首先是需要表達清楚的。
地點,對於所發生的案件地點,也是需要表達完善。
經過,必須要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來敘述。
因果,案件發生的原因也需要交代清楚,
結果,導致案件的結果,這點是最重要的,否則體現不了案例的典型之處。
3, 採用制訂安全教育計劃、是大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根本上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重要措施,也是預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做好學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才能保證其它安全工作進行。要有規劃、有重點、有目的的進行。
4, 專題講座、個案剖析、如就獨生子女問題,當代的大學大多處於獨生子女、校園安全事故一旦發生,不切使學生本身受到傷害,期指喪失生命,也給學生家長造成長期的甚至是終生的心靈傷害,給家庭帶來痛苦與不幸,使他們人到中年承受那失去親人的子女的沉痛打擊。同時也會給學校造成生譽上的損失,影響學校正常工作於教學。
給學校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每一起事件都有可能成為學校的不安定因素,要消除這些不安定因素學校必須花大力氣、費大精力、投入相當多的經費來進行善後。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安全工作,盡早發現安全事故的隱患,找出引發事件的真正原因,將安全事故消除與無形。
5, 預防教育,隨著高教體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學校對學生的培養全面引入競爭機制,必然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等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使之感到心理有壓力,表現為各種心理上的不適。諸如:焦慮、強迫、恐怖、抑鬱、冷漠、固執、消沉、暴躁等等,情緒色彩十分強烈,如不加以積極疏導,極有可能導致各類安全問題。
近幾年來發生在學生中的自殺、打架斗毆、偷盜等行為,多數是由心理問題引起的。因此,學校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態。
6, 組織學生參與安全管理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預防和解決這些問題。是要把安全教育與心理咨詢結合起來,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做好安全防範教育。學校要通過開設心理門診、心理信箱、心理熱線電話等形式,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及時幫助咨詢對象,減輕他們內心的緊張與壓抑。
同時,通過心理咨詢對違紀行為或思想上有輕生苗頭的學生進行及時疏導和教育,使學生在輕松氛圍下,認識自己的錯誤,以達到心悅誠服,使教育真正發揮震撼心靈的力量和感化學生心靈的作用,使學生安全教育邁上新的台階。
㈧ 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一般要求包括哪些內容
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一般原則要求包括4個方面,分別是課堂教育與實踐結合、教育引內導和強化容管理、內容充實和方法創新、加強隊伍建設。
大學生安全教育應當與當前高校校園安全形勢結合緊密,對校園安全和大學生面臨的具體安全問題把握較為准確,適應國家關於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的需要,符合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和教育目的,滿足當前高校安全教育教學大綱要求,切合大學生實際情況和素質培養提高的需求。
(8)大學生入場安全教育培訓擴展閱讀:
《大學生安全教育》內容涵蓋校園公共安全、大學生學習生活、人身財產、消防交通、就業兼職及戶外活動等方面,列舉和穿插了大量圖片、表格、數據,方便學生對安全常識和科學知識的正確理解,通過近年來在全國大學校園內發生的典型案例;
用身邊的真人真事過程還原的方法,激發學生對安全知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全面、系統地介紹與大學生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旨在迅速提高大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