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位能提供一片有關教育的論文,只要是教育方面的就成,比如說課改,任教心得等(我是一名小學音樂老師)
對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現狀的反思
內容摘要:農村的基礎音樂教育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音樂教育的整體水平。目前,農村音樂教育中還存在著教育經費不足、對音樂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夠、師資力量嚴重缺乏等一些問題。文章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 鍵 詞:農村 基礎音樂教育 現狀 對策
音樂教育對於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塑造完美人格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對於一個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音樂教育的主要陣地在農村,農村音樂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整體水平。因此對農村基礎音樂教育進行思考,探討農村基礎音樂教育面臨的問題並提供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發展的基本對策,這些都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農村音樂教育的現狀
當前,我國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的發展。
1.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教學設備不完備
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是農村學校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一些農村學校為了縮減財政支出,盡量聘請代課教師。教育經費不足,導致教師工資較低。而一部分音樂教師也因沒有課,在年終考核時沒有機會參加考核,這些導致一些音樂教師對音樂課不感興趣。有些老師在自己能力允許的條件下都轉教語文或數學,導致音樂教師隊伍嚴重流失。教育經費不足,導致農村的一些學校沒有固定的音樂教室或多媒體音樂教室,也沒有完備的音樂器材,影響了音樂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2.教育觀念陳舊、滯後
在較偏遠地區一些農民的生活還有問題,不會有太多的心思和多餘的錢去學習知識、學習音樂。即便是想讓孩子學,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於音樂,他們覺得不能創造財富,所以他們不會花費太多的精力和財力讓孩子去學習。只有文化課成績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學生家長更看重學生文化課的成績,沒有認識到音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樂在孩子全面發展中的重要性,忽視了對孩子美感、審美素質的培養。
由於學生家長的期望,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社會上對學校的評價也是以升學率作為標准。所以,學校一方面考慮升學率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又受家長的「重望」之託,它們以抓學生成績為主。在這樣的狀況下,一些學校就會為了升學率放棄,甚至犧牲一些看似與成績無關的課程和活動,音樂課就是其中一個犧牲品。一些學校拿教學成績作為老師的考核標准,一些老師用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排名,這一連串的排名不由自主地會讓學校、教師、學生都覺得走到哪裡都是文化課最重要。音樂教育在一些農村的基礎教育中基本是處於可有可無的地位。因為升學考試不考音樂,所以平時可能還有音樂課,而一到臨近期末,音樂課就會被其他課程佔去。
作為中小學生,他們還處在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過程中,他們對待事物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學校和家長的影響。一些學校講升學率,家長期望他們跳出農村,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不由自主地也會重視文化課。他們對音樂的認識也只是通過電視、錄音機等這樣一些媒介,認識到的也基本都是時下流行的通俗音樂。其實,對於本民族的民歌、民族樂器等,他們應該多了解、應該了解的知識卻從未耳聞,更談不上喜歡與否。
因此,在農村學校,家長、教師以及學生,對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的認識還遠遠不夠,甚至是模糊的。
3.師資力量缺乏
國運興衰系於教育,教育成敗系於教師。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是支撐我國基礎音樂教育事業的重要力量。我國中小學音樂師資的來源基本上是高等師范院校、中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畢業生。但由於一些現實問題,比如,一些農村經濟發展速度較慢,交通、通訊、文化等與城市相比較落後,所以一些音樂專業畢業生不願去農村任教。
現在,農村較少數學校有專職的音樂教師,大多數音樂教師都由語文、數學或其他科教師兼任,這些兼任老師絕大多數也都是半路出家,他們對音樂理論知識、音樂課程教學方法等了解還不夠深刻,因此音樂課教學形式單一、氣氛不夠活躍,致使學生對音樂課也失去了興趣。而那些專職的音樂教師,也會因為教學設備不完善而感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感到沒有用武之地。這樣的現狀嚴重製約了學校音樂教育的發展,也使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和國家統編中小學音樂教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相脫節。
二、發展農村音樂教育的對策
1.轉變農村音樂教育的思想觀念,完善評價機制
音樂教育家賀綠汀曾經說過:「中小學音樂教育是關繫到整個後代的文化修養、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的大事,絕不可可有可無,等閑視之。」所以,必須要改變長期以來影響音樂教育向前發展的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體制,改革考試制度。雖然素質教育的口號已經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在農村的實施情況還不夠好。要對一些教育部門和學校領導進行教育,使他們轉變「分數第一」的觀念,樹立讓學生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素質教育、審美教育培養的思想。還要鼓勵學生家長參加一些社會藝術活動或民間藝術節,使家長切身體會到藝術的美和音樂的美,使他們明白音樂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對塑造孩子心靈的重要作用。
在改變社會、學校、家長教育觀念的同時,隨之改變的一個問題就是教育的評價機制問題。當各方都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時,便不會再以單一文化課成績來衡量學生和評價學校,這樣會激發學校對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
2.加大對農村音樂教育的經費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教育需要投資,音樂教育更是如此。音樂教學設施是實現課程標準的保證。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音樂教育的投入,同時要積極鼓勵和調動社會上各種力量來對農村音樂教育進行投入,逐步建立多種渠道,來籌措農村音樂教育經費機制,解決農村音樂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改善辦學條件,修建音樂教室,配置音樂教學器材,完善教學設施,提高農村音樂教師的福利待遇。這樣,一些音樂教師才會安心紮根農村,在農村音樂教育中實現自我價值,從而保證我國農村音樂教育得到真正的發展。
3.優化農村音樂教師隊伍
針對農村音樂教師緊缺,且目前音樂教師的音樂素質較低等諸多問題,首先應該穩定在職音樂教師隊伍,加強對在職音樂教師的定期培訓,提高這些教師的綜合音樂素質。發展有音樂愛好的其他課程教師,鼓勵他們加入音樂教師的隊伍里,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從而壯大農村基礎音樂教師的隊伍,提高他們的教學技能和水平。
當然,單靠農村音樂教師的自我補充和自我發展還是遠遠不夠的。要鼓勵高等師范、中等師范院校的專家、教授和專業教師到農村去作講學、作兼職,這樣有助於他們了解農村基礎音樂教育、了解農村需要什麼樣的音樂教師,然後再結合高等師范院校的培養目標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便不至於使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與基礎音樂教育脫節。同時要鼓勵音樂專業的畢業生到農村去建設農村,畢竟城市人口只佔全國人口總數的一少部分,城市學校所需的音樂教師也是有限的。因此,要幫助他們樹立到農村去的觀念,幫助他們克服思想上的負擔和困惑。另外,相關部門對這樣的畢業生在生活上要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支持。
4.充分利用有利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根在農村,要保存傳統音樂文化就必須從農村入手。對於農村音樂教育來說更是便利,對傳統音樂文化觸手可及,要充分利用當地的音樂資源。
民間傳統音樂具有淳樸的鄉土氣息,適合農村的特點,容易在學生的心靈上產生共鳴。例如,淳樸高亢的西北民歌、委婉悠揚的江南絲竹、豪邁熱烈的北方吹打等,這些不僅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更容易被廣大農民所接受,對他們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對學生的感染也有著無法估量的作用。因此,學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請一些本地的民間藝術家到學校進行演出,豐富學生的音樂生活,使他們了解本土的民間音樂。這樣既豐富了學校音樂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同時對於民族音樂的傳承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我國要實現21世紀發展的宏偉目標,實現科教興國,一定要狠抓農村基礎音樂教育。一方面加快發展農村的經濟,這是物質基礎與保障;另一方面,社會、學校、家長要從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充分認識音樂教育對中小學生智力的啟迪、人格的塑造以及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應重視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改變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的現狀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偉大工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與諸多現實困難,需要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
參考文獻:
[1]鄔志輝,任永澤.精神培育: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教育的使命[J].東北師范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
[2]蘇敏.農村基礎音樂教育邊緣化問題與對策的思考[J].科教文匯.2007(8).
[3]孟穎傑,蔣麗君.農村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8(2).
[4]張聰.對我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思考[J].中國音樂教育.2004(8).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B. 新課改下怎樣發展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論文
小學音樂教育課程改革從2000年開始至今已有10多個年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其改革進度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一、當前西部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
1.家長對音樂教育的誤解
農村是一個地理和文化的概念。綜合素養的高低影響到孩子今後的發展,可是農村家長對音樂教育並不是很重視。21世紀,知識決定命運的今天,農村學生家長素質並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對音樂等藝術課程,孩子學與不學,教師教與不教,沒有多大關系,以至於輕視甚至阻礙孩子學習音樂和美術的興趣。家長認為只有數學、語文的成績才是最重要的,音樂課不作為統考,與升學關系不大,是無足輕重的學科,應該把音樂課時讓給數學、語文等學科。這種模糊的認識將成為素質教育實施的絆腳石。
2.農村小學音樂教師專業師資缺乏
當前部分農村小學音樂教師並不是音樂專業出生,而是有其他學科教師兼職的。受過專業化、系統化教育和培訓的教師少之又少,大部分對音樂專業知識知之甚少。其次是缺乏對現有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在繼續教育培訓中幾乎沒有涉及農村小學音樂教師,這將會是教師的專業技能及學校教學水平更加滯後。
3.小學音樂教學設施落後及不足
音樂教學的基礎是有一定的音樂設備。西部農村教育資源歷來比較落後,音樂教育的設施可謂是更加不堪,沒有專用的音樂教室,沒有音樂教學書籍、掛圖等教具,更談不上專業化的琴房,音樂教材中提到西洋樂器更不知為何物。在農村小學生的概念里,只要能發音的器樂都是「琴」;農村小學的音樂教學設施的嚴重缺乏,導致有效的音樂教學不能開展,這些都在無形中制約著農村音樂教育的發展。
4.小學音樂教學內容單一
雖然大多數學校都已能夠正常開設小學音樂課程,但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幾乎變成了「流行歌曲課」。這不僅僅是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內容的缺乏,也是教學手段的缺乏,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使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缺乏系統性、多樣性和豐富性。
二、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發展對策
1.教育觀念的轉變
教育觀念直接影響著教師與學生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因此要發展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就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我們需要徹底拋棄舊的教育觀念,要使廣大農村小學教育以及家長充分認識到後樂教育對學生全面、綜合發展的重要性。各級教育管理部門要徹底轉變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指導思想,將農村小學音樂教育開展與新課程改革標准結合起來,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准》。另外,需要農村小學的直接管理者――小學校長們摒棄「主課」與「副課」的舊思想,確立小學音樂教育與其他學科的同等重要性。
2.加大小學音樂師資隊伍的培訓與建設力度
針對農村小學音樂教師師資隊伍缺乏的情況,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引進專業的音樂教師壯大音樂教師隊伍。另一方面要穩定當前的音樂教師隊伍,加大對音樂教師的專業培訓提高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當然,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要加強對農村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培訓,定期對這些非專業的音樂教師進行培訓,從而提高農村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
3.加大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投入
近年來,全國各省市加大中小學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力度,努力改善中小學的辦學條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當前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音樂教育的投入相對薄弱,在今後的建設中適當加大小學音樂教育投入將會為素質教育的全面提升添磚加瓦。
4.積極配合新課改,開展教學改革
有了新課改的助力,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使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我們對當前的小學音樂教育進行積極的改革,首先,要注重教學形式、方法、手段的多樣化。其次,積極改革當前的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內容。可以結合本地或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情況,充分利用民間的音樂教育資源,營造良好的音樂教育環境。
小學音樂教育對小學生產生影響是極其重要的,使其對生活有了「美好」的嚮往,因此對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是不能忽視的。通過多方面努力,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必將翻開新的篇章,為農村孩子插上美麗的翅膀。
C. 新課改下怎樣提高農村學校教師的教學能力
國家教育部在《關於加快中小學生信息技術課程建設的指導意見》中要求全國普能高級中學和城市初級中學最遲於2001\x0d年新學年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其他地區小學最遲2011年新學年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教師和學生將隨著新世紀的步伐,同步進入信息社會和深化改革時代,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應用信息技術能力.\x0d關鍵詞:信息技術應用能力\x0d信息素質網路教學\x0d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影響並進入各個領域.學校是培養新型人才的場所,信息技術對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影響必然尤為深刻.教育者必先受教育.\x0d1、積極參加培訓活動\x0d為提高教師的信息素質,教育部門經常組織教師培訓,培訓目標分為:普及和提高兩個層次的內容.普及層面,主要是對一般教師進行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使其能夠在自己所任學科里使用信息技術,做到二者整合,相得益彰,從而提高學科教學質量;提高層面,主要是針對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和教育技術骨幹,目的在於培養信息科學技術的帶頭人,通過他們,指導一般教師的信息技術進修學習,推動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以及和其它學科的整合水平.\x0d教師作為傳道者,應有超前意識,率先想到適應新形勢、進入新角色,積極參加培訓活動,對社會需要什麼人,教育需要培...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什麼意義
建議看看書,查查資料
D. 請問 這篇《新課改下農村中小學教育》的文章都有哪些參考書目啊
參考書目:
陳培瑞 基礎教育新課改:反觀與前瞻後的沉思 2004(6)
郭曉明 義務教育新課程實版驗的進展與反思權 2004(4)
上海市教科院發展研究中心 2000~2002年全國教育經費進展情況分析 2004(3)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課題組 關於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調查報告 2004(3)
洪俊.熊梅 關於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初步設想 2004
王善邁.袁連生 建立規范的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期刊論文] -教育研究2002(6)
李水山 現階段農村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2003(15)
覃章成 農村實施素質教育:理論、政策與實踐的博弈分析 2003(1)
張玉林 中國農村教育的困境 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