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的簡介
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創辦於1957年4月,當時稱為廣東省政治學校,1960年11月改名為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首任校長是副省長古大存,後由副省長林鏘雲接任。1966年8月因「文革」被迫停辦。「文革」前兼社會主義學院院長或副院長中有五位是副省長,他們是古大存、陳汝棠、鄧文釗、林鏘雲、郭棣活。
作為黨領導的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治學院,學院的發展始終得到省委統戰部的悉心指導。復辦以來,學院的黨組書記、院長都是由省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長擔任,學院的班子建設,重大事項都在統戰部的指導和管理下得以順利開展。
作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聯合黨校,更是得到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的大力支持,目前院務咨詢委員會就是由八個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的負責人以及社院領導組成的,其中曾近義(原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主委、華師大副校長)、楊奎章(原省政協副主席、民盟廣東省委主委)還兼任學院副院長。
我們把培訓工作當作學院的安身立命之本。從創辦到停辦的近10年間,我院共舉辦培訓班16期,培訓學員3397人次。1983年復辦以來至2006年,我院圍繞培養統一戰線幹部隊伍的目標,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70期,培訓學員10782人次,許多學員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和民主黨派的領導或所在單位的骨幹,成為我省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力量。其中,中央統戰部從1995年以來每年在我院舉辦全國黨外知名人士和黨外市廳級領導幹部赴港研究班,我院較好地完成了交辦的任務。為響應黨中央關於西部大開發的號召,配合我省對口支援新疆哈密地區的部署,從2000年起至2006年,我院無償為該地區舉辦了9期統戰幹部和愛國宗教人士赴粵研討班,培訓學員244人次,為新疆的民族團結、反對分裂主義和社會安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我們這一舉動受到哈密地委、新疆區黨委的高度贊揚,同時得到了在此期間到哈密視察工作的胡錦濤同志的充分肯定。從2005年起,學院還為西藏林芝地區培訓統戰幹部,受到有關單位的好評。我院堅持為全省統一戰線人才培訓服務,積極走出去,「送課上門」,充分發揮統戰人才培訓基地的作用。其中2005年學院就選派教師為全省各地舉辦的148期統戰幹部培訓班授課,培訓學員達12856人次。
復辦以來,學院在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辦學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先後舉辦大專班、本科班、在職研究生班等學歷班共17期,學生約1000人。特別是我院與廣東省委黨校合辦的首屆黨史專業(統一戰線方向)在職研究生班(45人),於1999年順利畢業,這是廣東省統戰史上培養的第一批統戰專業的高學歷統戰幹部。
學院黨組重視領導班子建設,經過多年努力,現在的領導班子是注重理論學習,自覺用科學理論指導工作的班子,是善於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班子,是注重民主集中制的班子,是有強烈的統戰意識和統戰觀念的班子,是廉潔自律的班子。
B. 中共江蘇省委省級機關工作委員會的內設機構
(一)紀工委
負責領導省級機關各部門機關黨組織的紀律檢查工作。指導省級機關各部門黨組織對黨員進行遵守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檢查和監督黨風廉政建設制度落實情況;查處、審理機關黨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紀的案件;受理黨組織和黨員的檢舉、控告、申訴,處理
來信來訪。
(二)辦公室
負責機關內部的綜合協調和重要會議的組織工作;負責日常公文的處理和有關文稿的起草工作;負責保管文書檔案、機要保密和文印工作;負責機關行政事務、後勤服務和財務管理工作。
(三)組織部(培訓辦)
負責指導省級機關各部門機關黨組織堅持黨的組織制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承辦省級機關各部門機關黨組織換屆選舉的審批工作;負責省級機關黨員的管理教育、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工作。
(四)宣傳部(文明辦)
負責指導省級機關黨組織加強黨員幹部理論武裝工作;指導省級機關推進學習型機關、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指導、協調和管理省級機關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負責省級機關工委重要活動的新聞宣傳報道;負責「江蘇機關黨建」網站日常管理維護工作。
(五) 研究室
負責向省委辦公廳及時反映重要信息;編發《機關情況》;編輯出版《工作與學習》雜志;結合中心工作和機關黨建規劃開展調研工作;負責省級機關黨建研究會的日常工作。
(六)統戰部
負責指導省級機關各部門統戰工作,提出統戰工作規劃;負責聯系省級機關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協助做好省級機關黨外知識分子、台、僑、留學回國人員的統戰工作。
(七)幹部處
負責管理工委機關和下屬單位人事、機構編制、勞動工資等工作;承辦機關和下屬單位人員出國(境)的有關工作;負責離退休老幹部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八)機關黨委
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黨中央、上級黨組織和本級黨組織的決議;組織黨員學習政治理論和科學文化、業務知識;對黨員進行監督、管理,並保障黨員利益;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推進機關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好發展黨員工作。
抓好專職黨務幹部、黨支部書記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訓;對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進行協調、指導和督查。
(九)團工委
負責領導省級機關共青團工作;指導省級機關團組織思想、組織、作風建設,搞好團員青年的教育管理;指導和組織基層團組織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各項活動。
(十)婦工委
負責領導省級機關婦女工作;指導省級機關各單位建立健全婦女組織,負責審批婦女委員會和婦委會主任;代表和維護婦女合法權益,適時反映婦女意見、建議和要求;組織開展適合婦女特點的各項活動,樹立和宣傳先進典型。
(十一)法宣辦
負責協調、指導省級機關、中央駐寧直屬機構和省直屬部門、單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組織省級機關處級領導幹部法制講座及法律知識培訓,組織法制宣傳教育骨幹培訓;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有關活動;總結推廣法制宣傳教育典型經驗。
(十二)省直機關工會
負責領導省級機關各部門及直屬單位的工會工作;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發揮工會組織在推進和諧機關、學習型機關、節約型機關建設中的作用;組織開展適合機關特點的文化體育活動。
(十三)體協
組織開展省級機關群眾性體育活動;指導協調省級機關各部門、單位及其所屬各企、事業單位自主舉辦各項群體活動。
C. 統戰部是干什麼的
統戰部的主要職責:
1、調查研究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組織貫徹執行中央關於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向中央反映統一戰線全面情況,提出開展統戰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檢查統戰政策執行情況,協調統一戰線各方面的關系。
2、負責聯系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及時通報情況,反映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研究、貫徹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對民主黨派的方針、政策;落實中央關於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的工作;
為黨中央同民主黨派進行政治協商做好組織聯系工作;受中央委託,向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通報中央精神;支持、幫助各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選拔培養新一代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幫助民主黨派改善工作條件。
3、負責調查研究、協調檢查有關民族和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聯系少數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舉薦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對達賴集團等國內外敵對勢力分裂祖國活動的斗爭。
4、負責開展以祖國統一為重點的海外統戰工作;聯系香港、澳門和海外有關社團及代表人士;協助有關部門對香港、澳門地區統戰工作方針、政策進行調查研究;做好台胞、台屬的有關工作。
5、負責黨外人士的政治安排;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培養、考察、選拔、推薦、安排黨外人士擔任政府和司法機關領導職務的工作;做好黨外後備幹部和新的代表人物隊伍的建設工作;協助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做好乾部管理工作;協助有關部門管理省級黨委統戰部部長。
6、調查研究並反映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情況,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團結、幫助、引導、教育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7、調查研究黨外知識分子的情況,反映意見,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聯系並培養黨外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
8、負責開展海內外統一戰線的宣傳工作。
9、負責指導地方黨委統戰工作和統戰部門負責人的培訓工作,協調政府各有關部門的統戰工作;受中央委託,領導全國工商聯黨組,指導工商聯工作;
代管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黃埔軍校同學會、歐美同學會、中華職業教育社、宋慶齡基金會;領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指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工作;管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10、完成黨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
(3)統戰部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互聯網+統戰工作的創新舉措
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不能沒有互聯網意識、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給新時代的統戰工作既帶了挑戰,也創造了不可多得的機遇。這需要善用、會用目前的互聯網+,做好互聯網+統戰的這個大課題。
1、積極營造互聯網+統戰工作的良好氛圍。積極運用互聯網,採取互聯網時代人們樂於接受方式,形象生動、靈活多樣地大力宣介中國共產黨統戰工作的性質宗旨、地位作用和重要意義,宣傳統戰工作的職責任務和方式方法,讓廣大潛在的統戰工作對象,
知道統戰工作,了解統戰工作,進而接受和融入統戰工作,成為最具活力的統戰工作對象,為黨的統戰工作貢獻力量,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2、大力創新互聯網+統戰工作的新渠道。針對新時代統戰工作在對象、任務和重心等方面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研究創新統戰工作的方法手段,構建基於互聯網的統一戰線工作平台,
形成符合新時代統一戰線要求的互聯網+統戰工作平台,實現統戰工作智庫支持、科學決策、網路開展、智能保障的新格局。
3、穩步推開互聯網+統戰工作網上講堂。統戰不僅要做統戰對象的工作,也要做統戰人自己即統戰工作者的工作。如統戰理論學習,統戰發展史、統戰法規制度的普及,統戰工作方式方法指導等。這些工作需要對傳統的固定教室教育培訓,照科宣讀、填鴨式授課方式進行創新,
建設互聯網+統戰教育、培訓和交流平台,形成互聯網視頻(微課堂),在PC機或移動客戶終端設備上,隨時隨地打開使用。這種網路微課、移動統戰知識產品,優質內容是立身之本。
4、突出抓好互聯網+統戰工作人才培養。要注重以人為本,針對不同情況下不同群體的特點,分類施策,加大教育培養和實踐鍛煉力度,注重搭台修鋪路,給各類人才創造發揮空間,成長餘地。把信息化和統戰基礎理論、基本知識,一同作為必學科目,納入學習計劃,
培養網路統戰工作骨幹,切實提高統戰工作人員運用互聯網+平台,完成信息發布、輿論引導、聯誼交友等實際統戰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D. 統戰部是干什麼工作的
了解情況,掌握政策,調整關系,安排人事。「十六字」職能的內涵具體為:
1、了解統戰工作的全面情況,掌握分析統一戰線中的政治、思想動態,反映黨外人士的意見、批評和建議;
2、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對統一戰線大政方針貫徹執行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提出開展工作的意見,供中央和各級黨委決策參考;
3、督促檢查各項統戰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正確協調統一戰線內部的各種關系;
4、考察、培養、安排各方面的黨外代表人士。2000年中央「三定」方案對中央統戰部職能的內涵和要求作了進一步細化。
(4)統戰部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做好統戰工作:
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必須掌握規律、堅持原則、講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是黨領導的統一戰線。
在統戰工作中,實行的政策、採取的措施都要有利於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同時,必須明確,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主要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主要體現為黨委領導而不是部門領導、集體領導而不是個人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要堅定不移,但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尊重、維護、照顧同盟者的利益,幫助黨外人士排憂解難。這是我們黨的職責,也是實現黨對統一戰線領導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