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方CASS7.0中的地籍權屬文件怎麼不能打開
可能是你WODE的問題
B. 地籍權屬線
你用編輯菜單里的刪除實體所在編碼刪掉宗地人名稱、宗地號、分號線和宗地類別,一句話只要權屬線和界址點圈圈在其它的權屬層里的東西都可以刪,然後重構宗地=OK——記得備份
C.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有哪些程序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依據的文件資料包括:
1、人民政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處理決定;
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調解書;
3、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
4、當事人之間依法達成的協議;
5、履行指界程序形成的地籍調查表、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等地籍調查成果;
6、法律、法規等規定的其他文件等。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流程及具體操作辦法
包括每個村組的建設用地、農用地和未利用地,通俗的說就是包括每個村組所有的山水田林路。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證包括了「林權證」、「草原證」「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它相當於身份證,其他證相當於「工作證」。我們現在開展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就是給農村集體土地辦「身份證」,每塊土
地還要編號相當於身份證號碼。整個過程是個復雜而嚴謹的過程,是一個依法依規相互配合的過程,要使整個過程完成順利,必須環環緊扣,不僅要講究依
法依規,而且還要講究程序到位。下面我就具體的操作程序給大家做個詳細的說明:(整個程序包括九個部分)
(一)工作準備階段。
此階段的工作主要有:成立機構、宣傳發動、組織協調、業務培訓、權屬資料整理,編制工作方案,收集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成立鄉(鎮)集體土地確權登記及土地權屬糾紛調處領導小組工作機構,備登記所需表冊及設備,收集資料。
市集體土地發證辦公室收集:
涉及國土部門(土地詳查等資料)、林業部門(林權制度改革成果資料)、農業部門(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有關資料)、民政部門(行政勘界成果資料),水利部門(水域及水利設施的有關資料)規劃部門(鄉(鎮)新農村規劃資料和有關農村測繪成果)等等。
村小組收集:主要是權屬資料:
(二)發布通告階段。
市人民政府向轄區內集體土地所有權的農民集體經濟組織發布通告。通告的內容包括土地登記區的劃分、土地登記的期限、收件地點、申請人應當提交的相關文件材料,以及需要通告的其他事項。這次通告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張帖;二是直接送達申請人。
(三)提出申請及申報飛地階段。
申請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單位,按照權屬界線所封閉的宗地為基本單元申請土地登記,由村民委員會統一組織本村所轄的村民小組或自然村提出申請,其中「一村一組」或「多村一組」的以村民小組申請,「一村多組」的以聯組(自然村)申請
(四)地籍調查階段。具體操作是:
(1) 由鄉政府、國土分局、村組幹部和技術隊伍,組成外業調查組,分四個小組,每組3-5人。(2)按調查計劃,向調查宗地相鄰單位發送指界通知,組織進行權屬調查指界。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地籍調查的指界人要指定村民小組長以及對權屬情況比較了解的年長一些的同志參加,並由村委會出具證明,指界人可以由村民小組內多數群眾推舉(名單定出後,由村委會出具證明書),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指界人為土地使用者。(3)在調查每一宗土地權屬和界址時,外業調查組提前送達指界通知書本村代表和鄰村代表都要按通知書規定的時間到實地進行現場指界,外業調查組的工作人員現場進行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經雙方認定的界線,雙方指界人要在《地籍調查表》上簽字蓋章。(4)對有爭議的界線,能調解的現場調解,不能現場調解的,雙方填寫《爭議緣由書》存檔。市集體土地發證辦公室專門從國土、林業、農業部門抽調了技術骨幹,參與糾紛的調處。(5)缺席指界或指界人無故不簽字蓋章的,從調查之日起15日內不提出重新劃界申請的,地籍調查界址確認表和宗地界線以另一方所指界線為准。缺席者如有異議,15日內提出重新劃界申請的,須承擔重新調查所產生的全部費用,否則視同對確定的界線無異議。(6)作業技術隊伍主要利用第2次土地調查的成果資料,採用影像判讀、航測成圖與實地測量相結合的技術路線,開展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建制鎮調查和村莊調查,從而進行確權登記發證。
D. 南方CASS中的地籍權屬文件有什麼用
作用:有了權屬文來件後,源就可以通過cass的「地籍」下拉菜單的「依權屬文件繪權屬圖」自動繪制權屬圖。
一個權屬文件中可以包含多塊宗地的權屬信息,可以在新建的空白文件中使用「依權屬文件繪權屬圖」自動繪制出所有宗地的權屬圖。
E. 權屬調查,地籍測繪費計入什麼科目
單獨作價的土地使用權,「地籍測繪費」應計入「無形資產」會計科目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貸:銀行存款摘要「支付地籍測繪費」
F. 地籍調查的具體內容
1、權屬調查。對宗地權屬來源及其所在位置、界址、數量、用途和等級等情況調查。包括現場指界、標定宗地界址、繪制宗地草圖、調查土地用途和等級、填寫地籍調查表。
2、地籍平面控制測量。
3、地籍勘丈。目的是勘丈每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點、線、位置、形狀、數量等基本情況。
4、繪制地籍圖。
G. 地籍調查表能作為土地權屬的認證嗎
我沒有這種經驗,但從「地籍調查表」這個名字來看就不能作為權屬認證,但如果表上有記錄的話,至少說明了一些事實,對權屬認證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H. 地籍圖土地權屬界線的來源於
地籍圖是基本地籍圖和宗地圖的統稱,是表示土地權屬界線、面積和利用狀況等地籍要素的地籍管理專業用圖,是地籍調查的主要成果。
地籍圖是地籍管理的重要依據。中國在封建社會就有地籍圖的繪制,以作為徵收田賦的依據。最著名的的地籍圖是明代的魚鱗圖冊。是明洪武二十年(1378年)命各州縣分區編造,以田地為主;詳列面積、地形、四至、土質及地主姓名,一式四份,分存各級政府,作為征稅根據。因圖上所繪田畝依次排列為魚鱗,故稱「魚鱗圖冊」。以後幾經修訂,一直沿用至清代。
地籍測量繪制的圖件稱為地籍圖。它是表示土地產權、地界和分區的平面圖,圖上附有各部分的說明、註解和識別資料。
地籍圖的內容包括地籍要素和必要的地形要素。地籍要素指土地的編號、利用類別、等級、面積及權屬界線,界地點及其編號,各級行政區劃界線及房產情況。必要的地形要素指與地籍管理有關的一些房屋、道路、水系、垣柵及地物和地理名稱等。
地籍圖是表明土地范圍不同歸屬權的地圖。中國明代魚鱗圖冊是一部著名的地籍冊。建立在科學測量技術基礎上的地籍圖,是隨西方資本主義興起而發展的。在現代資本主義國家裡,政府擁有十分詳盡和精確的大比例尺地籍圖,特別是在高度繁榮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大城市裡,寸土抵萬金,地籍是嚴格的土地法律依據。中國地籍測量和地籍已進入土地管理的程序。劃定地籍界線,既要涉及歷史、民族、傳統文化、利用方式、利用前景、資源等重大問題,又要從全局、安定團結、互利等政治因素考慮,故為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但一旦劃定了地籍界線,就成為法律文件。地籍圖多以范圍區域法表示,往往註明地塊或轄地的面積、屬主和土地評價。
I. 國有土地使用證拿證的過程不是分為土地登記申請,地籍調查,土地權屬審核,頒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這幾步
土地來登記的基本程序:
源(一)提出申請;
(二)受理申請;
(三)審查申請文件;
(四)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
(五)確認土地權利;
(六)核准登記注冊;
(七)頒發或更改、更換土地權利證書;
(八)立卷歸檔。
J. 私人能不能去國土局地籍科查詢某一區域的土地權屬,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私人是可以去查詢土地權屬,但需有該屬權的土地復印件才可查看。
依據《土地登記辦法》和《土地登記資料公開查詢辦法》 應為權利人或利害關心人可以申請
查看,但要提供該權屬相關信息,如土地證復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