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鋰電池培訓後得心得體會
鋰電池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生事物,也是電池領域的一場革命性成果。以此有很多東西可寫。
可以從優點、動力特性、充電特性、製作材料使用、種類、適用場合、發展前景等方面論述。
② 求推薦關於鋰電池知識的書籍
鋰電池的經典書籍:郭炳焜的《鋰離子電池》。
另外,推薦美國 托馬斯B.雷迪編寫的《電池手冊》
③ 哪個網站有最完整的鋰電池知識
http://ke..com/view/17063.htm。該網頁說的已經挺清楚了吧,而且最底下還有一些鏈內接也可以嘗試看看。容
④ 我要學習鋰電池使用知識
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通常有鋰的活性化合物組成,負極則是特殊分子結構的碳.常見的正極材料主要成分為 LiCoO2 ,充電時,加在電池兩極的電勢迫使正極的化合物釋出鋰離子,嵌入負極分子排列呈片層結構的碳中.放電時,鋰離子則從片層結構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極的化合物結合.鋰離子的移動產生了電流.
化學反應原理雖然很簡單,然而在實際的工業生產中,需要考慮的實際問題要多得多:正極的材料需要添加劑來保持多次充放的活性,負極的材料需要在分子結構級去設計以容納更多的鋰離子;填充在正負極之間的電解液,除了保持穩定,還需要具有良好導電性,減小電池內阻.
雖然鋰離子電池很少有鎳鎘電池的記憶效應,記憶效應的原理是結晶化,在鋰電池中幾乎不會產生這種反應.但是,鋰離子電池在多次充放後容量仍然會下降,其原因是復雜而多樣的.主要是正負極材料本身的變化,從分子層面來看,正負極上容納鋰離子的空穴結構會逐漸塌陷、堵塞;從化學角度來看,是正負極材料活性鈍化,出現副反應生成穩定的其他化合物.物理上還會出現正極材料逐漸剝落等情況,總之最終降低了電池中可以自由在充放電過程中移動的鋰離子數目.
過度充電和過度放電,將對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造成永久的損壞,從分子層面看,可以直觀的理解,過度放電將導致負極碳過度釋出鋰離子而使得其片層結構出現塌陷,過度充電將把太多的鋰離子硬塞進負極碳結構里去,而使得其中一些鋰離子再也無法釋放出來.這也是鋰離子電池為什麼通常配有充放電的控制電路的原因.
不適合的溫度,將引發鋰離子電池內部其他化學反應生成我們不希望看到的化合物,所以在不少的鋰離子電池正負極之間設有保護性的溫控隔膜或電解質添加劑.在電池升溫到一定的情況下,復合膜膜孔閉合或電解質變性,電池內阻增大直到斷路,電池不再升溫,確保電池充電溫度正常.
而深充放能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實際容量嗎?專家明確地告訴我,這是沒有意義的.他們甚至說,所謂使用前三次全充放的「激活」也同樣沒有什麼必要.然而為什麼很多人深充放以後 Battery Information 里標示容量會發生改變呢 ? 後面將會提到.
鋰離子電池一般都帶有管理晶元和充電控制晶元.其中管理晶元中有一系列的寄存器,存有容量、溫度、ID 、充電狀態、放電次數等數值.這些數值在使用中會逐漸變化.我個人認為,使用說明中的「使用一個月左右應該全充放一次」的做法主要的作用應該就是修正這些寄存器里不當的值,使得電池的充電控制和標稱容量吻合電池的實際情況.
充電控制晶元主要控制電池的充電過程.鋰離子電池的充電過程分為兩個階段,恆流快充階段(電池指示燈呈黃色時)和恆壓電流遞減階段 ( 電池指示燈呈綠色閃爍.恆流快充階段,電池電壓逐步升高到電池的標准電壓,隨後在控制晶元下轉入恆壓階段,電壓不再升高以確保不會過充,電流則隨著電池電量的上升逐步減弱到 0 ,而最終完成充電.
電量統計晶元通過記錄放電曲線(電壓,電流,時間)可以抽樣計算出電池的電量,這就是我們在 Battery Information 里讀到的 wh. 值.而鋰離子電池在多次使用後,放電曲線是會改變的,如果晶元一直沒有機會再次讀出完整的一個放電曲線,其計算出來的電量也就是不準確的.所以我們需要深充放來校準電池的晶元.
最後提示:學習任何技術最好是從理論出發,如果學習了理論你就會知道其中的奧秘。
⑤ 鋰電池的充電知識
一般手機電池電壓寫的是3.7V,但一般充電器的電壓寫的是5V,但不會影響使用的,因為根本沒有3.7V的手機充電器賣。
5號的圓柱形鋰電池,即14500的電池。是通過鋰電池調壓器的技術,將電池的電壓調至可適合小電器使用的3.0V電壓。
對於新買的鋰離子電池的「激活」問題,眾多的說法是:充電時間一定要超過12小時,反復做三次,以便激活 電池。這種「前三次充電要充12小時以上」的說法,明顯是從鎳電池(如鎳鎘和鎳氫)延續下來的說法。所以這種說法,可以說一開始就是誤傳。鋰電池和鎳電池的充放電特性有非常大的區別,而且可以非常明確的告訴大家,所有嚴肅的正式技術資料都強調過充和過放電會對鋰電池、特別是液體鋰離子電池造成巨大的傷害。因而充電最好按照標准時間和標准方法充電,特別是不要進行超過12個小時的超長充電。
那麼電池需要激活嗎?答案是肯定的,需要激活!但是,這個過程是由生產廠家完成的,與用戶無關,用戶也沒有能力完成。鋰電池真正的激活過程是這樣的:鋰離子電池殼灌輸電解液--封口--化成,就是恆壓充電,然後放電,如此進行幾個循環,使電極充分浸潤電解液充分活化,直至容量達到要求為止,這個就是激活過程--分容,也就是說出廠後鋰離子電池到用戶手上已經是激活過的了。另外,其中有些電池的激活過程需要電池處於開口狀態,激活以後再封口,除非您擁有了電芯生產設備,否則如何完成?
可是為什麼有些產品的說明書上寫著,建議用戶前三次使用,要對手機進行完全的充放電呢?難道這不是激活嗎?其實事實是這樣的,在電池出廠,然後銷售,再到用戶的手中,會經歷一段時間,一個月或者幾個月,這樣一來,電池的電極材料就會「鈍化」,此時容量低於正常值,使用時間亦隨之縮短。但鋰電池很容易激活,只要經過3—5次正常的充放電循環就可激活電池,恢復正常容量。由於鋰電池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它幾乎沒有記憶效應。因此用戶新鋰電池在激活過程中,是不需要特別的方法和設備的。 長充可能導致過充。鋰電池或充電器在電池充滿後都會自動停充,並不存在鎳電充電器所謂的持續10幾小時的「涓流」充電。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鋰電池在充滿後,放在充電器上也是白充。而我們誰都無法保證電池的充放電保護電路的特性永不變化和質量的萬無一失,所以你的電池將長期處在危險的邊緣徘徊。這也是我們反對長充電的另一個理由。
在對某些機器上,充電超過一定的時間後,如果不去取下充電器,這時系統不僅不停止充電,還將開始放電-充電循環。也許這種做法的廠商自有其目的,但顯然對電池的壽命而言是不利的。同時,長充電需要很長的時間,往往需要在夜間進行,而以我國電網的情況看,許多地方夜間的電壓都比較高,而且波動較大。前面已經說過,鋰電池是很嬌貴的,它比鎳電在充放電方面耐波動的能力差得多,於是這又帶來附加的危險。
事實上,淺放淺充對於鋰電更有益處,只有在產品的電源模塊為鋰電做校準時,才有深放深充的必要。所以,使用鋰電供電的產品不必拘泥於過程,一切以方便為先,隨時充電。 鋰電動車充電說明
1.放置補電:
電池組在出廠前均有部分電量剩餘,在電動車出售後亦可以進行短距離的騎行。第一次騎行完畢後,須對電池進行首次充電,建議首次充電應進行稍長時間(8-12小時)。
電池組在使用過後應及時充電不可虧電儲存,如果電池放置超過兩個月時間未被使用,電池組需要進行一次完全的充電。如置放超過5個月電池組需要進行一次充放電循環。規律使用電池,正常使用、長時間放置時對電池組規律地充電,可以保證電池組最佳實用效果,並延長使用壽命
2.正常充電:
對電池組進行正常充電的方法如下:
首先連接充電器與被充電電池組,之後再將充電器電源插頭連接到220V交流電源。(此連接順序會避免插拔充電插頭時電火花的產生。)當電源接通後充電器顯示紅色指示燈說明電池組正在正常充電,常規進行6-8小時充電即可。
3.充電器注意事項:
為了確保電池組的充電安全和保證電池組的使用壽命,此款電池組只可使用由我公司配套的36V鋰電專用充電器。如果充電器丟失或者損壞請找相應經銷商購買。不得使用鉛酸充電器或其他形式的充電器進行充電。
Tusame鋰電池維護
特別注意: 由於鋰電池屬於無記憶性電池,客戶使用中建議在每次或者每天騎行後即可對電池組進行規律性的充電或者補電,這樣會大幅度提高電池組的使用壽命。建議不要每次都騎行至電池組不可放出電量後再進行充電,不建議放電超過於電池組容量的90% 。當在電動車在靜止狀態下,電動車上的欠壓指示燈亮起時,需及時充電。 當電動車啟動時、走上陡坡路、土石路或者強烈頂風狀態下,建議客戶在騎行時同時使用腳踏助力,使得電池及電機擁有最長壽命。 電池組容量是在常溫25℃時進行測量的,因此在冬季,電池容量的發揮、以及行駛里程略有降低是被視為正常的。建議在冬季,在環境溫度較高的地方對電池組進行充電,確保能夠電池組充飽。 電動車在不騎行或者停放的情況下,建議客戶拔下電池組與電動車的鏈接插頭,或者關閉電源鎖。因為電機和控制器在空載狀態下會有耗電,請避免電量浪費。 Tusame鋰電池使用注意: 在雨雪天氣騎行時,電池組與電動自行車之間放電插口部分不應該接觸到水。不用的時候,關掉電池電源開關,以免造成短路後果。且盡量避免在惡劣環境下使用電動車。注意電池組的防水。 電池放置應該躲避水源、火源、保持乾燥,避免強烈搖晃、磕碰及短路。夏季時節,電池應該避免太陽直射。 特別提醒: 不要擅自對電池進行拆包、修改,或進行破壞;嚴禁將此電池使用在其他品牌或型號的電動車上;使用時避免異物對充放電口進行短路。
⑥ 誰能找到關於鋰電池的國家標准
1、鋰離子電池標稱電壓3.7V(3.6V),充電截止電壓4.2V(4.1V,根據電芯的廠牌有不同的設計)。(鋰離子電芯規范的說法是:鋰離子二次電池)
2、對鋰離子電池充電要求(GB/T18287 2000規范):首先恆流充電,即電流一定,而電池電壓隨著充電過程逐步升高,當電池端電壓達到4.2V(4.1V),改恆流充電為恆壓充電,即電壓一定,電流根據電芯的飽和程度,隨著充電過程的繼續逐步減小,當減小到0.01C時,認為充電終止。(C是以電池標稱容量對照電流的一種表示方法,如電池是1000mAh的容量,1C就是充電電流1000mA,注意是mA而不是mAh,0.01C就是10mA。)當然,規范的表示方式是0.01C5A,我這里簡化了。
3、為什麼認為0.01C為充電結束:這是國家標准GB/T18287-2000所規定的,也是討論得出的。以前大家普遍以20mA為結束,郵電部行業標准YD/T998-1999也是這樣規定的,即不管電池容量多大,停止電流都是20mA。國標規定的0.01C有助於充電更飽滿,對廠家一方通過鑒定有利。另外,國標規定了充電時間不超過8小時,就是說即使還沒有達到0.01C,8小時到了,也認為充電結束。(質量沒問題的電池,都應在8小時內達到0.01C,質量不好的電池,等下去也無意義)
4、怎樣區別電池是4.1V還是4.2V:消費者是無法區分的,這要看電芯生產廠家的產品規格書。有些牌子的電芯是4.1V和4.2V通用的,比如A&TB(東芝),國內廠家基本是4.2V,但也有例外,比如天津力神是4.1V(但目前也是按4.2V了)。
5、把4.1V的電芯充電到4.2V會怎麼樣:會使電池容量提高,感覺很好用,待機時間增加,但會減短電池的使用壽命。比如原來500次,減少到300次。同樣道理,把4.2V的電芯過充,也會減短壽命。鋰離子電芯是很嬌嫩的。
6、既然電池內有保護板,我們是否就可以放心了呢:不是,因為保護板的截止參數是4.35V(這還是好的,差的要4.4到4.5V),保護板是應付萬一的,假如每次都過充,電池也會很快衰減的。
7、多大的充電電流算是合適的:理論上越小對電池越有好處。但你總不能為了一塊電池充電等3天吧。國標規定的低倍率充電是0.2C(仲裁充電制式),還以上面的1000mAh容量的電池為例,就是200mA,那麼我們可以估計出這只電池5個多小時可以充飽。(容量mAh=電流mA×時間h)
國家技術監督部門鑒定鋰電容量,是以1C的高倍率充電,以0.2C的低倍率放電,以時間計算出容量值,試驗次數5次,有1次容量達到試驗結束。(就是有5次機會,如果第一次試驗就合格了,後面的4次不做)檢測之前允許有一次預循環,就是以1C恆流充電至4.2V即停止,而沒有後面的恆壓到0.01C的過程,更沒有14小時。
8、鋰離子電池能承受多大的充電電流:廠家試驗時可以很高,但國標高倍率規定為1C,還以上面的電池為例,1個多小時即可充滿。這么大的充電電流,電池能承受嗎?對於目前的鋰離子電芯,是小意思而已。目前沒有對充電器的國家標准,所執行的是郵電部行業標准YD/T998 1999/2,裡面規定了充電器的電流不得大於1C。
9、壽命是怎樣規定的:簡單說是指電池經過N次1C充、1C放電後,容量下降到70%,此時的N就是壽命。並不是說300次還可以用,301次就不能用了。國標規定壽命不得小於300次。我們平時使用的條件沒有檢測時這么嚴酷,壽命會更長。
鼓起來就是過充的表現,不過像這種電子產品,是應該具備過充保護功能;過放保護功能;短路保護功能;過流保護功能的。
簡短點的:
技術參數: 過充門限4.25V±50mV、 過充延時75mS、 過充釋放4.05V、 過放門限2.9V±50mV 、過放延時10mS、 靜態功耗<5uA、工作電流2A、過流保護值3A;短路延時時間4~12ms;
⑦ 鋰電池入門書籍
入門的話有本書很好:《電動汽車動力電源系統》
⑧ 求關於鋰電池,及其充電的詳細知識............
關於鋰電池和充電管理等的內容,
請參考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811100100gtn7.html
一般的問題應內該能夠找到答容案
⑨ 鋰電池的相關知識
鋰電復池(Lithium battery)是指電化學體系中含制有鋰(包括金屬鋰、鋰合金和鋰離子、鋰聚合物)的電池。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金屬電池通常是不可充電的,且內含金屬態的鋰。鋰離子電池不含有金屬態的鋰,並且是可以充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