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大學英語教育中心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大學外語教育中心主要承擔重慶大學非英語專業本科和研究生的外語教學,學生人數達15000以上。外語教育中心下設六個英語課程組: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組、文理學科大學英語課程組、建築學科大學英語課程組、工程學科大學英語課程組、信息學科大學英語課程組和大學英語創新課程組。
本中心根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培養目標,以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為支撐,圍繞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重點進行了課程體系建設、聽說教學模式建設、課堂教學模式建設與教學資源建設。在大量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創建了以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的立體化課程體系,促進知識、能力、素質和綜合應用能力的協調發展;創建了基於信息技術的聽說自主學習新模式,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創建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倡互動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學習的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系統開發建設了網路和紙質學習資源,促進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網路交互和課外實踐以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融合。
自2000年重慶大學與重慶建築大學兩校合並以來,重慶大學語言語音實驗教學中心利用世行貸款建成語言語音教室16間、調頻廣播電台和音頻廣播電台1套,以及衛星電視接收系統,開始了英語實驗教學的最初嘗試。經過十多年的建設,該校大學英語課程形成了「課程建設立體化、能力發展綜合化、課堂模式多元化、資源管理電子化」的鮮明特色,推動和促進了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全面發展,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先後有包括北京大學在內的100多所高校、700餘名教師來該校參觀學習,該中心先後有100餘人次應邀到全國各省市做教學改革經驗報告,並組織了20餘場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創新示範課,聽課學校達70餘所,共計300餘人。此外,還舉辦了全國首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出版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論文集。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電視台、《重慶日報》、《重慶衛視》等多家媒體也多次前來采訪報道。
㈡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地址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位於重慶大學虎溪校區(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南路55號)。版
重慶大學外國語權學院原為重慶大學外文系,成立於1932年,隸屬文學院。外文系先後聘請了學貫中西的西方文學家及紅學專家吳宓教授、莎士比亞專家朱文振教授、英語語音專家周考成教授等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學者。1952年外文系改為外語教研室,1995年建立了外國語學院。2000年,學院與原重慶建築大學外語系、原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英語教研室合並,成立了新的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
㈢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的重慶大學語言認知及語言應用研究基地
重慶大學語言認知及語言應用研究基地成立於2004年9月,2007年9月正式掛牌成為重慶市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該基地下設七個研究所、兩個實驗室、一個編輯部,分別是語言認知及信息處理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專門用途英語研究所、語言測試研究所、外語教育技術研究所、現代外語教育研究所、語料庫研究所、計算語言學實驗室、心理語言學實驗室和《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編輯部。目前該基地有15名研究人員,其中專職研究人員9名,兼職研究人員6名,教授10名,擁有博士學位者11名。基地成立以來,已經在認知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計算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等領域發表了相當數量的有影響的學術論文。近幾年裡,共出版學術專著12部,譯著8部,其他著作(包括教材)37部;發表論文200餘篇,獲得各級各類獎勵30餘項,承擔項目(含國家級及教育部項目)70餘項。基地主辦過多次國內及國際學術研討會,與國內眾多著名高校有密切的學術聯系,還聘請了許多國內外知名學者做客座教授,並正在努力吸引在國內、國際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權威和帶頭人的加盟,從而進一步提升基地的學術水準和科研實力。 學術委員會構成主任委員 王初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校外委員(以姓氏拼音為序) 陳眾議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戴煒棟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初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 寅 四川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衛乃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盛桓河南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毅衡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昌樂廈門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校內委員(以姓氏拼音為序) 李 紅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吳中福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余渭深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㈣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到底怎麼樣啊錄取分數大概是多少呢
既然你是理科生,那就不用糾結這些啦,因為重慶大學的德語目前只招收文科生,壓根就沒有理科計劃。
㈤ 請問...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在哪個校區
大一和大二的學生除重慶大學美視學院的學生外,無論什麼專業都在虎溪校區(D區),大三及其以上年級的學生就在重慶大學本部(A區),說咯這么多,我想你應該知道答案了吧.
㈥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學院簡介
學院現由英語系、日語系、德語系、語言認知及語言應用研究基地、大學外語教育中心、現代教育與對外漢語教育中心、國際語言培訓與文化交流中心等組成。經過歷代重大外語人的不懈努力,學院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教學改革與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國際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和長足進步。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7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7人,博士24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3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3人,寶鋼獎教金優秀教師獲得者4人,重慶市教學名師1人。學院多名教師在國家級或省市級各類專業學會等團體中承擔重要工作,在學術界享有較高的學術聲譽。
學院現有英語、日語、德語三個本科專業。在《2014-2015年中國本科教育專業大學競爭力排行榜中》英語專業被評為「五星」專業,日語專業被評為四星專業。學院擁有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課程與教學論四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翻譯專業碩士、漢語國際教育二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聯合計算機學院設立了語言、認知與智能計算二級學科博士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為重慶市首批重點建設學科和「十一五」重點學科,外國語言文學為重慶市高校「十二五」重點學科。依託學院一級學科建立的語言認知及語言應用研究基地下設七個研究所、兩個實驗室和《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編輯部,並於2006年被批准為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學院大學外語教育中心承擔了全校非英語專業類學生的大學外語教育。大學英語教學在課程體系建設、教材建設、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教師隊伍發展以及資源平台建設等多方面改革成效顯著,被教育部列為首批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之一,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成功申報國家級教學團隊,獲得國家級、省部級教學成果獎,為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近五年來,學院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20餘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0項,科研經費達605萬;獲得各類獎勵18項;在國際、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30篇,其中SSCI檢索5篇,A&HCI檢索1篇、EI檢索5篇;出版學術專著25部,教材11部;舉辦全國性學術會議、研修班等近10次;舉辦各類高層次講座100餘場。
學院現有在校學生862人,其中本科生543人、碩士研究生294人。學院通過舉辦系列學術講座、專業外語類競賽、外語文化節等活動,營造了良好的外語環境,繁榮了校園外語文化,提高了學生語言實踐能力、學術科研意識和綜合素質。學院學生多次在全國性比賽中榮獲佳績,獲得「外研社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一等獎、 「二十一世紀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中華全國日語演講大賽特等獎等國家級獎勵。近年來學院每年有40餘名學生赴國外知名高校交流學習,30餘名學生到義大利等國家承擔對外漢語教學。學生培養質量不斷提升,畢業生就業綜合競爭力名列學校各學院前列。
學院先後與英國、美國、日本、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香港、台灣等國家與地區的知名高校開展廣泛的合作。近五年來,學院共派出教師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英國劍橋大學、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德國德累斯頓大學等國際知名院校深造、訪學50餘人次。學院教師多次代表我國外語教育界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大會或分會報告。
經過幾代重大外語人的艱苦創業,昔日的外語系已發展成為重慶大學規模最大的文科學院之一,為我國外語人才的培養做出了積極貢獻。外國語學院將繼續發揚該校優秀的人文傳統,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為該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做出應有的貢獻。
㈦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怎麼樣的
學院大學外語教育中心抄承擔了全校非英語專業類學生的大學外語教育。
大學英語教學在課程體系建設、教材建設、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教師隊伍發展以及資源平台建設等多方面改革成效顯著,被教育部列為首批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之一,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成功申報國家級教學團隊,獲得國家級、省部級教學成果獎,為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㈧ 重慶大學外語系就是重慶外國語學院嗎
學院與原重慶建築大學外語系、原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外語教研室合並,成立了新的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於培訓的事,可以向德語老師問一下。
給你重大外國語學院的網址吧,去看看動態消息吧
㈨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日語系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成立於1998年,1999年9月正式招收日語專業本科生。年在應用語言學碩士點下招收日語語言類碩士生,2006年日語語言文學碩士點獲得批准,開始獨立招收日語語言文學類碩士生。除了日語本科教學和碩士生教學以外,日語教學還包括作為公共外語的第一和第二外語教學、其他專業的輔修日語教學、重慶大學的通識課程教學等幾大類型。
日語系通過多渠道引進人才,已具備了雄厚的師資力量。現在崗教師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6人,博士學位獲得者3人。且均有曾在日本長期學習和工作的經歷,具有豐富的閱歷和教學經驗。另外,日語系長期聘請2-3名日籍專家,其辛勤工作為日語系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日語專業教師的主要學術研究領域有:日語語言學研究、日本文學研究、日本文化研究、中日文化比較研究、日語教學法、翻譯理論等。
多年來,日語專業致力於培養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兼具東西方文化視野,具有跨文化溝通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能勝任經貿、外事、管理、文化、教育、旅遊、新聞出版等領域工作的高素質日語人才。日語系開設了基礎日語、綜合日語、聽力、會話、翻譯、寫作、閱讀、文選、文學史、日本社會、日本文化等課程,並將英語定為必修課程。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鼓勵學生跨專業選修文學藝術、經濟管理、法律、新聞、自然科學基礎、生態環境類等課程。還可攻讀重慶大學其他院系的第二學位課程。為了提高學生實際運用日語能力和交際水平,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還在課外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運用環境。每周舉行日語角活動,每年舉辦日語文化節、日語演講比賽、日語配音比賽、日語話劇表演等。在4年學習期間,安排學生到科研機構、外事單位、公司和旅行社等單位實習。
經常邀請國內外的日語專家和日本駐華外交官來我系講學,讓同學們更多地了解日本的社會文化及日語學習的相關信息。目前我系已與日本東北大學、早稻田大學、熊本大學、長崎衛斯理大學等多所大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一、發展大事記
1995年,日語教研室成立,開始招收日語專業三年制專科生。
1998年,日語系成立。
1999年,正式招收日語專業本科生。
2003年,在應用語言學碩士點下開始招收日語語言類碩士生。
2006年,日語語言文學碩士點獲得批准,開始獨立招收日語語言文學類碩士生。
二、作出突出貢獻的重要人物和各方面的成果
2002年,1999級學生曲春燕獲得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主辦的全國演講大賽一等獎。
2006年,2005級學生周羽獲得第一屆中華全國日語演講大賽西南賽區一等獎。
2007年,2005級學生趙思思獲得第二屆中華全國日語演講大賽西南賽區特等獎。
2011年,2008級學生許方圓獲得第六屆中華全國日語演講大賽西南賽區特等獎。
2012年,2009級學生彭媛在第七屆中華全國日語演講大賽中,以總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獲得二等獎。
碩士生成果:
2009年,2008級研究生段雲蘭獲得第二屆上海外國語大學「卡西歐杯」中國研究生日語演講大賽三等獎。
2009年,2006級碩士生訾文靜獲得第二屆中國日本學研究「卡西歐杯」優秀碩士論文三等獎。
2012年,2009級碩士生劉毅飛獲得第五屆中國日本學研究「卡西歐杯」優秀碩士論文二等獎。
集體成果:
2015年,日語系被評為2014年~2015年度重慶大學先進集體。
㈩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
學院與原重來慶建築大學外語系、原重慶源建築高等專科學校外語教研室合並,成立了新的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於培訓的事,可以向德語老師問一下。
給你重大外國語學院的網址吧,去看看動態消息吧
http://www.cfl.cqu.e.cn/index.asp